《日月当空照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一直都想给朝堂之上的这些人物来个大换血。

    但凡是在短暂的泰昌元年以及随后的天启年间上位的人物,东林也好,非东林也罢,都要逐步清理出去。

    只会耍嘴皮子搞党争搞内斗的那些,当然要让他们免官去职,或者充军流放。

    而那些还算正直还能够干点儿事情的,则给他们一个机会,外任到地方上去,看看究竟怎样。

    这一次,四川巡抚尹同皋被调离四川,让他担任内卫军都督府的左护军,而接替他的人物,则是崇祯皇帝提名的工部左侍郎钱龙锡。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既然来自后世,心中当然有一个名单,谁能用谁不能用,谁可以重用,谁不可以重用。

    崇祯元年以来,朝中那些或明或暗的东林党大佬们,比如高宏图、郑三俊、钱象坤、钱士升、张延登、惠世扬、侯恂,以及罢官在家的钱谦益等等人物,免职的免职,调离的调离,致仕的致仕,贬窜的贬窜,充军的充军,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影响力。

    除了这些前台的大佬们以外,资历威望相对低一点的人物,比如孙居相、孙鼎相、何如宠、蒋德璟、张慎言、瞿式耜、魏呈润等等,甚至包括眼下还是小角色的未来东林党后起之秀,比如史可法、张溥、夏允彝、吴伟业等等,也都被如今这位崇祯皇帝以各种理由各种方式,打发他们离开了京师朝堂中枢。

    经过连续三年来的逐渐换血,如今朝中的党争,基本上被控制在了崇祯皇帝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那些过去常常以东林自诩的人物,到了如今,也只敢自诩清流,而不敢再随随便便地攻击别人为阉党余孽了。

    对待这些在官场士林之中很有名望的人,很有舆论上的影响力的东林党人或者东林大佬们的追随者,是不能采取类似对待阉党那样的强硬手段的。

    那种肉体消灭的血腥手段或者高压手段,用在这种人的身上,只会适得其反。

    类似东林党分子的这些人主要集中在督察院、六科廊、詹事府、翰林院以及其他没有什么实权,主要靠耍嘴皮子刷存在混饭吃的地方。

    这些人因为手里没有实权,常常只是动动嘴皮子,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他们本人却没有多少贪污腐败的机会。

    也因此,他们就没有多少犯罪的证据,便不怕在朝堂上搞党争,同时也会有一些清廉的名声。

    如果皇帝非要收拾他们,到最后,只能采取诏狱的形式,也就是终究要走上天启皇帝不得不重用魏忠贤的那条路。

    但是那条路,已经证明是一条两败俱伤的路,虽然血腥屠杀了东林党的一大批人物,但是却彻底撕破了脸面,也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到最后不得不受制于太监。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党争不断,整个朝堂始终处在动荡不安之中,内耗过于严重,在一切国家兴亡的大事上都分作两派,互相攻讦。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也痛恨东林党,痛恨那些疑似东林党人物坐而论道的公知言论,但是他却不能再去走天启皇帝的老路。

    实际上,在明朝末年这样的帝制时代,只要皇帝本人有主心骨,脑子不犯糊涂,所有其他人的主张归根结底都只是浮云。

    原本历史上崇祯皇帝之所以今天听信这个,明天听信那个,甚至是朝令夕改,就是因为他空有一腔复兴大明的志向,却没有自己比较成熟稳定,一以贯之的思路,没有主心骨。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则不同,自从明白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不久,就下定了决心,要把朝堂上除了个别自己认为能用的留下之外,其他的各类人物,都要慢慢地,一步步,将他们清理出朝堂。

    而用来取代这些人的,就是那些一直远离朝堂,踏踏实实地在地方上掌控并处理实际军政事务的那些人。

    崇祯皇帝是这么想的,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就把这些单纯靠着声望或者好名声来对朝政施加压力的人物,一步步地赶出朝堂。

    如今钱龙锡被皇帝打发去这个时代相距京师十分遥远的四川,接替尹同皋担任四川巡抚,就是这个一直在推行的计划中的一个部分。

    巡抚这个职务,看起来比较有实权,怎么说也是一个封疆大吏,比工部左侍郎有实权的多了,看起来这是一个提升,是一件好事。

    但是论起影响力,特别是对朝局的影响力来说,一个边远偏僻地方的巡抚,与身在朝堂之中的左侍郎相比,却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特别是,钱龙锡这个人,在一个个东林干将被安排离开了京师朝堂之后,已经开始隐隐然地成为了如今朝中清流的领袖。

    对于这样的人,让其到四川这样遥远的省份,担任一个有点实权的巡抚,比让他留在朝堂之上,虽没有多少实权但却能够策动一批自诩清流的愣头青文官天天上书议政,要好得多了。

    崇祯皇帝的这些心思,自然没法与内阁大臣或者吏部尚书明说。

    但是他的这些心思,却被兵部职方司郎中牛聚明这样的人看破,于是不需要皇帝明说,就有人帮着皇帝操刀运作。

第八四七章 督府使命() 
    除了左都督选了定彝伯侯良柱,左护军选了四川巡抚尹同皋之外,右都督选了原来老五军都督府中的新建伯王先通。

    右护军则选了在平定奢安之乱中立下了功劳却一直没有合适位置的贵州按察使史永安。

    而被安排了接替史永安贵州按察使一职的,则是如今督察院中的一位疑似东林党人物,佥都御史冯元飚。

    新五军之内卫军都督府,继承了原本五军都督府所管辖的全部内地都司卫所,权力自是不小。

    但是,排除掉了大明九边和各个沿海省份的都司卫所之外,其实内卫军都督府所掌管的部分,实际上不过是内地和西南地区的都司卫所,以及各种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等土司土兵罢了。

    崇祯皇帝对于这些新设的都督府左右都督、左右护军等大员们上任了以后要做些什么,都已经为了他们列好了一项项任务。

    对于内卫军都督府来说,第一件要做的就是,要先划片分区,然后调查摸底,确确实实地弄清楚今后内卫军都督府所要管辖的内地省份和西南土司地区的全部卫所、军户及其军田数量。

    这些东西在原来五军都督府的照磨所、架阁库,以及兵部职方司的架阁库里,都有存档和记录,但是几百年下来,有增有减,有改有变,不管是原来的五军都督府,还是兵部职方司,掌握的情况都已经不准确。

    而这些东西就像是户部掌管的鱼鳞黄册,一旦几十年疏于更新统计,那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如今崇祯皇帝设在武英殿里的皇明版图沙盘,已经基本上成形了,除了西南的山山水水没有全部搞清楚,徐弘祖与兵部职方司以及皇明地理学会的人马,还在云贵总督府的支持下继续勘探记录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

    只是已经完成的东西,除了高山、大川、雄关、坚城,省府州县,以及江河湖泊、通衢大道之外,许许多多的细节都没有标示出来。

    村、寨、庄、镇之类的地方标示不清也就罢了,但是像各省驻军以及都司卫所、土司驻地等等东西,却是需要标示清楚的。

    无论如何,各地镇守驻军与都司卫所这些东西,可都是大明朝如今能够维持统治的支柱力量,崇祯皇帝必须像对近卫军和边军一样,做到心里有数。

    与其他四府左右都督左右护军等大员的诏命一同下达的,当然还有后备军都督府的各项任命。

    近卫军第二镇都统制使武兴伯王辅,转任后备军都督府左都督。

    原五军都督府都督宣城伯卫时泰,转任后备军都督府右都督。

    而后备军都督府左护军的职位,则由近在咫尺的保定巡抚丁魁楚出任。

    保定巡抚这个职位的设置,与之前设在天津的天津巡抚、设在遵化的顺天巡抚等等京畿之地周边的巡抚位置一样,都是为了掌管军务拱卫京师。

    但是如今保定总兵这个职务已经撤销,近卫军第二镇将驻守保定一带,守卫京师的南大门。

    同时,如今在北直隶南部地区又有了驻守真定的河北巡抚卢象升。

    而且这一次建虏入侵大明,也没有能够打到京畿之地,而西北的流贼,也并没有如同原本历史上那样,在进入山西之后,最终流入河南、江淮。

    所以京畿之地的南大门,如今稳如泰山。

    既然如此,保定巡抚的设置,就像天津巡抚的设置一样,已经没有了必要。

    这个想法,崇祯皇帝只是当着军机处那几个从国子监里招来的新任舍人的面儿谈了谈,很快就写进了兵部呈送到军机处的那个重组五军都督府的条陈之中了。

    如今的兵部尚书南居益,既当过福建巡抚,又当过直隶总督,而且在居庸关之战的时候,也陪在崇祯皇帝的身边,与原本朝中那些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的纯粹文官大为不同。

    北直隶如今北有热河巡抚之设,南有河北巡抚之设,两巡抚之上又有直隶总督之设,再要个保定巡抚本来也是多余。

    崇祯皇帝既然有意撤销这一个下面不设三司、本来就是临时设置的保定巡抚位置,内阁自然没有什么可说的。

    至于后备军都督府的右护军,崇祯皇帝则从兵部呈送上来的条陈之中,御笔圈下了皇明忠义讲武堂总监傅宗龙的名字。

    傅宗龙在奢安之乱的早年,参与了朝廷围剿奢崇明、安邦彦的前期作战,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只是中途丁忧归乡,没能在西南坚持到最后,因此当朱燮元统领大军终于将奢安之乱平定下去的时候,他却没能收获最终的胜利果实。

    但是朱燮元平定水西的战略,其中许多东西,都是当年与傅宗龙等人一起摸索出来的,与傅宗龙在天启年间上书朝廷的平乱策略基本一致。

    这也说明,这个傅宗龙是很厉害的,是有真本事的。

    这样的人,崇祯皇帝当然要用起来,让他在后备军都督府右护军的职位上干几年,再外放就可以直接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了。

    后备军都督府要掌管的,是天下各省府州县的乡兵、团练、民壮等民间力量,各地官府已经募集编练的,要登记规范、统一指挥,还没有募集编练的,要逐步招募编练,算是近卫、边军、卫所之外的后备军事力量。

    除此之外,后备军都督府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继续掌管位于涿州的新军预备训练大营了。

    近卫军第二镇从涿州新军训练大营里面直接编练完成之后,十分仓促地就拉到了距离涿州并不是很远的紫荆关一线作战,使得涿州训练大营里面的新军预备兵们也几乎为之一空。

    到了今年四月末,京畿之地的春耕结束之后,接替王辅担任涿州新军训练大营都统制使一职的朱梅,还有接替方孔炤担任涿州新军训练大营监军御史一职的黄道周,就上书请旨,要求再次招募民间青壮,继续编练近卫新军。

    对此,崇祯皇帝当然同意了,再一次给涿州新军训练大营拨了一笔练兵的款项,让他们尽快从宣大、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选募青壮,继续练兵。

    不管是涿州这个新军训练大营,还是通州的皇明忠义讲武堂,以及白冶城的工学院,都是今后要一直正常运行下去的朝廷机构,当然不能因为建虏入侵京畿的危机解除了,就放松下来。

    在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设想之中,数年之后,边军各镇也好,近卫军各镇也好,甚至是包括海军都督府所属海军士卒也好,都不能自行募兵或者自行扩充队伍,而是都要从后备军都督府掌管的训练大营之中,统一挑选经过基本训练的新兵。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边军都督府所指挥的边军各镇,一旦没有了自行募兵、补充以及扩充队伍的权力,损失多少人,补充多少人,饷额是多少,都掌握在朝廷的手中,那么这些边镇就不会说有朝一日会成为尾大不掉的边地藩镇。

    与此同时,将募兵与新兵训练的事情,全部交给后备军都督府所掌管的新军训练大营,对于边军也好,对于近卫军也好,包括海军都督府,他们就不需要再专门为了募兵以及基本的训练而耗费财力和精力,相反,他们也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专门琢磨打仗的事情了。

    对此,武兴伯王辅作为后备军都督府的一把手左都督,正是最为恰当的人选了。

第八四八章 习劳忍苦() 
    当崇祯皇帝初步定下了由武兴伯王辅担任后备军都督府左都督一职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