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铿锵三国-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冷冰冰的,但是动作却非常优雅唯美,显然是深谙此道。

    全熙从没有饮茶的习惯,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人喝的是什么茶,总之看着好像很高雅的样子。特别是周璐专注的神情,好像是在做一项多么神圣的事情一般。因此全熙的注意力完全没有放在茶上,而是一会儿欣赏着周璐精致灵动的脸盘,一会儿又被她一举一动的优美所吸引。

    看不出,这周明月年纪轻轻,但是却还有这番本事,比后世那些年龄相当,但是只会蛮横撒泼,无理取闹的女同学强多了。

    “子曜,此茶原产自巴蜀,初尝略显苦涩,但是随后便留香唇齿之间。我和子敬都是此中拥趸,子曜不妨一试!”虽然这处居室目前的主人是全熙,但是看周瑜的举止言语,倒好似他才是这里的主人一般。

    “既然公瑾兄和子敬兄都独爱此道,又有明月精心调制,熙倒是要好好的品尝一番!”不能驳了对方的面子,虽然想想那茶就很苦的样子。但是这是周明月亲手烧沏的,那就意义不一样了。

    话音刚落,不想原本还在一丝不苟沏茶的周璐,竟然狠狠地瞥了一眼全熙,看的全熙浑身一颤,不知道自己又如何得罪这妮子了。

    周瑜和鲁肃也是神情一顿,脸上颇为玩味的看着全熙和周璐,似笑非笑。

    “公瑾兄和子敬兄联袂而来,不会仅仅是请熙品尝这巴蜀香茶吧?”很显然,全熙看出些什么来了,但是一时却把握不准,只得尴尬一笑,把话题扯开。

    “瑜虽然与子曜相识不久,但是却感觉分外投缘,相见恨晚,更是仰慕子曜的才华和气度。今日冒昧而来,品茶确实在其次,主要还是来向子曜辞行的!”周瑜说罢,似是非常不舍,连连叹气。

    周瑜要走?这好像不对头啊,刘繇还没有剿灭,孙策在江东也没有站稳脚跟,这周瑜怎么撒手不管了呢?

    “公瑾要走?不知伯符兄是否知道此事啊?”周瑜走不走全熙倒并不在意,事实上,平定江东之时,周瑜还只是初出茅庐,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他的离开,对孙策的江东大业影响不大。

    因此周瑜突然要走,对于孙策来说,更多是情感上的打击。试想,这样一位背景深厚,才华横溢,又亲如手足之人,忽然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挥一挥衣袖走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已然跟伯符兄道过别了,事实上,此事实非瑜之所愿。我跟伯符兄志趣相投,莫逆之交,如今正值他用人之际,怎能撒手而去。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袁公日前突然招我叔父返回寿春,并特意嘱咐将我一同带回,虽是强人所难,但是我周氏和伯符兄都名义上是袁公的从属,如何敢违逆之……”周瑜的帅脸上,不时的皱眉,抽搐,扭曲,似是非常无奈,但又不得不从。演技果然是杠杠的。

    但是对于看过数百部电影,上千部电视剧的全熙来说,周瑜的演技还是有着非常大的漏洞,除非去中戏北影再深造几年,否则休想瞒过全熙的火眼金睛。

    就算袁术要招周尚回寿春,怎么会特意嘱咐要周瑜同行?这处真是颇多疑点。现在的周瑜,就像是还埋在泥土中的嫩芽,已经露出尖尖角,但是完全没有到碧绿成荫的阶段,袁术本就是眼高于顶的人,怎么会独独看重他呢?

    退一步说,哪怕袁术真的要招他回去,他完全可以阳奉阴违,拖延些时日。古代的交通和信息如此落后,信息延迟个几个月,谁也不能多说什么。可是周瑜却如此急着跟孙策道别,又来跟全熙道别,到底是几个意思呢?

    或许是他来到孙策身边后,没有受到想象中的礼遇,所以心怀怨念?因为原本属于他的位置,竟然被全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占据了。

    也可能目前孙策的实力还不足以让他倾尽全力,他还需要静观其变。这个也是可能的,古人在择主之时,都分外慎重。至少全熙已经碰了不少钉子了。

    “如此,实在是可惜,失去公瑾也是伯符兄的巨大损失啊!”全熙想象得出,孙策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会多么的伤心无奈。周瑜从父周尚如今贵为丹杨太守,虽然可能不会明面上给予孙策很大的支持,但是丹阳郡的位置对现在的孙策来说太重要了。丹杨郡如果在周氏手中,至少孙策不至于两面受敌,而一旦丹杨郡易主,孙策很可能就会失去安全的大后方。

    袁术这一手也确实狠辣,可算是一箭双雕,既敲打了庐江周氏一族,也从侧面给了孙策不大不小的难题。

    “瑜也觉得实在对不住伯符兄,所以今日来子曜处,乃是有事相求。刚才在练武堂前,虽然子曜已经对秣陵一战后江东的形势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实则上,现在秣陵的处境远比表面上看到的危机四伏。瑜是无力帮助伯符兄了,只能把重担交给子曜了!”看来周瑜自己虽然不愿意过早的绑在孙策的战船上,但是却也不忍看着孙策阴沟翻船,所以是想来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知全熙,让全熙替自己去辅佐孙策。

    “熙自然是会竭尽全力帮助伯符兄,可是公瑾兄为何将重托交付给我,却不亲自向伯符兄道明利害呢?”难道什么人都看自己像是背黑锅的冤大头吗,为什么都要把麻烦往自己身上丢呢?全熙很是费解。

    “子曜有所不知,在攻占秣陵前,军中就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而瑜本身是不赞同如此仓促行事的,如今虽然看似一切顺利,但实际上麻烦远远没有解决。可是伯符兄他现在事事独断,唯有子曜的话,还能听进去,因此我只能找你,而不去找别人了!”全熙昏睡三天,秣陵就拿下了,确实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头。

    现在周瑜这么说,全熙更加认定自己怀疑的没错。而忽然也明白周瑜为什么要突然离去,或许这段时间的相处后,孙策并没有给他留下太好的印象,反而很多缺点和毛病都呈现出来了。

    “愿闻其详!”该来的总归逃不掉,全熙倒是很想知道,周瑜到底会对自己说什么,或许可以从中猜测他的真实意图。

第68章 猜不透的周瑜() 
“子曜可知为何我等能如此轻易就占据这秣陵城?”周瑜取过周璐递来的香茶,轻轻抿了一口突然反问道。

    “难道不是因为伯符兄大军所向披靡吗?”全熙自己口中这么说,却也知道事情绝非如此简单。这秣陵城他可是来过的,这座后世的六朝古都,城墙高耸,壁垒森森,是名副其实的铁郭金城。不要说孙策手下才万把甲士,就算是十万大军,没有十天半月也敲不开秣陵城的城门。

    “事实上,伯符拿下的,只是一座空城。”周瑜摇摇头,坚决的否定道。

    “空城?怎么可能,不是说囤积在秣陵城的大量粮草,已经成为囊中之物了吗?”秣陵是军事要地,且有王者之气的名城,刘繇和薛礼为什么会不战而走,还留下足够多的粮草,这不合逻辑啊!

    “蹊跷的事情就在这里,我军轻松取下秣陵,并获得了数千石的粮草,足够目前的人马吃上两三个月。但是这数千石就是对外公布的数字,实际上所获取的粮草,大多已经腐烂或者发霉,甚至就是烂稻草充斥的。”周瑜摇头苦笑道。

    “公瑾是说,有人故意留下这些根本不能吃的粮草,必然是别有用心。而且此事还不能让更多人知道,否则必然会引起恐慌!”这里确实有问题了,这是给孙策挖坑啊,让他不得不跳啊。

    “子曜所虑正是重点所在,敌人这是故意扔一块饵在秣陵城里,就等着伯符和我等跳进来,然后一拉绳,将我们一网打尽!”好吧,这种招数全熙小时候捕鸟时用过,说白了很简单,但是却很有效。

    “会不会是秣陵守将贪墨私吞,但怕事情败露,所以早就以假乱真,并不是针对我们的,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这个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是全熙说完,自己又觉得连自己都不信。薛礼此人全熙是见过的,似乎并非贪得无厌且丧尽天良之人。

    “这自然也是一种可能性,但是凡事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况且就算事实如你所说,但是粮食不能吃的事实又不能改变。再联想到,我等前脚刚刚踏入秣陵城,袁公后脚便将我叔父召回寿春,丹杨已然不在我等手中掌控,此刻的秣陵城,就像是一座十面埋伏的孤城了!”相比较全熙,周瑜对各地的形势更为了解,并且他所掌握的情报网和人脉,也不是全熙可以比拟的,很多事情的成败,就在于对信息获取的快慢和真伪。

    后路被切断了,周围又群狼环伺,自己内部却只有一堆能看不能吃的粮食。看似高歌猛进的孙策军,仅仅在全熙昏睡了三天后,竟然走进了死胡同。

    或者说,背后早就有一只看不见的巨掌,将孙策和他的大军慢慢的推进了布置好的鸟笼里。全熙自认为对大局的掌控是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巴掌。

    “公瑾兄,此时此刻,你为何还要离去,伯符兄他离不开你啊!”全熙突然觉得自己本以为值得骄傲的优势,瞬间像是被抽空了一般,再也没有那种挥斥方遒的雄心壮志,反倒像是害怕离开大人的无助顽童。

    而周瑜,毕竟是历史上都浓墨重彩的角色,或许有他在身旁,才能找到些许的安全感。

    “正因为如此,我才要走……”周瑜突然神色一凛道。

    “公瑾兄的意思是,跳出这谜团,或许还能给伯符兄带来一线生机?”全熙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之前错怪周瑜了,古人讲究舍生取义,并且恪守信用,周瑜虽然没有明着奉孙策为主,却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给伯符一线生机,也给自己一线生机,同样,也给子曜一线生机!”周瑜说完,又低头泯茶,全熙看不见他此刻的表情。

    而周璐端给全熙的茶杯,一直摆在全熙面前,但却一口也没有动。另外一位自始至终像是空气一般存在的鲁肃,则是一直不停的喝着茶,似乎全熙和周瑜的交谈,完全跟他无关一般。

    “也给我一线生机?”全熙喃喃自语,周瑜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是发现自己的二心了?还是另有所指?

    “兄长的意思是,子曜将来如果有何困难,可以去寿春或者庐江找我周氏一族!”一直专心致志沏茶的周璐,突然难得的嫣然一笑,将周瑜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说了出来。

    全熙听罢,头脑顿时嗡的一声响起。

    周璐直白的一句话,蕴含的信息却是万万千千。

    全熙对古人的观感,在一瞬间坍塌。周公瑾说到底,还是野心不改,或许他当年厚待孙家老少,就已经在布局了。只不过现在孙氏看似要被困死在这秣陵城,他便要果断的抽身而出。

    周郎啊周郎!全熙此时第一次捧起茶杯,轻轻的浅尝一口,目的不是为了试试这茶到底什么味道,而是要借喝茶低头的机会,偷偷的观察下周瑜的神色。

    周瑜似乎对全熙的偷窥毫无戒备,依旧一派翩翩美周郎的风采,脸上始终挂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

    全熙随即一想,却也大概掌握了周瑜的真实内心。说到底,古人虽然一诺千金,但是周瑜此刻并没有公开的效忠孙策,他此行更多也是念及跟孙策的旧情,那么也就不存在他对孙策背信弃义。

    如果孙策真的成功了,周瑜,或者庐江周氏,也不介意绑在孙家的大船上。可是,现在的情况却发生了巨变,为了家族的利益,周瑜此时全身而退,也是合情合理。

    更何况,如今乱世,英雄草莽,各领风骚。周氏虽然不是中原的顶级门阀,却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连严白虎这样的盗贼都能割据一方,周氏凭什么不能在这世上拼搏一下?

    “哈哈哈,多谢公瑾兄美意,若有机会,熙自然要去叨扰一番。也感谢周公子这些时日来对熙的悉心照料,今次一别,不知何日还能重逢,但是公瑾兄,子敬兄,以及周公子的风采,熙会永远铭记在心!”虽然自己对孙策也是居心不良,但是看着本应跟孙策情同手足的周瑜既然也心怀鬼胎,全熙竟替孙策感到一阵凄凉和伤怀。

    不仅如此,周瑜似乎此行还发现了自己这颗明珠,刚才一番话,明显是想招揽自己。而再回头想,周璐这样的世家公子,竟然会屈尊为自己这等无名小卒悉心治病,恐怕也是早有寓意。只是全熙愚笨,直到现在才发觉。

    因此明月自然又变回了周公子,全熙对周瑜的态度也更为恭敬有礼,这反而是一种刻意疏远的姿态,正所谓敬而远之。相信,凭借周瑜和周璐的聪明才智以及玲珑心思,不会看不出全熙的细微改变。

    全熙说罢,长身而起,对着周氏兄弟深深一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