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铿锵三国-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治一县与治一州和治一郡并无差别。有德才者,具能胜任,无德才者,具不能胜任。

    而且陈矫性格有些奇异,为人非常洒脱不羁。全熙给他的印象也一直都不错,在知道了全熙面对盐城之困时的决定和取舍后,他更是公开声称:子曜将军,雄姿杰出,有帝王之才,吾敬佩矣!

    全熙虽然不是有识人之才的神仙,但是却有后世知识这项神技,因此知道陈矫此人,才能显著,为人正直,是值得信任和托付的能人。因此放心的将江都交给他管理,并且还将程超和黄柄统御的两千黑衣甲士也布置在江都。

    全熙目前占据着长江以北的沿线一带,从历阳到东海,疆域虽然并不大,但是却拉的很长。而江都的位置处于这个区域的中心,向西能连接历阳,向东能影响盐场,在这里驻守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对全熙掌控全局十分关键。

    同时为了南下做准备,又为了替自己的私盐生意保驾护航,全熙对这一段的长江也进一步的加强控制。除了历阳地界的横江段由凌操组建的新水军把控之外,蒋钦和周泰的水贼军也将势力往东迁移,并在江都和盐城附近的江边建筑码头,驻守战船。

    ……

    经历过上一次秣陵战役的惨烈,全熙不敢轻易地率大军渡江直取曲阿,所以对水军和黑衣甲士的操练,一直进行了半年之久。

    不过虽然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全熙的势力相对稳固了下来。但是他的处境却并没有丝毫好转,因为北方的各路豪强也在逐步蚕食其他势力。

    袁术在击败吕布后,不仅夺取了徐州,在扬州和豫州也继续扩大地盘。

    曹操则不仅占据了兖州和豫州大部分疆域,东都洛阳也被他卷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最令全熙失望的是,曹操从洛阳将献帝迎回许昌,终于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

    留给全熙夺取江东的时间并不多了,荆州的刘表,利用自己皇室宗亲的身份,将荆州治理的固若金汤,下一步战略便也是直指江东。

    袁术在稳固自己的势力后,肯定也不想看到全熙在历阳和江都一线坐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暗中给全熙使绊子。

    是年冬天,全熙没有等来袁术的绊子,却发现历史还是遵循了一些规矩,袁术竟然此时给他自己下了绊子。

    当袁术向天下宣布,自己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不仅全熙跟一众文武闻之震惊,连同整个天下诸侯都被震惊到了。

    并且全熙还收到了袁术任命诏书,提升全熙为平南将军,封丹杨侯。

    全熙自然知晓,袁术捅了这么个马蜂窝后,立马便会成为众矢之的。历史上孙策便是借此机会脱离了袁术的掌控,不过当时孙策已经将江东收入囊中。而全熙现在的处境,依旧在袁术的直接攻击范围之内。

    而全熙在接到袁术的伪旨之后,陆骏,陈矫,张纮等人纷纷上言全熙,希望全熙严厉驳斥袁术的大逆不道。并且公开拒绝袁术的授权,还要通令天下,起讨伐军征讨袁术的谋逆行为。

    不过全熙左右衡量之后,还是觉得此事不可操之过急。袁术称帝后,必然需要立威,一旦全熙撞到这个枪口上,很可能会遭至袁术最猛烈的攻击。并且虽然吴景已经向全熙投诚,可是他所带到历阳的一万人马中,还有对袁术极为忠诚的查熊和林重。王镇虽然刚直不阿,但是如果袁术跟全熙起冲突,他绝不会背弃袁术这个主公。这对还处于萌芽期的全熙势力来说,是绝对经受不起的打击。

    袁术此时还是将自己最大的威胁看作来自北方的曹操和刘备,如果事态的发展和历史吻合,那么袁术十有八九会惨败在曹刘大军的阻击之下,此时全熙再跳出来斥责袁术大逆不道,背叛汉室。不仅自身风险降到了最低,同时还能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立场。

    为此,全熙还特意将张纮,吕范等名士请入自己府邸,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张纮等人在再三斟酌后,同意了全熙的策略。有了张纮从中的调和,全熙将自己的意思含蓄的传达给了麾下所有人。

    但是想要和稀泥,并不容易。如果全熙一直不给袁术肯定的回复,袁术肯定会继续逼迫。为了避开袁术的纠缠,全熙只能将南下的计划提前。

    春天,全熙集水路两军,一万人马,三百战船,囤积江都沙角镇。

    在对曲阿等地并无详细侦察之前,就举兵南征,绝对不是最佳选择。但是北面的情况刻不容缓,而且全熙也有自己的小九九。那便是这一万人马,只有一小部分是一直跟随自己的嫡系部队。其中大部分是吴景带到历阳来的袁术部曲。

    查熊和林重虽然对吴景突然将他们调遣到沙角镇很是犹豫,但是在全熙和吴景的双重弹压之下,还是不敢违抗军令,如期抵达江都沙角镇。

    全熙还特意在水军的主战楼船中,接见了查熊,林重和王镇三人。

    “三位将军,虽然袁公如今在寿春称帝,但是这天下大势,却没有丝毫缓和。袁公也迫切需要我等在江东打开局面,这样才能为他解去后顾之忧。而江东活死人的祸害,想必几位将军也都有了解。秣陵一地如今已经是活死人的势力区域,想从那处入手,实为不智。而曲阿和吴郡,还在刘繇的掌控之中,这里的活死人相对势力弱小,正是我们一举击溃它们的良机。并且在击溃活死人的同时,还能将刘繇赶出吴郡,可谓是一举两得!”

    假借袁术的名义,使得查熊,林重等人为自己卖命充当先锋,是全熙深思熟虑之后的计划。这样做一旦成功,能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一方面,保存了自己的实力,一方面削弱了袁术在自己身边的威胁。同时还能试探曲阿等地活死人的威胁,甚至还能借此将刘繇连根拔起。

    “将军,伏虏将军乘小舟前来,此刻正在楼下等候接见!”查熊等人听了全熙半真半假之言,还来不及消化。

    但是全熙没有邀请的另一位袁术方面的将军,却反而主动求见了!

第171章 请战() 
袁涣在水军士卒的带领下,走上楼船,虽然他此行的目的并不是观摩全熙的水军,但是这楼船的庞大和坚固,还是给他带去了不小的震撼。

    “这种楼船,不知全将军麾下还有多少艘?”南兵善水战,如果在长江中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力量,那么江东便会成为一座巨大的堡垒,因此颇有见识的袁涣装作随意的问引领他的水兵。

    “回将军,这种楼船,目前我们水军只有十余艘,乃是将军和凌将作呕心沥血的成果!”水兵士卒不疑有他,很有些骄傲的向袁涣介绍。

    “哦?全太守也有参与者楼船的建造吗?”袁涣有些自言自语道。

    虽然十余艘并不算多,但是却已经能够进行量产,说明只要人力和财力足够,全熙的水军便能够建造更多这样的战船。

    在秣陵撤退战中,楼船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斗,但是他在大战略中起到的作用,还是非常成功的。所以此后全熙便全力支持凌操建造更多这样的楼船,一旦在长江上有足够的楼船,那么长江对全熙来说,并不再是天堑。反过来,有了楼船的防御,中原诸侯想要渡江南下,也变得极为艰难。

    袁涣在组建斩尸营前,长期担任袁术的都水使者,所以他对袁术势力,乃至整个汉朝廷的造船水平,有着非常全面的了解。可是,全熙在大江中制造这种巨无霸战船,不仅袁术被蒙在鼓里,连他这个都水使者都一无所知。只要不傻,都应该看的明白全熙做的什么打算。

    对于全熙昭然若揭的心思,袁涣十分不满。虽然袁术悍然称帝,对于忠于汉朝廷的袁涣来说,同样不可接受。

    所以袁涣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走入了楼船的二层船舱。

    查熊,林重,王镇见到袁涣入内,都敬而起立,可知袁涣在袁术处身份很是不凡。

    “全太守,袁公派我等驻守长江,便是希望能将活死人祸害尽早铲除,可是为何尔等在此处商议渡江大计,却故意将我疏漏?”袁涣果然刚直,一进入舱内便质问全熙。

    “啊,袁将军误会了,之所以没有请将军,乃是江东局势不明,而将军麾下斩尸营乃是袁公座下精锐,在无万全之策之前,不敢擅动将军尊体和斩尸营的勇士!”全熙没请袁涣的真实原因是他自己对斩尸营也有窥视之心,所以不想过早的将斩尸营放在前面冲锋陷阵。

    “哼!我斩尸营上下将士,练兵千日,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斩尽天下活死人。全太守的好意,实在是多此一举!”袁涣显然不是轻易能被糊弄的,对全熙的好意并不领情。

    虽然袁涣对自己态度极为不友善,但是全熙却一点也没有在意。相比查熊,林重那些唯恐惹事上身的人,袁涣的直爽和果敢,令全熙心中敬佩。

    “如此,是熙考虑欠周全,袁将军请上座,刚好我跟诸公也想听听袁将军有何良策!”全熙不想在查熊面前跟袁涣纠缠不休,因为想要劝慰袁涣,免不了要说一些让查熊等人听了心中不爽的话,因此还是少说为妙。

    “良策不敢当,我斩尸营成立至今,却没有真正跟活死人有过交锋,因此具体的策略,还是要请全太守来下指令!”从这句话便可看清楚,袁涣确实是一位做实事的能人。他并没有因为斩尸营的精良而自满自傲,反而知道自己的短处何在,更是懂得把决策交给经验更为丰富的全熙。

    “没错,末将等也听说,全将军乃是斩杀活死人最多的英雄,只要有全将军这样经验丰富的良将在前,我等在一旁鞍前马后便足够了。”果然,查熊,林重等人,虽然被全熙半胁迫的调遣到了江都码头,但是真正要面对活死人时,确实他们内心极为排斥和恐惧的。而现在袁涣愿意打头阵,全熙又名声在外,他们乐的自己缩在背后,把全熙和袁涣推至前线。

    “对对对,曜卿公和斩尸营,乃是主公最为信任和依仗的精锐营。只要有他们在,定能将活死人杀得片甲不留!”林重附和道。

    “我袁涣食主公之俸禄,自然要替主公及天下的百姓解忧除患!全太守,你刚才不是说这江东的局势并不明朗吗?我斩尸营愿意充当先锋,去江东一探虚实,亦可避免全太守和查将军,林将军及众将士深入险境。”

    听罢袁涣此言,全熙原本平静的心,突然猛地一抽。见袁涣的目光坚决,似乎没有丝毫杂念,全熙才稍稍安下心来。

    袁涣跟查熊,林重可能属于完全不同的一类人。但是他们总归都是袁术的心腹将领,全熙生怕袁涣看穿了自己要拿查熊和林重当炮灰的心思,故意说这话试探自己。

    “不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斩尸营怎能充当探路的冒险者!”全熙是真不想将斩尸营草率的扔出去,而且这样也会打乱自己原本削弱查熊和林重实力的步骤。

    “钢?”袁涣突然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

    “啊,我是说斩尸营是袁公手中的杀手锏,必须用在最关键的地方!”虽然考古上发现,可能钢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但是钢的概念,在三国时期肯定是还不存在的。

    “全太守是不相信我,还是不相信我斩尸营将士的勇气?”袁涣对活死人的忧虑程度,超乎全熙的想象。甚至全熙此刻觉得,袁涣是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之外,对活死人之祸认识最深刻的人。

    不过全熙也因此发现了袁涣这个人的一些弱点,那便是此人有些太过执拗,对自己认准的事情,不管对错,都要一条道走到黑。

    也许他还是对活死人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觉得只要凭借一往无前的态度,便能彻底消灭活死人。然而,活死人远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

    看着袁涣坚决的眼神,以及查熊和林重欲言又止的急切态度,全熙陷入了沉思。

    如果自己太过坚决的拒绝,怕是会引起查熊和林重更大的疑虑,那样便有些麻烦了,很难保证查熊和林重在被逼迫太急后,会直接越过吴景向袁术禀报。而全熙对江东的行动,绝不能让袁术过早知晓。

    “袁将军真的愿意作为先锋营,为大军渡江做先头部队?”事已至此,全熙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或许斩尸营的出现,真的能在江东打开僵局!

第172章 春天的曲阿()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哪怕此时的江南,跟全熙后世的故乡千差万别,但是只要踏上江南的土地,全熙总会心中泛起浓浓的思念和忧伤。

    与江都的沙角镇隔江而望的,是一座名为丰乐洲的江心小岛。自从孙策在江都沙角镇布置疑兵之后,曲阿的刘繇为了防范万一,在丰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