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云飞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末云飞天下-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牛皋‘啊’的一声,惊喜道:“俺老牛这么厉害?”

    “那是自然,”赵旭点头道:“解铃还须系铃人,为兄是被张起大人调派到王彦手下的;如今正大光明之路,便是让他再将自己调回去。”

    牛皋恨恨道:“可惜张起大人却已经被奸臣所害,这可如何办?”

    赵旭沉思了一会儿,拍手笑道:“张大人虽然不在了,但他的上一级大人还在,若是能说服张大人的上司,让他以朝廷的名义将自己调动,此事便成了。”

    牛皋道:“张大人的上一级军官,那可大的很。”猛地拍了桌子,喊道:“大人所指的,不就是宗泽大人吗?”

    “是呀,就是宗泽大人,”赵旭会心笑道:“既然先前的计划不可行,那便直接面见宗泽大人,希望他老人家能以朝廷名义将我调到他手下。”

    牛皋拍手道:“宗泽大人心肠好得很,自然同意。”

    “宗泽大人心肠虽好,但终究是带兵之人,必然是军纪严明。”赵旭却没有这么乐观,顾虑重重道:“如今大人统御的人马大多是草莽土豪,他要将众人团结在一起,破坏规矩的事情未必肯做。”

    牛皋抓了抓脑门,奇道:“大哥,这算哪门子破坏规矩,你咋地想这么多?”

    “规矩,官场的规矩呀,任谁也不敢轻易破坏。”赵旭想起前世的官场规矩,拍了拍牛皋肩膀,叹气道:“牛皋兄弟,宗泽大人若是将我们直接归他统辖。这可是抢人部下,挖下属的墙角,这名声可不好得很。”

    牛皋不由怔住,嘀咕道:“大哥,那可如何是好?”

    赵旭走到窗边,打开窗户,望着茫茫夜空,悠悠道:“若天下真有一个人愿意这么做,那人便是宗泽大人了。”

    “就是,”牛皋舒了口气,气道:“若是宗泽因此而鄙夷大哥的品德,那他自然不配德高万众的称呼?既然如此,不如大哥单干。”

    嘴巴又一咧,笑道:“奶奶的,反正这赵家的天下也是抢来的。”

    “牛皋兄弟,此言可不能乱说,”赵旭心念一动,脸色却是阴沉下来,板起脸喝道:“如今我们来到新乡城,只为拯救百姓,这些私心之事我们可不能有。”

    牛皋呵呵笑道:“好,俺大牛听大哥的便是。”

    “事不宜迟,”赵旭此时心意已决,毅然道:“待安排好城中一切,我立刻出发。”

    “好,”牛皋朝赵旭一抱拳,道:“俺现在就去召集众位将军,前往议政大厅。”

    赵旭点点头,待众将召集完毕,随牛皋来到议政大厅,一入门就朝众位将军深深一揖道:“这几日多蒙众位将军齐心,岳某才能领悟这护城大阵,侥幸击退金贼,岳某在此谢过。”

第135章 初见宗泽() 
“大帅何出此言,”孟安大喊道:“是我等有辛能追随大帅左右。大伙儿,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呼应道:“是,是,是!”

    赵旭又产生一股奇怪感觉,直觉得这城中诸将,皆与他心意相连,心中暗暗震撼:“难道这便是军心吗?当军心所向,哪怕没有了军中虎符,也一样能调兵遣将。怪不得,自古一来,君王如此猜忌名将!”

    他望着这些人,寻思:“倘若这不是梦,我有这些人,那么他日就算南宋失利,我也可缓缓图之,保存实力,待寻得机会,与蒙古人一战。”

    想到这只是在宗泽大人的梦境之中,不由惋惜不已,暗暗给自己加油:

    “待完成这次试炼,定要好好收取天下民心,好好集取天下军心,以备他用。”

    他不再跟先前那般客气,不再推辞众人的好意,朗声道:“好,既然你们称呼我为大帅,那便是我岳飞手下之兵。

    我今日在此有言在先,今日领兵在外,但为天下百姓,将金贼赶出中原。

    所以凡是我手下之兵,需得记住,不得有任何扰民之行,否则定当严惩不赦。”

    众将齐声道:“但听大帅吩咐。”

    赵旭又道:“新乡城之战,实乃完颜宗翰轻敌之故,我军虽胜,乃是侥幸而胜。兵法云‘侥幸取胜比打败仗更加要小心’,众位兄弟可不能有轻敌骄纵之感。”

    他转向旁边的孟安,笑着问道:“孟安兄弟,你现在是否觉得金兵不怎么厉害?”

    孟安呵呵笑道:“是呀,孟某就奇怪了,为啥我大宋几十万大军守护个开封城,居然也守不住?”

    “金贼可厉害得很,想当年辽国何等强盛,却被金贼一夕而灭,何等可怕!”赵旭神色肃然,朗声道:“待完颜宗翰带足粮草和攻城器械,我们这新乡城是万万守不住的。”

    除了杨再兴、张宪和张气节,其他众将脸色都不服得很。

    赵旭朝张气节抱拳道:“张老英雄,你来说说说其中道理。”

    张气节走了出来,拱手抱拳道:“大帅言之有理,那完颜宗翰乃是半步战神,即使大帅有护城大阵相助,却也无法与他比肩。

    完颜宗翰如果兵粮充足,只需以战意威压,围城二十日,便可破城。”

    张气节在军中威望甚高,不在杨再兴之下,他一出言,众将立刻应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赵旭拱手道:“多谢张老英雄释疑解惑。”嘴巴这么说,心中却是惊惧不已,因为他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可怕的担忧:

    若是领军的蒙哥统帅境界高于钓鱼城的主帅王坚,那么钓鱼城的地利优势便立刻失去,而蒙哥已经掌控了四川大部,又有大理、吐蕃、陕甘宁相助。

    如此一来,这钓鱼城被攻破岂不是迟早之事?

    想到这,刹那之间,全身大汗淋漓。

    心中暗暗宽慰自己:“名将王坚声名在外,加上钓鱼城的护城大阵,定然不在蒙哥之下,我真是杞人忧天!”

    这时,张气节提醒道:“大帅,如今众将归心,既然这新乡城守不住,大帅率领我们去何处?”

    赵旭回过神来,走到地图前,指着新乡城北面,正色道:“西北面乃是太行山脉,金兵骑兵可不敢去,我们先在那里安营下来。待寻到机会,我们也可在后方让金兵不得安宁。”

    顿了顿,抱拳道:“众位兄弟,为防止夜长梦多,我们连夜将粮草器械运出。

    众将对他崇拜不已,自然无人提出异议。

    赵旭指了指杨再兴和张气节,朗声道:“我这几日要感悟护城大阵之妙,军中诸多事务便由再兴将军和张老英雄定吧。”

    众将对他们两人都信服得很,纷纷应诺。

    赵旭又交待几句,独自一人往宗泽所在的开封而去。

    新乡距离开封不过两百多里路,赵旭乔装一番,连夜赶路,第二日清晨便来到开封城中。

    沿途所见开封城外侧,每隔百米便有一座小城塞,寻思:

    “这是昔日范仲淹对付西夏人采取的乌龟战术,如此一来,金兵的骑兵突击优势将大大削弱,而且也可以将金兵阻拦在开封城外,减少百姓受到波及。”

    待开封城开,赵旭呈上信函,声称自己来自北方岳飞的军队,有金兵重要军情需当面呈给宗泽大人。

    他本来想着会被宗泽府中管家叨扰一番,不料对方大赞道:“原来是岳飞将军部下,岳将军新乡城一战名扬天下,大帅可佩服得很。”

    赵旭心中暗喜:“看来打仗出名就是好,宗泽既然已经知晓自己的名声,后面游说起来应该简单许多。”

    宗泽管家领着他径直进了内堂,安排下人准备了茶水,然后去告知宗泽。

    他坐下不久,便见一个老者从内室走了出来。

    赵旭料想便是宗泽,瞧了过去。

    只见这老者精神矍铄,双眼如电,头上的头发也是乌黑一片,只是眉宇之间皱纹显得很是老态。

    赵旭起身相迎,朝老者行了大礼。

    老者神色和蔼,笑道:“将军年纪轻轻,不知在岳将军手下担任何职务?”

    “末将是岳飞将军的亲兵,”赵旭朗声应了一下,顿了顿,又道:“末将在岳将军身边,经常听到将军自言自语。他仰慕大人这样的大才之人,希望有一日能在大人麾下杀败金贼。”

    宗泽呆了一下,笑道:“听闻新乡前线王彦将军领着岳将军与金贼打了几场胜仗,那完颜宗翰三万大军折返而回,当真是大功一件。”

    赵旭见宗泽口中所言,似乎这功劳还是王彦的,不由心中不爽,道:“这几场仗,王彦将军似乎参与不多,都是岳将军领着我们打的。”

    宗泽道:“岳将军乃是王彦将军部下,自然也是王彦将军领着打的;你非军中主将,许多东西只看到表面。”

    “原来宗泽大人是如此判断的,”赵旭颇为失望得叹气道:“可是据末将所知,新乡一战,王彦大人持重不敢出,一直是岳将军坚持出战,先是击败了金兵的先锋,鼓舞了军中士气。

    然后又在新乡城攻城战中,王彦将军已经喝令退兵的情况下,坚持攻城,才逆转乾坤的。还有…”

    赵旭对宗泽寄予厚望,听到他偏袒王彦,竟然毫不避讳将实情托盘而出。

第136章 游说宗泽() 
待赵旭道完前因后果,宗泽脸色渐渐冷下来,挥手喝退了旁边之人,盯着他,大声问道:“你便是岳鹏举,对不对?”

    “末将正是,”赵旭心中一沉,定了定神,勉强笑道:“原来宗泽大人已经看出来了。”

    宗泽冷冷道:“我宗泽是一把骨头都在棺材里的人,如何看不出你这等小把戏?”

    赵旭见他言辞严厉,不知他心中作何想法,一时说不出话。

    宗泽重重说道:“岳鹏举,你如此指责你的上级,越级上报,这可不合规矩。”

    “大人的话,末将不甚明白,”赵旭少年天性,城府毕竟不深,见宗泽出言指责,心中一急,反驳道:

    “末将只是如实回答发生一切,何为指责?适才末将在回答大人的提问,又何为越级上报?”

    宗泽脸色奇怪,似乎没想到赵旭会说出此话,捻了捻胡须,想了一会儿,道:

    “鹏举,你私下来见我,这可是违背军中大忌,对老夫而言,名声也是有损。老夫如今靠着这张老脸,统御着这几十万的群豪,将来如何服众?”

    赵旭望着宗泽,见他表情严肃,心中疙瘩不宁:

    “奶奶的,难道宗泽大人希望自己按照历史进程来完成试炼,自己擅作主张,他老人家并不满意?

    不对,不对,我赵旭一切皆是为了大宋百姓,为了自己心中大志,如何管得了他人?”

    当即理直气壮道:“大人的话,鹏举不敢苟同,群豪愿意跟着宗泽大人,是因为他们心中认定,大人一心想着北伐,收复中原,丝毫没有私心。”

    说到这里,忽的词穷顿住。

    宗泽脸色缓和下来,笑道:“鹏举,你继续说下去。”

    赵旭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又有了后续之话,胆气大增,朗声道:

    “既然大人没有私心,何必顾忌这脸面呢?否则岂不成了那些沽名钓誉之辈?”

    宗泽一时怔住,呆立半响,喃喃自语道:“没有私心,连脸面和名声都不在乎吗?”

    “那是自然,”赵旭想到后世许多英雄人物的悲剧,心中剧痛,叹息道:“所有的在乎都会成为敌人攻击的破绽,最后功败垂成。”

    宗泽又捻了捻胡须,想了一会儿,笑道:“你这话有点意思,老夫昔日倒是没有想到这些。”

    停了一会儿,脸色一沉,反问道:“岳鹏举,既然你自认为自己没有私心,何不光明正大的离开王彦,接受军法,老夫钦佩你的为人,自然会饶恕你昔日的过失。”

    赵旭却摇头道:“鹏举志向高大,不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放在他人手上,如此对自己的志向实在太不负责。”

    宗泽脸色奇怪,问道:“你讲了一堆道理,难道不是因为怕死吗?”

    赵旭昂然道:“圣人曰‘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鹏举不怕死,若是战死疆场,自然在所不惜。

    但却不敢把把命运寄托在别人的善良和惜才上;如果真得有那么一天,那也只能是交给大人这样贤明之人。”

    宗泽冷冷道:“那你为何不敢接受军法?”

    “我相信宗泽大人,但你身边的官员,又不是你,我凭什么信任他们?”赵旭知道今日自己没有退让之路,唯有迎难而上,说服宗泽,于是理直气壮说道:

    “万一他们没有禀报你,直接按照律法斩杀了岳某,他们倒是赢得了秉公执法的美名,可怜这大宋百姓就遭殃了。”

    见宗泽仍在认真听着,心中一宽,续道:“鹏举在新乡的事情,大人应该有所耳闻,鹏举所做之事有哪件是为自己,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