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虎贲-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光是县令郭有道,即便是堂堂的帝师孙承宗,也是被震惊到了,这一仗打得实在是太痛快了,大胜,自从崇祯皇帝登基以来,面对满洲鞑子前所未有的大胜!

    孙承宗兴奋的胡须直抖!

    “好,好!袁啸,好小子,击毙一千余鞑子,俘虏一千余鞑子,这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功盖当世,功盖当世啊!”

    一旁的郭有道叫道:“阁老,报捷,咱们必须立即向朝廷报捷,这是惊天动地的功业,我们必须要为袁啸请功!”

    孙承宗哈哈大笑道:“是,必须立即向朝廷报捷,这是前所未有的功业!郭县尊,看来你平步青云的日子到了啊!”

    郭有道是如今朝中不多见的清廉官员,如今已经是快要四十岁了,就是因为刚正,所有受到了朝中重臣的打压,一直委屈在一个小小的县城之中当个七品芝麻官,素来交好的孙承宗虽然想要扶持他一把,但是苦于自己已经致仕,说话已经不是那么灵便了,这一次,机会终于到了!

    郭有道笑道:“学生这还不是沾了阁老的光,沾了袁壮士的光?”

    一旁的袁啸倒是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兴奋,脸上的愁容依旧没有散去。

    孙承宗一愣,问道:“袁啸,现在咱们一战而胜,你怎么还不高兴?”

    袁啸苦笑道:“老爷子事情哪里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这一仗是胜了,接下来一战呢?要知道,清军可是有着好几万呢,岳托距离我们不过两百多里,正在进攻河间府;多尔衮距离我们也是两百多里,正在围攻保定和涿州中间的易县,在高阳惨败的传回去后,人家能不兴兵报复?两三千人,咱们还能够挡得住?可是要是来上六七千人,咱们还能够守得住?来上上万人,咱们还能够守得住?一个小小的高阳县城啊,到时候只怕会烧的连个渣渣都不剩”

    郭有道大吃一惊,问道:“袁壮士,你可不要吓我,清军真的会报复?”

    袁啸点点头,没有说话,一旁的孙承宗脸色登时变了,满洲鞑子睚眦必报,那个多尔衮虽然年纪不大,但是骁勇善战,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孙承宗可是吃足了他的苦头啊。

    孙承宗终究是见过大场面的人,旋即镇定下来,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能够胜第一仗,就能够胜第二仗,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加紧备战了,不管是岳托,还是多尔衮,他们短时间内还到不了高阳,最快也要十来天的时间才能够杀过来,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人事了,如果天亡高阳,那谁也没有办法,大不了老夫与城同休!”

    郭有道沉声道:“对,阁老都不怕,我一个小小的县令怕什么!阁老,袁壮士,你们只管备战,需要的东西,哪怕学生累死,也要给你们准备齐全!”

    郭有道与孙承宗的捷报很快就到了京城,从高阳到京城,不过两三百里,快马加鞭,不过一两天的路程而已。

    这几天,崇祯都快愁死了,十万清军进入京畿,在整个京畿地带纵横肆虐,掳掠不已,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了局?岳托的大军在北京东南一带,已经打下来了好几个县城了,现在正在围攻河间府,只怕用不了多长时间,河间府也要丢了;多尔衮更是厉害,从良乡到高碑店,再到易县、安州,清军横扫而过,遍地狼烟,虽然现在卢象升总督宣大之师,分路据敌,与清军杀的难解难分,但是局势没有多少好转!

    再加上一旁的高起潜等人一力主张求和,崇祯的心思又开始动摇了。

    正在崇祯派出人议和的时候,孙承宗与郭有道联署的捷报到了。

    一个黄门官一路小跑闯进了进店,结结巴巴的说道:“启奏、启奏皇上,大喜,大喜啊!”

    崇祯眉头一扬,这个时候他妈的还报喜,哪里来的喜事?

    “狗奴才?这个时候还慌慌张张的,到底什么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朕砍了你的脑袋!”

    黄门官连忙答道:“皇上,真的是大喜啊,高阳县,高阳县捷报,是孙阁老跟县令联署的捷报!”

    崇祯心头一震,是了,高阳县正好处在岳托进军的路线之上,肯定是要受到清军掳掠的,捷报?难道孙承宗打了胜仗?不可能啊,高阳县根本就没有精兵驻守啊!

    “捷报呢!拿来我看!”

    黄门官连忙递上了捷报!

    果然!

    孙承宗与郭有道联名上报,九月二十七日,四千清军逼近高阳城,高阳城募集精壮两千余人,在当地壮士袁啸的率领下,与高河之上,以火药伏击,一战毙敌一千五百余人,俘敌近千人,缴获马匹近千匹,弓箭、武器无数,击毙敌酋库勒,俘虏敌酋琦山,清军伤亡惨重,残兵向着东南方向退去!

    崇祯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大胜,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啊!

    “快,传旨,传旨,立即升朝议事!太好了,孙阁老不愧是国家干城,国家干城啊!”

    很快,朝臣们得到了消息,全部都来到了乾清宫。

    崇祯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再也不复原来的愁苦神态,“众位臣工,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还是孙承宗啊,还是孙阁老啊,人家仅仅以两千精壮,就在高阳县击溃了清军四千余人,四千余人!你们一个个自诩国家栋梁,哪一个给我一战毙敌超过一千人了?你们哪个守住了自己的城池?赏,朕要大加封赏!”

    一旁的兵部尚书陈新甲疑惑道:“陛下,这个是不是有误啊,高阳大捷,高阳连个兵都没有,哪里来的武器?拿什么跟满洲鞑子较量?这根本不可能啊,如果孙阁老有这样的本事,当年坐镇蓟辽总督的时候,也不会如此被动了”

    “住口!”

    崇祯喝道:“陈新甲,你没有看到吗?一千俘虏,还有清军大将?这些难道还能做的了假?孙承宗说的清楚,要亲自来京献俘!你没有本事,难道还不许别人有本事?混账东西!”

第27章 武德骑尉() 
陈新甲这个倒霉蛋,崇祯帝刚刚高兴起来,就上去先浇上一盆冷水,怎么可能不挨骂?

    陈新甲拿起传阅的捷报,草草看了一遍,方才说道:“皇上,事情有些不对啊,这件事情看来不是孙阁老的首功啊,他在捷报中可是将功劳全部推到了那个神秘出现的袁啸身上,从情报,到献计,再到冲锋陷阵,几乎都是这个袁啸一手操持的”

    崇祯帝光顾着高兴了,却是将这个细节给忽略了,再次将捷报看了一遍,果然如此,这个袁啸就是那个给朝廷示警的神秘人啊,现在看来,这个人可是不简单的很,这一条条计谋可以说是神鬼莫测,以一群乌合之众,竟然就将精锐的满洲铁骑给打的落花流水,绝对是一个将才,一个绝世将才,这样的人物,绝对不能轻易放过了,自己手头现在最缺的可就是将帅之才了!

    崇祯帝想到这里,缓缓说道:“不管怎么说,高阳城守住了,清军败了,孙阁老功不可没,郭有道也是功不可没,至于这个袁啸,更是一个奇才,大家说说,咱们该怎么进行封赏?”

    怎么封赏?

    大明军队里,可是有规定,从军者,杀一个满洲鞑子,就给官升一级的,要么就是纹银十两!现在高阳城一口气就砍掉了一千多颗人头,还有,就是一千俘虏,这些可都是需要打赏的!不管是要打上,也要给军功!

    可是,现在问题来了,高阳城没有军队,这些人都是壮丁,都是临时拼凑的壮丁,这怎么给军功?

    众人都有些犹豫起来。

    户部尚书倪元璐突然眼睛一亮,恭声道:“皇上,既然现在高阳城的军民善战,不如,直接下旨,将这些壮丁全部纳入军籍,全部划归孙承宗以及袁啸统领,继续抗击清军,这样的话,咱们在京南也多了一支生力军,至于他们的军饷,咱们就直接由保定府下拨即可,有了这支生力军,最起码可以牵制住一部分清军,也可以间接支援卢象升大人!”

    崇祯帝心头一动,这个主意着实不错!

    崇祯帝点头道:“传旨,孙承宗号召乡人抗击清匪有功,遥授太子太傅;郭有道守城有功,牧守有方,升任户部郎中,待清军退后,即赴京城就任,袁啸先是千里示警,后又率领乡民抗战,一战而胜,功在社稷,着赐银千两,封武德骑尉,高阳两千精壮立即组建高阳守御所,袁啸升任千户,统辖高阳所有入籍军营,各级官员任用,着孙承宗、袁啸择优录用,另外,拨付高阳白银三万两,封赏有功之臣!立即行书九边,昭告天下!”

    这样的事情当然要昭告天下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捷,而且是在绝对的逆境之中取得的大捷!

    很快,朝中的使者就派了出去,三百里的路程,很快就来到了高阳城。

    闻听朝廷的使者来了,孙承宗与郭有道连忙命人摆设香案,接待使者。

    前来传旨的却是户部尚书倪元璐,为了表示崇祯对孙承宗的敬意,对这次大捷的重视,崇祯一口气将手下的一品大员给派了出来!

    倪元璐原来在孙承宗督师的时候,还做过孙承宗的属官,两个人的交情莫逆,倪元璐是不折不扣的晚辈。

    看到了孙承宗,倪元璐连忙拱手道:“阁老,许久不见,您还是风采依旧啊!下官给您行礼了!”

    孙承宗连忙摆手道:“倪大人,您客气了,现在老夫可是无官一身轻,一介草民而已,哪里当得起天朝使者的大礼,折煞了!”

    倪元璐笑道:“阁老,这不,马上您就要有官职了,哈哈,当年您坐镇蓟辽的时候,咱们是何等的惬意,人生得一知己不易,得一师友,则是更难了。”

    孙承宗连忙说道:“好了,咱们就不必客套了,来,老夫给你介绍一下,这个就是高阳的县令,郭有道,这可是以为大才,以后你可以多多留意提携,也算是为国选材了!”

    郭有道连忙见过倪元璐,两个人客气了几句。

    孙承宗接着说道:“这位就是袁啸,此次大捷,全赖他了!”

    倪元璐看看袁啸,不由得皱皱眉头,这个人年纪倒是不大,怎么如此打扮?不像一个中土人士,倒是有几分像方外的和尚,不过,这眉宇之间,却是英气逼人,一身的杀气,看来是一个见惯了战场厮杀的英雄人物!

    袁啸拱手道:“草民见过倪大人!”

    倪元璐点头为礼,说道:“好了,阁老,咱们还是先宣旨吧。”

    孙承宗等人连忙跪倒,倪元璐缓缓的打开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清寇入关,肆虐京畿,今孙卿以花甲之年,犹怀忠勇之志,守土辛劳,甚慰朕心,着封孙承宗靖边侯、太子太傅!县令郭有道治理一方,吏治清明,守土有功,着升为户部郎中,待高阳战事平息,即赴京城就任;袁啸大功在身,着赐银一千两,赐武德骑尉,领千户,高阳县壮丁全部进入军籍,建高阳守御所,由孙承宗、袁啸辖制,抗击清军,守土安民,其余有功之人,按其功劳,尽皆封赏,钦此!”

    不得不说,崇祯这次可是动了大手笔,孙承宗自然不必说,这是原来的蓟辽督师,堂堂的帝师,兵部尚书,大学士,已经享尽了人间荣宠,什么封赏也都不在乎了;但是郭有道跟袁啸却是不一样,郭有道仅仅以为一战就从一个七品的县令晋升为了户部郎中,正五品,连升三级,这是殊荣了!

    至于袁啸,那就更加的厉害,之前不过是一个身份不明的草民,如同做了火箭一般,一口气成为了正五品的千户,武德骑尉!手底下可以正儿八经的统辖一千余正规军了!

    几个人谢过恩,站起身来。

    袁啸看看倪元璐没有注意,向着孙承宗笑笑,低声问道:“老爷子,这个武德骑尉是个几品官?能管几个人?有品级不?”

第28章 奇耻大辱() 
打了大胜仗,明朝上下自然是欢欣鼓舞,但是对于清军来说,可是受打击的很。

    当清军的残兵败将一路跑到了河间府的时候,贝勒岳托正在全力围攻河间府,河间府不像高阳城,乃是一座中上等的州府,人口足足有着十余万人,城墙高达,而且驻有不少的地方军队,想要拿下河间府谈何容易?

    岳托已经足足进攻三四天时间,但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只能耐下心来,一点点消耗着河间守军的实力。

    就在清军与河间府陷入僵持的时候,噩耗传来了。

    两位牛录额真率领着数百人的残兵败将跑回了河间府,岳托听说进攻高阳失败了,心头一愣,怎么可能,那可是四千将士,都是能征善战的勇士,不要说进攻一个小小的县城,即便是进攻州府,也有着一定的把握,竟然失败了,而且失败的如此之快!

    “立即叫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