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大明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界大明帝国-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过和东方穆羽的商议,研究院的整体体系为实习研究员、初级研究员、中级研究员、高级研究员、特级研究员、科学家、院士以及大科学家,其中院士和大科学家这两个称号可以同时拥有,不分高下,只是院士更多的是一种职务。

    而相应的福利待遇,自然也是逐级提高的。

    东方穆羽作为研究院院长,这个时候自然应该站起来表态。说起来,这半年的时间以来,最让他唏嘘的,不是朱鸿信惊人的发展速度,也不是朱鸿信打败十多万官军。而是朱鸿信对于科学的重视程度,从他专门修建研究院,建立起一整套的研究员福利体系等等,都可以看出来,他之前所说的,并非是口头之语,而是他真正的内心所想。

    在这样自由的研究环境里,在有官方势力的推动下,在有着无数对于未来充满希望的研究员的努力下,东方穆羽觉得科学的发展已经来到了风口上,剩下的只是展翅高飞。

    怀着对未来得憧憬,东方穆羽脸色潮红,似乎能从其中看到一丝微微得崇拜,或者盲从。

    “感谢都指挥使大人人的厚待,我等一定不会辜负大人的期望。从现在起,新学党已经成为过往,我等皆是青河研究院的研究员,为大人效力,在所不辞。”

    朱鸿信点了点头,对东方穆羽如此着急的表达忠心,朱鸿信没有怎么在意。

    “1359年还剩下半年多一点的时间,之前的花费不算在内,这剩下的时间每个月我会给你们提供10万两白银的研究经费。当然,我也有我的要求,那就是需要你们现在重点关注的课题。”

    说道这里,朱鸿信微微顿了一下,看到众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得一点,那就是有关蒸汽机的改造以及应用。我知道你们在这方面已经小有成就,不过却没有大规模的应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来,这是很不好的。科学的发展,最终是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脱离了实际的科学,就如同空中楼阁。”

    裴耕良听到朱鸿信的话,脸色不由得变得有些不好看起来,在蒸汽动力方面,他说第一,就没人敢说第二。所以朱鸿信这句话,对他来说,就如同指着他鼻子说的一样。不过他也很清楚朱鸿信所说的是正确的,但之前之所以会这样,也和守旧党的打压有关系,如今到了青河城,凭借他们多年来的储备,完成朱鸿信的要求,应当是不难,所以他在想了一会儿后,脸色便有慢慢的恢复得正常。

    “第二点,便是对于我们现在这种火枪的研究以及仿制。”对于现在武器的获取,朱鸿信很是头疼,花费大量白银不说,关键是这些银子都被系统直接给吃了,对于经济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好在这些银子大部分都是地主常年藏在家里的银子,并没有大量的在市场上流通,所以现在造成的影响还不是很大。

第103章 武阳城() 
同时朱鸿信也有一个很担心的地方,那就是这种方法明显是不可取的,所以系统很可能下次升级后,便不会再直接给他提供武器了。那么朱鸿信就得从现在开始,提高自己这边打造武器的能力,否则自己预料的如果真的发生,那自己就要面临有兵无枪的局面了,这是朱鸿信不愿意看到的。

    “我相信,在有样品的情况下,仿造出来应该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大规模的生产,当然,这里就需要裴老的帮助了,利用蒸汽机的动力,提高生产的效率,想必你们应该也早有过这方面的想法吧。”朱鸿信现在这种步枪,难在枪管的生产,自己金属弹壳子弹的批量生产,不过这些在有蒸汽机的参与后,产量会有一个质的提升,所以朱鸿信对这个是不怎么担心的。

    “第三点,现在我们平时用的镜子,都是用的铜镜,但铜镜制作起来费时费力不说,成本也居高不下,而且成像还非常的模糊。现在有一种新制作镜子的方法,那边是在玻璃的表面镀银,这样生产出来的镜子,不仅更加的容易生产,最重要的是它的成像非常的清晰,比起铜镜来说要好上千万倍。所以,我需要你们尽快把玻璃镜的制作方法研究出来,然后用来推出市场。”

    很多时候那些做研究的人,缺乏的不是这些专业方面的知识,而是某个灵光一闪的想法。就如同玻璃镜一样,一旦朱鸿信给他们点明这种方法之后,真正具体的制作方法,在他们原本知识的沉淀下,其实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就能够研究出来。

    “第四点,我想你们都应该知道,蒸汽机的运转,离不开煤炭这样东西。而当我们以后大量的运用蒸汽机之后,煤炭的供应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需要你们现在就派出人手,在丹靖府内四处寻找能够开采的煤山煤矿。”

    任何时候,最重要的都是能源,朱鸿信很清楚这一点。之前是因为他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你叫一个普通人去找矿,这也不现实,对吧。但现在不同了,这样的人才,在新学党里面,一抓一大把,那朱鸿信还不知道早点控制煤矿,那他就真的是个傻子了。

    这些事情只要朱鸿信提出来,东方穆羽肯定会一件一件详细的安排下去,不用他操心。

    只是这些新学党的人,在被守旧党压制了十几年后,很明显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所以朱鸿信才会给出几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让他们小集中精力,攻克这些问题。

    东方穆羽见到朱鸿信一来到这里,便给他们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似乎是上天专门给他们派过来的指路明灯一样,心中顿时对朱鸿信更加的佩服了。

    在之前他们的研究都是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如今集合众人的力量一起,这些问题想必很快就能够解决了。

    “好了,这些问题只是需要你们优先解决的问题,不过其他方面的研究,你们也不要落下了,科学讲究的是百花齐放,太过于侧重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方面,很可能会发展失衡,最终影响整体的发展。”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电力的开发运用。不过他现在没有提出来,因为现在毕竟只有这么多人,精力是有限的。而电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虽然朱鸿信知道也有一些人在往这方面研究,但距离成熟的掌握电力还是有不短的距离。而且现在最显而易见能够给他带来生产力的进步的,是蒸汽机,而不是电力。

    朱鸿信一边说着,这些坐在会议室里的组长也都在仔细的听着,研究院已经正式建立了,他们也迫切的想要做出一些成绩,让朱鸿信知道没有白养着他们。

    “今天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希望你们能够尽快的在我刚刚说的这几个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好了,散会。”

    坐在上首的朱鸿信解散了会议,自己却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待这些人都离开后,东方穆羽才走过来对着朱鸿信说道:

    “大人,这些人我已经让人都清查过了,确实是有真材实料的新学党人,而且身家都是清白了,没有那种查不出来的人。同时他们的家人也已经全部在青河城中安置妥当了,想必他们自己心里也应该明白。”

    听了东方穆羽的话,朱鸿信微微点了点头。这些事当然是朱鸿信交代东方穆羽办的。这些人只有东方穆羽最为熟悉,所以让他来调查最是合适不过。

    也无怪朱鸿信这么小心谨慎,毕竟这里朱鸿信是准备打造成自己势力里面得科技天堂的,万一出了纰漏,一些花费大力气研究出来的成果被别人拿走了,那朱鸿信真的是哭都来不及。

    “嗯,你做的不错,只有谨小慎微,才能避免出现漏洞。对了,研究院的名单拿给我看看。”

    虽然研究院已经建成,但朱鸿信除了知道有三十个课题组之外,其他的还不清楚,毕竟他昨天才刚刚回来。

    打开东方穆羽递过来的卷宗,朱鸿信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这是夏元历1359年研究院成立后第一次的人员名单,以后每一年都会根据研究成果而有所变化。

    其中科学家称号的便是刚刚三十人加上东方穆羽一共三十一人。

    而特级和高级研究员目前还没有,中级研究员有一百六十余人,初级研究员有四百九十余人,剩下的都只是实习研究员。

    之所以预留这么多的位置,主要是为了方便以后的称号提升,同时这次的称号划分并不是很严格,只是大致确定了一下。等到这一年结束,才会进行一次更加详细的职称评审。

    看到这份名单,朱鸿信点了点头,东方穆羽考虑的很是周到,他也没有什么补充的。

    “东方院长,青河研究院我是寄予厚望的,希望在这方面你多费费心,帮我管理好研究院的大小事务。随着以后地盘的逐渐扩大,研究院的规模肯定会再次扩大,所以你要早做准备才是。”

    “大人放心,研究院的事情都是我分内之事,我肯定会为大人管理好研究院,不会出现纰漏。”东方穆羽点头说道。

    “有东方院长帮我照看这里,我自然是放心的,”朱鸿信依旧坐在上首,目光却没有就在东方穆羽的身上,“不过,研究院除了这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之外,还需要在这里驻扎两个连的士兵。因为研究院意义重大,所以必须保护好这里的每一个人,同时防止有奸细混进来偷取我们的研究成果。而且每个人进出研究院,都必须出示自己的身份牌。我这么做,也是为了研究院的整体安全,希望你能够理解。”

    对于朱鸿信的话,东方穆羽没有任何反对的想法,因为他现在已经投靠了朱鸿信,说白了,朱鸿信现在就是他的靠山,是他的顶头上司,所以朱鸿信说希望他理解,但他却不会真的自大到朱鸿信是真的在照顾他的想法。他知道,朱鸿信这样说,只是想让他自己给下面的人好好解释,把这件事情好好的实施贯彻下去而已。

    “这是自然,大人的安排是应该的,这却是我之前疏漏了。”东方穆羽有些惭愧的说道。

    “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

    大夏国的帝都武阳城,位于东部临州。

    武阳城是大夏国第一大城,人口突破了五百万。而武阳城也和其他的大城不一样,因为她并没有城墙,只在皇城外面有一道宫墙。

    大夏国开国皇帝当年横扫夏洲,击败无数的大小强国,统一整个夏洲,定都武阳的时候,便感叹天下之大,却已经没有了大夏国的敌人,于是建设武阳城的时候就没有建造城墙。一来彰显皇室无与伦比得自信,二来更加有利于的城池的发展。

    而这也多年来,一切的发展,也正如这位皇帝所预料的一般。虽然大夏国一千多年的蹉跎岁月中,发生了大大小小数之不清的反叛和起义,然而真正能对这个庞然大物造成紧要威胁的,却屈指可数,能让位于武阳城的皇室感到危险的,更是一次也没有。

    同时当初的武阳城,从建都时候的几十万人,也慢慢发展成了超过五百万人口的超级城市,没有城墙的制约,也让城区的规划,能够更加的自如。所以虽然武阳城巨大无比,但经过大夏国一千多年的不断建设,其内部也都是井井有条,并没有让人觉得很混乱的地方。

    武阳城的中心,便是大夏国第一长的河流铁江,和第二长的河流云苍江的交汇处。铁江发源于大夏国西部煌州境内的青垣山脉,而云苍江发源于大夏国东部东州境内的云苍高原。这两条合起来长度超过两万里的河流,养活了大夏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也为武阳城五百多万的人口,带来了充足的水资源。

第104章 映月楼() 
而整个偌大的武阳城,便被这两条河流分成了三个部分。

    武阳城的西北部便是皇城的所在地,除此之外,帝都的达官贵人、豪商地主也几乎都在这一片地方。

    而武阳城的东部,称为上城,南部这片地方则称为下城。这上下城之分,仅仅只是按照地理位置来划分的,并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此时偌大的皇城御书房中,已经年近半百的楼承云正在查看着楼泓玳加急从陪都送过来的公文。

    当初楼泓玳写这份奏章的时候,还不知道楼兰已经在青河城的消息。所以他只是把楼兰失踪的详细经过,以及准备依靠新学党成立火器军队的事情,写在上面让人送了过来。

    楼承云一身黄色龙袍,脸上五官棱角分明,头上的皇冠已经取下来放在了龙案上,上面一串串的珍珠还在随风摇摆。

    看完了楼泓玳的奏章,楼承云脸色非常难看。虽说自古皇家无亲情,但对于楼兰,他是真的非常疼爱。否则也不会答应她,让她不远万里的去陪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