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名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大名人- 第5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到。城市建设也略显破烂,和北方以及关中坚固的城墙相比有些寒碜,不过这并不影响千百年后南方人在经济上的水平。

    而且陈飞发现了一个问题,南方多良田,且水稻都是一年两熟甚至更往南一点的地方一年三熟。如此以来,南方就成了全国的粮仓。一个地方,只要粮食充足了,那么生产必定也会发展起来。他之前一直想在关中催化资本经济,但是效果不见的有多好。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关中良田不多,为了吃上饭,工厂里的工人还需要照顾家中的田地,所以作坊的发展速度一直不如他的意愿,十年前什么样子,十年后还是这个样子,一点儿没有资本经济萌芽的感觉,除了他陈记商铺,许多效仿他的人最后都没能坚持下去。

    但是在南方,他似乎看到了一条可行的路子——如果把在南方开设工厂呢?这里粮食充足,多余的劳动力完全可以投入到工厂里来做活。而且他突然想起来,中国资本经济发展的最早的也是南方!他之前走进了死胡同,现在才感觉豁然开朗!

    不说别的,单论这个发现,就让他感觉这一趟来南方值得了!

    开工厂,办商会!他要把江南打造成一个富到流油的黄金地域!

    (本章完)

第1059章 抵达扬州() 
    六月中旬,扬州城外,一队千余人的车马行走在官道上,缓缓向扬州城移动。

    关中这个时候算不上热,甚至风吹来还有点凉爽。但是江南就比较呵呵哒了。六月份的气温比关中夏天最热的时候还要高出许多。

    而且江南空气中的湿度大,非常的闷热,那感觉,就好像整个人放在蒸笼架子上清蒸,别提有多难受。

    士兵们都受不了酷热,衣服稀稀拉拉的批在身上,浑身上下早已被汗水浸透,赶路的效率也不如以前。

    扬州城明明就在眼前,但是走了半天都没走到。

    幸好城外有一条河,陈飞也热的受不了,下令全队在河边驻扎休息,等回复了精神再敢去扬州城。

    士兵们顿时欢呼,弄好了临时营地以后纷纷鬼哭狼嚎的冲向小河,痛痛快快的洗了一把脸。

    陈飞领着三个熊孩子,去上游为他们吸去了身上的汗水。然后……就靠在树荫下躺尸……

    一个熊爸爸,带着三个熊孩子挺尸,模样也是挺有爱的。

    “爹爹,仙儿想吃西瓜,想吃葡萄。”仙儿可怜巴巴的抓着陈飞的大手,她一说,玉儿也马上叫嚣想吃西瓜葡萄等水果。刚刚学会说话的文儿也在陈飞怀里不安分的扭动。“吃…文儿也想吃……”

    陈飞想都没想,抬手就在玉儿脑袋上敲了一记:“吃什么吃,葡萄没有,西瓜还要等上半个月才熟,现在没有吃!”

    玉儿不服气的喊冤:“爹,你为啥就打我?”

    “因为你嗓门最大!”陈飞一句话把玉儿咽的没声。

    “那……爹爹,仙儿想吃冰淇淋,你给仙儿做冰淇淋吃好不好?”仙儿又一次使出了无敌卖萌术。

    可惜陈飞不为所动,甚至还有一点惆怅。“冰淇淋……你老爹也想吃啊……”

    就在四人大眼瞪小眼,无奈天气炎热的时候,孙得义小跑过来,擦汗道:“大人,扬州刺史带着官员前来接我们了。”

    扬州刺史?陈飞对此人没什么影响,不过既然人家都上门来迎接了,自己也不能怠慢了礼数。

    “老孙,让弟兄们都打起点精神,莫要叫人家瞧不起我们。”

    孙得义领命离去,陈飞将三个小家伙带到二位夫人身边,稍稍整理了仪容,走出临时营地去见扬州刺史。

    扬州刺史也姓杨,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干瘦的中年人,脸上带着憨憨的笑容,要不是身上穿了一件破旧打着打着补丁的官服,恐怕根本认不出来此人是一州刺史。外表看上去与寻常老农完全没有什么两样嘛。见到陈飞,这位杨刺史也只是笑呵呵的上前行礼,不卑不亢。

    先不说此人的品行是不是像外表看上去那样朴实,不过这种相处的态度倒是让陈飞很舒服——他也不喜欢那种跟在屁股后面一路马屁拍个没完没了的那种官员!

    路上遇到过几个这样的,真的像是粘虫一样,赶都赶不走!

    陈飞与杨刺史简单聊了几句,就让尹平整顿人马启程。这里距离扬州城只有不到六里路,走过去不到半个时辰便可以进城。

    扬州城给陈飞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大气”!当然,这份大气是相对于南方诸多小城而言,相比关中真的不算什么。

    前朝杨隋帝凿通了京杭大运河,透支国力把自己坑死了,估计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浪死自己的京杭大运河现在反倒造福了大唐,如果他泉下有知,估计会气的再死一次吧?

    扬州城正是依靠大运河发展起来的城池,且又在长江北岸,船运非常发达,货物往往在扬州城中转,或是沿着大运河北上南下,又或者是顺着长江直通内陆,交通十分发达,也使得它的经济水平领先江南其他许多城池。在江南,绝对是富庶之地。

    陈飞不由得高看了杨刺史一眼,能把城池治理的如此良好,这位杨刺史也是颇有几分本领,他甚至还在街上看到了陈记商铺的标志。

    只不过倒了刺史府上的时候,陈飞却是大跌眼镜!

    因为这座刺史府……也太破旧了一些吧?看上去像是五六十年前的老房子,而为没有怎么修缮过,外边的墙上都是裂纹,似乎只要轻轻一推就能把墙推倒。

    而府内的屋子也是破破烂烂的,屋子顶上,瓦片的颜色都不一样,显然修过了好几次屋顶。院子也小的不像话,几个人往里一站就觉得挤,更让人无语的是,刺史府上连下人也没几个,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管家领他们进门。

    “陈大人见笑了,下官屋舍破旧,委屈陈大人与公主殿下在此休息片刻,一会儿我们去衙门,城中的官僚在那里举办了宴会,为陈大人接风洗尘。”

    陈飞连忙道谢,这位杨刺史道真的是一位清廉的好官,这一点令他很是敬佩。

    与杨刺史相比,陈飞的府上就……算了,完全不是一个贫富阶层的,没法比。何况陈飞也不是靠贪污发的财,所以也不必内疚。

    杨刺史的屋子虽然破旧,但是这种老房子往往非常阴凉,在这里休息一下午倒也不错。

    四个小家伙(尹平的孩子也在一块)进门之前还叫死叫活喊累,一进门就立马老实了,躺在椅子上很快就歪倒了脑袋睡着了。

    杨刺史为陈飞腾出了两间屋子做临时休息用,他们便将几个小屁孩抱进去睡觉。陈飞则是在厅堂里和杨刺史聊了一些政务上的东西。

    快到傍晚的时候,有官衙来报,请几位去用晚宴。

    临川虽然贵为公主,可是这种宴席倒是不方便出面,因此她带着孩子们去了驿馆,陈飞将大半护卫都分给了他们,自己与尹平带着十余个护卫去了扬州府官衙门。

    虽然不喜欢这样的应酬,但是却避不可避。

    一顿酒宴下来,不知道喝下了多少杯酒,也记不得干了几轮,如果不是有【解酒果实】,恐怕他早就被放倒了。

    带着满身酒气回到驿馆沉沉睡了一觉,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陈飞出发,去了此行的目的地——江南造船厂!

    (本章完)

第1060章 “大船”() 
    江南造船厂位于扬州城郊一处河流港湾中,出河口大约五里地就是长江,且在内河的另一个方向挖通沟渠,联通了大运河,水流发达,是非常理想的造船厂地址。

    陈飞来到船厂的时候,只看见船厂最外面的三个小船坞停着几艘新的船只,从造型上看应该是用来运货的船只。

    除了这三个船坞内停泊着几艘小船以外,其余十多个船坞皆空着,听杨刺史的介绍,船厂原本就只有五个船坞,去年朝廷下旨扩建,这才新建了十个船坞,而且新建造的船坞非常大,理论上足以容纳下目前最大的船只。

    但是陈飞看了却有点不太满意,新建的船坞确实相对于以前的要大很多,但是他的宝船……更大!而且……一支舰队总不能只有十几条船吧?所以陈飞对目前船厂的规模不是很满意。杨刺史停了陈飞的要求以后感到为难。

    因为内陆河就这么大,顶多再多建五个特大号的船坞,再多……也容不下啊!更别说陈飞提出来的上百艘大船舰队。根本不现实啊!

    陈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条内河太小了,不足以撑起大规模的舰队制造需求。何况,这个造船厂以前是造货船,客船的,根本没想过有一天这里会诞生一支海上舰队。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有点尴尬了。

    “杨大人,劳烦你准备一份水域图纸给我,我一会儿研究下。”

    杨刺史心中一惊,知道陈飞这是要搞大工程,“陈大人,您是想新选厂址?”

    “嗯。”陈飞点了点头,“也不能算是新选厂址吧,这里的船厂也需要新建五个船坞,按照最大规模的建造,以后这里就是小型副舰的制造地,大型的宝船得换一个地方。这里容不下。”

    杨刺史在听到“小型副舰”,“容不下”的字眼脸颊微微抽搐了一下。在他看来这里的船坞已经足够大了,放眼国内也找不出比这里有规模的,这位大人居然还嫌弃……

    “呃……敢问大人,您要造的船有多大尺寸?”杨刺史终于忍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

    “目前计划大船三艘,长四十五丈,宽十八丈,预计能装载五千料,中型船二十五艘,长三十丈,宽十丈,小型船五十艘,长十八丈,宽八丈,其余微型船只若干,视情况而定。”陈飞非常淡定的说道。

    杨刺史听了却快哭了。天!四十五丈是什么概念?足足有一百五十米长啊!目前河流里跑的货船大概就三四丈长,一丈宽,五丈长的船已经能算是顶了天了!而陈飞说居然要造四十五丈长,十八丈宽的船?

    杨刺史动脑使劲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无法在心中描绘出那种船的轮廓。三艘五丈的船还不够这艘庞然大物的宽度,这尼玛简直了!这么大的船,能造出来嘛?就算造出来了,这么大的船要怎么驱动?

    陈飞似乎看出了杨刺史的困惑,笑着解释道:“杨大人不必担心,这些船只是在大海上跑的,越大越能经得起风浪,所以大小不是关键,至于动力……船造出来了你就知道了,我自然有办法让它动起来。”

    杨刺史听了,半晌才点点头,拱手道:“陈大人高才,下官只能仰望。”‘

    陈飞拍了拍杨刺史的肩膀笑道:“哈哈!杨大人说笑了,术业有专攻,杨大人善于政务,偌大的扬州城被杨大人治理的井井有条,这一点陈某自叹不如,令某很佩服。但是要论这发明创造,恐怕杨大人就只能叹服咯。”

    杨刺史听了也哈哈大笑了起来,对陈飞的印象好了几个档次,对于他要新建船厂的事情也没有异议。反正朝廷下旨,让自己极力配合陈飞,所以听他的就好了。

    挑选新船厂的事情暂时放在一边,陈飞先跟着杨刺史去了船坞里面查看情况。

    李治已经召集了一批船工在船厂等候,陈飞粗略数了下,人数大概有八百多,几乎已经将江南会造船手艺的人都聚集到了这里。

    船工们很安静,没活干就找个地方坐下,好奇的打量这位身着富贵的少年。

    陈飞的大名早已经响彻大江南北,无论是他发明的霹雳火也好,作诗也好,陈记商铺,图书馆,报纸……没有一个不出名的。他现在可以算是大唐的超级大名人。而且他系统里的抽奖点也积攒到了恐怖的三百万。只不过他现在没什么心情去抽奖。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把船厂的事情弄好才是真。

    杨刺史为陈飞引荐了几位老船工,几位老工匠造了一辈子船,对船上的手艺活很是拿手。

    不过当陈飞说出来要建造四十五丈长,十八丈宽的大船的时候,几位老船工吃惊的嘴巴里能塞下一颗鸡蛋!

    “大人,恕老朽直言,大人所说的那么大的宝船,老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根本是不可能造的出来的吧?就算造出来了恐怕也无法让它动起来吧?”一名老船工说道。其余几名老船工也认可的点点头,他们甚至认为这位年轻的大臣不过是心血来潮提出了这么一个荒唐的事情,而刚上任的小皇帝一时冲动居然批准了……

    “你们……不相信吗?”陈飞眼里看不出任何失望,反而露出有些恶作剧的笑容。

    几名工匠齐齐点头。

    “呵呵,各位,不要这么快下定论,本官给你们看一样东西,说不定你们会改变想发哦。”

    陈飞朝着后面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