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十三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返十三岁-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群十几岁的少男少女。

    这些面孔稚嫩的高中生的社会成熟度,许多觉得,大学毕业后的自己都比不上。

    生活对个人的塑造,真心体现在方方面面。

    许多后面一直保持沉默倾听的状态。这些陌生的知识,她无法从她的家庭,她的父母,她的亲人中获得。同伴也是重要的知识来源。

    午餐时间结束后,学生会已经讨论出初步计划,等回去以后再细化分配执行任务。

    孙校长在边上听的目瞪口呆。这群半大的娃娃,竟然三下五除二就列出了这么大的计划表。一条条的如何推进都想的清清楚楚。

    许多一小口一小口喝着水,心道,你以为孩子是同样的孩子嚒。

    吃过饭,孙校长继续带着他们在学校里头转。

    有个小女孩被同伴追逐着往他们的方向奔过来,撞到了许多身上,摔倒了。

    许多赶紧把人扶起来。

    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着一身橙黄色的运动服,衣服料子不好,上面起了一个个的毛球。

    她眨着一双黑葡萄一般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许多,用带着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地方方言的口音赞叹:“姐姐,你的衣服好漂亮啊。我长大了是不是也要穿这样的校服?”

    许多有一瞬间的默然。她从来没觉得外校的校服好看过,她跟龚晓还有萧潇几个,经常拿校服吐槽。

    今年学生会选举,还有主席候选人放话说只要他们当选,一定更新校服。可惜以十三票的微弱差距败北了。

    外校的学生都沉默了。怎么可能?当然不可能!

    这个小姑娘连本市正式的学籍都没有,又哪儿来的机会打败本市数十万的小学生,进入外校中学部。

    许多神差鬼使地摸了摸她的脑袋。

    在这电光火石的瞬间,许多莫名其妙地想到了许婧家的宝宝。小小的小姑娘,一本正经:“嗯,宝宝长大了要跟小姨一样,当医生。”

    “会的。”许多蹲下身子,温柔地平视她的双眼,“你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可以穿上姐姐这样的校服。”

    想了想,她又加了一句:“姐姐也是农村人。姐姐小学还有初中都是在农村上的。”

    下午的活动课,孙校长将所有孩子都集中到操场上训话。两位学生会主席也分别作了发言,介绍了他们的来意,鼓励这群小学生好好学习。

    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的空隙里,他们已经联系过几位外教,获得了对方的支持。大家决定在英语实践活动的地点中将这所学校加进去。每周六的下午,将会有外校的志愿者过来开设英语兴趣课堂。

    这是一项双赢的活动。小学需要他们这些学生的支持,作为附加师资。同时外校的学生也需要课外实践活动为自己将来的留学申请增加内容。

    许多非常赞赏外校的教育理念。做好事是有裨益的。比起那种单纯一味强调牺牲自我成全别人的奉献模式,明显是有收益的付出更容易引起共鸣。

    鲁国有法律规定,国人在外救了落难的鲁国人,回国后可以去国库报销赎金。子路救了人,拒绝去报销赎金。

    孔子就教育他,你把做好事的成本抬得这么高,大家都不愿意去做好事了。

    孙校长找到许多,希望她能给孩子们打打气。他不无忧虑地表示,其实所有客观条件上的困难都能够想办法克服。但最可怕的是,孩子们看不到希望,觉得读书是没有用的。

    孙校长搓着手,有点儿难堪又带着点儿希冀:“你看,许同学。你能不能说说你上学的事情,给孩子们打打气。即使是农村出来的,也还是有希望的。”

    萧潇想拦住这位孙校长。这太为难人了。许多很可能会觉得难堪的。

    许多对她笑了笑,摇头表示没关系。她答应了孙校长的请求。

    子弟小学没有麦克风,连校长讲话都是拿着个喇叭,就是会场大甩卖时的那种喇叭。

    许多抓在手里,站在国旗杆子下头讲话,震得自己耳朵都疼。

    难怪两位学生会主席都言简意赅。

    她囧囧有神地想,当年县中那位酷爱“我再讲两句话等于半个小时”副校长就应该拿着这个喇叭讲话,大家都省事了。

    许多先是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许多,来自外校高一年级。”

    她笑着指了指自己:“你们一定都很奇怪。为什么除了两位厉害的主席哥哥姐姐外,还有那么多厉害的哥哥姐姐,偏偏他们都要我来给你们讲话?”

    “因为我比他们都厉害啊!”

    台下发出一阵惊呼声,大家都用“看,天上飞过了大灰机”的眼神死命盯着许多。

    许多笑嘻嘻地继续下去:“我会很多这些哥哥姐姐都不会的东西。我会插秧、我会割稻、我会种菜、我会喂鸡,我还会烧土灶做饭。不用别人帮忙烧锅的噢。”

    底下有十来岁的小男孩不服气的喊:“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姐姐也会。”

    许多假装“这怎么可能”的模样,强调道:“不仅仅只有这些啊!我还会去菜场上找人家卖剩下来的菜,这样我们全家晚饭就不会额外花钱买菜了。我会腌咸菜,做泡菜。我特别能干的。”

    偶像的幻象破灭了,孩子们的胆子大了起来,争先恐后地喊:“我也会,我们都会。”

    许多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同学们:“那你们问问这些哥哥姐姐,看他们会不会?”

    外校的学生们集体配合地摇头,大声喊:“这些我们都不会。”

    许多跑到自己的同学边上,跟他们说了一句,十几位学生集体朝着台下喊:“所以你们都特别厉害。”

    许多再度回到旗杆下,清了清嗓子,继续下去:“刚才你们孙校长跟我说,希望我能跟大家聊几句。因为我也是来自农村。

    去年这个时候,我还下田帮我们家收稻子呢。不仅我,还有我弟弟,目前就读于外校初二年级的许宁,那天一样下地干活。

    孙校长说,你们当中有人对未来迷惘,看不到希望。我不知道你们所谓的希望是什么。如果说是将来升学,进外校或者其他你们喜欢的学校。那么现在我站在你们面前,我跟我弟弟都是自己考进外校的。

    曾经我也非常羡慕别人,他们那么聪明,他们条件那么好。我努力了很久,还是赶不上他们。他们轻轻松松地就甩我很远。

    但是,你不是那个别人。你怎么知道你在努力的时候,别人就没有努力。这世上最要命的不是别人比你聪明,比你出身好。而是别人比你聪明,比你出身好,还比你更加努力。

    你都没有认真努力过,你怎么知道你的努力没有效果。也许你没办法一下子从一步跑到一百步。但你起码可以努力的走上十步。十步以后,你处在一个新的环境里。说不定就有机会更进一步了。

    我不知道我能告诉你们什么。我唯一想要说的是永远不要轻易说放弃。

    你们的父母不曾放弃你们。在他们辛苦工作的时候,他们依然想方设法送你们到学校来上学。你们已经是你们同伴之中的幸运儿了。还有很多人,这个时候正在帮父母干活,做生意。他们连走进学校的机会都没有。

    你们的老师不曾放弃你们。孙校长一直努力想要改善你们的学习环境。现在他还在争取想让你们每天中午都能吃上热饭热菜。他已经为你们争取了周六下午学习英语的机会。

    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听到“英语”都不以为然,觉得距离你们太远。但我必需得告诫你们,英语非常重要。农村的小学是不上英语的,因为没有条件上。我跟我弟弟之所以能上外校,归功于我们都努力自学英语了。

第173章 捐赠(下)() 


    不要以为自学是不可能的。只要老师教会了你们最简单的单词跟音标。你们就可以自学了。我弟弟的英语可以说是我一手教出来的。我教会了他音标,把英语书跟英语磁带丢给他,他自己学去。

    孙校长刚刚跟我讲,希望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学习方法。为什么要我跟大家分享呢?不是因为我成绩最好。这些哥哥姐姐才是真正成绩好的人。

    让我分享,是因为我最初的学习条件并不比你们好到哪里去。我也需要放学后干活,我也得洗衣服做饭,同时还得一边背书。

    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学习?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充分利用在学校的时间。起码一个礼拜这六个白天,你们是脱离了家务,完全自由的。好好支配你们的学习时间,认真听课,有不懂的问题及时问。

    还有一个我曾经用过的,特别笨,但对目前的你们相当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背书。

    比方说语文书,你把课本全部背下来了,熟悉了,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就明白了。换做数学书,题目你不会做,先把书上的例题背下来。后面相同的题型多做几遍,自然而然就会了。

    等其他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来给你们上英语课的时候,你们更加需要把他们说的内容记下来,发的讲义背下来。

    不要小看背书。这在语文啊,英语啊还有你们上中学以后的文科学习中非常重要。所谓书读百遍,而意自现。

    来,姐姐吹嘘一下自己,我就是凭借背书学的英语,拿到了全国英语竞赛二等奖,省一等奖。

    呵呵,说这个好脸红啊。我身边的这些哥哥姐姐的英语都比我厉害多了。可我没办法啊,我当时只能凭借这种方法学英语。

    我身边除了我弟弟后来被我硬逼着学了英语以外,其他人根本没办法陪我练英语。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他们也不会。

    我只有一遍遍反复听磁带,模仿磁带里头的读音。所以说我一开始跟别人对话根本不是自己说,而是从脑海里找合适的句子背出来。

    好了。我也不清楚到底自己说明白没有,你们又听明白了多少。

    总结一下吧。

    一是不要放弃,只要你努力了,终归会有希望的。但倘若你不努力,那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二是好好学习,条件有限有条件有限的办法。先从背书做起,熟悉了书本,进一步的学习才更容易。

    你们问熟悉书本以后怎么办?别担心,到时候自然就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了。先把这基础的一步打好。”

    许多曾经非常痛恨别人给她灌心灵鸡汤,她一度□□上的签名是“心灵鸡汤毁一生”。可她现在却主动给这些孩子灌鸡汤了。两相其害权其轻。比起努力过后的不尽如人意,从一开始就毫无希望更可怕。

    人生最恐怖的是莫过于失去对生命的敬畏,再也没有对未来的憧憬。

    许多朝台下鞠躬结束了讲话。孙校长带头,下面才响起稀稀落落的掌声。她知道她讲的不好。到后面她几乎都语无伦次了。

    萧潇当老师绝对是鼓励派,她说成这样,萧潇都能耳聋一般的竖起大拇指,大声赞美:“许多你太棒了。你好厉害!”

    许多朝她露出一个“嘿嘿,可以了,少女”的干笑,

    林洁瑜跟康家成倒是对许多的学习方法有些兴趣。他们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成长起来的,三岁就开始学英语,从小各种高端教育齐齐上阵。他们的方法根本不能复制到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孩子身上。

    既然已经决定将这所小学列为学生会工作的项目之一,那么尽可能完善到每一步就非常有存在意义了。

    许多却觉得自己的方法未必适用。因为她虽然不属于那种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聪明学生,但再妄自菲薄,她也要凭良心说一句,在学习方面,她能排进前百分之十。

    背书学习也是要讲究天赋的。小和念经有口无心的比比皆是。

    况且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孩子们面临的最急切的问题并非学习本身,而是学籍问题。他们基本上没有办法正常升学。孙校长还想找地方找人再办一所初中。

    许多不忍心泼冷水。她只能劝慰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怎么说,学生先把学习搞上去,学习是终生大事,将一辈子给学习的人以裨益。

    她正在边上愣神呢,身边突然多了道人影。抬头一看,竟然是陈曦。

    “你怎么来了?”许多有点儿惊讶。陈曦对校内活动兴趣并不大,当时也没参加学生会竞选。

    陈曦递给她一杯还冒着热气的蜂蜜柠檬茶,笑了笑:“刚好下午到这附近村里谈点儿事。看到学校,想起来你们好像在这边有活动,就过来看看了。”

    许多敏感地抬眼看他,小声问:“拆迁?”

    陈曦一脸“厉害了rd姐”,笑着看她:“这你也能猜到。我怎么觉得在你面前一点儿*都没有了。”

    许多翻个白眼。接下来的十几年,房地产业都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