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我在"小鹰"号亲历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35-我在"小鹰"号亲历战争-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贝克今年36岁了,出生于1967年5月12日,家乡在纽约州的瓦尔基尔镇。他的编制属于供应部的维修处,手下管着三个人,日常工作是舰上的水电和一些设施的维修。贝克之所以如此恋家,与他的出身有关。他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到现在也不知道亲生父亲是谁,因为她母亲被人强奸后有了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子感情很好。    
    贝克参加海军16年了,先后在4艘大小军舰上呆过,但目前只混个中士。他在非常情况下请假还得舰长帕克批准。舰长拒绝了他的请假要求,但给了他“第一个吻”的优惠,即航母回到母港后,他和其他新生儿的父亲们可以首先下舰,得到“太太孩子的第一个吻”。    
    贝克说,不能回家,有时候想想挺难受的。不过,自己是个军人,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贝克与海军签有协定,不管上级下达什么指令,他都要执行,不能讨价还价。    
    “我希望战争尽快结束,这样我就可以回家了。”他说,“我希望人人都能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    
    贝克是个天主教徒。他每次吃饭前都会为和平而祈祷:“上帝啊,请结束战争吧,让和平重返人间。”    
    贝克和太太已经商量好退役后到佛罗里达州安家,因此天天在舰上盼着回家。他说:“每过一天,我就离回家的日子近一天;每过一天,我就离下‘小鹰’号的日子近一天;每过一天,我就离在佛罗里达开始新的生活近一天。”    
    


第三部分在航母上洗衣服

        
    25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作战部副部长麦克里斯托尔在五角大楼举行的吹风会上说,美军第三步兵师已经推进到距离巴格达大约80公里的地方。    
    持续肆虐的沙尘暴已成为美军向巴格达推进的一大阻碍。    
    在纳杰夫附近,美军第7骑兵团与伊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展开激战,美军称打死450名伊军,摧毁了35辆伊拉克军车。美军方面伤亡不详。    
    巴格达25日虽然又遭受了猛烈轰炸,但几乎中断了两天的日常活动开始恢复。街道上车辆和行人增多,许多店铺重新开门,人们忙着购买生活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3月26日,星期三。战争爆发第7天,上舰第17天,“小鹰”号航母出海第62天。天气:沙尘暴;风向和风力:南3237节;海浪:南…东南7…9英尺;气温:最高77度,最低63度;日出:05点37分,日落:17点54分    
    登上“小鹰”号航空母舰后,专门到舰上的商店去买了黑白两个洗衣服用的网兜和两把大别针。黑网兜是装外衣裤用的,白网兜是装内衣裤和袜子的。衣服脏了,往口袋里一扔,用大别针把口封上,在洗衣单上填上自己的名字,住舱号、衣服数量、名称、质地等内容,放在舰舱里,就会有值勤士兵把它们拿走,洗完熨好后给送回来。士兵们都很客气,而且免费服务,让人有点过意不去。    
    随军记者和军官待遇一样,我们这一层洗衣服时间是星期一和星期四,值勤士兵早上把脏衣服取走,下午把干净衣服送回。不过,也会发生张冠李戴的事情,把甲的衣服放在乙的衣兜里,或有时衣服就不翼而飞了。有一次,我的衣兜拿回来了,但里面放的是美国《海军时报》记者马克的东西,我的衣服却不知到哪儿去了。马克咕哝说,还以为他的衣服永远回不来了。    
    去航母上的洗衣房看过,与美国城市的洗衣店似乎差不多,只是更简陋些罢了。里面放了好几台大型洗衣机,有几名穿军装的士兵正在熨衣服。    
    今天上午刚穿了一件干净衬衫,中午吃饭时不小心芥末沾在衣服上,黄黄的一片,很是难看。我想马上把衣服洗干净,以免时间长了不好洗。    
    我去舰岛上看了沙尘暴袭击“小鹰”号航母的情况后,决定先洗衣服。我问法新社记者伊安要了点洗衣粉,把衣服先拿到卫生间去搓了搓,想到洗衣房去自己洗。伊安告诉我,航母上还有一个自助洗衣房,要洗衣服得事先登记。    
    自助洗衣房就在我隔壁。我拿了衣服进去,看洗衣房有大约20多台洗衣机和烘干机,便和值勤的一名黑人士兵商量。他同意了,给我找了台洗衣机。    
    趁着等待的时间,我和也在那里洗衣服的杰拉德·库克聊起天来。库克他说,他喜欢自己洗衣服,这样可以直接把衣服拿回去,不用等那么长时间。反正住舱里有熨斗,自己熨熨就行了。前几天,我在走道里看到有许多水兵排长队,一问他们是在等着洗衣服。对于士兵们来说,排队是常事,吃饭、洗衣和抽烟都要排长队。    
    我看库克有两道杠,穿着飞行服,以为他是飞行员。其实库克是中士,属于直升机机组人员,从事作战搜救工作。每次战机从飞行甲板上起飞和降落时,必须有直升机在海上待命救护,怕万一飞机掉到海里。他最近比较忙,由于“小鹰”号战机深夜还有飞行,他也每天忙到深夜。    
    据库克介绍,航母上有SH…60F直升机4架和HH…60H直升机两架,用于搜救工作。记得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一架F…117隐形战斗机被击落,飞行员跳伞后落在南联盟境内的丛林中。他利用身上携带的全球定位系统设备发出信息,后被美国突击队员救走。库克告诉我,那次搜救队使用的就是HH…60H直升机。    
    他说,作为一名搜救人员,必须具有一些技能,比如说会游泳、会使用各种武器、会看地图、会医疗急救知识等。出去执行任务时,搜救员身上还带着折叠担架。    
    库克来自华盛顿州的西雅图,23岁。他的女朋友也在舰上,不过她到今年6月就退役回美国了。他说,舰上生活不方便,一点私人空间也没有,他和女朋友平常也只能在餐厅等地方见见面,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联系。    
    库克一般一个星期来洗一次衣服,并带一些杂志来看。我看他手上拿着一本美国最有名的GQ时尚杂志,封面文章是“2003年的好来坞时装”。他说:“这些时尚杂志使人暂时忘却尘世,放松精神。”    
    “小鹰”号计划26日飞行约80架次。不过,这里天气特别不好,25还在伊拉克肆虐的沙尘暴,26日在“小鹰”号航母游弋的海域登陆。中午12时左右,沙尘暴前锋抵达“小鹰”号航母。    
    12点半左右,我登上舰岛10层看去,只见黄尘蔽日,海风呼啸,掀起波浪滔滔。海面能见度极低,开阔的海面似乎被一层黄褐色的幕布所笼罩。昔日繁忙的飞行甲板此时人烟稀少,几乎所有飞机都停在那里,有几位地勤人员正在往飞机上覆盖蓬布,直升机的螺旋桨中间部位还包上了锡纸。    
    据首席气象官斯蒂夫·科尔讲,这-沙尘暴5天前发端于东地中海,横扫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后在这里登陆。沙尘暴强度和几天前袭击这里的沙尘暴差不多,只是风力更大一些,达37节(相当于68公里)(一节相当于一海里、即1。853公里)。沙尘暴前锋扫过航母时,能见度只有200米左右,2个半小时后恢复到了1英里左右。估计沙尘暴将一直持续到晚上。    
    “小鹰”号航母战机最近几天一直在加紧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部目标进行空袭,这一沙尘暴迫使“小鹰”号调整了飞行计划。    
    科尔说,舰上气象部门3天前就通知航母指挥部门,以便提前作好准备。受沙尘暴影响,“小鹰”号航母将推迟执行飞行计划,但不会取消飞行。    
    据新闻官德瓦尔特介绍,11时30分,“小鹰”号在沙尘暴前锋抵达前已有战机上天。当天有两架去伊拉克执行任务的F。A—18战斗攻击机受天气影响,被迫转到科威特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避难,待天气好转后返回“小鹰”号。    
    舰长帕克下午13时20分左右发表广播讲话,要求舰上关闭好所有的门窗,防止沙尘侵入。    
    


第四部分信自故乡来

    随着肆虐两天的沙尘暴的消退,伊拉克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美军连夜在伊拉克北部首次实施了较大规模的伞降,打算在巴格达北部开辟新的战线;同时为了弥补现有兵力不足,美军宣布向伊拉克增兵3万,计划在未来几天内加强攻势。    
    伊拉克军方发言人27日说,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萨达姆敢死队、耶路撒冷军的特种部队在中幼发拉底地区袭击了联军,在炮兵的掩护下,摧毁了敌方8辆坦克和11辆装甲车。在纳西里耶市,伊拉克军队袭击了一支联军部队,造成数人死伤。在北部的苏莱曼尼省,伊拉克导弹部队对联军空降部队共发射了51枚导弹。    
    3月28日,星期五。战争爆发第9天,上舰第19天,“小鹰”号航母出海第64天。天气:多雾;风向和风力:西北7-12节;海浪:西北24英尺;气温:最高72度(华氏),最低64度;日出:05点37分,日落:17点54分    
    每天看看飞行甲板的情况,几乎成了我的固定项目。下午5点时分,我带上耳塞,来到舰岛9层。放眼望去,虽然海湾上空能见度不高,但太阳已经钻出云层。阳光普照在大海上,波光粼粼。强健的海风吹来,身上有冷飕飕的感觉。    
    突然觉得,见到阳光的感觉真好。上舰19天了,自己就像一个地鼠,整天在舰舱里猫着,或扶着铁索在楼梯上爬上爬下,或穿行于狭窄的过道里。听华人水兵叶德荣说,他已经两个月未见阳光了。他上夜班,白天会朋友,睡觉。不过,他不想去看太阳,见到阳光眼睛会刺疼的。    
    在舰岛上呆了半个小时,就见有两架F…18“大黄蜂”战斗机、两架S…3“北欧海盗”反潜机、一架EA…6B“徘徊者”电子干扰机在执行完任务后陆续归航。我发现,一架F…18战斗机机翼下挂载的两枚炸弹,一枚已经空了,一枚激光制导导弹还在。甲板人员推着一枚卫星制导炸弹,换下了激光制导炸弹。    
    飞行甲板一侧堆放着许多待装的炸弹,以卫星制导炸弹和激光制导炸弹为多。这种卫星制导炸弹主要是用来攻击防空设施、轻型战车和部队等目标的。    
    看着这些即将向伊拉克倾泻的炸弹,我想像着这些炸弹发挥威力时伊拉克人民的境遇。前几天收到浙江老家磐安县一位朋友厉於敏发来的电子邮件。    
    “晓明兄:不知道你在‘小鹰’号航母上还能收到邮件否。家乡人对你牵肠挂肚。当我们在收看中央电视台有关美伊战争报道时都不免在心中祈祷,愿你日日珍重!    
    在航母上的近日想的最多的是什么?我们在电视画面上看到了伊拉克受伤儿童的悲伤和父亲的激愤,不知道美国大兵们能否看到这一幕?不知道他们看到后还能忍心驾机盘旋于伊拉克上空吗?    
    这是一场被掩盖了正义的战争,美国人试图蒙住世人的眼睛。美国强大的宣传机器骗了美国大兵和老百姓。身处其中,你能明眸如故吗?    
    保重!    
    厉于敏  2003年2月24日于磐安报社”    
    看完邮件,我心中竦然一惊。在舰上那么多天,还真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过伊拉克人民遭受战争苦难的镜头。我们在这里看得最多的是福克斯新闻电视台和美国有线新闻网播送的节目。福克斯新闻电视台的报道完全是一边倒,有些随军记者干脆把福克斯新闻称为“五角大楼”电视台。    
    浏览“雅虎”新闻网站,看到了一些28日从伊拉克发出的有关又有平民伤亡的报道。报道援引伊政府官员说,巴格达西北部的一个市场28日遭到美英联军的炸弹袭击,至少有58人死亡,许多人受伤。而一天前,巴格达的另一个居民区发生过两起爆炸,造成17名伊拉克平民死亡,45人受伤。伊方称,这是美军战机空投的炸弹或美军发射的导弹造成的。    
    


第四部分漂亮的随军心理医生

    随着沙尘暴的消退,美英联军加大了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及周边目标的轰炸力度,同时,伊军的顽强抵抗使得美军向巴格达推进的进程继续受阻。为改变战场的胶着状态,美国计划向伊拉克增兵10万。    
    美英战机对巴格达的轰炸日夜不停,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能把10英里以外的汽车报警器震响。在萨达姆的命令下,巴格达清真寺举办晚间祈祷活动,“真主伟大”的颂经之声不绝于耳。    
    在目前形势下,美英首脑都不再谈“速战速决”的话题了。美国总统布什27日与英国首相布莱尔会晤后说,战争“需要打多久就打多久”。布莱尔28日说,伊拉克战争将是一场“持久而艰难的”战争。    
    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言人欧文28日称,当天凌晨之前美英战机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