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我在"小鹰"号亲历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35-我在"小鹰"号亲历战争-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驻白宫记者罗伯茨说:“从记者的观点来看,这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经历;而从个人的观点来说,战场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    
    罗伯茨的这句话也许代表了多数随军记者的想法。确实,奔赴战地采访,领略战争风云,经历炮火洗礼,对我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毕生难忘的经历。如果能够成行,我可能成为第一位随美军部队赴海湾采访的中国记者,我深深感到自己肩上承载的重担、责任和光荣。不过,战争毕竟是残酷的。一场战争下来,不知会有多少伊拉克人生灵涂炭,流离失所。虽然我期盼自己有这次随军采访的经历,但内心深处却在祈祷战争永远不会爆发,和平长驻人间。    
    


第一部分与美军签下“生死状”

    2月25日    
    当一份“生死契约书”摆在我面前时,作为新华社驻华盛顿的一名记者,我深知它的分量——我可能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美国邀请随美军进入前线采访的中国记者。但为了完成使命,我必须托付我的生命。     
    最大“受益者”实际是美国军方     
    美国国防部已经批准我作为美军随军记者,并将我编入部署在海湾的美国第五舰队,采访可能发生的对伊战争。同时国防部发来了长达7页的“生死契约”。这份“生死契约”的主体部分名称很长——《免除义务、免除责任、(对政府)保持无害以及放弃起诉的协议书》。令人不解的是,在这份正式文件上,协议一词“AGREEMENT”竟然拼成了“AGREMEENT”,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国防部对战地记者开放前线后,安排随军采访的烦杂事务令其有些自顾不暇?     
    在协议书的第一条中,美国国防部强调,挑选媒体雇员前往海湾进行战地报道是一件“互惠互利”的好事,这多少在原则上为这份协议抹上了一层平等的色彩。     
    其中,战地采访包括“军事行动之前、之中和之后”的全过程。而记者随军采访的方式被冠以“嵌入”之名,其具体解释为:“与美军部队一同居住、行进、进餐、睡觉并在军中进行所有职业和个人活动。”换言之,“嵌入”的记者不能离开军队半步,因为几乎记者各种可能的活动都被列举了。这是协议的最大前提。因此,可以预见,随军记者将只能在美国军方的监控下活动,一举一动都不自由。     
    协议书的第三条指出,“媒体组织和媒体雇员知悉并且都认为,嵌入过程将使媒体雇员同样暴露在那些部队的战斗员面临的风险和危险情况下,包括战争极端而不可预测的风险、交战行动、战斗支援行动,以及常见与非常见的军旅危险”。这一条无情的规定,实际上指明了战争是一种“不可抗力”,在战争面前,签约的记者个人生命健康都要面临法律意义上的最高风险,比如说,由于这项条款的存在,记者个人所享受的人身保险以及准备加入的人身保险,都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保险公司通常在这种前提下也是完全免除赔付义务的。     
    协议书本身的最大“受益者”实际上是美国军方,它对媒体组织和媒体雇员完全自愿、自负风险的要求是最详尽的。它界定记者自愿承担的风险是“军事环境中的所有危险,包括但不限于战争极端而不可预测的风险、交战行动和战斗支援行动”。这种“环境”无论给记者人身带来伤亡,还是造成记者的财产损失,记者都放弃对美军追偿的权利。     
    此外,协议书还规定,由于“嵌入”的安排,记者“在由军用战车、飞机、船只和其他政府交通工具运输人员的过程中”,严重的人员伤亡危险都确实存在。而且,在上述交通工具的“近旁”,也有同样性质的危险……     
    在详尽的列举后,美军的义务和责任通过这一纸“契约”压缩到了最小限度。无论是记者自己的行为,还是其他有关人员的行为,无论是“政府的设备”,还是“自然环境”带来的损失,媒体组织和记者一概自负。通过协议第四条的条款,美国政府使参加“嵌入”行动的记者放弃任何法律上的主张、要求、行为、物品留置权、个体权利、代位求偿权,或者谋取任何利息、债款、由他人承担责任以及法院判决和支付律师费用等所有对军方不利的事项。     
    甚至为了避免个别记者占美国政府的便宜,协议还明确规定:没有伤病却接受了相应战地医护待遇的人,事后还“有义务向政府赔偿”。     
    在炭疽、天花面前踌躇     
    自“9·11”以来,炭疽、天花已经成了美国人的心腹大患。由于担心随军记者可能跟着美国“沾光”,美国军方建议我们也接种疫苗。     
    美国人的实用作风是出了名的,这次也不例外。     
    这份“生死契约”有两个副本,内容都是关于记者自愿承担接种疫苗带来的一切后果、不追究美国政府责任的法律文件。但乍一看,你会以为是美国人搞错了,为什么两份内容一模一样?其实,仔细一看才发现:一份是注射炭疽疫苗,另一份是注射天花疫苗。除了这两个单词拼写不同外,你再也找不到两份文件中还有什么区别。     
    在美方拟定的协议书中写道:“我明白,我并不非要接种炭疽病疫苗不可。我知道,是否接种炭疽病疫苗完全是自愿的事情,是建立在我对相关好处和风险的个人判断的基础之上的。我懂得,接种炭疽病疫苗并非是与军队‘混为一体’的先决条件;如果我不接种炭疽病疫苗,我不会被禁止与军队‘混为一体’。”换言之,只要签署这个协议,就等于承认人家美国人并没有强迫你注射疫苗,完全是你自愿的。     
          
    


第一部分整装待发

    3月2日      
    2月27日,我收到美国第五舰队海军中校大卫·沃纳中校发自巴林的电子邮件,通知我3月4日后就可以到海湾报到,随其航母战斗群进行“嵌入式”随军采访。根据安排,我将作为首位也是唯一中国内地记者登上美国航空母舰和战斗群舰只,与美国海军官兵一起在可能爆发的战火中共同生活。    
    整装待发 最担忧能否顺利发稿    
    确定了赴海湾的日期,内心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将开始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紧张的不是面临可能的战火威胁,而是担心准备仓促,胸无成竹。    
     这次跟随美国大兵去海湾采访可能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对我来说非常突然。从2月20日得到美国国防部的批准,到3月6日成行,只有这么几天准备时间。    
    出发前我的准备工作几乎是以秒来计算的:购置设备,进行图片和文字发稿培训,办理签证,收集资料……订购防毒面具、防弹衣、钢盔……组织上为我此行紧急添置了海事卫星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    
    由于最近买防毒面具、防弹衣、钢盔的人很多,这些东西不好买,要从网上采购颇费时日。我向海湾美军新闻中心咨询,对方回答说,我不必带防弹衣和钢盔了,他们将向记者提供防毒面具,但如果自己有合脸的防毒面具最好带来,因为他们的防毒面具只在舰上使用,记者离开舰只他们就不管了。国防部担心伊拉克会使用生化武器,建议随军记者都去打炭疽、天花疫苗。    
    美军对携带卫星电话、可视电话和移动卫星天线随军采访作了些具体规定。美军新闻中心告知,所有设备过巴林海关一律由记者自行办理。记者可以带卫星电话等设备来巴林,但不一定能带上舰。携带设备必须便于搬运,体积不宜过大。上舰后所有设备必须自行安装、维护和拆卸,美军不管记者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美军官员对记者何时发稿有绝对的决定权。如果要求记者关闭设备,必须立即遵守。美方还警告,违反规定将影响到记者的随军资格。    
    由于在航母上不得随意走动,加上美军对发稿设备和时间进行管制,所以我对上舰后能否顺利发稿最为担心。虽然美军新闻官员说航母上可以提供上网,但舰上肯定没有中文软件,用他发稿恐有困难。    
     据报道,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军已达22万多人,美国最近又下令将第6艘航母――“尼米兹”号核动力航母派往海湾。遥望海湾上空,战云越积越浓。还有几天就要启程奔赴海湾了。我的家人、亲戚朋友以及一些认识的华侨华人,得知我将随美军去海湾采访的消息后纷纷打电话来,叮嘱我此去多加珍重。我在乡下的双亲更是殷殷嘱托。我将带着他们的良好祝愿踏上征途。    
    


第一部分随军32条“军规”

    (战况一,排版字体区别正文,下同)3月6日晚,美国总统布什在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第一次利用黄金时间在白宫东厅举行记者招待会,向全美和全世界宣示他的“倒萨”决心。    
    以“国家保护神”面目出现的布什宣称:“我不会让美国人民处于伊拉克独裁者和武器的威胁之下”。萨达姆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在保卫国家的问题上,“我们不需要获得任何人的批准”。即使得不到联合国的授权,他也要解除萨达姆的武装。    
    3月9日    
    7日晚10点多抵达巴林,下榻在此间的外交官旅馆。折腾一通带来的海事卫星电话,利用房间电话试发了几条稿子,一直到8日凌晨4点才睡觉。    
           
    办妥随军记者证    
    3月8日下3点,我拨通了大卫中校的电话,他让我带上护照、身份证和美国政府签发的记者证,在下午4点前去旅馆610房间报到注册。    
    610房间是美军设在旅馆的新闻中心,协调这次随军记者的采访活动。接待我的是艾丽莎·斯密斯上尉和罗恩·斯泰纳少校。艾丽莎看上去像黑白混血儿,性格开朗,很是热情。她请我在电脑上核对了我的有关电话、单位、地址等具体内容后,就叫我站在房间里拍了一张快照,很快给我办妥了随军记者证。    
    记者证正面除照片、姓名、单位、职业、签发日期和有效期外,还赫然印着“美军中央司令部”字样和一个该司令部的军徽。中东地区作战由中央司令部主管。证件的反面写着:“该国防部记者证持有者是获得授权的记者,经战区司令同意,有权在有人陪同下进行采访。此卡美国政府财产,离开时请交回。”我的记者证签发日期是3月8日,有效期至5月8日。斯泰纳说,如有需要可以延长。只要自己愿意,我可以一直在航母上呆下去。    
    艾丽莎告知,我将被安排在”小鹰”号航母上随军采访。“小鹰”号是“小鹰”级航母的首舰,属常规动力。它是美国唯一部署在海外基地的航母,其母港是日本的横须荷海军基地。“小鹰”号航母隶属管辖美国第七舰队,常在太平洋海域耀武扬威,因此中国读者一定不会陌生。    
    据艾丽莎介绍,从10日开始,美军就可以派飞机陆续把新到的记者运送上舰。    
    美国在海湾目前驻有5艘航母,其中在第五舰队辖区海湾的有“小鹰”号、“林肯”号和“星座”号。还有两艘航母停泊在地中海,归第六舰队指挥。每艘航母上安排30名记者,一共有150名左右的记者上舰随军采访。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将10名记者运送上”小鹰”号,9日将运送另外10名记者上舰。而我只能等下一批了    
    艾丽莎给我看了看随军记者的名单,有美联、路透和法新等世界性通讯社的记者,也有许多来自美国国内和日本等国的记者。我在名单中还看到了台湾中央通讯社驻美国记者陈正杰的名字。    
            
    32条“军规”    
            
    当天晚上6点半,美军新闻官员在旅馆的会议厅为我们介绍了随军注意事项及有关安排。在吹风会上,我见到了电话联系过的大卫·沃纳中校和约翰·科纳里奥少校。    
    关于记者在舰上的住宿问题,艾丽莎说,他们已把随军名单报给“小鹰”号,请舰上作出安排。我可能与美海军官兵同处一室,也可能与其他随军记者住在一起。总之,我能得到一张床位,但获得一个单间简直就是妄想。“小鹰”号上现在已经有5000多名士兵,再挤上30名记者,住宿确实也是一个问题。    
    关于我最担心的舰上发稿问题,沃纳中校说,出于安全考虑,记者的电脑不能与舰上因特网系统连接,只能用软盘以附件的形式发稿。    
    在吹风会上,美方说,随军记者除需要递交有关在战场发生受伤、死亡或财产损失美国政府概不负责的“生死状”外,还须与美军签订一份有关战地守则、哪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