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我在"小鹰"号亲历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35-我在"小鹰"号亲历战争-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操心了。    
    据袁林介绍,舰上有大约30名中国人,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维修车间有3个中国人。和他一起的还有他的表弟赵林和9岁时从广州移民来美的万伟良。万伟良晋升比较快,今年才21岁,到舰上服役两年半,就通过考试升中士了。80分满分的卷子,他拿了75分。现在他在办公室打打电脑,不用干杂活了。    
    袁林说,舰上生活很枯燥无聊,没事干时看看电视、写点电子邮件。他自己带了个电脑来,并安装了中文WINDOWS软件,可以打游戏和看中国带来的VCD盘,尤其喜欢看像《康熙王朝》之类中国的古装片。以前驻扎在日本横须贺基地时,中国人还聚在一起玩扑克、打麻将。    
    听袁林说,舰上医疗处有一位来自香港的姓王的女中尉,供应处还有一些中国人。我到平常经常就餐的第二军官餐厅办公室,请一位值班水兵帮助查找王中尉的电话号码,得到的回答是王中尉已经离开“小鹰”号了。    
    我当晚到餐厅去找上夜班的舰上厨师叶德荣下士。小伙子今年22岁,高个,带一副眼镜。一听有人找,就放下手里的活跑出来。他已经加入美国国籍,在舰上服役3年多了,参加海军不过是想离开父母,到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他已经随舰去过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叶德荣指着厨房的头头说,到期了他就退役回家,他可不想像这位头头那样在舰上一呆10年才混个中士,比他也就高一级。    
    面对即将打响的战争。他说:“打不打仗对我无所谓。美国为什么要去打伊拉克呢,无非是想拿点石油罢了。”    
    


第二部分枕戈待击

    美国东部时间17日晚,巴林时间18日凌晨4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向美国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限伊拉克总统萨达姆48小时内离境,否则美国将与伊拉克兵戎相见。    
    这一讲话表明,布什选择了战争。    
    3月18日,星期二,上舰第九天,“小鹰”号出海第54天    
    天气:晴;风向和风力:北间西北7…12节;海浪:西北2…3英尺;最高温度:70度,最低温度:61度;日出:05点46分;日落:17点54分    
    18日晚正是海湾的月圆之夜。幕色降临了,一轮明月高挂在海湾上空,皎洁的月光洒在游弋着的“小鹰”号航母上,把飞行甲板和舰岛上照得亮如白昼。随着美国对伊拉克发出最后通牒,战争的脚步已清晰可闻,“小鹰”号已作好战前准备,正在枕戈待命。    
    当天,包括“小鹰”号航母在内的第五战斗群司令莫菲特和“小鹰”号舰长帕克,分别通过舰上的电视和广播系统,提醒官兵们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    
    “小鹰”号航母的舰岛上,大小不等的雷达在夜色中快速转动着,给人以乖戾的感觉。在“小鹰”号右侧,并排行行驶着一艘大型补给舰―“弗林特”(FLINT)号。两舰相距大约70米,中间不时掀起点点浪花和滚滚波涛,与舰后犁起的浪花融成一片。    
    两舰的舰岛上,各有一名士兵举着两支闪光棒,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在传递外人看不懂的信号。“弗林特”号补给舰通过连接两舰的钢缆,源源不断地向“小鹰”号运送着战备物资。一架军用直升机轰鸣着,在两舰之间来回穿梭,把一批批战备物资吊运到“小鹰”号的飞行甲板上。    
    我站在“小鹰”号航母舰岛的8层,通过桥上的高倍望远镜望去,对面补给舰一片繁忙。专用的小型运货车来回穿行在甲板上,工作人员正把一批批炸弹装在缆车上,向“小鹰”号航母滑行过来。    
    而这边,“小鹰”号航母的机库甲板上,看上去一米多长、三个一排的炸弹已经码成一长溜了。美国水兵们有的在卸货,有的在运货,把炸弹移到机库里侧。我数了数,码放在甲板上、尚未运走的炸弹有60多枚。在现场的水兵告诉我,这种炸弹被称为马克…87型多用途炸弹,但具体数量不便透露。据悉,同时补给的还有一批导弹。    
    “小鹰”号航母在海湾不知名的水域继续前行。在这似水流银的月夜里,站在巨舰高耸的舰岛上,看着碧波万顷上的蓝天明月和点点繁星,我有恍若在梦的感觉。真让人难以置信,战争难道真的马上就要爆发了吗?    
    


第三部分空袭开始

    19日下午,美英联军战机在伊拉克南部袭击了12个伊炮兵据点,主要袭击目标是GHN…45榴弹炮和59型野战跑。GHN…45榴弹炮由奥地利制造,射程25英里(约42公里),可对入侵的美英联军构成威胁。尽管在南部禁飞区巡逻的美英战机以前曾在伊南部不断袭击伊拉克的地对空、空对空导弹和雷达设施,但这是第一次对伊炮兵据点进行袭击。美英联军此举是为进攻伊南部的地面部队扫清障碍    
    3月20日,星期四。上舰第11天,“小鹰”号出海第56天。天气:有雾;风速:东南5…10节。海浪:东南1…3英尺;气温:最高72度,最底66度;日出:05点44分,日落17点50分    
    一晚不敢睡觉,一直守候到当地时间凌晨4时、即布什对萨达姆48小时最后通牒到来时刻,但战争仍未爆发。到5点左右,我才上铺睡觉,但刚睡到6点,舰舱里一片嘈杂。日本共同社记者田边宏大叫:大家注意,布什6点15分要发表讲话。    
    我一骨碌起来,睡眼惺忪地看了看福克斯电视台的新闻预告,预感战火不可避免地在中东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6点15分,布什发表讲话,宣布美军和联军已经开始解除伊拉克武装的军事行动。他说:“根据我的命令,联军开始对有重要军事价值的、有选择的目标开始攻击。这是一场大规模的、协调行动的开始。”    
    战争何时开始?什么部队参与了军事行动?这一切都无法证实。大家正在议论纷纷之际,来了“小鹰”号航母新闻发言人德瓦尔特上尉。令大家意外的是,他向大家宣布,“小鹰”号航母并没有参与当天针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    
    他说,“小鹰”号目前正在加油过程中,日常飞行要到中午12点(当地时间)才开始,但他没有说明这些飞机将去袭击伊拉克目标。德瓦尔特说,布什在电视上宣布的军事行动只是“可能的袭击目标”。“小鹰”号没有异常的情况发生。    
    我将信将疑,想到航母各处看看动静,爬上梯子,一打开舱门就看到,海军士兵们有的开箱、有的搬运,正在组装一批前天新运到的炸弹。一位正在工作的士兵说,这些是JDAM卫星制导炸弹,有重1000磅和2000磅的,主要是用于攻击地面目标。士兵们这几天一直在组装导弹和各种炸弹,这并没有什么异常。其他地方也秩序井然,一点也看不出与平常有所不同。在通向军官餐厅的过道上,准备参加升级考试的海军士兵排起了长队。几个餐厅门口都有人看守,士兵们正坐在那里考试。    
    我回来发完稿时,“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另一位发言人布朗中校走了进来,说有些新闻与大家共享。他证实,该战斗群的一艘巡洋舰参与了当天针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向伊拉克巴格达周围的军事目标发射了10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    
    他宣布,在当地时间日出前,美军向巴格达周围一共发射了40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其中包括隶属“小鹰”号第5战斗群的“考本斯”号巡洋舰发射的10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    
    尽管布什宣布军事行动已经开始,但布朗说,根据他的理解,“这不是战争的开始。”。“这只是特殊的袭击目标,而不是预先计划的军事行动的一部分。”他解释说,这些军事目标十分重要,美军认为如果不及时发动袭击,他们可能再也找不到攻击机会。除“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外,其他航母战斗群也参与了当天的军事行动,尚无消息确认这些目标是否被击中。“小鹰”号所在的第5战斗群司令莫菲特将军将于当天晚些时候向记者通报详细情况。    
    当天晚些时候,布朗又向记者提供了一些最新情况,这4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是分别从阿拉伯海、红海和地中海发射的,参与袭击的有2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和2艘潜艇。根据他提供的消息,“库克”号是第一艘发动攻击的驱逐舰、“夏延”(CHEYENNE)号是第一艘发动攻击的潜艇,而“小鹰”号航母战斗群的“考本斯”(COWPENS)号是海湾地区第一艘发动攻击的巡洋舰。布朗还说,伊拉克当天向科威特境内发射了2至3枚飞毛腿导弹,但落在沙漠地区,没有击中目标。    
    我对两位新闻官在战争爆发时的做法表示不解。战争已经爆发,一位新闻官却到舰舱宣布“平安无事”;布什总统明明宣布解除伊拉克武装的军事行动已经开始,而布朗中校偏偏强调“这不是战争的开始”。当了两年军事记者的《朝日新闻》记者石原刚文说,军中讲究虚虚实实,有时是不能相信的。    
    当天下午和晚上,记者来到飞行甲板察看动静,发现战争打响后,这里显得比以前繁忙多了。    
    从中午12点30分到子夜0点30分,飞机的起降一直在进行。参加飞行的包括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F…14“熊猫”战斗机、EA…6B“徘徊者”电子攻击机和S-3B“北欧海盗”反潜机等各种飞机。新闻官员介绍,20日“小鹰”号航母战机飞行90架次,大大超过每天60架次的平均数。    
    从未在晚上上过飞行甲板。战争爆发当晚,我决定上去看看。晚6时半时分,海湾的夜幕已经降临。几名随军记者穿戴好防护设备,在甲板安全员尼克的带领下来到甲板。    
    今晚海湾的风特别大,站在飞行甲板上仿佛会把人刮跑。甲板上没有什么灯光,透过防护眼镜看出去,到处黑漆漆的,工作人员举着闪光信号棒在夜色中指挥。我们上去时,一架架战机正在陆续起飞,飞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喷气口热浪灼人。航母上空也有一些飞机在盘旋,分不清哪是飞机的灯光,哪是满天星星。记者注意到,战机上已经安好了导弹和炸弹,一名飞行员还拿着手电在检查导弹是否安装妥当。    
    从甲板下来后,新闻官安排我们采访了刚从伊拉克执行飞行任务回来F…18“大黄蜂”战斗机飞行员肖曼上校和西威尔中尉。由于刚飞行回来,他们在飞行员准备室接受采访时看上去有些疲惫。    
    肖曼说,他们这次飞行主要是为了寻找未来袭击目标。在飞行中,他们的飞机去了几个不同地方,察看了一些袭击目标。当天有的飞行员飞了7个小时,他们俩作为一组飞行了两个半小时。“我们是去伊拉克查看未来的攻击目标的,”肖曼说。    
    在飞行前,他们先在准备室做一些技术准备,由中队长肖曼就飞行步骤、高度、加油等问题逐一向西威尔提问。由于有些规定,肖曼在接受采访时只介绍了有关这次飞行的笼统情况。    
    他们隶属27飞行中队,肖曼上校是中队长。肖曼已经有19年的飞行经验,今年41岁,来自威斯康星州;西威尔今年26岁,来自肯塔基州。肖曼说,飞行中最困难的还是在黑夜中降落甲板。    
    据介绍,他们俩各驾驶一架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战机携带了重500镑的激光制导导弹,但并没有找到投弹机会。当天其他一些飞机向伊拉克的军事目标投掷了炸弹。    
    肖曼声称,他们是在伊拉克南部禁飞区执行任务的。有记者问,你知道伊拉克战争爆发了吗?他回答说:不知道。不过,记者们心照不宣,美军战机肯定早就超越了南部禁飞区,只是不便说而已。其实,一旦战争打响,联合国设置的南部禁飞区就不复存在了。    
    


第三部分抗议“封锁新闻”

    当地时间20日凌晨5点30分左右,美国对伊最后通牒时限刚过90分钟,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了巨大爆炸声,凄厉的防空警报骤然响起在这座古城的上空。    
    当地时间6时15分,华盛顿时间晚10点15分,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椭圆型办公室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英联军已开始“解除伊拉克武装”的军事行动。    
    美国原计划于21日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但20日在得到有关伊拉克高级领导人正在开会的情报后,布什总统即下令向巴格达及其附近目标发射了“几十枚”战斧巡航导弹,以图杀死萨达姆和他的两个儿子,这就是“斩首行动”。    
    空袭开始后不久,伊拉克电台播出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长子乌代的一份声明。战事开始3个多小时后,一身戎装的萨达姆本人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谴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