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权知道真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有权知道真相-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陶家一样,疾病已成为苏州许多城市贫民家庭头上挥之不去的阴云。效益不佳的国有、集体企业就业职工和大部分下岗职工,无病无灾的时候尚能勉强度日,一遇到家人患病或其他灾难,整个家庭立即陷入“绝境”。    
    如苏州自行车零件厂1996年在职职工1200多人,退休300多人。由于企业不景气,从1998年开始,大批职工陆续下岗,到目前为止,在岗职工仅140人,大部分家庭生活困难,企业拖欠职工医药费80多万元,目前每月可供报销的医药费仅1万元,2001年发生的医药费登记报销日期已经排到2013年。    
    低保悖论    
    但陶家并没有被纳入低保人群。按照苏州市制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简称“低保”),在苏州“贫困”的定义是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00元,而苏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早已从1992年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了2001年的10515元。    
    低保户除了每个月2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外,还可享受房租半免或全免以及每个季度30。60元的水电费补贴。简单地估算一下,陶惠民一家人均月收入显然超过了200元(陶惠民月工资达到了800元)。但平江路街道葭巷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人均月收入200元,最多也只能解决吃饭问题。”    
    苏州市平江区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实际上在低保工作中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男性60岁以下、女性50岁以下基本上不会考虑纳入低保体系,理由是“他们还具备工作能力”。    
    根据苏州市总工会2001年10月的摸底调查,人口570多万的苏州市现有困难职工7750户,其中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的有3511户,家庭特别困难的有2815户。    
    而苏州市2001年新增城镇困难家庭致贫因素中,涉及下岗、离岗的占65%以上,涉及失业和无业的占34%,涉及企业效益差的占19%。    
    苏州市委政策调研室的另一项最新调查则表明,全市因病致贫在困难职工家庭所占的比例由1998年的不到10%,上升为目前的37%以上。    
    这同另一组数字形成了尖锐的对比:苏州市的面积只占全国面积的0。09%,人口只占0。44%,创造的财政收入却达全国的1。2%,GDP也占到全国GDP总量的1。7%,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8倍。    
    2001年,苏州更是完成GDP1760亿元,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位居第六;财政收入209亿元,在江苏省位居第一;新增合同外资72。3亿美元,略低于上海,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二。    
    繁荣的背后    
    繁荣背后,是这样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苏州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体现在外资企业的白领群体身上,而效益不佳的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破产、倒闭、转制企业的下岗职工,包括这类企业的退休职工及其子女为主的城镇贫困群体,却在社会整体向前的过程中,脱离了前进的轨道。    
    198/199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似乎是对这座传统轻纺工业城市的一种“背离”,苏州的外向型经济飞速发展,集中在古城区的纺织、丝绸、轻工、工艺等行业的企业则大部分都因亏损而停产、倒闭。    
    从1992年开始,苏州市纺织行业连续10年亏损。2000年虽然经营状况有所回升,但行业整体的生存状况依然相当艰难,丝绸、工艺、轻工等传统行业早已不是苏州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据苏州纺织控股(集团)公司透露,纺织系统共有15299名职工,下岗9028人。下岗职工由于工资水平低,基本上没有积累,因生病、单亲、孤寡导致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有300户左右,单位累计拖欠职工医药费2467万多元(包括退休、死亡职工)。    
    因企业效益差,停发、减发、拖欠职工工资、欠缴职工养老保险金的现象普遍存在。民建苏州市委员会在2002年苏州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的一项提案披露,苏州市区有27家停产、半停产企业拖欠8545名职工工资,金额达442万元,使以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职工生活急剧下降,不少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第四部分  第三只眼睛第79节:苏州弱势群体调查(2)

    1998年6月,苏州市成立四大再就业服务中心,陆续签约近5万名下岗职工。截至2001年3月,除一部分年龄、身体条件、文化水平等就业条件相对较好的职工走出中心外,还有70%以上、约3万下岗职工滞留在再就业中心,再就业希望渺茫。根据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报告,2001年苏州市下岗职工分流再就业9975人,其中市区6440人,低于2000年水平,再就业难度明显加大,当年新增失业人员数大于分流安置数。到2001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上年末的3。48%攀升至3。65%,市区由4。6%升至5。01%。    
    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员认为:“苏南地区以前走的是共同富裕道路,即使出现贫困,也是因个人因素或某些不可预知的因素造成的,不会有大面积的贫困出现。但转制以后,因为社会转型、经济产业调整、企业改制诱发的贫困人群激增,旧体制下依附于单位的养老、病残救助、子女就业等社会福利功能基本丧失,而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全建立起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这位研究员认为改革的成本,过多地放在了弱势人群头上:“城市和农村之间,还有城市里不同的行业之间,个人所能获得的竞争能力肯定不一样。但一个人的就业能力、行业背景、知识视野,对于现在许多下岗工人来说,有多少不是由于制度的安排而造成的?”    
    “疲惫”的财政    
    2001年,苏州全市财政收入209亿元,但苏州地方实际可控财力不到其中的一半。    
    苏州市财政局有关官员透露:“苏州市社保体系资金投入渠道虽然不少,但财政支持始终是最重要的。目前财政预算的社保支出中,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最低生活保障、弱势群体扶助等内容。基本建设指养老院、遣送所、精神病院、血站等卫生及民政公用福利事业的正常运转费用。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比较大,2001年为8000万元,2002年由于补发退休职工工资一下子增加到2。5亿元,而财政预算只安排了3000万。”    
    此外,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报告显示,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资金筹措困难,仅市区大约就需9亿元。    
    采访过程中,苏州市民政、财政、社保、工会的相关人士一再提出社会救助问题。苏州市慈善基金的力量还非常薄弱,每年50万元的利息收入,对于日益扩散的等待救助的群体,无异于杯水车薪。    
    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分析:“其实,现在中国所有城市都面临弱势群体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的问题,只不过苏南地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贫富分化更严重而已。现在整个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一部分人手中,我们更应该加强发展过程中社会各阶层平等竞争能力的建设。”    
    “2002年,财政部的预算表明国家财政赤字将达2800多亿。在工业化欲望强烈而财富累积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国家显然不会有更多财力来扶持弱势群体。虽然各级政府也试图让社会转向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但更多还只能是力不从心。”    
    200/201[附录]关于苏州的两组数字    
    苏州市的面积只占全国面积的0。09%,人口只占0。44%,创造的财政收入却达全国的1。2%,GDP也占到全国GDP总量的1。7%,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8倍。    
    2001年,苏州更是完成GDP1760亿元,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位居第六;财政收入209亿元,在江苏省位居第一;新增合同外资72。3亿美元,略低于上海,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二。    
    根据苏州市总工会2001年10月的摸底调查,人口570多万的苏州市现有困难职工7750户,其中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的有3511户,家庭特别困难的有2815户。    
    根据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报告,2001年苏州市下岗职工分流再就业9975人,其中市区6440人,低于2000年水平,再就业难度明显加大,当年新增失业人员数大于分流安置数。到2001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上年末的3。48%攀升至3。65%,市区由4。6%升至5。01%。    
    ■记者/王宏苏州报道    
    


第四部分  第三只眼睛第80节:贵屿镇的100万吨“高科技垃圾”(1)

    用几百万元人民币买回几千吨的废旧电脑,经过分解回收带来的效益“可观”。陈九针说,他在1999年和2000年搞了两年废旧电脑回收,小打小闹只请了三四名工人,两年下来也赚了20多万。小老板陈九针的生意经    
    2002年3月6日晚上8点半,陈九针的大富豪卧铺高速车,准时从广东潮阳市贵屿镇开往南海市大沥镇。当晚6点钟的时候,陈九针已经收到30万元人民币,这些钱稳稳当当地躺在售票处的保险柜里。    
    在贵屿镇,做生意的人习惯把陈这样的客运站称作“镖局”。    
    客运站收到的钱,将通过高速车“押送”到大沥镇。第二天,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钱,将会在大沥镇买下3000~5000吨的废旧电脑,再用货柜车运回贵屿镇。客运站为此可得到约1%的押送费。    
    用几百万元人民币买回几千吨的废旧电脑,经过分解回收带来的效益“可观”。陈九针说,他在1999年和2000年搞了两年废旧电脑回收,小打小闹只请了三四名工人,两年下来也赚了20多万。当时,他平均三个星期跑一趟大沥镇,带上4万~5万人民币,买回3车废旧电脑(每车约3~5吨的容量)。每车废旧电脑,动用三四名工人得7~8天时间才能完全拆解完毕。扣除所有费用,陈九针最后装到口袋里的纯利,每车约为3000元。    
    陈九针介绍,由于贵屿镇属严重内涝区,农作物严重失收,当地大部分农民为养家糊口,很早就到周边收购废品赚钱,时间长了就发展成一支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的专业“大军”。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外大量废旧电脑涌入珠三角地区,贵屿镇人转入回收拆解废旧电脑,现时该镇每年“消化”掉的进口废旧电脑高达100万吨以上。    
    但是只干了两年,陈九针就萌发了洗手不干的念头。他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对电脑知识掌握得不够,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了。华美村有一个从北京读书回来的大学生,由于精通电脑知识,许多村里人认为不值钱的元器件,每公斤几毛钱就让他拿走了,一次就赚了60多万,在村子里引起很大轰动。    
    202/203陈九针说,现在赚大钱的都是懂行的年轻人,他们把废旧电脑里面的元器件分门别类清理出来,然后卖给赛格等大企业,很多人都赚到盆满钵满。    
    污染毁了小镇    
    然而,搞废旧电脑回收,也给贵屿当地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    
    广东省废旧物品管理中心主任刘嘉焯指出,由于焚烧从废旧电脑里清除出来的垃圾,令贵屿镇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严重超标。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用于提炼旧电器金属的化学液体倒入河流,因此贵屿镇的地下水资源已开始恶化,该镇地下6米以下的水全部受污染。    
    以往打出来的水井,如今已全部不能饮用。贵屿当地人的食用水只好靠拖拉机从临近的陈店镇运回来卖。在陈店,每吨自来水的价格是1元钱,拉到贵屿之后,每桶(40升)卖两元钱。现在,卖水车在贵屿街头已经成为独特的风景,20多辆拖拉机从早到晚在几个村庄打转,负责附近每天400多吨的自来水供应。    
    当地卫生院对其中一条村全村学生的身体检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中小学生患有呼吸道疾病,另有5个学生则被证实患了血癌。医院妇产科的一位医生反映,来这里接生的产妇,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事那些有害废品分解加工的女工,她们在生产时羊水呈墨绿色,前年还有一个刚生出来的婴儿皮肤漆黑一团,不到几个小时就夭折了。    
    据美国一个关注电脑废物问题的组织Silicon Valley Toxics Coalition的报告指出,每个电脑显像管内都含有约3磅的铅,同样电路板中也有,它会破坏人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肾脏;电池和开关含有铬化物和水银,铬化物会透过皮肤,经细胞渗透,少量便会造成严重过敏,更可能引致哮喘、破坏DNA;汞则会慢性破坏脑部;电脑中也有砷、汞和其他数之不尽的废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