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8环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优生8环节-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欢迎访问:   txtsk
择偶婚配优生始于择偶

    1择偶犹如再投胎    
    人的一生中,结婚标志着人的成熟,不仅标志着生理上的成熟,也标志着社会角色的成熟,开始担负起繁衍后代的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栖身生活的安乐窝。美满的生活来源于幸福的家庭,幸福的家庭来源于完美的婚姻,而完美的婚姻必须有情投意合的配偶。所以,一个家庭的幸福,维系在终身伴侣的选择上;择偶婚配,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结婚犹如二次投胎。”如果说第一次投胎选择了父母,那么父母的优劣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少年、青年时代的命运。结婚择偶是又一次选择人生的命运,男人选择了好女人,好女人给他一个温暖、舒适的避风港,贤妻良母式的妻子让丈夫事业有成、活得滋润、心宽体胖。同样,女人选择了好男人,好男人给他一副坚实、宽厚的肩膀,顶天立地的丈夫为妻子撑起一把抵挡生活风雨的巨伞,让妻子备受呵护,活得无忧无虑。    
    择偶的标准,除了世界观、人生观、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历、兴趣爱好、性格脾气等条件之外,身体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毕竟婚姻是延续后代的手段,而下一代的优生优育是家庭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择偶不慎所带来的灾难令人难以想象。    
    有一天我正在医院应诊,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妇。那位小伙子28岁左右,他媳妇25岁左右。小伙子长得细皮嫩肉,说话慢声细语像个大姑娘似的。那位年轻的媳妇是一位高中毕业生,长得俊俏美丽,文文气气。他们夫妻俩问我能否做人工授精手术,我问他们为什么不自己生一个?原来,那位小伙子在婴儿时期,在农村的土炕上拉屎,大人没有及时发现,他家的一条狗趁大人不在婴儿身边,跳到炕上舔吃小孩的粪便,误把阴囊、睾丸一起啃吃了。小孩长大以后,因为雄性激素分泌不足,总是女里女气,一副娘娘腔,失去了男子汉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那位女孩子嫁给他两年,一直守着活寡。    
    2择偶决定优生    
    优生学把择偶当作首要环节,是因为择偶对于优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也可以说,择偶对于优生是“一票否决”,这一关过不好,其他关口过得再好也无济于事;这一关过好了,其他关口差一些也可以优生。因为优生说到底是男女的精卵结合孕育出一个优秀的新生命。    
    中医药文化重视优生,体现在注重婚前对于配偶的选择方面。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婚育文明。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关于“五不女”和“五不男”的论述。    
    “五不女”是中国古代对五种女性生殖器先天发育畸形不能生育者的称呼。古人认为不能生育和行房,故不宜与人婚配。“五不女”最早见于明代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一曰螺,阴户外纹如螺蛳样旋入内;二曰文(纹),阴户小如箭头大,只可通,难交合,名曰石女;三曰鼓,花头绷紧似无孔;四曰角,花头尖削似角;五曰脉,或经脉未及十四岁而来,或十五六而始至,或不调,或全无。此五种无花之器不能配合太阳,焉能结仙胎也哉。”现代医学认为,螺尚难确定为何种畸形,纹指阴道狭窄,鼓指处女膜坚韧难破,角多指阴蒂肥大,脉指无月经或月经不调等原发性不孕症。这些病症大多对房事和生育确有影响,但有的现在已能治疗,如处女膜坚韧和某些不孕症。但是这些病应在婚前治愈,以免影响婚后性生活和生育。    
    “五不男”是中国古代认为五种不能生育的男性疾病的总称。该病历代医家在说法上略有差异,如唐代王冰在《玄珠妙语》中总结为“天、漏、犍、怯、变”,《内典》归为“天、竖、妒、变、半”,“男人有五不男,天、漏、犍、怯、变也。天者,阳痿不用,古云天阉是也;犍者,阳势割去,寺人是也;漏者,精寒不固,常自遗漏也;怯者,举而不坚,见敌不兴也;变者,体兼男女,俗名二形,又名婆罗门半释迦,能两用人道。”“男有此五病,不能配合太阴,乏其后嗣也。”以现代认识水平来看,五不男实际上多指影响男性不育的生殖器官畸形,如单侧或双侧睾丸缺失(含隐睾)、外生殖器畸形或发育不良、真假两性人等。此外,还包括影响生育的病变如精漏等。古人限于当时的条件,不能对男性性器官畸形的疾病有更深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古人提出的择偶标准都与优生有密切关系,虽然有些未必科学,但是从中却可见到当时中医对择偶决定优生已经认识得很清楚了。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对年轻夫妇,丈夫幼年时期患有小儿麻痹症,跛脚走路不稳,口歪眼斜,说话含糊不清,而他的妻子却是一位意想不到的美人儿。男青年结婚两年不育,到医院来治病。经过了解得知,男青年在镇上开了个小商店,妻子原是个四川来的打工妹。打工妹经过两年的观察了解,确信店主聪明过人,又会经营,还能体贴她,如果嫁给他会有依靠,有安全感。在两年的生活接触中,他们从建立友谊到发展爱情,两人的感情如胶似漆,漂亮的姑娘从不嫌弃小伙子是个残疾人,不仅生活上照顾他,还帮他打理商店,成为男青年的得力助手。男青年到医院看不育症,四川姑娘搀扶着他,替他取药。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他妻子顺利怀孕,转年生了个聪明可爱的儿子,一点残疾也没有。有人说那位四川打工妹嫁给男青年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实际上,他们俩感情好,爱情的基础稳固,再加上夫妻双方血缘较远,这才是他们优生优育的根本保证。


择偶婚配择偶婚配的四项基本原则(1)

    另外一对青年夫妇就不那么幸运了。男孩家里开着一家工厂,生活条件好,又是独生子。男孩的亲戚把一个外地打工妹介绍给男孩,两人个头、长相很般配,双方父母也都同意。两位年轻人连见面带结婚只用了一个月。因为双方互相不了解,感情基础不牢固,结婚一年就出现了矛盾。男方的父母急于抱孙子,但女方一直不怀孕。男方的母亲就甩风凉话:“养个老母鸡还会下蛋,娶了你连个孩子都不会生。”女方听了以后心里又别扭又委屈。别扭的是这家人不拿自己当人看,当买来的牲口,只知道为他家生儿育女当传宗接代的工具。委屈的是不育症是小两口都有毛病,男方精子数少,女方月经不调,为什么你们只责怪我而不责怪你们儿子呢?小两口到医院来看病时,女方总是悄悄地抹眼泪,她说心里的委屈只能跟大夫说说,回到家里没人能理解她的苦处。后来,生育问题成为这个小家庭破裂的导火索,因为矛盾越来越深,起初是父母和儿媳不说话,后来发展到小两口吵架、分居,最后只得离婚。    
    上面的生活实例都说明了爱情既是婚姻的基础,也是优生优育的基础,美满爱情能结出甜美的果实,这个果实就是健康可爱的小宝宝;没有爱情的婚姻不能持久,缺乏爱情的婚姻也不能生出满意的孩子。    
    2第二项基本原则——身体要健康    
    择偶婚配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身体健康。因为根据遗传学的规律,只有健康的男女结婚后才能孕育健康的子女。    
    3第三项基本原则——近亲不成婚    
    中医药文化很早就重视选择利于优生优育的配偶。我国早在公元前12世纪就规定了同姓不成婚,近亲不婚配的制度。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典籍中就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告诫。中医药文化对于近亲婚配的限制与现代医学的优生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在清代皇族的婚配习俗中,有这样的传统:丈夫死后,其妻妾可以转嫁其弟弟或其子侄。清代皇族的近亲婚配甚至乱伦婚配,使得其子孙生育能力越来越差,遗传越来越弱,子女夭折比例越来越高。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崇德皇帝),享年51岁,他生前共有15位后妃,子女夭折的比例为20%。第二代顺治皇帝终年24岁,可谓短命。他生前共有18位后妃,子女夭折的比例为43%。第三代康熙皇帝享年68岁,据不完全统计,他生前拥有后妃55位,子女夭折的比例为51%。第六代嘉庆皇帝享年59岁,他生前共有后妃14位,子女夭折的比例高达57%。第八代咸丰皇帝生前共有后妃19位,却只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出生不久就死了,女儿仅活到20岁,幸存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只活了19岁。由于清朝末年皇族历代子孙身体衰弱、智力不济,很难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有所建树,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清王朝的昏庸无能、政治经济衰败,最终使清王朝遭遇覆灭的命运。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优生优育对于我们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英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达尔文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他伟大的发现却不幸地和家庭的悲剧交织在一起。1839年1月,达尔文同他舅舅的小女儿埃玛在梅庄教堂举行了婚礼,新娘是个高雅、贤淑、聪明、美丽的姑娘。尽管达尔文与妻子之间互敬互爱,但由于他们是表兄妹,他们的真诚结合却拉开了达尔文意料之外的家庭悲剧的序幕。达尔文结婚以后,埃玛一共生了10个孩子。其中长女、次女和最小的儿子均幼年夭折。另外的7个孩子也都患有程度不同的各种疾病。达尔文的二儿子、三儿子、五儿子和终生未嫁的四女儿均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病。其他三个孩子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病症状,但他们婚后却没有留下后代。据后人考证,达尔文的家族长期患有一种神秘的疾病,这种疾病到达尔文这一代已经表现得很明显。达尔文从中年起就患上了“精神抑郁症”,这种病折磨了他半生。由于近亲结婚,使达尔文家族的疾病在后代中完全显现出来。达尔文的家庭悲剧启示了其表弟高尔顿。高尔顿创立了优生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揭示了近亲不能结婚的科学道理。    
    然而时至今日,偏远、落后的贫困地区,近亲婚配的旧习俗还较为流行。我国湖北某县就有两个傻子村,其遗传病率高过15。5%,其中智力低下的傻子竟占34。5%。    
    武汉市的遗传医学专家王淑范带领的研究小组确认这是近亲结婚造成的恶果。相传在清代,龚、李两家农民进入这大山区谋生,连续五代都是两姓通婚。往后,虽有少数外地人进山,但由于山大人稀,来居住者甚少,难以改变近亲婚配的旧例。山区地瘠民贫,交通闭塞,内不得出,外不愿进,在这种封闭的状态下,人们只好沿袭一代接一代的“亲上加亲”。虽然他们把姓改为刘、廖、杨、肖、张等各种姓氏,但实际上基本都是龚、李两姓的后代。由于延续300年的近亲通婚,使遗传病基因代代相传,遗传病发病率达到惊人的程度。    
    研究小组对13个家系361人进行调查,发现智力低下者达96人。其中有一家,母亲傻,父亲半傻,4个子女全傻。像这样全家都是傻子的家庭,全村共有4户。这是多么可悲的延续啊!    
    近亲婚配殃及家庭、民族和国家。“近亲婚配”子女比“无关婚配”的子女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高出150倍。    
    古今中外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取,为了保持优生优育,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近亲包括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血亲又称血缘,是指群体中两个人有共同祖先。直系血亲是指“垂直”的血缘关系,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旁系血亲则诸如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舅、姨、姑、伯、叔等,三代以内有共同祖先即为“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择偶婚配择偶婚配的四项基本原则(2)

    从现代科学知识来看,禁止近亲结婚是完全必要的。遗传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23对染色体上,人体每个细胞中的23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子女又将父母的遗传物质往后一代一代地传递。虽然大多数人身体健康,但他们的遗传物质并不完全是健康的,因为作为遗传物质的基因分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肯定能表现出来,如果某显性基因是致病的,则可表现出显性遗传病,隐性基因则不同,常常被显性基因掩盖而不能表现出其性状,只有当一对染色体对应的两个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能表现出它们所控制的性状。一般认为普通人身上都带有至少20种致病的隐性基因,但由于与之对应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