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8环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优生8环节-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房间,“挤”两个胎儿还可以,但“挤”进三四个胎儿,其张力无法承受,所以多胞胎往往不足月就早产了。由于子宫体积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大,使心肺负担加重几倍,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一些妊娠并发症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膜早剥导致感染等发病率也较高,并且增加分娩的难度。胎儿方面,由于子宫腔压力增大,极易发生早期破膜,宫内感染导致早产,出现围生期死亡率增高现象。此外,子宫内的几个胎儿互相“抢夺”血液,有的胎儿血液过于黏稠,有的则由于缺血而发育不良,甚至胎死腹中。据报道,多胎妊娠胎儿早产发生率高出单胎妊娠5倍之多,早产儿常有大脑发育障碍,导致智力下降。    
    医学科学认为,多胞胎不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利于优生。对全世界多胞胎的分析表明,多胞胎至少有一个孩子大脑受损,如果一胎在三个孩子以上,危险更大。由于宫内缺少必要的空间,脐带可能受到挤压,使胎儿发生供氧困难,胎盘可能提前剥落,导致早产。西班牙一位26岁的妇女,一次怀了9个胎儿,怀孕仅5个月就早产了。9个胎儿中,最重的280克,最轻的180克,一个也没有成活。1988年,英国有166位产妇生了三胞胎,14例产妇生了四胞胎,1例生了五胞胎,其中许多婴儿发育不全,死胎和婴儿死亡率比通常高出5倍。    
    一份综合资料指出,多胞胎妊娠的婴儿,出生体重一般都在2500克以下,胎数愈多,出生体重就愈低,许多婴儿在1000克以下,因此成活率较低。即使成活了,先天获得的免疫力也较差,体质孱弱,容易罹患多种疾病。有关部门对340个多胞胎家庭从怀孕到学龄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有的出现发育不良或智力障碍,家庭抚养和教育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从妇幼健康角度看,多胎妊娠实在有弊无利。育龄夫妇除自然怀孕外,不可刻意追求多胞胎,切忌为了要生多胞胎而盲目服药,或采用其他人为方法,结果只能是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事实上,多胞胎不仅不符合人类繁殖的自然规律,还会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负担。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多胞胎现象,即使是自然怀孕的多胞胎,也主张在妊娠前10周实施减胎手术。    
    社会学家认为,多胞胎的猛然增加干扰了人类繁殖的自然法则,破坏了计划生育政策,若不加以控制,人口增长率还要大幅度增加,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怀胎环境优化怀胎环境的十大禁忌(6)

    9禁忌九——七情太过,忧怒伤心    
    中医认为内伤“七情”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中医指的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如果这七种情绪过分,就会破坏人的正常气血运行。“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如果孕妇七情太过,不但对自身健康不利,还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引起早产、死胎。    
    在怀胎期间,母亲的情绪、身体状况对胎儿的发育与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据观察,当孕妇与别人吵架时,胎儿的活动增加,进行着所谓“拳打脚踢”,似乎在帮助母亲;当孕妇在喧哗的大街上行走时,强烈的噪声刺激会使胎儿感到不舒服,也会出现较剧烈的胎动。相反,当孕妇高兴地去参加音乐会,听到悦耳的轻音乐时,胎儿也会感到心旷神怡。这时,母体会感到非常柔和而有节奏的胎动。由此可见,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时期,即能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母体的喜怒哀乐,都会影响到胎儿。    
    美国心理学家汤普森曾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让5只母鼠在受孕时期,始终处于惊恐不安的情境里,一直到小鼠出生为止。他将在这种条件下出生的30只幼鼠与正常出生的30只幼鼠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幼鼠行动呆板、不活泼、胆小脆弱,情绪易激动。人类也发现了与此相类似的情况。据临床医生观察,在妊娠后7~10周内,孕妇情绪过度不安,可能导致胎儿口唇变态等。妊娠后期,孕妇如果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如受惊吓、恐惧、忧伤等,或长期的精神过度紧张,可促使孕妇大脑皮层与内脏之间的平衡失调,引起循环紊乱,导致子宫出血,胎盘早期剥离,甚至胎儿死亡。    
    日本学者报告,生活压力、精神压力与习惯性流产成正比例关系。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对于职业女性的无形精神压力难以估量。职业变迁、事业成败、人际关系和家庭一系列问题都会影响到怀孕妇女的精神状况,不良情绪会使神经内分泌失调。压力持续增加会使得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生活秩序开始紊乱,夹杂着失眠与焦虑,进而导致内分泌免疫功能失调以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突然增加。这一结果虽然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上升,但同时自然杀伤细胞也会破坏胚胎,使孕妇流产率成倍增高。    
    精神压力容易导致胎儿畸形和缺陷。英国一家医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显示,妇女在怀孕期间情绪紧张,会导致胎儿畸形或缺陷。专家们在一项为期12年的研究中,通过对2万名丹麦孕妇跟踪研究发现,其中有3580名妇女在怀孕期间或怀孕前16个月,曾经遭突变导致情绪一度紧张,精神压力加大,结果有118%妇女产下头颅、神经或胸腔畸形的婴儿,包括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畸形以及神经系统发育不良所致的脊椎裂、瘫痪和智力障碍。而正常孕妇的这一发生率仅为065%。专家们还发现,连续两次怀孕都遭受情绪打击的孕妇,生下先天缺陷胎儿的机会是正常孕妇的两倍。    
    妻子怀孕前后,丈夫应当主动体贴妻子,给妻子创造一个舒适、幽美、安静的生活环境,让她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以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怎样使孕妇保持平和宁静的心理状态,让她在愉快、欢畅的心绪下生活?要在家庭中营造一种温馨、祥和的生活气氛,让孕妇做自己喜爱的活动,如读书、看画报、美容、练书法、聊天等。并要回避一些容易引起情绪波动的场合,如尽量不参加追悼会、告别会等,夜晚避免单独外出。音乐能调解人的心理情绪,并给人以轻松的享受,孕妇应多听轻松抒情的歌曲,调节心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种对孕妇过度保护的倾向值得注意。有些家庭担心孕妇流产,怀孕后长休待产,不再从事体力活动和家务劳动,使孕妇体力下降,心理脆弱,怕吃苦,怕受累,怕分娩痛苦,反倒增加了心理负担。其实,怀孕和分娩是人类自然的生理现象,无须当成沉重的负担。特别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妊娠,过早、过多的休息和严格限制体力活动,对母子健康和顺利分娩都是弊多利少的。在孕期内应该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只要留心一些,防止发生意外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过度照顾,不可包办代替,应该鼓励孕妇适当地做些家务,支持她们正常上班,不要过早地休息。    
    10禁忌十——房事过度,纵欲伤胎    
    我国传统的中医学是主张“妊娠有忌”的,其中主要的忌讳是禁止房事。主张夫妇宜分房静养,如果怀孕后“苟不知戒,即幸不坠,生子亦必愚鲁而疾患矣”。元代医学家李鹏飞在其著作中引“太公胎教云”:“母常居静室,多听美言,讲论诗书,陈说礼乐,不听恶言,不视恶事,不起邪念,令生男女福寿敦厚,忠孝两全。”文中所谓“不视恶事,不起邪念”均指禁忌性生活。他还引“演山翁云”:“成胎后,父母不能禁欲,已为不可。又有临产行淫,致其子头戴白被而出,病夭之端也。”    
    古人主张妊娠期间绝对禁欲,其实生活中很难做到。在十个月的怀胎期间,夫妻间完全取消性生活,那是违背人伦和正常生理需求的。现代人应当对孕期作具体分析,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性生活方式,既防止房事过度,纵欲伤胎,又能适度地安排房事。    
    妊娠初期(1~3个月):应当节制性生活,因为胎盘还没有完全形成,具有将胎儿维护在子宫里的功能的孕激素分泌还不是很多,所以,夫妻间进行性生活时,容易引起子宫收缩,比较容易流产。同时,怀孕初期,妻子会有妊娠反应,其性欲与性反应也会受到相应影响。因此,在这个时候进行房事要特别谨慎,不仅要尽量减少次数,还要减弱对孕妇的性刺激强度,最好能戴避孕套,使精液不能与阴道黏膜接触,避免阴道黏膜对前列腺素的吸收,引起子宫收缩而导致流产。    
    性交体位以侧卧位和后位为佳,不要压迫孕妇身体,特别是腹部。性高潮时,也不宜动作粗暴。房事中不宜频繁变换体位。有习惯性流产或曾经流产的孕妇应当听从医生的意见,确定可否进行房事。    
    妊娠中期(4~7个月):这个时期胎儿已经形成,并在子宫内稳定下来,并受到羊膜的保护,流产的危险要比怀孕初期小。此时,阴道分泌物增多,孕妇的性欲有所提高。所以,在这个时期如果孕妇身体健康,胎儿状况良好,可比怀孕初期适当地放松对房事的限制,不过在次数和强度上,还是应当注意节制。特别是随着腹中胎儿的发育,孕妇的腹部明显突起,在性交体位上必须注意不要纵欲伤胎。由于孕妇的阴道和子宫黏膜的血管变粗并充血,容易擦伤、出血,所以性交动作宜平缓而不可猛烈。    
    妊娠晚期(8~10个月):这个阶段,原则上应停止性生活。因为此时期的子宫口已稍有开放,并变松变软,过性生活容易将细菌带入产道,引起产时产后感染。加上子宫相当敏感,少数人因房事不当可导致胎膜早破、胎盘早期剥离,易发生阴道或子宫内出血,严重者甚至造成胎死宫内,所以有人主张要严禁房事。但如果孕妇的身体和胎儿的发育都比较正常,适当地安排一点,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的。从妻子方面说,这个期间还是可以接受性生活的,其性欲望与性反应并不比平时差,只是因为担心怕伤着胎儿和给自己身体造成损害,才往往抑制做爱的主动要求。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房事时,丈夫必须适当缩短时间,动作不能激烈,也不能插入过深,在体位上要注意不能压着女方隆起的腹部。


精心养胎正确对待孕吐

    1为什么会出现孕吐    
    胎养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孕吐。在怀孕初期,许多孕妇饭后恶心、呕吐,以至于使孕妇和其家人担心这样吐下去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关于出现孕吐的原因,医生作出两种推测和解释。其一是认为,可能是因为妊娠所产生的激素而造成的影响。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内膜后分泌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于这是母体从未有过的激素,母体一时不能适应,从而感到不安、不适。这种现象也可视为“个体移植”,即是由于母亲体内接受了来自父亲的遗传因子,因母体内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一时无法融入母体,母体产生一种生理上的拒绝反应。大体上而言,这种现象延至妊娠的第三个月即能痊愈。另一种推测认为,孕吐是胚胎为了避免有害物质的危害而进行的一种自卫反应。研究认为,在20~56天的胚胎期,胎儿的雏形正在母体中进行着奥妙的器官产生过程。在这期间,组织细胞将开始分化改组,形成胎儿的各个器官。这是一个细胞生长极其迅速的关键时期,也是极易因为微量有害成分的损害而使胚胎发生畸形的特殊阶段。于是,奇妙的大自然便赋予胎儿一种特有的自卫方式——通过让母亲恶心、呕吐来为自己争取一个不受毒物伤害的环境,以确保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个体。    
    人们日常食用的肉类、蔬菜,难免含有对人体有微弱伤害的毒素。这些毒素对正常人并不构成威胁,因而在日常食用时大家都习以为常,不会有什么拒食反应,但对怀有身孕的妇女来说就不同了,她们腹中的小生命不能容忍母亲对毒素无动于衷。因为这些毒素进入胚胎,会干扰他们的生长过程,所以,胚胎便通过分泌比正常高5倍左右的雌二酮与孕酮两种激素,使妈妈孕期的鼻子特别“灵”,呕吐中枢也格外敏感,一嗅到不利的气味就产生呕吐反射,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毒素对母体的干扰。    
    2对孕吐不必过虑    
    一般情况下,孕吐到怀孕3个月时就会结束。这时胎儿的五脏器官已经形成,胎儿似乎知道,如果让母亲一味地吐下去,不但会造成母亲营养不良,而且还会影响到自己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况且,这时器官已经形成,微量毒素已不会再发挥致畸作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