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8环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优生8环节-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    
    发生自然流产的原因,包括母亲的因素、父亲的因素以及胎儿自身的因素。母亲的因素,如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或生有肌瘤,使胚胎难以发育;因病原体或毒素进入母体,经胎盘传给胎儿,造成胎儿死亡或中毒;贫血或心脏疾患,使胎儿缺氧而死;来自外部的伤害、精神打击、激烈的性生活也可致流产;内分泌失调、黄体功能不全等干扰破坏了孕卵的发育。父亲的因素,主要是精子质量不高,精子活力差,使孕卵生命力不强,在子宫内生长一两个月以后难以继续发育。胎儿的因素包括胚胎发育不良,因遗传带来的染色体异常,形成畸形胎;或因胎盘发育不良,或无法吸收营养,或胎盘循环产生障碍。    
    2流产还是保胎要区别对待    
    对于流产,是保胎还是不保?要根据流产的原因区别对待。医学界对早期流产倾向于顺其自然。如果是正常的胚胎,经过休息和养胎治疗,胎儿会正常发育并出生。如果胚胎染色体异常,或胚胎只有胎囊而无胎芽,不再发育,就不要再保胎了,即使保住了,也可能生出一个有残疾、痴呆、智力低下或身体器官畸形的孩子,与其生下一个“包袱”,不如早点甩掉这个包袱,休养生息,以图再生个好孩子。自然流产是人类自然淘汰、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必刻意强求禁止,一切随缘才是最佳方案。    
    流产的处理,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区别对待:    
    ①先兆流产。早期先兆流产主要表现为停经一段时间后有早孕反应,以后有阴道流血,量少,色红,持续数日或数周,无痛或有轻微下腹疼痛,伴腰痛及下坠感。先兆流产发生后如果及时治疗及休息,通常妊娠仍可顺利进行下去。据统计,在妊娠初期的3个月内,每5个孕妇中就有1个会出现阴道出血的情况。    
    先兆流产的处理,临床上以保胎为治疗原则,约60%的先兆流产经恰当治疗处理,妊娠可顺利进行。但最好在B超监护下了解胚胎情况,避免不必要的保胎。    
    经B超检查胚胎存活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待症状消失后再适当活动;尽量避免一切能引起子宫收缩的刺激,禁止性生活;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缓泻剂。同时根据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对胎儿危害小的镇静药物。除了休息和服药外,更重要的是给孕妇以精神安慰,安定情绪,解除思想紧张和顾虑,并注意生活有规律,加强营养等。    
    中医认为先兆流产多系气血虚弱,肾气方损,胎元不固,以致气血失调,冲任不固,影响胚胎着床发育而致流产。    
    ②难免流产。当阴道流血增多,通常超过月经量,腹痛加重时,流产已不可避免,称为难免流产。难免流产一般多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    
    不全流产是指部分胚胎已排出体外,但尚有部分仍残留在子宫腔内。一般都是从难免流产发展而来。此时由于子宫腔内有胚物残留,子宫不能很好收缩而流血不止,甚至会因出血过多而导致休克。    
    难免流产及不全流产两种类型,诊断明确后应立即刮宫,尽快清除宫腔内留物,可同时肌注或静滴催产素,以促进宫缩,减少出血。    
    ③完全流产。完全流产是指胚胎已全部排出。由于胚胎已排出,故子宫收缩良好,阴道流血逐渐停止或仅见极少量,腹痛消失。完全流产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④过期流产。过期流产是指胚胎在子宫内死亡已超过两个月,但仍未自然排出者。如时间不足两月者,称胚胎发育终止或胚胎死亡。病人有停经及早孕反应,前段时间曾有先兆流产的症状,以后子宫却不再增大或反而缩小。如已至妊娠中期,孕妇仍未感腹部增大,并无胎动,亦无胎心音。对过期流产,诊断确定后应尽早排空子宫。    
    ⑤习惯性流产。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产生两次或两次以上者,其临床特征与一般流产相同。早期的原因有黄体功能不全、精神因素、垂体功能不足、染色体异常、精子缺陷等。晚期最常见的原因是宫颈内口松弛、子宫畸形、子宫肌瘤、母婴血型不合等。对于习惯性流产,应做全面检查,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3流产后的调养    
    流产后的调养非常重要,它不仅对孕妇健康是很关键的,对于继续优生下一代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调养得好,对孕妇往后的健康有利,如果不注重调养,孕妇身体健康就容易受到伤害。因为十月怀胎而后的自然生产有如瓜熟蒂落,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而流产好比生摘瓜,不仅是皮肉受伤,对于女人的生育功能和生育器官的损伤都比较重。如果流产之后不好好地调养,小则伤身,重则伤命,更严重的后果是因此终身不能受孕,或是造成习惯性流产。所以应请教医生根据个人身体情况悉心加以调养。流产会造成程度不同的失血,流产后的孕妇身体比较虚弱,甚至出现贫血。流产后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品补养身体,还应注意食品要易于吸收,滋味适口,多吃蒸煮炖的鱼、肉、鸡、虾,少吃不易消化吸收的油炸熏烤食物。还要调配食用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流产时,子宫颈口开放至恢复到完全闭合需要一定时间,流产后要特别注意讲究个人卫生,应保持会阴部清洁,内裤要常换常洗,半个月内禁止盆浴。流产后1个月内,子宫尚未完全恢复,要禁止过性生活,以防感染。    
    流产后应当完全休息两周,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不抬重物,不要久蹲,更不可熬夜,严防过度疲劳和受寒受潮,否则容易造成子宫脱垂。    
    流产后子宫内膜需要4~5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正常,在这期间,应严防再次怀孕,因为子宫内膜未完全恢复正常就怀孕,对胎儿着床和以后生育都有不利影响。    
    有些妇女在做清宫手术时,因刮得比较清洁伤及子宫,使得以后的月经量变得越来越少了,如果还想要怀孕的话,就会比较困难。有这种情况的人,就需要用一些补肾阳、补肾阴及祛瘀的药物来加以调理,约作两个月的调理,子宫才可以得到较好的修复。    
    4流产后多长时间可以再要孩子    
    流产后人的体力需要恢复,子宫和卵巢需要休养,大多数流产还需要刮宫或吸宫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这就使子宫内膜受到了损伤,要恢复正常就得有一段时间。如果在子宫内膜尚未康复的情况下再次怀孕,很可能还要流产。因为受精卵是根植于子宫内膜上的,流产后的子宫内膜受到损伤,新的子宫内膜尚未长好,怎么会不流产呢?    
    流产后至少隔半年,最好一年以后再怀孕比较好。因为人体经过半年到一年的休息后,无论是体力、内分泌,还是生殖器官的功能都基本恢复到正常了,对再次妊娠有利。况且,如果第一次流产是因为孕卵异常所致的话,那么,两次妊娠期相隔的时间越远,则再次发生异常情况的机会也就越少,否则还可能重复发生。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孕育一个理想的后代,往往是准父母多年的梦想,要圆这个梦,实现优生优育需要做许多的准备,选择良好的时机,具备充分的条件,预备当父母的青年男女是不可以性急的。


科学胎教胎教不神玄

    1我国较早提出胎教    
    胎教是哪个国家最早提出来的,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权威资料,所以也不敢妄断中国第一,但是,胎教在现存最早的古医籍《胎产书》中已经初见端倪,就是书中提到的“内象成子”之说。隋唐时代的医学典籍更加发展了胎教的理论。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提出:“旧说凡受胎三月,逐月变化,禀质未定。故妊娠三月,欲得观犀象、猛兽、珠玉、宝物,欲得见贤人君子、盛德大师,观礼乐、钟鼓、俎豆、军旅陈设,焚烧名香,口诵诗书,古今箴诫,居处简静,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生子皆良,长寿忠孝,仁义聪慧,无疾。斯盖文王胎教者也。”又如《洞玄子》中所言:“凡女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色,勿听恶语,省淫欲,勿咒诅,勿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物,勿乘车马,勿登高,勿临深,勿下坂,勿服饵,勿针灸,皆须端心正念,常听经书。遂令男女如是,聪明智慧,忠真贞良,所谓胎教者也。”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挥。    
    从年代上考察,《胎产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有关胎产的医书,于1973年底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早期墓葬中,西汉年代为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西汉早期距今约2000多年。孙思邈生卒年为公元581年至682年,距今1400多年。    
    我们的老祖宗这么早就提出胎教,应当说在世界上是较早的。    
    胎教是指女性在受孕后,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并通过情绪和言行的感化,促使胎儿优生的教育方法。胎教的目的在于使孕育的胎儿今后身体健康,品格高尚,性情和顺能力强。分析胎教的内容,一是指女性自身在妊娠后应调摄精神,注意饮食和适当劳逸,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身状态,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一是指孕妇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胎儿的生长。前者重在身体,后者重在精神。目前一般认为,胎儿在10周左右即开始具有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能力,胎儿在子宫内除接受母体供给的营养外,还不断接受通过母体传入的各种信息,故胎教可理解为人一生中真正的启蒙教育。但胎教又是微妙的,在人一生所受教育中,胎教对于优生所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至今仍处于探索和研究之中。中国古代医学有着良好的胎教传统,对孕妇和胎儿心身都有益,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


科学胎教胎教的现实可能性

    2古人对于胎教的研究,大多比较虚幻,这是因为限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科技手段还不可能做到确切地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生活的状况,所以古人所讲的胎教,大部分是建立在推论或想象的基础上。如今,随着超声波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生可以通过“B超”的显示屏,观察到胎儿在母体内的一举一动。发现胎儿在子宫内是十分活跃的,他们会吮手指、抓东西、翻筋斗、伸懒腰、眨眼睛。胎儿的身体运动,早在母腹中就已经出现了。    
    在妊娠中期胎儿的内耳已经形成,可以对外界的声音作出反应。例如,突然的门铃声可以使胎儿增加活动,这是他对高频音响的反应。反之,若胎儿听到低频率的声音,则会减少活动。    
    胎儿除了会分辨各种类型的声音以外,还能记住经常听到的声音。如对于经常听到的父母亲的声音及母亲心跳的声音,胎儿都很熟悉。孩子出生后,当他正在哭闹时,若听到妈妈的声音,或回到了妈妈的怀抱中,听到了妈妈的心跳声,婴儿会立即停止啼哭,全身放松,似乎产生了一种安全感。这说明婴儿在胎儿期就已经具有了听觉,而且有了条件反射。    
    关于视觉,胎儿早期在母亲子宫内眼睛是紧闭的,一直到妊娠6个多月时,胎儿开始有了开、闭眼睛的动作。若用强光隔着母腹照射胎儿,胎儿会出现急剧的胎动,这说明胎儿的眼睛已经能够感觉到光的刺激了。    
    触觉也是胎儿比较敏感的一种感觉。在妊娠3个月左右,当胎儿在宫内活动时,若触碰到一些软组织,如子宫壁、胎盘、脐带等,都会立即避开。同样,当用手触摸孕妇腹壁时,胎儿也会作出这种反应。但到了孕中期,胎儿对触摸不但不避开,有时还会朝触到的物体移动。这时的胎儿还会吸吮自己的拇指。    
    科学家们的研究证明,胎儿是存在听、视、触感的。现代“B超”检查也证实了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如眼睑的闭合、肢体躯干的翻动等。有些学者的研究还认为,随着胎儿脑组织的形成,胎儿已经具备初步的记忆。这就为我们对胎儿进行胎教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由此也证明,胎教是科学而不是神玄。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txtsk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