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77-医略-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花汤(五十一) 赤石脂 干姜 粳米 养藏汤(五十二) 罂粟壳 人参 当归身 肉桂 诃子肉 煨木香 冬白术 肉豆蔻 白芍药 炙甘草 理中丸(五十三) 人参 冬白术 炙甘草 干姜 四苓散(五十四) 赤茯苓 猪苓 冬白术 福泽泻 斑龙丸(五十五) 鹿角胶 鹿角霜 柏子仁 菟丝子 大熟地 白茯苓 补骨脂 桂枝汤(五十六) 桂枝 炙甘草 赤芍 生姜 大枣 四逆汤(五十七) 炙甘草 炮姜 制附子 四逆加人参汤(五十八) 炙甘草 炮姜 制附子 人参 益元散(五十九) 桂府滑石 生甘草 桂苓甘露饮(六十) 滑石 石膏 寒水石 生甘草 冬白术 云茯苓 福泽泻 猪苓 肉桂 二陈汤(六十一) 白茯苓 炙甘草 制半夏 陈皮 生姜附子汤(六十二) 制附子 生姜 七枣汤(六十三) 制附子 大枣肉(七枚) 生姜 嘉禾散(六十四) 白茯苓 砂仁 薏仁 枇杷叶 桑白皮 黑沉香 五味子 白豆蔻 炙甘草 公丁香 人参 冬白术(各五分) 生木香 青皮 陈橘皮 杜仲 谷芽 藿香 大腹皮 钗石斛 半夏曲 六和神曲 随风子 槟榔(各三分) 生姜 大枣 附子汤(六十五) 制附子 人参 白茯苓 冬白术 白芍药 徐氏正气散(六十六) 藿香 草果仁 制半夏 陈橘皮 厚朴 砂仁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不换金正气散(六十七) 制苍术 陈橘皮 炙甘草 厚朴 制半夏 藿香 生姜 大枣 感应丸(六十八) 广木香 公丁香 百草霜 肉豆蔻 炮姜 苦杏仁 巴霜 为末,黄蜡熔化为丸。 和解散(六十九) 制苍术 陈橘皮 炙甘草 厚朴 藁本 桔梗 生姜 大枣 温胆汤(七十) 云茯苓 炙甘草 制半夏 陈橘皮 麸炒枳实 淡竹茹 三建汤(七十一) 制附子 制川乌 制天雄 生姜 黑神散(七十二) 黑豆 当归身 大熟地 蒲黄 白芍 炙甘草 干姜 肉桂 平胃散(七十三) 制苍术 陈橘皮 炙甘草 厚朴 生姜 大枣


关格考(附刻)

蒋宝素曰:关格者,阴关于内,阳格于外,阴阳相离,关闭格绝之危证,乃呕吐反胃噎膈诸证之终也。《灵枢·终始篇》、禁服篇,俱以人迎气口自一盛二盛三盛至四盛以上为关格。脉度篇,不言人迎气口,直以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为关。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荣为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为关格,则关格为证明矣。四时气篇,以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即人迎三盛,病在阳明名膈者,尚未至于格也。邪气藏府病形篇,以脾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上膈篇,以气为上膈,食饮入而还出,虫为下膈,食晬时乃出,即反胃转膈之证。《素问·六节藏象论》,亦以人迎寸口论关格,与终始、禁服二篇之义同。阴阳别论,以一阳发病,其传为隔。又云:三阳结为隔,即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三盛病在阳明,膈塞不通,邪在胃脘之义。隔与膈通,未至于格也。脉要精微论,以脉反四时,阴阳不相应为关格,即终始篇之溢阳溢阴,禁服篇之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人迎倍于气口,气口倍于人迎之意。通评虚实论,以膈则闭绝,上下不通,即膈转关格之意。《难经》三难,以脉上鱼为溢,入尺为覆为关格,即终始、禁服二篇溢阳溢阴之意。三十七难,不言脉,直以五藏六府九窍阴阳不相荣为关格,与脉度篇同。《史记》仓公诊齐丞相舍人奴,望之杀然黄,察之如死青之兹,(《素问》云:青如草滋者死,黄如枳实者死。)乃内关之病,当至春鬲塞不通,不能食饮,法至夏泄血死,即脉度篇三十七难,阴脉不和,则血留之为关格之意。《金匮要略》以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此膈气虚,胃中冷,则胃病,膈膜亦病,即三阳结谓之隔,隔塞不通,邪在胃脘之意。又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变为胃反。夫弦脉属木,即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一阳发病,其传为膈,由反胃传膈之意。又趺阳脉浮,浮则为虚,虚则伤脾,脾伤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胃反。又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又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即脾病及胃,病在阳明,由呕吐进为反胃之证也。《伤寒论》以心脉下为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即脉要精微论,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为关格之意。又寸口脉浮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不得小便,人迎二盛,病在膀胱之时,津液先亏。三盛病在阳明,饮食愈少,津液就枯。至四倍以上,则食饮不下,州都液涸。及寸口一盛,厥阴肝木盗肾水。二盛少,阴肾水自病。三盛太阴脾土克肾水。至四倍以上,则肾水与膀胱津液俱竭。故不得小便,非癃闭可比) 格则吐逆。又下取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为关格,即终始、禁服二篇之溢阴为关,溢阳为格,《难经》上鱼为溢,入尺为覆,为关格之意。由吐逆水谷不化,食不得入,不得小便,即由呕吐而反胃,反胃而噎膈,噎膈而关格,亦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四盛以上为格,及一阳发病,其传为膈,三阳结为隔之意。由是言之,呕吐即反胃噎膈关格之始,关格即噎膈反胃呕吐之终也。自王太仆以内格呕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呕而吐,食入反出,是无火也。然则吐逆时,或能食,或不能食,岂时或有火,时或无火,此王氏未达经义也。巢元方窃《金匮要略》之意,以停水积饮在胃脘则藏冷,脾不磨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反胃。又窃通评虚实论之意,以三焦隔绝,津液不行,由忧患则气结为噎膈,分反胃噎膈为二门。盖不知反胃进为噎膈也。张子和讥巢氏始分病派,反失其本,引《内经》三阳结为隔,三阳解作大肠小肠膀胱,又引少阳所至为呕涌溢,食不下,又引肝移寒于心为狂膈中,又引人迎四盛以上为格,且言膈亦当为格,则似知噎膈进为关格,何不以三阳之结,为人迎三盛,病在阳明之证,少阳所至,肝移寒于心,为人迎一盛,病在少阳,及一阳发病,其传为膈之证,而反谓三阳乃大肠小肠膀胱,未符经旨。刘守真以呕涌溢,食不下,火气炎上,胃膈热甚,专主于热,是关格噎膈反胃呕吐之不分也。李东垣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清气反行浊道为格,浊气反行清道为关。(清气反行浊道,即太阴肺之清气,反行阳明胃之浊道,即人迎四盛以上之格证。浊气反行清道,即阳明胃之浊气,反行太阴肺之清道,即寸口四盛以上之关证。清浊反行,犹良民化为盗贼。)论证则是,而反以左右分人近气口,盖不知人迎脉之所在也。朱丹溪以噎膈乃反胃之渐,而分关格另为一门,盖不知关格即噎膈之终也。陈无择、严用和分五膈五噎,创立形证,随五藏五志,犹舍尺寸而意短长,并不解关格噎膈反胃呕吐同归一体之证也。赵以德宗《灵枢》浊中有清,清中有浊之旨,而分胃有三脘,以邪在下脘,则血滞谷不消食之清浊不分为噎塞,变为呕吐。此盖知噎膈呕吐相通,而不知关格即呕吐噎膈之终也。王肯堂宗仲景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以为格者拒扞其外入者不得内,关者闭塞其内出者不得泄,又以三阳结之隔为隔绝之证,而非关格。盖不知三阳结之隔,即人迎三盛,病在阳明之证,进而为关格也。又宗洁古呕吐即反胃膈气,又宗丹溪噎膈即反胃之渐,而又分呕吐膈气为二门,是不知呕吐进而为反胃,反胃进而为噎膈也。马仲化力辨关格为脉体,非证名,以《难经》仲景、王冰、东垣、丹溪为误更谬,以癃闭作关,则不得小便,可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矣。且不知《灵枢》脉度篇及《难经》三十七难,直以关格为证名矣。张景岳蹈仲化之辙,以关格为脉体,又或为证名,又或为虚劳之别名,竟不知与呕吐反胃噎膈为一体,而分关格噎膈反胃呕吐为四门。何乃诸贤互相非是,致令病情颠倒,由其不能深考人迎脉在何处也。因著人迎辨,以原其故。


人迎辨(附刻) 蒋宝素曰:人迎气口,为脉之要会。关阴格阳,为证之权衡。《内经》本以人迎诊六府之阳,气口诊五藏之阴。人迎本足阳明胃脉,在结喉两旁,气口本手太阴肺脉,在两手太渊经渠穴处。关阴格阳为证名,溢阴溢阳为脉体,人迎气口为脉位。扁鹊推上鱼为溢,入尺为覆,为关格证之脉。长沙明吐逆食不得入,不得小便,为关格证之状。《脉经》《脉诀》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滑伯仁以结喉两旁分人迎气口。马仲化以左手关上为人迎,右手关上为气口。关格为脉体,非证名,谓《难经》三难及三十七难,论关格覆溢证脉为非。长沙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为误。张景岳知人迎在结喉之旁,不达《内经》扁鹊、长沙之旨,反以马氏为是,皆非也。《内经》每以人迎气口并举,而论关格,其理最微,其旨最博。文凡四见,略有参差,各有所指。盖深忧后世之不达,姑言之重复详明如此。扁鹊亦忧后人不达经义,本禁服篇、终始篇关格证,而推覆溢脉之名。(脉有名则关格是证。)长沙亦忧后人不达经义,本覆溢脉而明关格证之状。(证有状则关格非脉。)盖证难辨者,莫难于关阴格阳。脉难辨者,莫难于人迎气口。是以黄、岐、扁鹊、长沙,反覆推明因证推脉之名,因脉明证之状,可谓详而密矣。观脉度篇及《难经》三十七难,论关格为证,忧彰明较著者,奈何不察。夫圣经垂训于后世,亦赖后贤阐发,故内经道统,扁鹊得之而讨论,长沙得之而推明。自汉以后,晋有皇甫士安,隋有全元起,唐有王冰,俱注释《内经》,多所发明,惟人迎气口诸条则略。自王叔和《脉经》,高阳生《脉诀》,不知经义人迎气口本旨,误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后世悉宗其谬,如东垣、丹溪之明,亦信而不辨。人迎气口部位,尚且不明,关阴格阳证状,安能契合。遂致议论多歧,是非莫辨。至明马仲化注《内经》,人迎气口关格诸条,竭力条辨,反以扁鹊、长沙为误,亦宗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谬说,妄言关格为脉体,非证名。张景岳集《类经》释人迎气口关格诸条,力辨人迎在结喉两旁,气口在两手太渊穴处诚是也。然又宗马氏指关格为脉体,非证名,以扁鹊、长沙论关格覆溢证脉为误。是脉体明,而证又晦。故经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诚哉!是言也。谨列经义人迎气口关格覆溢证脉本旨,及诸家注释辨论,并附鄙见,条分于下。 人迎乃足阳明经胃脉,在结喉两旁,不在左手,总统三阳六府诸证,至四盛以上,以辨关格。按:《灵枢·经脉篇》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頞,鼻茎尽处、亦名山根。交頞、谓脉左右互交也。)旁约太阳之脉,(自鼻頞至目内眦睛明穴。)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自睛明,至承泣、四白、巨髎之分。)还出挟口环唇,(至地仓穴。)下交承浆,(任脉穴。)欲循颐后下廉,出大迎,(腮下为颔,颔下为颐,自地仓以下大迎。)循颊车,(本经穴。)上耳前,(下关穴。)过客主人,(少阳经穴。)循发际,(行悬厘、颔厌之分至头维,会于督脉神庭之次。)至额颅。(发际前。)其支者,(支犹水之有支。)从大迎前下人迎,(本经穴名。在结喉两旁一十五分,即人迎脉也。)循喉咙入缺盆,(本经穴。)下膈属胃络脾。(胃与脾相为表里。)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直谓直下而分行,从缺盆下行气户等穴至乳中乳根。)挟脐,(自乳根至天枢等穴。)入气街中。(气街即气冲。自外陵等穴至此,)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胃口乃胃之下口。《难经》所谓幽门是也。循腹里,过足少阴肓腧之外,此即上文支者之脉,由胃下行,与直者复合于气街之中,)以下髀关,低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髀,股也。抵,至也。髀关、伏兔,皆膝上穴名。自此由阴市诸穴以下行。膝盖名膑,骨名胫,足面名跗,三者即巨虚,冲阳等穴之次,乃循内庭入中指内间,而出厉兑。足阳明经止于此。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廉,下廉也。下廉三寸,即丰隆穴是,为阳明别络。故下入中指外间。又其支者,自跗上冲阳穴,次别行入大指间,斜出足厥阴行间之次,循大指出其端,而接手足太阴经也。)是动则病洒洒振寒,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气口。虚者,人迎反小于气口也。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终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