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研经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92-研经言-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名:研经言
作者: 
朝代: 
年份: 


袁序
属性:莫枚士《研经言》一书,余从丹徒杨霁青先生抄得者也。全书四卷,凡一百五十余篇, 
多释 
经辨误之作,实有发前人所未发者。陆九芝、陆心源二家序中已详言之。余讽诵再四,觉此 
公之学养却优,不独其疏证经义,独具卓识,即其评论近世名医,如谓叶天士《临证指南》 
,于温热脾胃最精等处,皆极平允之论,以视黄坤载、陈修园辈之一味泥古,抹煞先贤者, 
其相去为何如耶。迹其生时,适当洪杨割据,天下大乱之时,故虽经镂版,而所传未广。余 
曩读《世补斋医》书,即知有先生此书,而四方寻觅,竟未得见。后承霁青先生赐览,因得 
录一副本,私心欲广其传,以公同好。故于医学扶轮报、神州医药学报中,皆择尤刊布。诚 
以维持绝学,非广为流布,不以收效。今年春绍兴医药学报社拟刊医学丛书,以存国粹。贻 
书相嘱欲,将此书刻入丛书中,因即将所录副本邮寄付刊。夫表彰前哲,刊刻遗书,耗为吾 
侪医家之责,不足深论。独是莫氏作此书时,即当洪杨割据,天下大乱之时,而今日贵社刻 
此书时,又值天下大乱,祸至无日之候,岂天心不仁,降此鞠凶,即涂炭其民众,复肆虐于 
医籍耶。抑劫运有常,洪杨距今已六十年,前造此因,今日应有此果耶。然而风雨如晦,鸡 
鸣不已,贵社诸君子之用心,亦良苦矣。 
x丙辰首夏江都袁焯记于京口x 


陆序
属性:余婿沈子彦模初,自吴兴来谒,即盛称其师莫枚士先生之医学。余即以拙着《世补斋》 
初稿 
,介沈子正于先生,而先生亦邮寄所撰《研经言》属校,并索为序。既卒读,乃叹先生之学 
之博,识之邃,深造自得,而左右逢原者,有如此也。夫《本经》、《灵》、《素》,刊之三坟 
,既非蓬心人所能领会,而如南阳一脉,以及《脉经》、《病源》、《千金》、《外台》之所言, 
则皆随时随地习见之病,而亦视为鸟篆虫书,不可测识,曾不能用其一方一药,尚何医之足 
云哉。君举于乡,不乐仕进,潜心国小,出其余绪,以治医家言,为之审声音,详训诂,以 
经解经,复以方求病,遂乃病无遁状,方无虚设。如君之学,若漫誉以高出时辈,则是诬君 
而已。岂知君者,君所着尚有数种,应请先以此册付手民,俾今而后之病患,得遇识字之医 
,而免夭札也。里居戢影,韩陵片石外,无可语者,行将鼓棹游苕 间,登君之堂,以所学 
相质证,然亦勿勿耳。沈子何幸,而得立雪君门也,是为序。 
x光绪五年己卯三月元和陆懋修拜撰x 
(按∶先生于甲申四月刊《世补斋医书》文十六卷中,于此序多所增改,今谨录其初稿。) 


陆序
属性:予少与同里莫枚士同治训诂之学,既遭多故,余以军事驰驱南北,与枚士不相闻者数年 
。及 
余奉讳归,握手道故,则其气益穆,其学益邃,且有不为良相为良医之志。其言医也,本小 
学以读《灵》《素》,祧宋元而檷汉唐,与论学之旨同。余初惊诧其言,而卒无以易也,未 
几出所着《研经言》,属余为序。夫先秦古书,存于今寡矣。幸而仅存,又多诘屈奥衍,鲁 
鱼亥豕,非好学深思不能读,而医书为尤甚。盖近古多闻缀学之士,未必通医家言,医家者 
流,往往不识字,不读书,而以医为市,即有一二名家,或究心方剂,而昧于微言,或各执 
己见,而疏于考古。无惑乎医家之不明,而世人之多夭札也。枚士忧之,据《说文》以释疝 
之殊,据《玉篇》以明癫痫之异,而前人之失正焉。邪哭则证之《巢氏》,症即风痴,酸削 
则证之《周礼》,定为酸消。而旧注之疏焉。蛟龙乃龙咬之讹,蛔咬有例。柔 实恶寒之症 
,元本足征。而传刻之讹祛焉。洵乎仲景之功臣,而俗医之针砭矣。他日推其所学以治天下 
,所造岂可量哉。独念予妄谈经济,无裨于世,及退而着书,亦无成就。读枚士书,不能无 
愧于心也。 
x同治十年七月愚弟陆心源拜撰x 


自序
属性:余于咸丰之季,避寇海上,时疫盛行,流民踵丧,尽无以救,始知医之急于人也。而学 
之既 
有年,乃辑众说,考文析义,校注《伤寒论》、《金匮方论》二书,继以《金匮》论略,因 
集众症,释名状,立义例,作证原及脉法,继又以治病在处方,因阐经方作释例,继又以处 
方在辨药,因《校注神农本草经》。此外解经之作,随成随弃,录其存者,得百余首,厘为 
四卷,名曰《研经言》。质之通人,以为他日自镜之资。余不敏,凡所论述,不敢故为高深 
,独标新异。惟务切近平实,求当乎古人之书之义理而已。记不云乎,致知在格物,书亦物 
也,读而格之,以致其知,将为延医地也。如曰有裨斯艺,以俟能者。 
x苕川迂叟自序x 

卷一
原因
属性:百病之因有八∶一邪气,二水湿,三鬼神,四虫兽,五器物,六饮食,七药石,八人事 
。前 
五者在身外,后三者在身内。而八纲之中,各有数目。邪气之属,有风日雾瘴,有寒暑。水 
湿之属,有露雨,有水。鬼神之属,有冲击,有丧尸,有精魅,有祸祟。虫兽之属,有咬螫 
,有影射,有遗毒,有触气。器物之属,有金镞,有打压,有触伤,有汤火。饮食之属,有 
禁忌,有过多,有五味所伤,有中毒。药石之属,有服药过剂,有药误石毒鸦片。人事之属 
,有喜忧欲恚恐,有行立坐卧,举重闪挫,堕坠跌仆。总计其目,二十有余。拟引古论,衍 
成一卷,而未遑也,略序于此。 

卷一
原贼邪
属性:贼邪者,太一冲方之气,因太一之气不能自旺而来也。自太一言之曰虚风,自冲方言曰 
之贼 
风,自受于人言之曰虚邪,亦曰贼邪。经云“邪气者,虚邪之贼伤人也”是也。《病源》云 
∶冬至之日,有风从南方来曰贼风。以此推之,则春分西风、夏至北风、秋分东风、季春西 
北风、季夏东北风、季秋东南风、季冬西南风,皆贼风也。其法不取五行生克,而用八方对 
冲。一九相对,故子午冲而寒热可以互胜,凡热极反寒、寒极反热之病准此。三七相对,故 
卯酉冲而温凉可以互胜。二八、四六相对,二坤热土,八艮寒土,四巽温土,六 
干凉土,坤、巽得温热之气则皆湿土,艮、干得寒凉之气则皆燥土。湿土渐于辰、旺于未, 
燥土渐于戌、旺于丑,故辰戌丑未冲而燥湿可以互胜。《灵》九宫八风篇文及《素》委和之 
纪眚于三五段,及乙丑乙未岁灾七宫十五段,文义盖如此。其原出于九畴、八卦也。 

卷一
原风湿
属性:汉郑康成注《书·洪范》曰∶风,中央土气。此言最的。土旺四时,故春温、夏热、长 
夏湿 
、秋燥、冬寒之气,皆于风见之。以五行言,曰五气;以六元言,曰六气;以四时言,曰四 
气;以五方言,曰五风;以八方言,曰八风;自其偏胜者言,曰五邪;自六气之偏胜者言, 
曰六淫。皆此一风,乃天地所以生万物、长万物、茂万物、收万物、藏万物者也。此气失和 
,则病万物,而又彻乎四时,故经曰∶风者百病之长也。以其气散发,故经又以风为木气 
,而属之春,犹湿亦为土气,而经或属之秋也。夫湿有数种,第古人于水土之蒸气,正谓之 
湿,而五行之湿统于风,水谷之湿直云水若饮,分别綦严。近世概以湿目之。然古人治湿之 
方,不可以治今之所谓湿也。 

卷一
原荣卫
属性:人有三气。卫气出于上焦(据《素问》注),荣气出于中焦,二者皆气也;二气合行于心 
肺之间,则积而为宗气,本无形质,必有所附丽以行。故荣行脉中,附丽于血;卫行脉外, 
附丽 
于津。惟血随荣气而行,故荣气伤则血瘀;津随卫气而行,故卫气衰则津停。治血以运化荣 
气为主;治津以温通卫气为主。知乎此,而荣血、卫气之说可以息矣。且也,血所以濡脉, 
津所以濡筋。(伤寒汗后,四肢拘急,此津不濡筋之故),而荣之行,自手太阴始,故《灵》 
经脉篇序十二经以手太阴为端;卫之行,自足太阳始,故《灵》经筋篇序十二经以足太阳为 
端 
。知乎此,而心荣、肺卫之说可以息矣。(卫出上焦,据王《素问》注。今《灵枢》“上” 
作“下”,误。) 

卷一
原易
属性:病之得于岁气者,一自正气来,一自时气来。正气为病,以伤寒、伤暑为最着;时气为 
病, 
以冬温、寒疫为最着∶皆以其极偏也。正气,太一方之王气,本不病患,而人自触之,谓之 
以人干天;时气,对冲方之戾气,本能病患,而人适中之,谓之以天令人。以人干天,则触 
之者病,而不触者无与焉;以天令人,则中之者固病,而不中者即染之。人气处于独,天气 
统于同,所以正气病无易,时气病有易也。正气虽过中而非厉,时气即稍弱而已毒。所以正 
气病,纵如伤寒、伤暑之重而不易;时气病,纵非冬温、寒疫之重而亦易也。今伤风咳嗽有 
相易者,以此咳嗽亦自时气来。 

卷一
伤寒温热延医论
属性:所以谓伤寒、热病有别者,别于诊不别于症,别于法不别于药。气盛身寒,得之伤寒; 
气虚 
身热,得之伤暑。诊之别也。然而伤寒传变,则亦身热;伤暑发狂,则亦气盛。非症之无别 
者 
乎?浅人误认,职是故耳!伤寒皆先汗后下;温热或先下后汗∶法之别也。然而汗则麻、葛, 
下则硝、黄;伤寒之汗、下以是,温热之汗、下亦以是。非药之无别者乎?由是推之,伤寒 
虽因于寒,一经化热,舍黄连、石膏,更用何药以凉之?温热虽已为热,倘或过治,舍干姜 
、附子,更用何药以温之?人生之患,纵有万端,本草之数,止此一定,药可通用,方何独 
不可通用?近之解《伤寒论》者,执其中之白虎、黄芩等汤,以证此书之兼出温热治法。彼 
将谓伤寒病始终不宜寒药,温热病始终不宜温药乎?噫!医可若是之固哉? 

卷一
论河间说伤寒之误
属性:寒之为气,虽截然与热对峙,而其伤人也,则随人虚实而为病。其人实,则寒不能深入 
,但 
着于皮肤,而闭其腠理,即不得不热;其人虚,则寒无所隔碍,遂过乎肌表而达于脏腑,即 
不得不寒。苟取《素》风论之旨绎之,即知仲景方论寒热杂见之故矣。若《素》热论人伤于 
寒,则为病热云云,乃专主寒邪在经之常法,以答篇首六七日之问,不兼直中言,与仲景为 
寒字尽致者义别。河间泥此,遂谓伤寒有热无寒,概指通脉、理中等症,为得之寒药误下, 
非惟浓诬仲景,并误会《内经》也。寒之乘也,猛于他气,故例曰∶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 
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河间乃谓温热凉寒,皆取伤寒而分其微甚,是 
以伤寒为四气病统称,岂其然乎?寒之藏也,历春至夏,则阳气大泄,而不能复留,故例止 
云寒毒藏于肌骨,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河间乃续之曰∶秋变为湿病,冬变为正伤 
寒。如此任意增改,其不足与语伤寒也明矣。 

卷一
原瘴
属性:古者于隔蔽之义,字止作障。《说文》云∶障,隔也。是也。其作 、作鄣者,系通借 
字。 
由是山之隔蔽者,即易 以山而作嶂。其因山之隔蔽,致少风多湿,蒸而为气,足致民病者 
,又易山以 而作瘴。观于字孳之义,而瘴之属湿可知已。瘴取隔义,则与地气发,天不应 
之雾相似;而与天气发,地不应之雾为对。但患雾气者,《千金》自有症治,与治瘴之度障 
散不同,足征近世混瘴于雾之非。《病源》通瘴于疫。余见东洋足本,于“青草黄芒瘴候” 
, 
较中国本多四百余字,所列瘴病,证治独详。第其称岭南之瘴,犹如岭北伤寒,似戾乎他论 
,当是指其盛行之势相例耳!故其病不隶于伤寒诸候,而隶于疠疫,要之湿疫乃疫中之一端 
,未可以概疫也。《外台》又呼瘴为疟,要之湿疟亦疟中之一端,未可以概疟也。《圣济总 
录》论瘴与巢、王异,而延医加详,亦足补前人所未备。大抵瘴之发也,自有挟寒、挟热二 
者。寒者白芷、桂枝、防风、槟榔等,已在度障散方中;热者犀、羚,见《本经》及《纲目 
》集简方。江南山多之地,其瘴虽不比岭南之甚,然涂泥卑湿,水气适为瘴助,往往于温及 
暑病发时,错出其间,故尤于犀、羚宜也。三吴老医,善使犀、羚,盖自此始,相治既久, 
遂有混施之而失当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