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经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经济史-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布为自治殖民地;1819年占领新加坡、1839年占领亚丁、1843年占领纳塔 

  尔,1842年通过1840年的对中国的鸦片战争占领了香港。英国在巩固对印 

  度的统治,基本完成对印度的殖民地经济后,开始致力于入侵中国的活动。 

       中国近代经济史从1840年开始。自封建制度产生到1840年英国对中国 

  的鸦片战争,中国一直处于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 

  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对于从农民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 

  地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于交换。那时虽有交换的发展,但是在整个经济中 

                   ① 

  不起决定的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指出:“在……中国,生产方式 

                                                          ② 

  的广阔基础,是由小农业和家庭工业的统一形成。”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存在 

  着广泛的分工和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技术,中国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广泛存 

  在,在16世纪中叶就产生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 

  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 

  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③ 

       1840年以前,西方资本主义曾以各种方式向中国渗透,均因封建帝国比 

  较强有力的反抗和西方资本主义还不强大而未能打开中国的大门。19世纪上 

  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发动了对中国的 

  鸦片战争,用洋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地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市场。从此,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与资本主义主宰的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相 

  联系,并受其影响和支配。 

       英国的大炮促使太平天国革命于1851年1月11日爆发,并于1853年4 

  月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以农民起义建立的太平天国于1853年3月颁布了 

   《天朝田亩制度》,在这个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 

  有制的根本任务,规定了土地分配的具体办法;反映太平天国经济思想的重 

  要文件,还有太平天国后期洪仁岢龅拇凶什准端枷氲摹蹲收缕贰!

   《资政新篇》是一个试图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纲领,具有一定的历史 

  意义,但是,由于《资政新篇》并没有在太平天国全面实现,因而它对太平 

  天国也没起很大作用。 

       从19世纪60年代起,兴起了以曾国藩、李鸿章、郭嵩焘、左宗棠、刘 

  铭传以及后期的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运动。他们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的科学技术、引进西方的机器、兴办军事工业、发展民用工业,自强求富, 

  实现新政。洋务运动的代表们一方面倚仗、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及其技术、 

  设备,主张通过仿效西方达到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另一方面,洋务运 

  动的倡导者并不是主张纸上谈兵的经济思想,而是付诸行动。1861年,曾国 

  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3年,曾国藩派容闳去美国购买机器,1865年运回 

  上海装备江南制造总局,从此揭开了中国办机器工业的序幕。曾国藩成为兴 

  办近代中国军事工业的首创者。同时,李鸿章于1862年在上海设立上海制炮 



①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623—624 页。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66 年版,第373—374 页。 

③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626 页。 


… Page 11…

局,由丁日昌督办、1863年在苏州设立苏州炮局、1865年成立江南制造总局 

和金陵制造局;左宗棠于1866年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1869年在西安创 

办西安机器局;崇厚在天津创办天津机器局;丁宝桢于1875年在济南泺口建 

立山东机器局、1876年创办四川机器局。此外,还有瑞麟创办的广州机器局, 

英桂创办的福州机器局,张之洞在汉阳创办的湖北枪炮厂,吴大澂创办的吉 

林机器制造局等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企业。这些工厂的 

机器从国外购进,各种原材料如钢、铁、铜、铅、煤、木料等也主要从国外 

进口,在生产技术上则完全依赖外国技师。然而,在这批军事工厂里,产生 

了一大批使用近代机器的生产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有一部分工人和技术人 

员后来转入私人资本主义工业中发挥骨干作用。近代军事工厂的产生,标志 

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开始。在这些工厂中,还翻译了一批科技书籍,江南制造 

总局设立了翻译馆,对于传播科学知识和工业技术,介绍、推广西方的工艺 

技术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1868 

年,江南造船厂造成的第一艘“恬吉号“轮船,该船的机器是从国外进口的, 

而气锅和船壳则由中国制造;到1888年,福州船政局已经可以依靠中国自己 

的技术力量建成了“龙威号”钢甲兵舰。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的制造技术、 

工艺水平能达到,如此水平,客观上使军事工业成为民用工艺技术的先导。 

这一切也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工业发展准备了技术条件。近代机器工业是一 

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军事工业不能长期依赖国外的原材料、机器设备和技术, 

客观上一方面要求有相应的燃料、采掘、钢铁等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充分发 

展作为条件,另一方面要求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 

再生产,民用工业的建设是基础,也是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们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兴办民用工业的主 

张。民用工业包括采矿业、冶炼业、交通运输业和纺织工业等。1872年,李 

鸿章令浙江漕运局总办海运委员朱其昂拟章试办轮船招商局并购置了三条 

船;1876年又添购轮船九艘;由于轮船招商局需要煤炭,1876年,李鸿章派 

招商局总办唐廷枢筹办开平煤矿;1887年由李鸿章和恭镗筹划开采漠河金 

矿。1889年,张之洞筹划建立炼铁厂,1890年开始兴建汉阳铁厂。纺织业 

1878年建立了第一家近代棉纺织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1891年又建成湖北织 

布局。电讯业,也从1879年开始架设大沽北塘海口炮台和天津间电话线,全 

长64公里;到1894年共设立了39条线,全长23296公里。铁路,1876年 

修建最早的从台湾基隆煤矿老寮坑至泊船处1。6公里的短程铁路;1881年建 

成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全长11公里,经多次延伸,1888年修到天津,全 

程长130公里。到1895年,修铁路364公里。航运业,1872年开业的轮船 

招商局,拥有20余艘近5万吨商轮。这些民用企业主要采用“官商合办”和 

 “官督商办”的企业形式。与此同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机器工业也迅速 

发展起来,仅19世纪70年代就创办了二十多个企业,如 1873年陈启源创办 

缫丝厂,使用“法国式之器械制丝”;1878年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 

磨坊等。到了80年代,又产生了机器轧花厂、火柴厂、制纸厂、船舶修理以 

及煤矿开采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80年代以后、民族资本在金、银、铜、铅 

等金属矿业中投资,同时,创办电灯公司等。 

     由洋务运动引发的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是顺应中国经济从古 

代经济向近代经济前进的历史趋势。他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煤矿,第一 

个近代钢铁厂,第一个近代织呢厂,第一个近代纺纱厂和织布厂,修筑了第 


… Page 12…

一条铁路,如此等等。从地点来看,这些企业不仅限于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 

而且深入到内地和边远省份。从时间及规模上看,这些企业虽然比外国在华 

企业稍迟,投资规模及其所占比例比外国在华企业小;但是,它们是作为外 

国在华企业的对立物而存在的,因而,它们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历史的 

第一页,拉开了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并构成了中国新兴资本 

主义近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企业的成功与失败不仅对中国早期资本 

主义是一种示范,而且对中国近、现代的工业资本发展均具有影响作用。因 

此,从这种意义上讲,由洋务运动引发的近代企业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洋 

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是为了维持封建制度,它排挤、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发 

展,又有阻碍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一面。 

     日本在资本主义诸强国中是一个后进的国家。19世纪中叶,日本仍是一 

个落后的封建国家,面临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的危险。1868年,日本发生了 

 “明治维新”,实行资本主义改良。“明治维新”成为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 

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以睦仁天皇为首,由维新派武士掌权的明治新政府 

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的总方针指导下实行改革。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废除诸侯的封建土地领有权、地方封建割据和等级 

身份制度,承认土地私有权和自由买卖;以西方先进国家为榜样,改革和普 

及教育,大力吸收西方文化和科技成果;引进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扶 

植私人资本;等等。日本“明治维新”改良是日本封建制度危机的必然结果。 

日本德川幕府的财政进入19世纪后日益拮据,1834年至1836年间,每年平 

均赤字已达59万两金,1854年至1856年间,平均每年的赤字达到70余万 

两金;大名财政更为困难,19世纪20年代末,萨摩藩负债达到500万两金, 

仅利息每年即须支付35万两金;将军大名向高利贷商人借贷,大名仅从大阪 

一地商人的贷款即有6000万两,每年利息值大米300万石。日本“明治维新” 

改良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传入和欧美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日本从 16 

世纪始已具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从18世纪初期起,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传 

入日本。19世纪以伊藤博文等为代表留学西方的人士发起了资本主义改良运 

动;欧美西方列强的资本扩张和武力威胁迫使日本开港通商,1853年,美国 

强迫日本开港通商;1854年,美国用武力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后,英 

国、法国、俄国和荷兰等国也先后迫使日本同它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其结 

果是加重了日本封建制度的危机、加速了明治维新运动的兴起。因此,欧美 

资本主义扩张是日本资本主义改良发生的催化剂。日本“明治维新”实行了 

一系列的资本主义改良措施,有力地地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为资本 

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从1868年至1870年,新政府实行 

了一系列扩大民族市场、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的措施:禁止各藩设立关 

卡;取消商人专利的同业公会;允许一切人自由选择职业和自由买卖土地; 

设置通商司,奖励贸易;统一并保护全国汇兑业务;建筑铁路并募集所需资 

金;整顿伪币、劣币并统一币制等。日本“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经济发展 

史上起了重要作用,日本的产业革命由此开始。 

     亚洲的其它国家的近代后期经济史,如越南、朝鲜、伊朗、马来西亚、 

菲律宾等国家和印度、中国一样,在西方资本主义扩张和武力威胁下成为西 

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在非洲,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为殖民地后,开始向埃及、突尼斯和摩洛 

哥扩张。西非、南非等均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强国扩张的对象。 


… Page 13…

    在拉丁美洲,拉美各国利用原宗主国衰弱的机会,争取国家独立。到1821 

年,中南美洲已建立了20个新独立国家,但拉美国家刚摆脱葡萄牙、西班牙 

等殖民统治,又被英国等资本主义扩张演变为其半殖民地。 

    亚、非、拉不发达国家经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是世界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