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行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行计-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想过了么?” 
唐潜沉默良久,道:“想过。我不是个很实际的人,也不知道这么做究竟妥不妥。” 
慕容无风的目光已移到了远方:“有时候,后悔前的那一刻冲动往往是对的。” 
唐潜沉吟着,忽然道:“其实……你不必如此帮我。” 
慕容无风徐徐地道:“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他目视远方,喃喃地道:“将来若有一日,云梦谷与唐门烽烟再起,你可否护得我女儿的周全?”的 
唐潜愣了愣,觉得有些意外,却肃然道:“我答应你。”说罢忽明其意,心中不禁一阵黯然,复又叹道:“… 

…你过虑了。” 
慕容无风望着眼前一片苍茫浩淼的水色,平静地道:“天已黑了,你去罢。” 
他点点头,转身离去,走了几步,又站住,问道:“你可知道小傅和顾十三的下落?” 
“有个朋友出了点事儿,他们回塞外去了……也许过些时候会回来。”慕容无风思绪飘渺,漫不经心地道。抬 

头再看时,唐潜已经消失了在夜色之中。 
水中,那一叶挂着红灯的木船又向他飘浮了过来。 
风柔夜煖,暗香流转,月色昏黄中的紫衣是如此熟悉…… 
“你来了……”他苍白的脸上,忽然有了一丝光彩。 
紫衫女子挑着灯笼,从船头轻轻跃下,拎着牵着裙摆,赤着双足,拾级而上。 
他转动轮椅迎了上去,凝视半晌,只觉眼前一切恍然如梦,颤声道:“荷衣,你什么时候带我走?” 
“怎么啦?好好儿的,为什么要走?”那身影行至他面前,抚了抚他的脸,轻声道:“我是来看你的……看你 

过得好不好。” 
“留下来……不要走!”他一把抓住她的衣袖,却抓了个空,身子猛地一晃,几乎跌倒在地。 
“你瘦了……又瘦了……”那温柔的声音在他耳边轻叹,她俯下身来,替他掖了掖腿上的方毯:“答应我,好 

好照顾自己……好么?” 
一阵微风吹来,人影不禁随风摆动起来。 
他猛地将轮椅转过去,咬着牙,背对着她,大声道:“荷衣……我……我知道你不是真的……” 
“……只要你开心,为什么一定要是真的?”那身影尾随着他,将他的轮椅复又转了过来。 
她的脸……苍白,苍白如冢枯骨。 
除了那一次受伤,她的脸上一直都泛着微红的血色。 
他心中大恸,哽咽着道:“荷衣……告诉我,那一刻……最后那一刻,你难受么?” 
她微笑,没有回答。 

一次又一次,他梦见她被压倒在巨石之下,行将就死,转动着一双泪眼,楚楚无助地看着自己。而自己则在一 

旁急得发疯,却无能为力。 

“当然不难受……你为什么要这么想?”她的双手轻抚着他的胸膛,喃喃道:“你总是喜欢胡思乱想……” 
他痴痴地怔了半晌,蓦地,长叹一声道:“若不是因为我,你也不会死得那样快。”一时间触目伤神,心灰意 

冷。眼前诸景,顿如梦幻泡影,化入茫茫夜色,那紫色的衣影亦被一道凄厉的猿声扯碎,随着暗红的灯影中渐 

行渐远,消失不见。 
“荷衣……我要忘掉你。”他蓦然明白过来,便将这句在心里说了几千遍的话又对自己说了一遍。 
(二) 
甲戌年四月初四,天刚亮不久。 
青田镇的街道上已然热闹非凡。勤劳的山人一向早起,今天是赶墟的日子,四周乡村的农户都会起个大早挑着 

小担来到镇北的长街里占个好地,摆出自己的货物。 
关月抱着星儿,坐在繁忙路段的正中间,笑眯眯地看着拥挤的路人。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她大约是今天第一个 

到这街上的人,从二更坐起,集市一开张不到半个时辰,她已卖掉了手中所有的咸鱼。 
“星儿,会数数不?瞧瞧妈妈手里有这么多铜子儿呢。”她拍拍在自己怀中睡眼惺松的儿子,喜滋滋地道。 
“啊嚏!”星儿一睁开眼就打了一个喷嚏。 
关月连忙从包袱里又拿出一块毯子,将他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即而,用袖子擦了擦他的鼻涕,柔 

声道:“星儿乖……星儿今天不发烧,好不好?妈妈给你买豆浆喝。” 
怀中幼儿已然过了两岁,看上去只有一岁大小。一张白皙的小脸倒是清秀可爱,左看右看,却没有半分象自己 

。“关嫂的儿子比关嫂还要白……”村头的后生们常常这样取笑星儿。她也懒得和他们斗嘴。 
成天头顶烈日,手挥鱼网,风里来,浪里去的,她的皮肤早已变得黑里透红,却是渔人最喜爱最健康的颜色。 

看着自己一头乌黑油亮的厚发,她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儿子至今仍是一头稀疏的黄毛。她越看越难过,干脆给他 

剃了个光头。 
她掏出铜板,在隔壁的摊子上买了一碗热腾腾的豆浆,自己舍不得喝,只在碗沿处吹了吹,便一勺一勺地喂到 

星儿口中。 
他只喝了半碗便停住,轻轻地道:“妈妈……你喝。” 
“乖儿子,妈妈不渴,喝不完留作下次罢。”她将余下的半碗小小翼翼地灌到一个葫芦里,别在腰上。将孩儿 

一抱,拎起两个背篓,往镇东头的青田药铺走去。 
药铺开张较晚,门板刚刚拆下。坐堂的大夫还在更衣洗手,关月连忙抱着星儿抢进去打招呼:“邱大夫早!” 
“啊,关家娘子,早!”邱大夫擦了擦手,到药堂里坐下来,道:“怎么,儿子又病了?” 
“唔……刚发了几天烧,昨日好不易退下了,又咳嗽起来,夜里老是说胸口闷,难受。”她把孩子递了过去。 
邱大夫打开几层毯子,掏出他的小手,搭了搭脉,问道:“他的手还是没有气力?抬不起来?” 
“嗯。” 
“腿我上次给他扎了好多针,也没有半分起色?” 
“没有……还是……还是不听使唤……”她苦笑:“求您老再给他开些药。” 
“唉……不瞒娘子,我是技穷了。这孩子先天不足,四肢无力也倒罢了,心脉如此虚弱,在医书里是早夭之症 

。我看啊,你还是少往他身上费心为好……他活不了多久。服什么药都是如水浇石……反怀了他的胃口。” 
这话,也不是他第一次说了。关月初听的时候总也忍不泪如泉涌,听多了,却也不再惊奇,却也还是忍不住自 

欺欺人地争辩了一句:“不会罢?他……他明明活得好好的。” 
“说一句话不怕你心凉,这孩子活不过三岁。你瞧他嘴唇发黑,指尖发紫,这是心脉虚危之症。象这样的孩儿 

,大多数一生下来不出几天,即已夭折。他活到两岁已属万幸。往后的日子……”他长叹一声:“只会更加艰 

难。” 
关月一听,冷汗涑涑而落,颤声道:“大夫……你救救他……我求求你救救他。我……没有钱……除了钱之外 

,你要什么我都给你……” 
邱大夫淡淡一笑,道:“你也不必绝望。我只是人马马虎虎的大夫,你若能带着他到大一些镇子里,去找有名 

一些的大夫,或许他们还有法子。” 
关月眼睛一亮,道:“你告诉我,哪里还有更有名大夫?” 
邱大夫道:“从这里沿江而下,坐一天的船,便有一个极大的镇子,叫做神农镇。那里有一个天下最有名的神 

医,叫作慕容无风。他原本每隔几日也坐诊收病人的。这几年我听说他的夫人忽然去世,他伤心过度,竟有些 

神智不清,便极少问诊了。不过他有好些学生,也全是顶顶有名的大夫。你若能到那里去试一试,或许有救。 

不过……你不能坐船去,也不能骑快马。这孩子身子太弱,受不得半点颠簸,只怕在半途中都会病倒……那时 

,你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关月咬了咬嘴唇道:“邱大夫,您是见过世面的人。您替我算算,这一趟,要多少钱才走得到?” 
邱大夫看着她,迟疑关晌,道:“神农镇的诊费只怕是全天下最贵的。瞧一次病要十两银子。路费么……你走 

着去需半个多月的行程,来回吃住再怎么节省,也要个七、八两银子。这还不算药钱。这么重的病,药里一定 

会有人参……那个……你实在没钱,就好好地求求人家,或许遇到个好心的大夫,心一软,将这些药全送给你 

,也未可知。” 
“那您家告诉我从这里怎么走?” 
邱大夫吓了一跳,道:“你今天就走?” 
关月急道:“你说他活不过三岁,现在他已两岁半了,再不走,岂不晚了?” 
邱大夫道:“这几味药是星儿的常用药,全是药丸,你一并带在路上以备不虞。药钱就免了……希望还能看着 

他活着回来。” 
她接过药包,塞进背篓里,忍着泪,笑了笑,道:“多谢。” 

她到街头,刺眼的阳光正照着她的头顶,她只感到一阵昏眩,却弯下腰来,将背篓整理了一番,垫上小被子, 

将星儿放到背篓之中,带着一个巨大的斗笠,央人回村给杜奶奶报了个信便上了路。 
她的怀里只有一两银子和五十七个铜板。银子是临出门时杜爷爷硬塞给她给星儿买药的。她知道这是家里所有 

的积蓄。渔人不过是些可怜的穷人,打下的鱼也只能以物换物,几年下来也攒不了几两银子。 
她咬咬牙,走进镇子里最大的一家当铺。摘下手中的那枚绿幽幽的戒指交给柜房的老板。那是个精明的中年男 

人,他看了看戒指,不动声色地走进号房,悄悄地问号房的主事:“老郑,看看今天的好货!” 
那戒指翠绿如滴,烛光之下更是熠熠生光。老郑眼睛一亮,道:“莫不是哪家有钱的少奶奶来当她的嫁妆了? 

这是极品翡翠,你看,上下几乎没有一点瑕疵。我们铺子小当不起,这一枚只怕值好几万两银子呢。” 
“开玩笑。拿着它来卖的不过是个穿着草鞋的农妇而已。莫不是假的罢?” 
“真的?”老郑掀开窗子一角,把头一探,果见一个穿着粗布的妇人老老实实地候在门外。 
他心中一动,已有了主意,大步走到柜台上道:“这位娘子,这只是极普通的青田玉戒,值不了几个钱,不知 

娘子想当多少银子?” 
关月想了想,又看了看那戒指,见它放在掌上,只有铜钱一半的大小,料想也不值几个钱,便鼓起勇气,道: 

“五两银子……行么?不行的话,少一点也行。” 
“娘子取笑了,这哪里值二十两银子?不知娘子是要活当还是要死当。”他生怕她不懂,又解释道:“活当就 

是你把东西押在我们这里,以后还了银子利息,还可以取回。死当,就是卖给我们,钱我们一次付清。” 
“这之中可有价钱的区别?”这是她第一次到这种地方,完全摸不着头脑。 
“死当,我们会多给你一些银子。” 
“……那就死当。” 
老郑展颜一笑:“今天是我们开张的第一笔生意,给娘子一个吉利,不还价。五两银子在这里,您家拿好。这 

是收据。”他生怕她反悔,开出一式两张的详细收据。 
关月生怕他讨价还价,想不到如此顺利,不禁大喜过望,接过银子放在怀里,那收据却是看也不看,随手捏成 

一团扔在脚边,道:“那就多谢了。祝老板生意兴隆,福如东海。” 
“好走好走。” 

她买了些干粮,又装了一大壶水,将两双芒鞋别在腰上,便带着星儿上了路。翻了两座大山,迎面正碰上一个 

从西边来的商队,十四个生意人,押着几车货物正急匆匆地往前赶路。她心头大喜,上前打听,那商队一路往 

东,正好要经过神农镇,且已往来数趟,可谓熟门熟路。商人们见她孤身一个女子还带着个有病的孩子,便同 

意随行。一路上路过村镇,商人们歇在客栈,关月便带着孩子找个破庙、柴房,胡乱睡上一宿,只为省掉房钱 

。那些商人对她亦多照顾。原来这一带群山之中强匪颇多,只要路人按人头多少交出买路钱,倒也不与之为难 

。商人们见关月母子身无分文,便凑钱替她交纳路费。 

那星儿从未出过远门,一路上见山水风色与平日大不相同,甚为好奇。他学话极晚,过了两岁,还说不出几句 

完整的句子,一着急更是结结巴巴。关月亦不强其说话,生怕他用脑过费。他不能行动,吃了睡,睡了吃,大 

多数时间便乖乖地坐在背篓里,转动眼珠四处张望,甚为安静。 
这一日已行至离神农镇还有两日路程的小镇。关月前前后后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可以过夜的地方。而天公偏不 

作美,下着大雨。她无奈,只好到客栈要了间最便宜的下房,啃完干粮,正愈抱着星儿入睡。忽听门外一阵喧 

闹,“嗖嗖嗖”数声,似有飞箭向窗内射来。那客栈冷清,并没有多少客人。一时间人起马嘶,住客掩门塞窗 

,躲衣厨的躲衣厨,钻床底的钻床底,也有敢冒险夺路而逃的。 

只听得门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