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B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大胆采用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要发展个体经济,因为它()(1996年,理科第18题)    
    A是不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 B是解决我国劳动者就业的一条途径    
    C能增加社会产品和繁荣的市场 D有利于满足人民生活的多种需要    
    E能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4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的所有者权益包括()(1998年,文科第16题)    
    A资产受益权 B重大决策权     
    C资产支配权 D选择管理者的权力    
    E经营自主权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2001年,理科第24题)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 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     
    C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公有成分D股份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7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制D国家独资经营    
    8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A可以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实行联合和兼并    
    B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C在各自的范围和领域内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9非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经济(2002年,理科第26题)    
    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与公有经济可以共存 D与公有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    
    E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公有制经济起着补充作用    
    C要积极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D对满足人民需要、增加就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11现阶段,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2000年,理科第24题)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公有制经济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1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2002年,文科第26题)    
    A 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E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2004年第18题)    
    A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 B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C直接的社会劳动D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E劳动者实际支出的劳动    
    14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按劳分配、经营收入、资产收益等多种分配方式,其经济依据是()(1995年,理科第18题)    
    A存在商品货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    
    C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D土地、资产等创造国民收入的要求    
    E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及发展要求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分配之外的其他分配方式有()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按资本取得的收入    
    C资产收益 D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    
    16坚持按劳分配()    
    A必须反对平均主义 B要避免分配上的过分悬殊     
    C允许一部分人首先富起来D要贯彻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    
    17.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2005年多选题第19题)    
    A.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B.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分析题    
    1“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2“剩余产品归属于公有,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质性重要的体现。”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数量的优势上。”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4“在现阶段,我国的私营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私营经济一样,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5“股份制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6“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因此,它不应该参加社会主义分配。”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7为什么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8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的理论来说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    
    9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2002年文科、理科第35题)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Ⅰ    
    1。C2。C3。C 4。C 5。C  6。B7。B 8。B 9。B 10。D 11。A  12。B13C14C(二)选择题Ⅱ    
    1。AD2。ABD3。BCDE4。ABD5。AB6。ABCD 7。ABCD8。ABCD9。CDE10。ABCD 11。ABE12。ABCD13。BD14。ABCE15。ABCD16。ABCD17BCD(三)分析题    
    1。【答案要点】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2分)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会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能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劳动者学习先进,提高经济效益,也逐步富裕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有先有后的。(2分)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非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1分)    
    2。【答案要点】任何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都包含着所有制的主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由此派生的占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在这些权利中,收益权或剩余索取权是所有权的最终实现,因而也是任何一种所有制的最本质的内容。不同所有制的区别,就表现在“剩余”(可以表现为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剩余价值等)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不是归于私人,而归于公有。“剩余”归属于全民所有,就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本质体现;“剩余”归属于集体所有,就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本质体现。“剩余”归属于公有,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体现。    
    3。【答案要点】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要有量的优势,但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国有经济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在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的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它的主导作用。    
    4。【答案要点】私营经济与其他非公有制经济一样,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具有一般私营经济追逐利润、无偿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共性。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又不同于一般资本主义私营经济性质,它们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产生的,其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政策。所以,它们不是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而是参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    
    5。【答案要点】(1)股份制是以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可以包容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    
    (2)股份制作为资本的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姓“公”还是姓“私”,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制性质。    
    (3)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利于公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主体作用,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6。【答案要点】(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前提下允许各种分配形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虽然不属于按劳分配,但是它可以参加社会主义分配。    
    (2)生产要素是指土地、资本、劳动力、知识产权等,它们都是生产力的构成部分。它赖以存在的根本条件是生产条件属于不同所有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多种所有制,这就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是分配的一种形式。还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我们要建立生产要素市场,使生产要素成为商品,那么生产经营中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应该得到相应的收益。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7。【答案要点】 共同富裕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决定了劳动力价值是劳动者取得生活资料数量的最高界限,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归资本家占有,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不可能共同富裕,只会产生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从根本上克服了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决定了广大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归劳动者所有,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8。【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的所有制都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由一种经济成分为主体,多种成分构成。构成主体的经济成分,决定着所有制的性质。    
    (2)在我国,一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另一方面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存,这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从根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在劳动者之间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平等关系。所以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第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相对落后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公有制经济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形式,而不能成为惟一的形式,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共同发展。第三,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以此为前提,我们不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