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毛泽东还强调,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即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再拿这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到许多个别单位去考验,然后集中新的经验,形成新的指导意见去普遍地指导群众。    
    3。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本知识点自1999年以来尚未考查过)    
    【识记】(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根本的是说,一个国家的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把本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好。    
    (2)独立自主的原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统一战线中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提出的,即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后来又运用到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外国党(包括共产国际这类国际组织)的关系问题上,即必须坚持中国的事情要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坚决反对外国党的干涉,坚决反对照抄照搬外国党的经验和共产国际这类国际组织的决议指示。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坚决反对外来侵略和外来干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领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是辩证的统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内在要求,就是要把我们一切工作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要依靠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独立自主原则的坚持,是以自力更生为基础的。只有坚持把一切工作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才敢于同任何外来压力作坚决而不妥协的斗争,才能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    
    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国际性的事业,不是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最广泛的国际援助,需要学习外国一切有益的经验和先进事物。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与行为都是完全错误的,都是不利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    
    【运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第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讲的是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的关系问题,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集中反映。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青春,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备的思想条件。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离开了实事求是,也就失去了灵魂,就将一事无成。    
    第二,群众路线是建立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的,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讲的是如何正确对待人民群众这个根本性的最大的政治问题。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从来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就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智慧;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也就是接受最广大群众的检验。衡量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得失成败、衡量中国共产党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的最终标准,就是看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通过经济文化的发展给最广大的群众带来实际利益。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离开了群众路线,也就失去了根本,同样会一事无成。    
    第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为前提的,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制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纲领和路线,紧紧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另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一切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信任和依靠千百万人民群众,离开了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共同构成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是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应该着重理解和掌握的、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须臾不可离开的精髓和法宝。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本知识点自1999年以来尚未考查过)    
    【识记】1997年9月,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领会】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连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建立了新中国,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就没有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本知识点在2002年文理科论述题考查过邓小平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运用】(1)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面对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极为艰巨。历史把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课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这就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根据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和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这是毛泽东逝世以后,中国共产党遇到的一个全局性的、紧迫的、至关重要的大问题。    
    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当时出现的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坚持毛泽东晚年的某些错误,继续坚持“文化大革命”的某些做法,阻挠平反像“天安门事件”那样的冤案,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把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纠正视为“砍旗”;一种是借毛泽东晚年的某些错误,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功勋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乃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经发生过1956年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以致引起苏联党内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极大混乱的惨痛教训。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引以为戒,绝不能步苏联党的后尘,绝不能做赫鲁晓夫做过的事。    
    (2)邓小平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在新时期,邓小平和党中央领导集体一起,作出了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    
    第一个贡献就是,领导全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坚持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一方面,他坚决抵制和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讨论;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另一方面,他强调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晚年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坚决地批评了借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从根本上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右的错误倾向;指出正是因为我们遵循了毛泽东思想,才能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强调对毛泽东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这是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大局;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就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观点,成为他主持起草的、并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思想。这个决议的通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这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政治上、理论上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正确地解决了评价毛泽东和维护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这一重大课题。    
    第二个贡献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同时,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党在经济、政治、外交、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一整套方针政策,成功地开辟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3)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认真学习和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的重要精神。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早年投身革命,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