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之考古·中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探索·发现之考古·中国-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曾经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为夏代以前的“三皇五帝”传说,找到了实物依据,对中国上古时代社会发展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将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红山文化重大考古发现,带给人们哪些思索和启示呢?
  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一直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故乡。过去,人们普遍这样认为:中华文明从黄河的摇篮里孕育出来,然后,再传播到华夏各地。这种观念,似乎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定论。红山文化重大考古发现,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中国史前的历史。
  苏秉琦先生曾经说过,在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民族形成这个重大问题上,以往过分夸大中原的作用,忽视了北方的古文化。他指出,过去把黄河流域,称作中华民族的摇篮并不确切,而应该把它看做是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起到最重要凝聚作用的熔炉。
  以往,人们把城市的形成、文字的出现和金属铜的发明,这三大要素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而红山文化,则赋予了文明起源以新的内涵,它使人们注意到,礼制的出现,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特点。
  专家和学者们认为,从红山文化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的结构、布局以及玉葬之礼反映出,礼制,在5000年以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这种坛、庙、冢三合一的布局,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北京的天坛、太庙和明十三陵,而这两者的吻合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也是中华文化传统形成的过程。
  过去,人们把中国古代史看做是长城以南的事情,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先生突然醒悟:两千年来,中国的历史学家们,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这就是,秦始皇修建的长城遮住了人们的视野。历史上,中国人列祖列宗的活动范围并不是以长城作为界限。
  李济呼吁:我们以研究古史学为职业的人们,应该有一句新的口号,即打倒以长城自封的中国文化观;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腿,到长城以北去寻找中国古代史的资料。那里有我们更老的老家。


牛河梁第十六地点全景
  红山文化的重大考古发现,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是一个中心而是多个中心,西辽河流域、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严文明先生是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他认为,红山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它除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外,还继承了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的优良传统,此外,就是大胆地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
  严文明:“红山文化处的这个地方啊,它在西南,跟仰韶文化是接壤的,在东南,是跟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接壤的。然后它北面呢,又跟这个,其他的新石器,以这个采集或者是狩猎,以这个为主要经济的文化,它又有相当的交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呢,它就是整个中国的东北的,一个新石器文化的核心。
  距今五六千年间,发源于关中盆地、仰韶文化的一个支系,与发源于河西走廊遍及燕山以北,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的一个支系,他们在河北省的西北部相遇了。
  苏秉琦先生认为:红山文化坛、庙、冢就是他们相遇之后,迸发出的“火花”所导致的社会文化飞跃发展的迹象。 
  考古证明,红山文化时期,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
  伴随着中原发达的农耕生产技术的传入,使红山的农业如虎添翼,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学者们认为,人口的显著增长,也为红山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
  当时红山文化区域到底有多少人口,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不过,考古学家们还是从敖汉旗20世纪80年代的普查资料中,为我们了解红山文化规模之间的比较,聚落分布的密集程度,以及从红山文化聚落看当时的社会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实证。
  从规模看,小型的红山聚落面积一般是4000到5000平方米,中型的约三万到十万平方米左右,大型的红山聚落约为二至三平方公里。由此,可以看出,红山文化时期,不仅仅是积石冢有了不同的等级,红山人的居住点也有着大中小之分,这反映出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分层和进化的现象。
  崇龙尚玉、建造了大型祭坛、积石冢和女神庙的红山人,在5000年前有没有创造出文字呢?这个问题,让考古工作者踏破铁鞋,苦苦寻觅,而没有踪迹。 直到2001的夏天,才在赤峰市敖汉旗的红山文化草帽山遗址,发掘出了刻着文字符号的陶片。


牛河梁第十六地点中心大墓 
  令人感到困惑不解的是,这样一支跨进了文明之门的人群,在距今5000年左右,忽然衰落和湮没无声。红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南沟村的石棚山上,考古工作者在一处属于后红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群中,发现了一个周身刻有七个原始文字符号的陶罐。
  有的学者认为,这些文字符号,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天降陨石、爆发山洪、雪崩或者是样子奇特的怪鸟儿突然飞临大地。有人根据这些符号推测,红山文化晚期,这里的气候变得异常恶劣。
  王巍认为,造成红山文化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因为在距离今天5000年左右,正是大理冰期之后的一个寒冷期。而寒冷期到来之时,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农牧交接的地带,也就是红山人所在的地区。
  王巍:“因为我们知道,距今五千五到五千,五千二三百年到五千年左右吧,在全世界相当广阔的范围内,有一个这个气候的变化,比较大的变化。这个学术界管它叫降温事件。实际上不是一个事件,是一个时期,降温的时期,这个时期呢,这个温度降低,就可能是不是对当地的这种,农业啊,产生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大家都知道,农业,当时尤其是史前的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如果气候的这种,比较大的变化,可能对当时的农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有的学者,从红山人崇拜龙的习俗分析,在红山文化晚期,这里的气候除了变冷以外,还受到了严重的旱灾的威胁。
  对此,邵国田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红山文化晚期发生的崇拜危机,才真正导致了红山文化的衰落。
  邵国田:“2001的时候,我们在清理,这个草帽山,这个积石冢和祭坛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现在在博物馆呢,已经,当时清理的四个这个,四个这个女神的头像,但是每一件女神像都打碎了,尤其像现在我们戴冠的那个女神像吧,她是(被)打碎以后,把这个个冠,扔到一边,把这个脸部呢,又埋在一块,好像当时人埋进去的,这就说明在,这个给我们提示一个这样的现象,就是说,在红山文化的晚期,恐怕有一次,好像信任危机似的,就是说崇拜危机。” 
  邵国田推测,在红山文化的晚期,祭祀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然而,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他们的保护神却无能为力,于是,红山人在极度失望情绪的支使之下,亲手打碎了他们曾经膜拜的偶像。
  也有人说是战争造成了红山文化的衰落,他们认为,如果把红山文化晚期出现的部落联盟看成初级国家,那么,组成这个初级国家里的许多个部落,为了财产和利益,难免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就有发生武力争斗的可能。
  5000年以前,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墓里的主人,为什么只剩下一个头颅和一只手臂?根据这种现象,有的专家推测,在遥远的红山时期,曾经发生过残酷的厮杀。
  当战争到来的时候,作为敌人的一方,往往会毁坏另一方的精神信仰,于是,女神头像就成了被破坏的目标。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凤 
  当气温下降、寒冷与干旱、伴随着战争袭来之际,红山人会不会被迫离开他们生存的家园而大举南下呢?
  田广林:“这种可能是完全有的,从历史时期,这个人口的大部分流动来看,几乎每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的发生,总是和这个环境气候的波动,密切相关,在大范围内呢,气候变冷了,那么北方民族呢,就要向南,向比较温暖的地区流动,那环境气候呢,比方发生向暖的方向波动时候,这人就回来了,又回到北方,这样导致这个,中国古代的人口呢,一南一北这样移动呢。这个挪动,就是中国啊,农耕区和游牧区这个界限的,南北摆动一个最基本的原因。” 
  那么,红山人又是到那里去了呢?
  据专家研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记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可以与之对应。于是,有人把考古发现与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推测,红山人,是应黄帝的邀请而南下。
  史书记载,黄帝平定蚩尤之乱,曾经得到女魃的帮助,有人认为:古史所说的女魃,正是“红山王国”的大军。 
  这支进入中原的先民,在战争结束后并没有回到北方,而是在中原一带流动,大概在尧的时代迁至商丘,为商朝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这种说法似乎得到了印证,1976年的冬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安阳市郊的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中,发掘了商王朝第22位君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墓葬。
  妇好墓中出土的器物众多,但是引起人们兴趣的,还是随葬的商代玉雕龙。考古界普遍认为,商代的玉雕龙,具有红山文化玉雕龙的特性,据此,有的学者认为,红山文化是商文化的祖先。
  在中国史前时代,对玉的崇拜,除了红山文化以外,还有生活在距今5300—4200年前良渚文化的先民们,良渚人生活的地域在江浙一带。虽然与红山人生活的区域相隔千里,但在玉器上却有着共性。
  有人推测,正是红山人向中原的迁徙,才造成了长江下游地区文化面貌的急剧变化,并融入了红山文化崇玉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良渚文化。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认为,红山文化不仅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5000年以前就传播到了海外,并影响了东北亚地区。
  然而,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当今天的人们面对5000年以前红山文化的时候,仍然有许多困惑和未解之谜。
  据专家推测:红山文化晚期,红山人的人口应该有数万之众,但是,到现在为止,所发现的只是在积石冢里少数显赫人物的墓地。


红山文化首次出现的玉人
  那些众多的普通红山人的墓葬却淼无踪迹,他们死后埋在那里呢?
  红山玉器是红山文化最突出的标志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东北地区玉器的典范,然而,它所蕴藏的内涵和奥秘,至今人们还无法完全破译和解读。
  创造了积石冢、女神庙、大型祭坛的红山人,为什么在进入文明的门槛以后突然衰落?造成红山文化走向低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仍然是笼罩在红山文化上的神秘面纱。对此,严文明先生持这样的观点:
  严文明:“我说它(红山文化)没有消亡,我最多可以讲,它走向低谷。这个文化它有时候有高潮,有低潮,它是一起一伏的,在这个后头呢,可能稍微(出现低潮),就在这个周围地区啊,它走向低谷,但中原地区起来了。那么为什么说,那些文化没有消亡呢,我们只要以后,我们再往后面看一看,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红山文化的地方是燕国,这个良渚文化的地方是吴越,这个湖北这个地方是楚,都是大国啊 ,它这大国也不是随便就起来的,它是有基础的,这个基础就在这个时候。所以我说这些文化,它没有消灭,它只是稍微走向低谷了,以后它又起来了,成为整个中国华夏文明的一个广泛的基础。” 
  2004年,红山文化命名将近半个世纪,这一年的春天,牛河梁遗址16地点发掘项目,成功入选了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6地点的中心大墓是迄今为止,在牛河梁发掘的规模最大的墓葬之一,同时,它也是营造最为费工的一座墓葬。大墓凿山体而建,石穴长3·9米,宽3·1米,深约5米。死者随葬的玉器有五件,其中,首次出土的玉凤和玉人,再一次引起世人对红山文化的热切关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