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西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扫描西部-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格尔木附近有胡杨林,而且是青海省独有的。”我与格尔木市宣传部的同志见面后,他们就此骄傲地向我推荐。柳叶和阔叶集于一树的胡杨,有异叶树之称。因为耐干旱耐盐碱,又被誉为大漠英雄树。对胡杨我是熟悉的,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克里雅河畔就多次见过,因之对其格外有感情。受其“青海独有”的诱惑,我在市委宣传部同志陪同下,从格尔木出发驱车50公里前去看个究竟。    
    那天我们从格尔木启程的时间为下午两点多,车子沿着公路向西开去。天上骄阳高悬,地下热浪滚滚。戈壁滩上一簇簇一簇簇红红的红柳枝头,在微风下摇曳。正在昏昏欲睡间,突见地平线的尽头,到处都是蓝莹莹的湖水。湖堤上,一行行大树倒映在水中。那湖狭长得好象没有边沿,随着车行而作无限沿伸。我知道,这是虚假的自然现象,即戈壁奇观——海市蜃楼。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离开公路。在拐向通往胡杨林叉路口的地方,格尔木市旅游局在这里竖起一个巨大而又醒目的广告牌,向游客介绍胡杨林。上面写道:“格尔木胡杨林位于昆仑下的托拉海河畔,面积约十平方公里。”“胡杨林被称为‘活着的植物化石’,我国西部现在仅有新疆塔里木河畔胡杨林和格尔木托拉海河畔两处,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这个广告提法有误,中国西部并非就“新疆塔里木河畔胡杨林和格尔木托拉海河畔”两处有胡杨林。当然格尔木有胡杨林,是可以称得上弥足珍贵的。后来我们钻进胡杨林,虽然也看到了一些几近衰老的胡杨,但这里的胡杨由于地处洼地,水源充足,总的来说长势茂盛。    
    我们欣喜地看到,托拉海胡杨林受到有效地保护,承担保护责任的一对老年夫妇长年住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这片胡杨林不仅有效地阻止了西面几座高大沙丘向东面戈壁的进逼,而且由于这片天然胡杨林的存在,为格尔木的绿化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在格尔木有一种说法,养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人难得多。胡杨根系发达,它的耐盐耐碱特性,显然对格尔木人是重要的。它是可以做为绿化树种之一,在格尔木贫瘠的土地上广为栽植。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腹地——达里雅布依,我就看到那里就有大片人工胡杨林在茁壮成长。在研究价值上,我觉得最需要研究人员回答的问题,是这片孤立存在的胡杨林同塔里木盆地大片的胡杨林是什么关系?它为什么能在柴达木盆地独立维系生存至今?


第一部分 青海大森林第5节 今日昆仑山口

    走过青藏公路的人,没有谁不知道昆仑山口,因为这里是必经之地,还因为这里是昆仑山的门户。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四围高山耸立,雪峰连绵,十多年前仅有一条青藏公路蜿蜒穿过时,显得格外荒凉。而今这里一改前貌,只见碑刻成林,雕塑高耸、神石兀立,荒野中展露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昆仑山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历来有“万山之祖”之称。“登昆仑兮回望,心飞扬兮浩荡。”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的这一名句,高度概括了登昆仑山者的感慨。距格尔木160多公里的昆仑山口,往往被人们视为进入昆仑山的大门,也是从青海赴藏的必经之地。因此到达者无不怀有一种神圣感。    
    近年来,昆仑山口由于文化的陡然富集,强化了这里的不寻常性。青藏公路在这里呈南北向。自北向南走去,山口公路左侧,是由20多块条石组成的碑林,碑刻的内容基本是对昆仑山的歌颂,以及登昆仑山的感受。其中有1956年6月,陈毅元帅路过昆仑山口时,所作的名为《昆仑山颂》一诗。他写道“峰外连峰峰不存,岭外有岭岭难寻。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线平。”一位名叫杜青的人士所作的诗,也对昆仑山充溢着敬仰之情,他写道:“独爱昆仑风韵壮,骋眸苍莽巨龙蟠。”崇拜昆仑山,是碑林众多文字的基调。    
    碑林的南面,是当地藏族群众以红砖修筑的用于烧香拜谒的两座煨桑,虔诚者除了在煨桑开口的地方烧香,还在上面披上洁白的哈达,以示敬意。煨桑旁边的地面上,置有一块办公桌大小的白色巨石,上面刻有“昆仑神山”四个醒目的大字。过路的很多司机都要来摸一摸它,祈求神的佑护,获得幸福和安康。    
    碑林后面的山坡上,是一幅用无数个白色石块连成一线,摆成长约百米、宽约五六十米的中国地图。在各省、市、自治区首府的位置上,竖立着一块块打磨光滑的条形花岗岩石墩,上面分别刻着云南、辽宁、上海等地的地名。看得出,这幅地图对于来自全国各地过往昆仑山口的人别具吸引力。尽管此处海拔很高,空气稀薄,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喘口长气,以补充氧的不足。但他们往往主动地不辞辛苦地去找自已的家乡所在地,然后拾起石片,深情地叠置在各自省、市、自治区标记墩上,有的已叠高十多片。    
    公路右侧的文化积存更为丰富。最为显眼的是1995年10月,格尔木市修建的“昆仑山口”纪念碑。这个底部带有四阶基座的碑体不仅刻有立碑的时间和此处的海拔高度,还在主碑后面的一块黑色大理石上,附有“昆仑山口碑记”。碑两侧各置石雕一座,为左麒麟右雄鹰。或架起或缠绕在纪念碑上的五颜六色的经幡,随风飘动,更为纪念碑增加了庄严和神圣。不幸的是,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发生一次8.1级特大地震,主碑被震毁倒下,只留下“山口”二字。此次地震断裂带距“昆仑山口”纪念碑的确太近了,往北仅约四公里。至今,地震断裂带仍给目睹者以强烈的震憾,最深的地方有两米多,宽达三米多。断裂带大致呈东西向在绵延起伏的昆仑山上做无限延伸,远远看去十分醒目,如同一辆深耕的巨型拖拉机在山上刚刚走过。    
    昆仑山口纪念碑的南面,是高耸蓝天的“杰桑·索南达杰烈士纪念碑”。他的如同真人头像大小、两目炯炯有神的照片被镶嵌在碑体的中下方,照片两侧竖刻着“音容常在 功盖昆仑”两行字。英雄光辉形象下面的文字,镌刻的是他为保护藏羚羊与犯罪分子搏斗而牺牲的不朽业绩。1994年1月初,时任青海省治多县委副书记的杰桑·索南达杰,受县委和县政府的委托,率领一个5人工作组前往著名的可可西里无人区考察,目的是寻求保护此地珍稀动物和矿产资源的有效途迳。在可可西里腹地,索南达杰一行意外地截获了两个盗猎珍稀野生动物犯罪团伙,抓获了20多名犯罪分子,同时收缴了21支枪,一万多发子弹,还有五辆满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皮张的汽车。押解返程途中,也就是1月18日,其中部分犯罪分子经阴谋策划,在杰桑·索南达杰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凶残地杀害了他。年仅40岁的英雄为保护野生动物,就这样倒在了高原上,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路过这里的人读着镌刻着他的事迹的铭文,无不向杰桑·索南达杰投去敬仰的目光。据称,南面200多米处的正在建造的青藏铁路高架桥,准备以杰桑·索南达杰名字命名。    
    索南达杰碑的南面竖立着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雕塑。这个由三部分巨石组成的雕塑。最上面是一双巨手托护的地球,中部近乎方形巨石上分别用汉、藏、英文刻着“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几行字。基底的立面石板为浮雕,上面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图象,那轻盈的体态,矫健的四肢,弯曲的双角,让人产生怜爱之感。    
    也许是为了强化保护可可西里的意志,在自然保护区雕塑的南面,又一个雕塑突兀而起。顶端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的抽象造型,下面是近似树木主干的条形岩石,并刻着“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应尽职责”一行字。再下面以鲜红色大理石板拼立的一米多高的方形体,以“保卫可可西里”为题,刻有介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文字。可可西里地区位于北纬33度20分——36度36分,东经89度30分——94度00分的青海高原腹地,包括昆仑山以南,唐古拉山以北,青藏公路以西的青海西南部以可可西里山为主体的广大区域,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读了这些介绍,方感到,地处青藏公路以西的这些碑刻,正是位于可可西里地区的东部边缘。    
    显然,在这里集中竖立与可可西里保护区相关的雕塑和纪念碑,最能展示广大人民群众保护可可西里的愿望和决心。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可可西里本应因为生态的脆弱不应再受到破坏,有限的藏羚羊不再受到猎杀,人人都应该成为自然之友。但是,严酷的事实告诉人们,由于藏羚羊满身是宝,一些犯罪分子受经济利益驱动,仍不惜以身试法。仅1999年4月11日至5月10日,国家林业局组织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区,开展打击盗猎藏羚羊犯罪的“可可西里一号行动”,就捣毁了13个盗猎团伙,抓捕盗猎分子40多人,查获藏羚羊皮388张,缴获枪支9支,子弹7900发。    
    “昆仑山口”纪念碑的后面,又是一座大型碑体。这座没有什么雕琢的横向巨碑,看上去古朴而又庄严。它的建造是为纪念2000年5月,因攀登地处昆仑山的6178米的玉珠峰而不幸牺牲的王海亮、任玉昆等5位勇士。他们生前曾分属于广东和北京的两支业余登山队。在职业登山者眼中,玉珠峰由于地处相对较低的海拔高度和适宜的登攀难度,多年来成为国家登山队向社会普及登山知识的良好场所。然而在2000年5月,由于组织不当,登山者欠缺登山知识,加上气候突变,导致5名登山者死亡。蓝天白云之下,被顶立其上的高一米余、宽约两米的一块巨石上,描红的“情系昆仑 魂归玉珠”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不过,从碑上所刻的要珍惜生命的文字来看,其话语多少表露出对勇士们的死有些惋惜和不赞同的意味。不错,惋惜是对的。但是,死者所表现出的不畏难险的勇气,难道不是更可贵吗?一些中国人所欠缺的探险精神和创造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截然相反的表现。因此说,他们的死是一种民族向上精神的张扬。他们的不足,是欠缺对大自然的了解和认识,而这一点,人类永远也难以穷尽。因此,人类在向大自然的探索中,面临危险,甚至葬送生命是难以回避的。年轻人的死是不幸的,但低调的碑文,给人以压仰感。这与昆仑山的高昂、宏伟和不朽,是不和谐的。敢于攀登雪山的人,自有大山的风采。那些惜命者因为难以理解英雄们的伟岸,才在莽莽的昆仑山口,呼出了“珍惜生命”的不谐音。    
    这就是2002年7月25日我所看到的昆仑山口。这里有对莽莽昆仑的寄托,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有神秘的宗教氛围,更有无限的悲情。再想想鲁迅先生说过的话:“其最为世间所知,常引为故实者,有昆仑山和西王母。”诸如八仙过海、女娲炼石补天、共工触怒不周山、白娘子盗仙草、羿射九日、精卫填海、西王母蟠桃盛会、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都与昆仑山有关,更会使每一位登临海拔近5000米的昆仑山口者,感到这是一次不寻常的游历。


第二部分 都兰奇观第6节 都兰奇观

    从北线西行,自南线东行,这是我们环行柴达木盆地的大致路线。计划中,东行线的都兰县诺木洪乡是我们预定要落脚的地方,为的是要看那里知名的贝壳梁。    
    穿过秃山,走过戈壁,初到诺木洪乡会有完全异样的感觉,这里居然到处绿树参天,空气湿润。细一打听,多年来,这里设有劳改农场,基本是劳改人员的辛勤劳作,使荒漠变为绿州。由此可见,再干旱再贫瘠土地,都是可以改造的,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贝壳梁地处都兰县诺木洪乡北部戈壁。这是一道长三四公里,宽五六百米、高一二米的土梁,地上地下到处堆集着多为指甲盖大小的或白色或灰色贝壳,因此有贝壳梁之称。    
    我们站在贝壳梁放眼四野,周围几十平方公里一马平川,为何唯独这里会堆积这么多与现代贝壳没有多大区别的贝壳?    
    听当地有的人说,贝壳梁是远古时期留下的,形成年代为15万年前,才没有变成化石?事实上,这一观点同样让人生疑。15万年的时间消磨,质地并不特别坚硬的贝壳,在日蚀、风蚀、细菌的综合作用下,早该化为泥土。    
    专家的看法呢?我在一份材料上看到,有的专家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