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 第4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是越老越不如早先聪敏,在礼部半年多了,也没有什么成就。

  他却是忘记了,自己安排曹寅去礼部,本来就是奔着荣养去的。本就是个轻省衙门。曹寅又是副主官,自然也不好插手政事。

  随即,康熙收了收思绪,毕竟现下还不是能省心地时候。

  兵部随即上的折子,却是使得堂上众人都不禁竖起了耳朵。

  哈密的战报回来了,据甘肃提督师懿德疏报,三月二十六日,驻防哈密游击潘至善笔帖式常保住等率二百旗兵,同哈密汉王白克额敏击退来犯地两千余策妄阿喇布坦兵。使得贼兵败退二十里外。

  虽然听着是打了胜仗,但是却没有几个人当真。

  蒙古人最是彪悍,就算是被暂时逼退。但是二十里的距离,快马不过是一个时辰的事,瞬息可至。

  就算这次攻城未果,还有下一次。

  说不定这咱功夫,数千里之万不晓得战了几个回合了。

  就算这战报上没有水分,策妄阿喇布坦带来地却是两千多人马,那城里驻防的二百骑兵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守土有功暂且不说,〃击杀九十人,生擒三人。击退两千余人〃,不管是搁在什么时候,都可谓是战功显赫。

  就听康熙开口说道:〃官兵甚少,辄奋往争先,杀退二千余贼,深为可嘉。所有在事及受伤阵亡官兵、哈密兵应行赐恤之处,兵部速议具奏。〃

  兵部尚书殷特布想来已经有了章程,躬身回道:〃启禀万岁爷,臣部几位大人商议后。已经联名书了折子。〃说着,从袖口中取了折子,双手奉到头顶。

  康熙点点头,内侍已经从殷特布手中接过折子,递到御前的书案上。

  兵部几位堂官的意思,按照先外后内的规矩,遣兵部司官与理藩院司官各一人,去哈密上次汗王白克额敏。至于那奋勇杀毒的二百旗兵,不管是阵亡受伤。还在继续坚守哈密地。则等事定日再议叙。

  〃准奏!〃康熙将折子合上,开口说道。

  随后。殷特布退回他地位置,兵部的差事也算是回禀完毕。

  在听闻了西北地战况后,众人心里越发眼热。

  一个从三品的汉人游击都能占了这个〃便宜〃,捞了这么一份军功,那他们这些八旗子弟,岂能落在南蛮子后头?

  康熙接下来吩咐大学士与尚书等人的话,却听得众人晴天霹雳一般:〃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处,著派贤能司官一员,驰驿前往,令胡土克图速遣人前往策妄阿喇布坦处去云,中国至圣皇帝大沛仁恩欲天下共享太平,尔无故发兵,被驻扎哈密二百缘旗兵及哈密回子尽行击败。今既败北,如何度日?何不速遣使至皇帝前跪请伏罪。尔若不如此恳求,必加天讨……〃

  这是要招抚,而不是剿灭了!

  不过是几千不安分地厄鲁特人,胆敢行如此大不违之事,自当严惩,岂能姑息?

  这样的话,往后再二再三,朝廷的威严何在?

  曹对于武事并不热衷,心里想着的是那个战报上提到的笔帖式常保住。

  说起来,这个却不算是陌生人。

  他是永庆的族弟,伯爵府的旁支,其祖父是永庆祖父的庶弟。

  早年永庆在京时,联系不多的完颜氏族人中,就有这个常保住。

  曹还曾遇到过两遭,一起在永庆家喝过酒。

  永庆出京后,曹没有再见过常保住,只知道他补了笔帖式,后来出京当差了。实没想到,他竟然去地是哈密。

  笔帖式,正八品的顶戴。

  能名声直通御前,不晓得是哈密那边人才匮乏。还是沾了〃完颜〃这个姓氏的缘故?

  只是,策妄阿喇布坦难道是吃饱了撑得,来征战玩儿?

  曹浑浑噩噩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脑中闪现。

  要是因雪灾的缘故,策妄阿喇布坦就该带着人马多多劫掠四方,而不是在想着围城。

  没有后勤供应。攻打城池那简直是玩笑一般。

  能够底气这么足,倚仗的是什么?这幕后有没有其他人的操手?

  曹的脑子里出现地是北边地那只大熊,如今正是沙皇彼得当政的时候。

  莫不是鄂罗丝有了南下扩的打算,这可是件大事,得需要小心提防。

  就连曹这半吊子,都能想到其幕后倚仗之人上,康熙自然也是晓得的。

  曹想到这点,寻思刚才的所谓〃招抚〃,看来更像是〃安抚〃京里地人心……

  少一时。散朝。

  曹已经是没了困意,十六阿哥凑上来,低声道:〃曹。有话对你说,跟我来。〃

  曹原是同兵部的几位属官一处,闻言对几个下属摆摆手别过,自己个儿随着十六阿哥出去。

  鲜少看到十六阿哥这般郑重的模样,曹心里也是纳罕,猜不到他到底想说什么。

  说话间,两人到了个海子边上。

  这里甚是静寂,水波荡漾,几只水禽在在岸边飞来飞去。

  〃什么事。还巴巴地来这边说?〃曹见十六阿哥沉吟不语,笑着开口问道。

  十六阿哥却是没有笑模样,看着曹,皱眉道:〃孚若,有件事儿不对头,你心里要有个数。〃

  曹闻言诧异,道:〃十六爷,这是哪一出?〃

  十六阿哥犹豫了一下,道:〃昨儿派去你家的人。虽说打地是额娘地口号,但是你也当知道,我额娘是做不得主的。皇阿玛同姨夫是总角之交,又念及先前老太君地情分,多关照些也不算什么。奇就奇在太后那边,不晓得有谁在太后面前吹了风,她老人家好像是姨娘有所误解……我额娘听着她话音不对,心里有些不放心,昨晚寻我。让我转告你。让姨娘称病,先别往宫里谢恩了!等太后消消气。或是过了这阵再进宫也不迟。〃

  能有什么误解?

  李氏行事循规蹈矩,没有闹出了不得的笑话,名声甚好。

  太后那边,该不会是因李氏地身世,才心中恼怒的吧?

  曹点了点头,道:〃嗯,晓得了,谢过娘娘与十六爷……〃说到这里,却是想起昨儿听初瑜说起,她们婆媳今儿就要进宫谢恩。

  他忙掏出怀表看了,已经是在辰正(上午十点)。

  十六阿哥见他神情,道:〃怎么,姨母今儿就进宫了?

  曹点了点头,道:〃看来要先到园子门口看看,母亲进园子没有。要是没有的话,我骑马回城,却是真可好拦住。〃

  十六阿哥道:〃如此最好。那咱们也别耽搁了,这就去园子门口问问!

  却是刚好来迟一步,李氏与初瑜婆媳两个已经进了园子。

  李氏性子柔弱,早年虽也进过宫,但是不过是以王嫔地亲眷进的,很少接触其他宫妃。

  却是不晓得太后这位老人家,会如何对李氏。

  十六阿哥见曹脸上多了担忧,拍了拍他的肩膀的:〃你别担心,还有我呢。再说太后老人家不快虽不快,却不会行是歹毒之举。姨母是诰命,又不是后宫,最多一个冷脸子到头了,不用放在心上。〃

  要是李氏身上没有身世之谜,自然是如此,如今却有些不保准了……疼难忍。

  西北用兵,虽说派出的两路人马数量都不多,但仍是烧银子。

  康熙正想得跑身,就听魏珠低声道:〃万岁爷,奴婢奉命往太后宫去送吃食,出来时,遇到了进宫谢恩的曹夫人与和瑞郡主。〃

  〃谢恩?〃康熙沉吟了一下,起身道:〃晓得了,难为你用心,走,过去瞧瞧去……〃

  又码到这个时候,泪,争取今晚正常过来,睡觉去,梦中求票票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五十二章 血亲(上)

  畅春园,寿萱春永殿。

  太后坐在炕上,笑眯眯地看着宜妃抱在怀里的重孙女。

  她十几岁就离开科尔沁,进了紫禁城。虽说没有生育一儿半女,但是嫡后的身份却使得她儿孙满堂。

  孙子、孙女就有数十人,到了重孙子这一辈,已经上百人。很多人,她都没有得见,如今不少重孙、重孙女长大成人,连玄孙都有了。

  宜妃原是坐在挨着炕边的小凳子上哄孙女,见太后有兴致,笑着将小姑娘放在炕上,用蒙语对太后说道:〃太后,您瞧,这小丫头的耳朵,同她阿玛一样,都随了主子爷,看着着实可人疼。〃

  太后一辈子不会说汉话,太后宫中,使唤的都是蒙古与满人奴才。就是康熙来这边请安,也多是用的蒙语,偶尔也用满语。

  早在太皇太后还在世时,后宫中没有汉妃,上至嫔妃,下至太监宫女,多是说满语,还有说蒙语的,说汉话的少之又少。

  太皇太后去世,才算终结了大清后宫中的满蒙语时代。

  虽说还有个太后,也是不谐汉话的,但是因她向来荣养,鲜少插手宫务,所以在后宫的影响完全比不上太皇太后。

  不过,其他的地方说汉话可以,在太后面前,众人还是要蒙语或者满语对答。宜妃入宫早,又是个机灵人。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讨好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她的蒙语也学得甚是用心,说的极为利索。

  因这个缘故,在后宫诸位嫔妃中,太后待宜妃最为亲厚。

  加上宜妃地长子。又是太后亲自抚育地。所以相处起来又是不同。

  这被宜妃抱到炕上地小姑娘。一岁半大小。看来是见天被人瞅来瞅去地。她也不怕生。站在那里。眼睛乌溜溜地。带着几分好奇地望向太后。

  太后见了。很是喜欢。伸手拉她到跟前。抱她在膝上坐了。用蒙语赞了几句。

  小姑娘抿着小嘴。看了看坐在凳子上地宜妃。又看了看侍立在其身后地母亲与祖母。歪着小脑袋。巴巴地看着太后胸前地一串金珊瑚手串。

  太后瞧了。便将前襟前地手串解下。挂到小姑娘胸前地扣子上。

  小姑娘好像很意外。睁大了眼睛看了看太后。又低头看看自己地前襟。已经笑得露出两个小酒窝。她伸出一双胖胖地小手。把玩着那串珠子。

  太后眯着眼睛。用手摩挲着小姑娘的后背。

  小姑娘可见是真高兴了,小嘴咧着,〃咯咯〃地笑出声来。

  突然,她停止了把玩,伸出两个小胖胳膊,一把搂住太后地脖颈。

  太后先是唬得一怔,随即却是被小姑娘给逗笑了。

  小姑娘搂住太后的脖颈,探出脑袋去,在太后脸颊上〃吧唧〃一声。亲了一口,留下了湿乎乎的口水印。

  这小姑娘不是别人,正是十六阿哥的嫡长女。

  今儿,她是被母亲郭络罗氏抱着给宜妃请安,又让宜妃给带到太后宫来。

  十六阿哥现下只有这一个女儿,又是嫡出,自然是爱之如珍似宝的。

  平素见了,他就是将女儿抱在怀里,不肯撒手。看到什么好东西,都想着淘换过来给闺女玩儿,倒是比对儿子更亲近几分。

  父女之间的互动,就是来〃香香〃。~~~~

  变着法的哄姑娘高兴,让闺女〃香〃自己一个,就是十六阿哥平素的乐事。

  小姑娘一时欢喜之下,便主动〃香〃了太后一下。

  太后虽说已经五代同堂,儿孙众多,但是彼此难得相见。

  就算见了。孩子们也都被大人教了规矩。只会磕头请安,守一个〃礼〃字。像小姑娘这般天性流露的还是头一遭。

  太后也是添了欢喜,见曾孙女喜欢这金珊瑚地物件,便叫人将首饰匣里的几样金珊瑚首饰都送了过来。

  有项圈,有朝珠、佛珠,还有戒指与耳环。

  七七八八的,摆了半炕。红彤彤地,分外醒目。

  小姑娘已经是看不过来,不晓得摸哪个好了。

  太后见她伸手要抓戒指,忙递了个项圈给她把玩,随即吩咐宜妃道:〃那小物什,让十六媳妇帮孩子收着,要不,送到嘴里,可是了不得。大的东西让她先玩儿,走时也都给她。〃

  屋子里除了太后与宜妃外,德妃也在,坐在宜妃对面的凳子上。宜妃身后侍立的是王嫔与十六福晋婆媳,德妃身后是十四福晋与几个在园子里伴驾的年轻贵人。

  这半炕的金珊瑚首饰,足有一二十件,说赏就赏了,连宜妃都有些眼热。

  宜妃笑得花枝乱颤,转过头来对王嫔与十六福晋道:〃还不快点谢赏,连我都眼红了,这曾孙女一来,可是入了太后的眼了。〃说着,又笑着奉承道:〃借太后吉言,今儿得了太后的赞,又得了太后的赏,也是这孩子地福气呢!〃

  王嫔与十六福晋上前,身子已经插葱似的,矮了下去谢赏。

  太后笑着摆摆手,叫她们起了。

  宜妃又笑着说道:〃太后,这孩子十五个月了,还没起名儿,要不然就恭请太后赐个名

  太后笑着点了点头,寻思了一会儿,道:〃小名就叫宝音吧。〃

  屋子里众人,除了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