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8-宛如梦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918-宛如梦幻-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死,他想出一条毒计,联合今川,停止了对甲、信的海盐供应,并在边界布置重兵缉拿私商。  甲信都是平原和山区,不靠海,海盐供应一断绝,信玄差点儿没当场愁死。幸好正在危急关头,越后竟然送来了海盐。谦信写信给信玄说:“我与公战,以刀剑不以食盐。”  今川军土崩瓦解,信玄很快就吞并了整个骏河国和半个远江国,并且还向东打到小田原城下,和上杉谦信一般面对坚城慨叹一番。稍加休整,他又以将军足利义昭的密诏为借口,撕毁了与德川家康的盟约,开始向西挺进。但在三方原大败德川和织田的联军,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武田军竟突然退兵了。  因为这位绝代枭雄武田信玄的人生,已经黯然地走到了尽头,享年五十三岁。


第二章 龙、虎、狮子的咆哮最后的咆哮(图)

后北条第三代,老谋深算的北条氏康。左方是《信长之野望Ⅺ•;天下创世》中氏康的形象。    

  听到武田信玄的死讯,上杉谦信大哭三日,从此不再出兵信浓。1577年前后,他应将军足利义昭所请,向西推进,吞并能登,进攻越前,讨伐“囚禁将军的大恶徒”织田信长。其时信长正在畿内与本愿寺、松永、毛利等势力苦战,闻听毗沙门天王的正义之剑指向自己,大为头痛,只好在越前采取游击战术,阻扼上杉军前进,等待冬天到来。  谦信虽然善战,但战略思想相对陈旧,每年当北陆雪降,难以行军的时候,定然撤兵后退,不像其后的柴田胜家,有铲雪前进的魄力。第二年春暖雪消,谦信再度发兵,结果脑溢血死于越中——享年四十九岁。  在此前的1571年,北条氏康也去世了,三雄关东毕生鏖战,终于各自撒手尘寰。武田家不久后即被织田信长灭亡,上杉家臣服于其后的天下人丰臣秀吉,而几乎完成“关八州独立王国”的北条氏政,终于在丰臣秀吉的三十万讨伐大军面前,丢掉了难攻不落的小田原城——倒是一直与他恶战不休,虽败不亡的里见、佐竹等关东大名,靠着政治嗅觉灵敏,将家系勉强延续到新的时代。


第二章 龙、虎、狮子的咆哮南总的里见

立见三立    

  日本著名古典小说《里见八犬传》中提到过的里见氏,原居上野,室町中期,里见义实确定本处于安房馆山,其子成义(“成”字,为古河公方足利成氏一字拜领)将势力扩展到上总,逐渐发展成为战国大名。  第三代里见义通,完全确立了家族在安房和上总的第一豪门地位,并修筑鹤谷八幡宫以显示自己的权威。1518年,义通病殁,遗命传位于才元服(男子举行的成人礼)的嫡子义丰,而暂时让兄弟实尧代领家督之位。但义丰不甘居于人下,奇袭实尧居城稻村,逼迫老叔自杀。其后实尧之子、得到北条氏纲支持的里见义尧在泷田•;犬挂之战中击破义丰,义丰退入稻村城,落得和实尧相同的下场——史称“天文的内讧”。  义尧是里见家一代英主,但在他担任家督的四十年间,先后爆发了两次国府台会战,里见与北条的长时间同盟,至此破弃。第二次国府台会战后,里见家的势力开始衰退。后来里见义弘继义尧为家督,鼓励百姓“落书”(就代官贪污害民等事,直接向家主上书),可以说是一位贤君。但他文治不错,武功很糟,被迫再次与北条和睦,居于人下。


第二章 龙、虎、狮子的咆哮常陆的佐竹(图)

佐竹五本骨扇月丸    

  佐竹氏出于清和源氏的高门贵姓,战国时代,佐竹的势力上限,包括大部分常陆国和部分陆奥、下野等地,对于上杉和北条的关东争夺,基本上保持中立,以等待渔翁获利的机会。  战国中期,佐竹氏的当主为佐竹义昭。义昭子义重,英勇善战,同时南挡北条,北拒伊达,屡战屡胜,人称“鬼义重”。1589年,义重让位于嫡子义宣,自己退居二线,运用灵活冷静的外交手段,在丰臣秀吉攻伐小田原时,保住了佐竹旧领安然无恙。两年后,佐竹义宣完全统一常陆国,将居城移往水户。据文禄四年(1595)的统计,佐竹藩知行(封邑)为五十四万六千石——一石为十斗,以石数来计算领地上的年贡收入,是安土、桃山也即后战国时代以后的习惯了。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周防的大内(图)

  莫论胜败迹  人我暂时情  一物不生地  山寒海水清  ——陶晴贤绝命诗    在日本古代语中,“中国”一词,并非是“大唐”、“大明”的同义语,而是指日本本州西部的山阳、山阴两道地区,共十六国。  中国地区多山,土地相对贫瘠,然而“穷山恶水出刁民”,此处的豪强纷争,并不比关东逊色多少。应仁年间,这一地区最大的势力是西部的大内和东部的山名,中间还夹杂着细川、武田、京极等大小家族。但是,真正从旧时代守护大名发展为新时代战国大名,并煊赫一时的,只有大内一家而已。    

大内花菱    

  大内氏祖上,据说出自百济(朝鲜古代王国)的琳圣太子。室町时代,大内弘世身任周防、长门两国守护,其子义弘更身兼六国守护,成为将军足利义满的抑压对象。此后四传到大内义兴,义兴绝代枭雄,势力囊括整个西部中国和北部九州,进而入京接受管领代(代理管领)之职,声威足以与“半将军”细川政元相抗衡。到其子义隆的时代,更完全垄断了遣明船贸易——然而这时候,大内氏的灾星却出现了。  从内外两个方面毁掉大内的,共有四人——陶晴贤、尼子晴久、毛利元就和大内义隆本人。  义隆领有周防、长门、安艺、石见、备后、筑前和丰前七国守护,毕生与少弐、大友、尼子诸氏争胜。他是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和文化保护者——当然,换句话说,不是能够长久生存于战国乱世的雄杰。  天文四年(1535),后奈良天皇即位,义隆献上大量礼金,换得太宰大弐(九州地区的最高朝官)的官职,从此开始接触朝廷公卿,并迷上了京都的贵族文化。由于连年战乱和朝廷入不敷出,大批公卿流落地方。当时公卿受到非常优待的地方,共有三处,即大内的山口城、今川的骏府城和朝仓的一乘谷城。而作为贵族文化最后分支的大内文化、今川文化和朝仓文化,也因此而繁荣兴旺。    

这件赤丝威肩白大铠的样式十分独特,据说是大内义隆捐赠给严岛神社的珍品——而严岛,却正是大内家覆亡的关键所在。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天予不取,反受其祸(图)

  大内义隆先后娶了数位公卿之女为妻为妾,受这些贵族小姐的感染,生活日益奢靡腐化,国政全都掌握在重臣相良武任的手中。终于,不满主君暗弱和武任专权的大将陶晴贤起兵反叛,杀死武任,放逐义隆。义隆行至深川大宁寺时更被迫自杀——巨山一样的大内家族,突然之间垮了下来,顷刻间烟销云散……  陶氏是周防国的守护代,也是大内家的首席重臣。陶晴贤原名陶隆房(“隆”字是大内义隆所赐)。陶隆房英勇果敢,是中国地区有数的几员名将之一,声望日隆。当时,相良武任专权,隆房与之对立,屡谏义隆亲贤臣远小人而没有结果,痛悔之后,终于发了狠心。  天文二十年(1551),隆房在居城、周防的富田若山举兵,很快攻入大内主城山口,杀死相良武任,放逐并最终逼死了大内义隆——这是战国时代,守护代下克上的典型例证。  隆房的叛反理论是“天予不取,反受其祸”。他用这种天命论思想,使自己的行为正当化。但是隆房并未名义上篡位,他迎来丰后大名大友宗麟之弟晴英继承大内家督(更名大内义长),并从此放弃“隆”字,拜领“晴”字,改名为陶晴贤。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命运的转折点

  但是,陶晴贤仅仅能够制压房、长、丰、筑四国。安艺的豪强毛利氏,此时已经把势力伸入石见和备后,以为大内义隆报仇为名,拒绝陶氏的支配。石见的吉见正赖也反感陶晴贤的弑主行为,向毛利请求增援。此时,东中国的霸主尼子氏衰微,国人暴乱不断,没有后顾之忧的毛利元就趁机挥军西进,一口气攻落吉田郡山城,然后南下,取得佐东银山、草津、樱尾诸城,占领了号称神岛的——严岛。  濑户内海中的严岛,又名宫岛,是个周长30。9公里,面积仅30。17平方公里的小岛,距离对岸的大野,也不过1。8公里而已。昔日平家曾在此修建了严岛神社,岛遂以社名。  大内义兴死前曾有遗言:“安艺的元就,要将其牢牢掌握住,为我所用,否则不堪设想。”终于,义兴的谶言变成了现实。毛利氏、陶氏……不,整个中国地区的命运,都走到了关键的转折点。这就是战国史上著名的——严岛合战!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安艺的毛利(图)

毛利一文字三星    

  毛利氏的始祖,是十二世纪的著名兵法家大江广元,广元子季光所领为相模国毛利庄,后人遂以地名为姓。1497年,毛利元就诞生在安艺国吉田郡山城,他是次子,幼名松寿丸,成年后通称少辅次郎。四岁的时候,其父毛利弘元退位,不久病死,名义上的家督是长兄毛利兴元。当时的小豪族毛利家,幼主临朝,重臣环绕,并且正夹在大内、尼子这两个庞大家族的中间,只能朝秦暮楚,勉强维持生计。  毛利元就就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他二十岁时,兴元病殁,于是辅佐兴元子、年仅两岁的幸松丸即位。次年的永正十四年(1517),他初次上阵,对抗安艺守护武田元繁。安艺武田氏原本从属于大内家,当尼子势力蓬勃发展的时候,元繁突然易帜,倒向尼子。当时元就接受大内家的领导,与元繁在有田交战,突入敌方本阵,杀死了武田氏大将熊谷元直与元繁本人。此战(有田中井手•;又打川的合战)之舍身奇袭的原理,和以后织田信长在桶狭间杀死今川义元是一样的,因此又有“西国桶狭间”之称。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智将的诞生(图)

被誉为“濑户内智将”的毛利元就。左方是《信长之野望Ⅺ•;天下创世》中的元就形象。    

  武田原繁从大内方倒向尼子方,这在战国乱世并非罕见的事情,也不是不可原谅的举动,为了家族的延续,忠义之心只好暂时让狗叼去吧。杀死元繁的毛利家也不能例外,这仗虽然帮助大内打败尼子,短短四年后却又靠拢尼子,并在其授意下攻克坂城。元就虽然屡战屡胜,威名日盛,毛利家的势力却并未因此而得到扩张,终究,他们不过是大内东进或尼子上京棋局上一枚小小的棋子罢了。  1523年,二十七岁的毛利元就领兵参与尼子的大规模安艺侵攻战,他和老丈人吉川国经统率四千兵马,向镜山城发起进攻。守备镜山的,是再度降服于大内的武田氏大将藏田房信。元就施计说动了房信的叔父作内应,很快便将城池攻克。通过此战,元就开始从一员猛将,向奇变百出的智将转化。  当年七月,侄子幸松丸病殁,福原广俊、志道广良、桂元澄等老臣召集诸将,连署书状,迎接元就即位家督。八月十日,毛利元就进入主城吉田郡山。    日本古代男子到了十六岁(虚岁),就要举行“元服礼”,类似于我国古代的“冠礼”。小孩子是梳着留海的,元服以后却要剔去前发,以证明这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可以独当一面了。然而战国时代,为了家族的延续,许多孩子往往十岁左右,甚至更早,就被迫元服(比如纵横畿内的三好长庆)。这种情况往往产生在老子横死,儿子还小的背景下——不早点元服,少主就不能继承家督之位,那么家中就要无主了呀。  武士的孩子,元服以后就可以上阵打仗了,初次上阵即称为“初阵”——可怜那些提早元服的孩子,才小学、初中的年纪,就必须要学会面对鲜血和死亡。然而,在残酷的乱世,元服前的初阵也绝非罕见,比如关东的宇都宫广纲之子国纲,年仅十一岁就替代病弱的父亲去参加壬生城的会战。当然,反过来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以当主不出阵闻名的朝仓氏,末代义景到了三十一岁,才在战场上露了一小脸儿……  相比朝仓义景,毛利元就二十岁才初阵,似乎也不算很晚吧。


第三章 风雨濑户内百万一心

  当时,毛利氏家臣团分为两派,一派拥立元就,另一派却倾向于元就的异母弟毛利(相合)元纲。尼子家督兴久为了可以长时间控制毛利氏,暗中支持元纲派发动政变。第二年年初,元纲派的阴谋终于败露,首脑坂上总介、渡边次郎左卫门等均被元就杀死,元纲退到船山城后战死。  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