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政治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中世纪政治史-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支由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的36万贯,已激增至120万贯。为了 

弥补财政上的亏空,1111年又设立西城括田所,名义上是将因天荒或死绝、 

逃亡户的土地收归国家,实际上是强占私人的良田,将原业主充为佃户。无 

数农民因此丧失了土地。 

     12世纪初,受应奉局侵害犹深的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一带,摩尼 

教盛行。摩尼教的教义有“二宗三际”之说,二宗指光明与黑暗,三际指光 

明与黑暗斗争的三个阶段,认为只有通过斗争,光明才能战胜黑暗。摩尼教 

还主张“是法平等,法无高下”,提倡同教都为一家人。吸引了大量民众。 


… Page 98…

1120年,摩尼教首领方腊假托“得天符牒”,自称圣公,并约定日期起义。 

10月,起义者连续攻克睦州、歙州、杭州、婺州、衢州、处州等地,响应者 

近百万。1121年正月,宋徽宗撤销应奉局和造作局,同时,派遣童贯领 15 

万禁军南下镇压方腊。在相继丢失杭州等大城市之后,方腊撤回青溪县,困 

守帮源洞。4月,宋军攻入洞内。方腊被俘,后在开封被处死。 

     1119年,在山东梁山泊(今梁山县内),被西城括田所霸占了土地的民 

众在宋江领导下爆发了起义。这支义军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很强,多次打败 

宋军。1221年,为宋军所招安。 

      (9)金国的兴起 

     12世纪初,女真人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金国迅速兴起。 

     隋唐时期,女真人被称为黑水靺鞨,居住于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以及长 

白山麓,曾建立渤海国。10世纪时,辽灭渤海国,将女真人中汉化较深的数 

千家迁往辽阳以南,编入辽的户籍,称为熟女真;留在原居住地的约10万人, 

未编入辽的户籍,称为生女真。 

     11世纪中叶,以完颜部为核心,生女真形成部落联盟。辽迫使女真人交 

纳贡物,还有诸多名目的摊派。女真人不堪忍受。1114年9月,完颜部酋长 

阿骨打率领女真各部起兵反辽,并先后于宁江州(吉林五家站)、出河店(吉 

林扶余县)打败辽兵,突破了辽国设置的军事防线。 

     1115年初,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定都会宁府(今黑龙江 

阿城县南),称上京。 

     建国初期,金国体制有较浓重的部落长老议事会的色彩,设置辅佐皇帝 

的最高行政机构勃极烈,由四人组成。谙班勃极烈为皇位继承人,皇帝领兵 

外出作战,国内政务由谙班勃极烈掌管;国论忽鲁勃极烈为诸部统帅,统领 

全国军队;国论左勃极烈和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指挥军队作战。皇帝继 

位也由勃极烈拥立。 

     金熙宗 (1135—1149),废勃极烈制,改用汉制。原勃极烈分授太师、 

太傅、太保衔,并分领三省事。尚书省设左、右丞相和左、右丞为正、副长 

官,另设容誉职衔尚书令。1138年,增设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分别为左、 

右丞相和左、右丞的副手。海陵王 (1149—1161)废除中书省和门下省,太 

师、太傅、太保不再领省事;尚书省直属皇帝,设尚书令和左、右丞相,废 

平章政事。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以御史中丞为长官。 

     实行勃极烈制度时,金国“壮者皆兵”,兵民合一,都按猛安、谋克编 

制。谋克原为氏族长,猛安原为部落军事首长。猛安、谋克既是行政组织, 

也是军事组织,300户为1谋克,10谋克为1猛安;谋克相当百夫长,猛安 

相当千夫长。猛安上设军帅、万户、都统。废除勃极烈制度后,都统改为元 

帅府,由左勃极烈任都元帅,统帅全国军队。1150年,海陵王撤元帅府,在 

尚书省下设枢密院掌管军事,置枢密使、副使为长官,废止万户官。在汉人 

组成的部队中,一般采用汉军旧制。 

     建国初,金还没成文法。金熙宗时,以女真旧制为基础,参照辽、宋法 

律,制订了 《皇编制》千余条。金世宗时期(1161—1190),编成《大定重 

修制条》12卷。金章宗(1190—1209)时,又编成《明昌律义》和《秦和律 

义》,篇目与唐律同。金律规定女真人享有特权。 

     1153年,海陵王迁都至燕京(今北京)。礼仪按汉制,“俨然汉家天子”。 

金世宗大力提倡尊孔崇儒,并修孔丘墓,立“宣圣庙碑”。金章宗诏令各州、 


… Page 99…

县建孔丘庙,避孔丘名讳;由礼部制定《大金礼仪》,在郊祭(祭天地)、 

宗庙祭祀、朝廷制度等方面均仿唐、宋制;并规定各地对伏羲、神农、少昊、 

尧、舜、周文王,武王等“前代帝王”三年一祭,以表明金政权继承汉族帝 

王的法统。 

    金国重视教育。1164年,设女真学,选猛安、谋克子弟三千入学学习女 

真字经书。1173年,又设女真国子学。金世宗规定,女真贵族不能读女真安 

经书者,不可承袭猛安、谋克。金章宗规定,35岁以下的女真亲军必须学读 

 《孝经》和《论语》。建国初期,金即设立科举制度,分词赋、经义两科。 

由于辽、宋两地所传儒家学说不同,故设南、北两科,分别考试,称南北选。 

海陵王时,废南、北选和经义科,各地均考词赋。 

    在农业生产中,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大量使用奴隶。这些奴隶多为原辽国 

各头下军州中的二税户,被女真贵族视为贱民。金世宗初年,受汉人封建经 

济的影响,金朝廷屡次下令将二税户免为平民。 

    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农业税有两类,一是对女真的猛安、谋克 

户征收牛头税。即占有耕牛1具 (3头)民口 25,即受田4顷4亩,纳粟5 

斗至1石。二是对汉人征收的夏、秋两税。另有物力钱 (财产税)、军需钱 

等杂税若干。此外,在中都设都商税务司,对商人征收商税,金银征 1%, 

货物征3%。 

     12世纪初,金有计划地将女真人按猛安、谋克组织迁入于华北、中原地 

区,建立屯田军,按照户口,赐予官田。在这过程中,女真贵族大量兼并汉 

人土地。 

    金国的地方行政仿宋制,设路、府、州、县四级。路、府、州的机构军 

政合一。路的政府机构为总管府,府尹兼兵马都总管;州的长官为刺史,兼 

节度使。县令则只掌管民政。 

      (10)辽和北宋的灭亡 

    金国建立后,继续对辽用兵。1116年初,辽天祚帝率十余万大军亲征, 

与阿骨打的军队激战于出河店一带。辽军大败。同年,阿骨打攻占辽阳。1120 

年,阿骨打又攻占辽的上京临潢府;1122年,攻克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 

和南京析津府,即燕京 (今北京)。1225年,金兵俘辽天祚帝,辽亡。 

    金与辽作战之时,北宋与金缔结“海上盟约”,约定双方夹击辽国,金 

攻打长城以北的中京,北宋攻打长城以南的燕京;成功后,燕云十六州归北 

宋,北宋将以前每年输纳给辽的金帛给金国。但北宋两次进攻燕京均无功而 

返,而燕京终为金国所攻克。于是,北宋花费极大代价才从金国手里取得燕 

京等六州。金国也由此而生问鼎中原之心。 

     1125年10月,金国分兵两路南下侵宋。西路军被阻于太原,东路军由 

北宋降将郭药师引路,于1126年初直抵汴京。宋徽宗将帝位传给宋钦宗,自 

己带蔡京、童贯往南方避难。金国提出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及所属20 

州,每年输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牛马万头、绢帛百万匹为退兵条件。 

当时,黄河以北仍有许多城镇为宋军所驻守,陕西驻军已前来救援,河北、 

山东等地的民众也组成义军打击金军。但是,宋钦宗答应了这一条件,金兵 

北撤。 

    但是,太原等镇仍由宋军驻守,各地军民不愿降金。北宋朝廷内部对是 

否割让三镇也有分歧。1126年秋,金军再次南下围攻汴京。1127年1月9 

日,城破。同年4月,金军掳宋徽宗、钦宗、皇室宗亲、大臣三千多人北撤, 


… Page 100…

并将北宋朝廷的文物图书、天文仪器、技艺匠人等全部劫走。北宋至此灭亡。 


… Page 101…

                         4。南宋 (1127—1279) 



     金兵退出汴京后,宋徽宗的第九子赵高于1127年5月在南京(今河南商 

丘)继宋朝皇帝位,是为宋高宗。因后来宋高宗迁都于江南的临安 (今浙江 

杭州),史称此后的宋朝为南宋。 

      (1)南宋与金的对峙 

     宋高宗继位之初,用主战派代表李纲为宰相。李纲任用宗泽为开封留守, 

修筑工事,训练部队,并计划联络北方各地的抗金义军,渡黄河收复失地。 

但宋高宗又逐渐倾向朝廷中的主和派,李纲的宰相很快就被罢免了。 

     为避金国的锋芒,宋高宗迁都扬州。1128年秋,金兵分三路进攻山东、 

河南、陕西,并于1129年春攻克徐州,渡过淮河,直逼扬州。宋高宗又迁都 

临安(今杭州)。同年3月,金兵分两路渡过长江,进逼临安。宋高宗出逃 

越州 (今绍兴)、明州(今宁波)、定海等地,最后避难于合州、温州间的 

沿海一带。金兵一路追击,因不识水性,不得不放弃,宣布“搜山检海”已 

完毕,于1130年撤兵。 

     此时,金兵已占领大半个中国,但其在江南和中原一带的统治,不是为 

了建立某种秩序,而是直接掠夺财富、人口,因而在这地区很难建立起稳固 

的政权。于是,金放弃江南,在中原把宋的叛臣刘豫立为傀儡皇帝,建齐国, 

统治河南、陕西一带,自己全力经营华北地区。 

     由于金的掠夺性的统治,在金兵占领的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广大 

地区,难以建立起稳定的秩序。民众组成了许多忠义民军,抗击金兵。著名 

的有太行山的八字军(因士兵均在面部刺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 

而得名),在山西、陕西一带的红巾军等。但这些义军缺乏统一组织,先后 

被金和齐各个击破。 

     金兵北撤后,南宋朝廷返回临安,恢复了对江南地区的统治,也着手整 

顿军事力量。1133年,朝廷用宗泽旧部岳飞负责江州到江陵的江防。在此后 

的数年里,岳飞数次大败金兵。但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一味委曲求和,1141年 

10月,在金国的要求下,秦桧诬陷岳飞谋反,将岳飞及其养子岳云逮捕入狱。 

同年11月,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和议的主要内容是;宋向金称臣; 

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宋割让唐、邓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半给金。 

1142年1月,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 

     1161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调集兵马分四路南侵,在采石(今安徽当涂 

县西北)渡江受挫于宋将虞允文,遂转道扬州。海陵王正于扬州筹备渡江之 

际,闻后方的辽阳留守完颜雍兵变,自立为帝。海陵王急于灭宋后迅速北归, 

逼令将士三日内渡江,激成兵变。变兵杀海陵王,派人与南宋议和,随即北 

撤。此后,金国未再大规模侵入江南。南宋与金国保持对峙局面。 

      (2)南宋政治 

     南宋初年,在国家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压缩中央机构,将卫尉寺、大仆寺合并于兵部;将太府寺、司农寺合并 

于户部;撤宗正寺,事务移交太常寺;将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隶属于礼 

部;将少府和将作监合并于工部。 

     整顿军队,将禁兵主力编为御前五军,中军宿卫京师,前、后、左、右 

军驻守外地。为防止大将拥兵自重,把各军统领召至朝廷,任命为枢密副使, 

由副校直接统领部队;驻扎地方的各军不得自筹军饷,另设总管负责各军粮 


… Page 102…

  饷。 

       推行奖励地方政府兴修水利的政策,并使州、县主要长官兼任“提举圩 

  田”和“主管圩田”的职务。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发展。 

       南宋时期农民的赋税负担一直很重。交纳两税时,要加收“正耗”、“加 

  耗”、“斗面米”等,有时甚至超过正额本身。杂税有经总制钱、月桩钱、 

  曲钱、醋钱、纸钱、户长甲贴钱、保正牌限钱、以制作军械为名的折纳牛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