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膨胀时代的人性表演--大明朝的另类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欲望膨胀时代的人性表演--大明朝的另类史-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瑾正在熟睡,宫廷禁卫军撞门而入,刘瑾惊起。军将也不多说,命令刘瑾立刻受逮入狱。
  刘瑾倒不是特别惊惶,问:“皇上在哪里?”
  军将回答:“在豹房。”(其实是和张永在一起)。
  刘瑾对家人说:“这事真是可疑!”但有诏逮人,他不得不从。
  转日,众臣上朝,不见了大太监刘瑾,交头结耳,似乎知道了他已经“出事”,但没什么人敢声张。京城内情势也很紧张,巡逻士兵大批大批骑马上街,交驰于道,严防刘瑾党羽生变。
  起初,明武宗并没想杀刘瑾,毕竟多年老伴当,没功劳也有苦劳,没苦劳也有疲劳。
  听说要把自己发配凤阳,刘瑾写信向明武宗哀乞,说自己被捕时没穿什么衣服,想让家人回家捎两件衣服给自己,以此试探皇上意思。


气灼天下千刀万剐:刘瑾公公的时代(6)


  明武宗见帖,顿起怜意,命人交还刘谨故衣百件。刘瑾得意,对看望的家人说:“我仍不失为一富太监矣。”
  张永知道这件事,心内大惧,知道不马上重办刘瑾,哪天皇上“回心转意”,刘公公又会卷土重来要自己的命。
  于是,张永下令有司以最快速度对刘瑾家宅进行抄搜。结果,“得金二十四万锭,又五万七千八百两。元宝(白银)五百万锭,又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宝石二斗,金甲二,金钩三千,玉带四千二百六十二束,金汤盒五百,蟒衣四百七十袭……”,清单送上,这些骇人听闻的财物,并未让明武宗感到愤怒。让他勃然大怒的,是看到下列抄家搜得的东西:盔甲三千,衣甲千余,弓弩五百。
  最终要刘谨性命的,是搜得平日刘瑾在宫中陪侍皇帝时的一把扇子,让明武宗惊怒异常:扇骨内藏锋利匕首二枚!
  “这王八蛋果真要造反啊!”武宗皇帝拍案顿喝。于是,他下令锦衣卫、法司把刘瑾押至午门,命朝臣廷讯。
  刘瑾仍大大咧咧不在乎。在午门跪定,听闻给事中李宪也弹劾自己,他笑了,大声说:“李宪出自我门下,他也来弹劾我!”
  刑部尚书刘璟素怕刘公公得紧,此时也噤口不敢开言。
  见百官呆呆沉默,泥塑木偶一般,刘瑾更来了精神,大言道:“满朝公卿,皆出我门,谁敢审我?”众人闻言屏息。
  此时,驸马都尉蔡震上前,扬手给了刘瑾一个嘴巴,怒喝道:“我乃国戚,不出汝门,待我审汝!”
  此时,内廷又有武宗旨意传出,“打四十”。于是,五棍一换打,八名大汉轮打,一顿杀威棒,终于打消了刘瑾的嚣张气焰。
  蔡震问:“为何家中藏甲?”
  刘瑾:“用来保卫皇上。”
  蔡震大喝:“藏甲于自己家中,如何保卫皇上!”
  刘瑾语塞。这时,又有官员上前宣读抄家所得禁物,刘瑾知道事已毕露,只得承招。
  由于又挨打又挨夹棍,最后画押时,刘公公连笔也拿不住,揉手半天,才颤巍巍画成一个十字,算是画招认罪。
  “既上狱,(皇)上命毋覆奏,凌迟之,三日枭其首,榜狱辞、处决图于天下。”
  至于刘瑾受刑挨剐的详情,正史皆略,但当时监斩官张文麟为刑部河南主事。此人文人出身,退休后写书,详详细细记录了刘公公被剐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的经过:
  (刘瑾)凌迟刀数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不知是怎样“科学”计算出的如此刀数),每十刀,一歇一吆喝(类似卖肉表演),头一日,例该先剐三百五十七刀(先剐零头,后来好计数)。(所剐之肉)如大指甲片(大小),在胸膛左右起,初动刀则有血流寸许,再动刀则无血矣(刀少,血易凝结)。(旁)人言,犯人受惊,血俱入小腹小腿肚,剐毕开膛,则血皆从此出(不知是否合医理)。至晚,押(刘)瑾至顺天府宛平县寄监,释缚数刻,(刘)瑾尚能食粥两碗(保留元气,留待慢慢剐),反贼乃如此。次日,则押至东角头(第一日在西角头)。先日,(刘)瑾受刑,颇言内事(泄露国家机密,骂领导人),(现)以麻核桃塞口,数十刀气绝……奉圣旨,刘瑾凌迟数日剉尸免枭首……,剉尸,当胸一大斧,胸去数丈。
  张文麟目见耳闻,当可足信。但就是凌迟数与天数含混,他笔记中只记录凌迟当日和次日,依理应凌迟三天。第一天剐了三百五十七刀,而他描写次日时,“数十刀气绝”,不知是如何凑算成律定的“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可能是漏记,也可能行刑记数另有讲究,但有一点非常可信:刘公公以近六十之年受剐,死得非常非常痛苦。但想想他从前害死那么多人,四位朝中御史犯小过也被他凌迟,就觉得这也真是上天有眼,罪有应得。
  行刑之时,昔日受害家属“争买其肉啖之,有以一钱易一脔者。”生吃仇人肉,也算替亲人报仇了。刘公公日日山珍海味,身上之肉味道应该不算质量太差。况且他又是阉人,定无膻气。
  刘瑾不仅是一人被杀,其亲属,包括有“天子之相”的刘二汉,一共二十五人,皆被斩首示众。好在他哥哥刘景祥死的是时候,否则也被从家中拖入闹市砍头。至于刘瑾党羽,前大学士焦芳、刘宇以及现任户部尚书刘玑等人,皆被削籍为民。只有张彩最倒霉,他在刘谨败后被逮入狱,严刑拷打。
  张彩大呼冤枉,狱中上疏,指斥阁臣李东阳等人也阿附刘瑾。
  此时,张永大公公非常有定力,对众臣讲:“刘瑾用事时,我们这些人都不敢言声,甭说两班官员了!”言外之意,是保护李东阳。
  锦衣狱内吏卒希旨,对张彩夹棍、脑箍、灌鼻、钉指、“鼠弹筝”、“拦马棍”、“燕儿飞”,一齐用上,老美男子没几天就被折磨死,仍被“剉尸市中”。
  诛杀刘瑾后,根据廷臣所奏,把刘瑾变易的“成宪”尽数更回,共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禁令各地镇守太监干预地方刑名政事,并罢内行厂与西厂。日后,特务机构之一的西厂未再重设。
  这时候,明武宗已经是二十岁小伙子,不再是事事依赖太监玩伴的少年人。此后十年,他沉浸在“豹房”的天地一家春淫乐与四处巡游的玩乐中,诱导他失德的不再是内廷公公,而是外镇军官江彬一类人。
  “阁臣自(刘)瑾党败后,所用亦非甚不肖,时士大夫风气未坏,特资擢用,所得亦多正人,而帝(武宗)之不可与为善,则童昏其本质也。”(孟森语)
  刘瑾乱政,确实引起社会动乱。他被杀两个月后,河北地区就有刘六、刘七起事;四川保宁刘烈率众造反进攻陕西,不久廖麻子等人也自称“扫地王”,众达十余万,肆掠陕西、湖广等地;江西方面,也陆续有王钰五、汪澄仁、何积钦等人造反。可幸的是,明朝刘晖、王守仁、彭泽等人善战善抚,几年内陆续平乱,没对明朝政府造成伤筋动骨之患。
  现在,该交待一下诛杀刘瑾的主策划杨一清和张永。
  在张永援引下,杨一清在刘瑾败后入朝,拜户部尚书,不久改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明朝六部中,吏部权最重,连巡抚等官皆由吏部任用,吏部长官自可以“高下在心,予夺任意”。为报谢老杨,张永不遗余力。
  杨一清为人精敏时政,爱惜士大夫,“朝有所知,夕即登荐,门生遍天下。(他)尝再帅关中,起偏裨至大将封侯者,累累然不绝。”他不喜金钱,馈谢之资,缘手即散,因此广得人心。明武宗后期,钱宁、江彬乱政,杨一清辞官回乡。明世宗继位,特别敬重杨一清,诏其以少傅之衔总制陕西三边军务。宰相行边,实由杨一清而始。明世宗还下诏褒美,把老杨比之为郭子仪。再后,杨一清遭张瑰排挤,落职闲住,郁郁而死。
  杨一清天阉之人,无胡须,容貌寝陋,但为人博学善权变,特别晓畅边事,可以说是明武宗一朝最有才干的臣子,不少人把他比为唐玄宗时的贤相姚崇。
  张永呢,当时号称是“辑宁中外,两建奇勋”(把平安化王之乱和擒诛刘瑾头功都弄在他身上),其兄弟二人皆被封为伯爵。张永本来想自己受封为侯爵,因阁臣不同意作罢。正德九年,他督兵宣大,击败入侵的蒙古人。
  明世宗即位后,御史弹劾张永与谷大用等人“蛊惑先帝(武宗),党恶为奸”。张永被诏令退职,“永不复用”。嘉靖八年,还是杨一清上疏直言,奏言张永有诛刘瑾大功,他得以重被起用,提督京城团营。由于年纪已大,张永不久即病死于任上,实为善终。
  这个公公早期为太监“八虎”之一,作恶想必不少,但有主谋诛除刘瑾大功,其余就不算什么了。


人生如戏荒嬉一生:明武宗的后十年(1)


  明武宗剐杀刘瑾后,政局并未有起色。当时他已经二十岁,血气充盈,精力充沛,又天性好动,所以,武臣江彬,就宿命般进入了他的视野。
  江彬是宣府人,军将出身,最早以蔚州卫指挥佥事这样的下级职务得以显身。正德六年(1511年)河北等地刘六、刘七等人起事,蔓延迅猛,北京城内明军懦弱不能制敌,明武宗就派太监谷大用与阁臣李东阳等人商议,想调边兵入京畿灭贼。
  李东阳切谏,首先,他认为宣府等地乃防守漠北蒙古部落的重要防卫大镇,抽调劲军离岗,会对国防产生巨大威胁;其二,边军入调,京军出防,本末倒置。京军在内怯懦,出外又恃势淫占,让他们守边,肯定缺乏战斗力,大肆扰民带来祸害。而且,胡乱调换京军、边军,容易使军士思乱,很有可能造成变起中途的后果……
  说了半天,啥用没有,明武宗我行我素,转天降内旨调守边军队入京。
  当时,江彬官任大同游击,随大同总兵张俊入调。“过蓟州,杀一家二十余人,诬为贼,得赏。”《明史》此说或存可疑,但悍将狡狠,已初露端倪。
  江彬不是太监那样阴柔便佞之人,他作战勇猛,生死置之度外。在与农民军淮上交战时,身中三箭,其中一箭从面颊射入,镞出于耳,江彬手拔而出,拍马继续作战,确实是一员神勇猛将。
  正德七年(1513年),各地农民军造反渐息,入调各部边兵还镇大同、宣府(这也说明明武宗当年决定是正确的),经过北京时,明武宗犒赏诸军,宴饮众将。由于江彬事先送大笔金银予明武宗宠臣钱宁,他有机会受到皇帝在“豹房”的近距离接见。
  江彬美男子一个,还是那种魁硕阳刚型,身高臂长,相貌堂堂。特别是脸上那一道显疤,更让明武宗知悉了他“拔镞”击敌的勇猛,叹赏道:“江彬真是勇健之士!”由此,立蒙皇帝赏遇,他与宣府守将许泰等人皆被留在京师皇帝边身,不再回去当边防军。
  江彬确实是个人才,不仅马上腾转如飞,骑射一流,又会谈兵,常常在明武宗面前讲述战事,眉飞色舞,把武宗皇帝说得身如亲临,又想往又叹服。数日之际,明武宗就擢升江彬为“都指挥佥事”,这位“中校”一下子就成为了“上将”,成为皇帝的贴身亲信,出入豹房,与皇帝同卧起。
  江彬大大咧咧之人,与武宗下棋,竟敢与皇帝争子,不许悔棋,语出不逊。禁卫军将周骐没见过这么胆大的人,在一旁叱责江彬。
  江彬怀恨,暗地谕指锦衣卫中与自己亲近的官员,诬周骐以罪,下狱拷掠而死。经此事之后,明武宗左右之人皆知道了皇帝“大红人”的份量,皆畏服江彬。
  江彬得宠,最早荐他面君的钱宁心中渐渐不悦。钱宁本云南穷苦家子弟。太监钱能在云南任监军时,少年钱宁被卖给钱太监当家奴,故而姓“钱”(其本姓史传不载)。入了太监寓,自然干叔干伯都是大公公。钱能死后,推恩其家人,钱宁得封“百官”。他特会巴结刘瑾,所以多年被推荐到武宗身边当差。由于有“开左右弓”射箭的绝技,钱宁大受宠幸,武宗皇帝干啥荒唐事都带钱宁当随身。明武宗遇宴饮喝醉,往往枕钱宁肚腹大睡。百官侯朝时,往往站了半天不知皇帝所在,大家只得伺察钱宁的行踪和出动迹象,以此推知皇帝所在。所以,他一个小小侍卫,竟然成了皇帝起居的风向标。为此,诸大臣也争先造谒送礼给钱宁。群臣有谁小拂其意的,这位小人马上中伤害之。
  正德八年底,明武宗下诏钱宁掌管锦衣卫,赐姓国姓(朱姓)。当时,太监张锐掌东厂,钱宁掌锦衣卫,合称“厂卫”,权倾一时。钱宁自制的名片上自称“皇庶子”,俨然以皇帝儿子自居。当初武宗在大内建“豹房”大淫乐之地,正是钱宁的主意。由于他出身下层阶级,世事皆晓,陆续引荐戏子臧贤唱曲、回回人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