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明宫十六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细说明宫十六朝-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进树林中去,转眼看不见了。德崖赶到树林外面四面一望,却是绿树荫浓,芦草深密,不觉惊疑道:”这里防有伏兵,
且不可进去。“话犹未了,一声梆子响,喊声大震,一彪人马杀出,为首一员大将,面如重枣,豹头环眼,挺枪大喝道
:”孙德崖逆贼,认得常将军么?“德崖大怒,挥着大刀来战常遇春,两马相交,刀枪并举,战不上十合,德崖气力不
支,拨马便走,才奔得十几步,那里喊声又起,一将也脸若重枣,蚕眉凤目,横戈拦住去路,大喝:”徐达在此!“孙
德崖心慌,不敢恋战,奋力夺路而逃,不提防半腰里一将冲出,面如锅底,乌盔玄甲乌驺马,手执大斧,高声大叫道:”
胡大海来了!“这一声好似半空中一个霹雳,军马纷纷倒退,孙德崖措手不及,被大海手起斧落,把德崖劈做两半,兵
士见主将被杀,发声喊各自逃命。大海却挥动大斧,见人便砍,将德崖的兵马,好像切菜一般。徐达忙上去阻住,一面
下令道:”兵丁们听着,降者免死!“这一令出,那些兵士,齐声说愿降。徐达便招呼遇春、大海集在一起,鸣金收军,
计点人马,一千个不缺一人。又把孙德崖的降兵另编了一队。这时元璋已领着十余骑先回濠州。
    徐达、遇春等领了人马,慢慢地回来。离城约半里许,忽听得喊杀的声音,徐达诧异道:“谁在那里厮杀?”大海
忙道:“待俺去看来。”说着一骑马直奔前去,徐达也催动人马速进。那时彭均用领了军马,偷偷地来袭濠州,被沐英
和郭英从城中杀出,恰巧元璋也赶到,大家乱杀一阵,均用正在拦挡不住,猛听得一将声如巨雷,把大斧舞得和蛟龙似
的,杀入阵来。彭均用见不是势头,便回马败走,劈头又撞着徐达、常遇春,双枪齐至。均用勉强来抵敌,背后胡大海
追到,只一斧将彭均用连人带马砍死在那。那些军马死的死,降的降,余下的几个纷纷逃命去了。元璋便收了军队,和
徐达、遇春、大海、沐英、郭英等会聚起来,把孙德崖的降卒,令郭英统领了,暂时屯在城外,自己和遇春、徐达等进
城。
    一行人回到帅府,赵大听说元璋得胜回来,便同了一个本城的名士,顺道来给元璋贺喜。那士人见了元璋行礼毕,
自说姓李名善长,是濠州怀远人。又说:在二年前,怀县来了个逃难的女子,问她姓氏说姓朱,因家被官事,一门逃散
无处容身,误行到此。善长的母亲就把她收作义女。后来那女子渐渐吐露出来,才知她是朱元璋的夫人。现闻得元帅领
兵到此,故特来报知。元璋听了李善长的话,不觉皱眉道:“我出入戎马之中,并未娶过妻子,怎么有了夫人来呢?”
徐达在旁笑道:“或者从前有人曾许亲给主公,一时忘怀了。”元璋说道:“我除了郭公相赠的樱桃外,实在没有第二
个人。”善长说道:“那女子所说,元帅的姓氏面貌却一点也不差的。”元璋见说,沉吟了一会,忽然记起了马秀英来。
便恍然说道:“不要就是她吧?”当下把在郭光卿家里和马氏怎样的相爱,在后怎样的离散,大略和徐达等讲了一遍。
胡大海在那里拍手笑道:“怪不得主公在梵村要强着俺娶妻子,原来主公自己早定了一个夫人了。”徐达和元璋想起了
大海结婚时的情形来,忍不住也笑了。当下元璋、善长去接了那个女子,进府来一瞧,果然是马秀英。两人相见之下,
自觉得悲喜交集。元璋一面命开起庆功宴和诸将们同乐,又和徐达等商议,准备与马氏结婚。到了这一天上,濠州的元
帅府里挂灯结彩,大小将领们都来贺喜,就是滁州的耿再成、谢润、花云、吴良、汤和等也差人送礼到濠州来。这里常
遇春、徐达、郭英、胡大海以及沐英、赵大诸人,大家喝着喜酒儿,足足地闹了三四天,才得慢慢地安静。其时可巧方
子春和他儿子方刚亲自来给元璋道喜。元璋留他父子饮筵,就席上谈起胡大海的事来,元璋叫他把方柳娘送入帅府,和
自己同居,使大海夫妻团圆。又令方刚随从左右,练习军事。子春很为高兴,便拜谢了自去。从此马氏和樱桃同事元璋,
两人极其和睦。
    再讲那朱元璋自和马氏结婚后,去滁州调了花云、汤和到濠州,拜徐达为行军都指挥,常遇春为先锋,胡大海、花
云为左右监军,命李善长为参谋,汤和为濠州总管,郭英、沐英为卫军统带,方刚为护卫官,耿再成、吴良为滁州正副
总管,谢润为指挥,暂留守滁州。元璋分派已定,只有赵大不曾有职使。因他是郭子兴的故人,辈分在元璋之先,怎肯
受人支派,所以心怀忿恨,在那里伺机谋变。元璋见他没甚权力,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元璋一切安排停当,吩咐汤和小
心镇守濠州,自己带了徐达、常遇春、胡大海、花云、李善长、郭英、沐英、方刚等一班战将进兵攻取定远。定远守将
王聚出兵拒敌,力尽战死。元璋得了定远,又收服了马家堡寨主缪大亨。大亨的部下也有两万多人马,各处的小寨,听
得大亨已投诚了,便都率着部下纷纷来归。这样一来,元璋的威声大震,武将如邓愈、华云龙、郭兴、郑遇春、吕怀玉、
耿炳文等齐来归附。这六员勇将中,除了耿炳文是耿再成的族兄,郭兴是郭英的兄弟外,邓愈、华云龙、郑遇春、吕怀
玉等四人,系闻名来归,都具有万夫之勇。邓愈更兼文武全材,他是和州人,将来也是明朝开国的功臣。又有文士如龙
泉人章溢、丽水人叶琛、浦江人宋濂、处州人刘基,这几位号为浙东四大儒,又称作四贤。那时章溢、叶琛等见群雄四
起,天下大乱,便攘臂奋然道:“大丈夫要辅助明主建功立业,目下是其时了。”于是两个人游历各处,要想择主而事,
而在路上却碰着了宋濂和刘基,也抱着投笔从戎的志愿。四个人聚在一起,说说谈谈,互慕着文名,当然十分投机。大
家议论了一番,觉得徐寿辉、方国珍、张士诚等一班人都不是成大事的,闻得濠州朱元璋自起义以来,仁慈爱民,礼贤
下士,知道是个真主,就星夜来投奔元璋。但四人之中,刘基更是出类拔萃。宋濂、章溢、叶琛等三人也个个是满腹经
纶,才堪济世,学足安邦。
    元璋接着大喜,便亲自写了聘书,备了一份厚礼,令人到濠州来请宋濂和刘基。那宋濂应命往定远,只有刘基却不
去。朱元璋知道刘基刘基等四人到了濠州,朱元璋已出兵走远,由叶琛、章溢来见汤和,汤和忙写了荐书,叫两人去定
远晋谒元璋。
    与别人不同,就命宋濂和胡大海代表着自己来请刘基。第一次上,被刘基拒绝不见,再来又值刘基出去了,恼得胡
大海性发,在刘基的门前拍着手大骂起来,慌得宋濂再三地把他劝住了。到了第三天,宋濂和大海又来馆驿见刘基,那
大海便大步走上去,将馆驿门打得擂鼓似地。吓得馆童死命地把门拴上,任你打门打得震天价响,只是不开。胡大海顿
时愤不可遏,高声骂道:“那酸骨头是什么东西,便这般地搭着鸟架子,等俺去一把抓他出来!”说罢拔出了腰刀,望
门上直砍入去,宋濂忙阻拦道:“主公怎样吩咐着的,你却这样野蛮,把刘先生恼走了,拿什么话去回复主公呢?”大
海见说,才插了腰刀气愤愤地道:“那么你去见他去,俺可等得不耐烦,先要回去了。”宋濂没法,只得由他去,自己
便再来见刘基,呈上聘书和礼物并说了来意。刘基说道:“承主公垂青,自当应召。但目下还有些小事儿不曾料理着,
烦足下略待几天。”宋濂听了,暗想你倒好放刁,咱们四个人一块儿来的,你偏要人家一请再请,还不肯就起身,却等
到几时去,怪不得胡将军要抓你去了。宋濂寻思了半晌道:“朱公闻得你名,十分渴想,急于要和你相见,所以令我几
次前来,我已着胡大海将军先回去通知了,怎好再挨延时日,使朱公在那里盼望呢?”刘基见宋濂说得有理,便答应次
日起程。
    第二天,刘基果同了宋濂到定远来见元璋。既到了定远,元璋听得刘伯温来了,便亲自和徐达、常遇春、李善长、
花云、华云龙、邓愈、叶琛、章溢等一班文武将领出城迎接。刘基远远见城中拥出一队人马,旌旗招展,刀枪鲜明,马
上的诸将个个威风凛凛,正中的一人生得龙眉凤目,熊腰虎背,器宇不凡,知道是朱元璋亲自出城来了,忙立在道旁,
由宋濂上前禀白。元璋便跳下雕鞍,诸将也纷纷下骑,刘基过来谒见了元璋,只长揖不拜。元璋大喜道:“得刘先生来
此,真是三生有幸了。”刘基也谦让着,元璋叫备过马匹,和刘基并马入城。诸将也上了马,一路护拥着进城,到了定
远馆署前下马,元璋邀刘基进了大厅,分宾主坐下。叶琛、宋濂等分坐下首,诸将却旁立在阶下。元璋便说起了诸多仰
慕的话,刘基也自谦了一番,两人渐渐讲到了政事,刘基却对答如流,把个朱元璋乐得心花怒发,连连赞叹不绝。这时
东廊下走出了胡大海来,瞧着刘基笑道:“主公那样地看重他,俺只当他有三头六臂的,原来也是个穷酸腮子儿,叫他
来有甚用处,值得这般恭敬!”这几句话,说得厅上下的文武将领都忍不住笑起来。元璋勃然变色,大喝道:“你这黑
厮懂得甚事,还不给我退出去。”大海见元璋发怒,回身伸了伸舌头,走向外面去了。那大海恨着刘基在濠州不肯出见,
所以元璋和众人出城去接刘基,独大海不去。及至见了刘基是个书生,大海越瞧不起他了,一时忍耐不得,从廊下走出
来讥笑他几句。刘基听了大海的话,心里自然不高兴,大海被元璋喝退,也有些不服,这是大海和伯温始终不睦的起点。
其时元璋和伯温谈得很是投机,元璋便请教定天下的方略,刘伯温说道:“金陵有王气,取了它作为基础,然后一鼓下
西南,天下不难定了。”元璋也笑道:“先生的意思,正和我相同。”说着便命摆上筵席来,和伯温对饮,徐达等诸人
便都散去。只有一个沐英随侍元璋的旁边。元璋和伯温直吃到鱼更三跃,共入署后安息。

第七章采石矶大败元军

    刘基像当下元璋听了刘基的规划,先从东南着手。那时要待渡江南下,却没有船只,就去拘些民船来也载不了多少
兵。元璋的心上很觉得懊恼。正在这当儿,忽有水寇廖永安和兄弟永忠、首领俞通海、通渊兄弟等领着部众,来投诚元
璋。那廖永安和俞通海等是巢湖著名的大盗,手下有六七百艘战船,二万多名健卒,屡次和元兵为难,官兵见他们很害
怕。其时元廷的副元帅朵察耐督着五万水师,收守了湖口。廖永安、俞通海等久困湖中,食粮渐尽,想去劫掠,只是冲
不出那口子。廖永安和通海计议以这样地困下去,只有束手待死。若要解去那重围,须陆上援兵从外面杀入,里面水兵
杀出,两下夹攻才能成功。但算来算去,惟有朱元璋的声势最大,兵力也充足,距离又甚近,应援比他处便利。故廖永
安和俞通海议定,决定来归附元璋,求他前来解围。主意打定,廖俞两人便悄悄地从水口逃出来谒见元璋。元璋问明了
来历,便微笑着对徐达说道:“廖永安前来归我,也是求我救应的意思。然我这里正缺乏水军和船只,大可以将计就计,
顺势渡江不是一个好机会吗?”徐达也很赞成。元璋便吩咐廖永安、俞通海,约定了日期,并力合攻官兵。
    到了那天,元璋亲率兵马,和徐达、常遇春、胡大海、花云等一班战将,拜刘基做军师,星夜来袭取湖口。元将朵
察耐,只防着湖中的盗寇,却不曾留心背后的来兵。元璋军马杀入,一声暗号,廖永安、俞通海领着部下水盗奋勇地杀
出。朵察耐哪里抵挡得住,被元璋的兵马杀得大败,各自奔逃,朵察耐几乎给胡大海捉住。这一场好杀,弄得元兵魂丧
胆落。元璋既打败元兵,便传令兵士们且沿江屯住,一面令廖永安调齐战船准备应用。廖永安便集了船只回报元璋,元
璋着廖永安、永忠、俞通海、通渊领了湖中原有水兵引道做先锋,自己和刘基、徐达、常遇春、胡大海、华云龙、花云、
邓愈等率着军马,纷纷登舟在后扬帆进发。船到了半江,元璋下令道:“我军此次名为追袭元兵,实在元兵早已走远了。
现在的方向,咱们不如先破牛渚矶;牛渚矶一破,那采石矶就不难得了。这个地方都是江中的险要,我们军马渡江却不
可不争。”元璋话犹未了,俞通海应声道:“某愿去攻采石。”元璋点头道:“你去也好,须要小心了。”通海答应着,
一手挥动大旗,一手提了大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