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家姓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百家姓谱-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出自子姓,是商朝王族的后裔。商朝建立之后,分封同姓诸侯,其中一支封于絃国。絃国灭亡后,其族人遂以国名命姓,为絃姓,后来又去邑为屠,称屠氏。

3、以职业技术命姓。古人有屠宰为业者,其后便姓屠,称屠氏。

二、迁徙分布:屠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远古氏族社会时候有个著名的部落首领叫蚩尤,他的部落崇拜牛图腾,是勇猛好战的部落。相传有一次蚩尤的部落和黄帝的部落在河北逐鹿一带决战,最后蚩尤被打败。黄帝为了防止蚩尤的族人以后还会做乱,就把他们分散在各地居住。其中有的被迁居到屠和邹的两个地方去。这些人中有的就以居住的作为自己的姓氏,分别称为屠氏和邹氏。而屠氏就是今天屠姓的最早起源。屠姓还有另一支起源。春秋时候,有一种官职叫作屠人,是专门负责牲畜屠宰的官职。屠人的后代中有的以官职名作为姓氏,称为屠氏,是今天屠姓的又一来源。在古代,屠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广平。

历史名人——

屠隆:字纬真,一字长卿,明朝戏剧作家、文学家,浙江省鄞县人。历官吏部主事,有异才。常招名士饮酒赋诗,游历大山名川,而政务不误,著作颇丰。著有《昙花记》、《修文记》、《彩毫记》等。其中《彩毫记》写李白生平,刻画诗人气质较成功,但掺有神仙虚妄色彩。

屠侨:字安卿,明代吏部尚书,滽再从子也,正德六年进士,授御史巡视居庸诸关。武宗遣中官李嵩等捕虎豹,侨力言不可,世宗时,历左都御史。卒赠少保,谥简肃。

屠叔方:明代监察御史,秀水人。万历进士。有《建文朝野汇编》等传世。

屠本畯:字田叔,号豳叟。浙江省鄞县(今宁波)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海洋动物学、植物学。屠本畯出身于书香门第。曾以父荫任太常寺典薄、礼部郎中、两淮运司同知,后移福建任盐运司同知。他鄙视名利,廉洁白持,好读书,到老仍勤学不辍。屠本畯曾说:“吾于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欠身以当枕蓆,愁及以当鼓吹。”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中国有一些知识分子,由于深入实际考察和研究,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较重大的成就。屠本畯就是其中之一。他通过调查研究,著有《闽中海错疏》、《海味索引》、《闽中荔枝谱》、《野菜笺》、《离骚草木疏补》等书。内容涉及植物、动物、园艺等广阔领域。

四、郡望堂号1、郡望:陈留郡:秦始皇置陈留县,汉代改制陈留郡。在今河南省开封地区。广平郡:汉景帝置。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2、堂号(缺)。

屠姓与涂、图是两种同音而不同字,又不同义的姓氏,本文不再赘述。

52、车

始祖:姜尚后人田千秋,汉臣,改姓车。历史名人:晋将车胤;隋画家车惠畴;宋理学家车似庆;明臣车梁;清诗人车鼎晋等。

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寻根溯源,车姓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据《元和姓纂》、《汉书》所载,舜后田氏之裔,汉丞相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车出入省中,时人谓之车丞相,子孙因氏。

2、出自嬴姓。据《路史》所载,春秋时秦国子车氏之后有车姓。

3、据《世本》所载,相传黄帝之臣车区占星气,据传乃车姓之始。

4、赐姓而来。据《圣君初政纪》所载,明时邳州指挥使车言,本姓信,洪武中有军功,赐姓车。

5、出自他族。据《魏书·官氏志》载,河南车姓,源自鲜卑人,北魏时改车氏、车非氏为车姓;据《魏书》所载,西域车氏,本车师国胡人,以国为氏;鄂伦春族特禾格氏汉姓为车;清时高丽人姓,世居平阳(今山西临汾);今朝鲜、满、蒙古、回、白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车千秋。冯翊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西汉大臣。战国时田齐后裔。初为高寝郎,“巫蛊之祸”中,戾太子为江充谮陷,他上书为死去的太子伸冤,武帝感悟,越九级提拔为大鸿胪,故史有千秋九迁之佳话。不久,拜为丞相,封富民侯。为相期间,劝帝施恩惠,缓刑法,又受遗诏与霍光等共辅少主(即昭帝)。他为相十余年,笃厚有智,谨慎自守,声望遭遇均超过前后数任。年老时帝特许他乘小车入宫殿中,号车丞相,子孙因以为氏,为车姓,并尊车千秋为车姓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车姓主源发源于今陕西咸阳,由于仕宦、求学等原因,逐渐在当时的国都——今陕西西安定居并发展起来,此地汉称为京兆郡,故后世车姓有以京兆为其郡望堂号的。此际见诸史册的车姓除车千秋、车顺父子外,还有同时代的壮士车忠等,表明车姓决非车千秋一支,《张骞传》中的车忠只是一名兵卒,而当时车千秋家族势力庞大,故车忠决非出自此一支车姓。历新莽而东汉,车姓子孙很快在北方的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甘肃等地,南方的安徽、湖南等地散居开来。魏晋南北朝时期,车姓有南徙江苏者,并在今山东曲阜、陕西西安、安徽寿县、湖南安乡等地形成大族,昌盛为车姓鲁国、京兆、淮南、南平郡望。北魏入主中原,定都今河南洛阳,汉化改革时,作为鲜卑大姓的车氏、车非氏改汉姓为车,这支新鲜血液的注入极大的壮大了车姓家族,并与繁衍于此地的车姓相融合,昌盛为车姓河南郡望。历隋唐两代及五代十国,车姓逐渐播迁于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宋末元初的夷族入侵,更导致了车姓子孙足迹遍布于福建、广东等地局面的出现。明初,山西车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江苏、山东、河北等地。明中叶以后至有清一代,车姓人有迁居台岛,扬帆东南亚者。并随着山东人闯关东,山西人走西口,陕西人去甘肃,河南人迁陕西,湖广人填四川等多次政府强令移民和民众自发移民运动,车姓人在西北、东北、西南等地生根发芽。如今,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山东、甘肃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车姓约占全国汉族车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

郡望堂号:车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1、鲁国,西汉改薛郡置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2、南平郡,晋改南郡治,治所在作唐(故城在今湖南安乡北);3、河南郡,汉改三川置郡,治所在雒阳(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北);4、京兆郡,汉代设置,治所在长安(故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北);5、淮南郡,汉代设置,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

堂号:“萤照”、“玉峰”、“淮南”、“还读”、“高露”等。

宗族特征:1、车姓主源两支,一支为车丞相的后裔,一支为鲜卑后裔。若车姓源自黄帝臣车区的话,那车姓的历史就更加久远了。2、成语“囊萤照读”的主人翁车胤,其作为发奋读书的楷模,成为后人教育子女的最佳教材。

名人精粹:车顺:车千秋子,西汉大臣。昭帝元凤四年嗣侯。官云中太守。宣帝时,以虎牙将军击匈奴,坐诈增虏获,自杀。

车成:东汉初梁郡(今河南商丘)人。兄弟二人均为赤眉军所执,成叩头乞以身代弟死,因均得释。

车胤:南平人,东晋大臣。初辟从事,后迁征西长史,以博学显于朝廷。累迁丹阳尹、吏部尚书,后因得罪专权的司马元显,而被逼自杀。

车济:敦煌(今属甘肃)人,东晋官吏。果毅有大量,任金城令时,金城被石虎将麻秋所攻陷,他宁死不降而被杀。

车路头:代(今山西大同北)人,北魏大臣。官至散骑常侍,赐爵金乡公,后改宣城公。每至评狱,常献宽恕之议,以此见重于朝。

车似庆: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宋代学者。潜心理学,隐居乐道,年已及耄,读书犹至夜半。释经评史,榷古商今,迥出新意,自成一家之言。有《五经论》、《闲居录》等。

车安行:车似庆侄,宋代诗人。认为“圣贤穷达,自关世道”。工诗,有《镂冰集》。

车若水:车似庆孙,宋代学者。工古文与诗,无意仕途。有《宇宙略记》、《世运录》、《道统录》、《玉峰冗稿》、《脚气集》。车垓:车安行从子,宋代经学家。度宗时以特科授迪功郎、浦城尉,不赴。精于经学,尤深于《礼》,与从兄车若水并传安行学。有《内外服制通释》。

车宁:福建闽县人,明代大臣。性坦宕无私,有谋略,博学强记。正统间进士,历户、工两部主事、湖广参议、广东参政、广西左布政使。抚谕少数民族,辖境安宁。

车霆:山西离石人,明代大臣。性质直,不拘小节,成化间进士。曾任平凉知州,治政尚严,宗室不能干以私。后累迁都御史,巡抚宣府。车大任:湖广邵阳(今属湖南)人,明代官吏。万历进士,历南丰知县,官至浙江参政,所在有嘉誉。著有《萤囊阁正续集》。其子车以遵,工诗,有《高露堂集》。车万育:湖南邵阳人,清代官吏。康熙进士,官至兵科掌印,以敢言著称。其子车鼎晋亦进士出身,工书法,笔力超绝,有《四书辨体》、《审音考异》、《天竹山房诗集》。

车姓与掣姓是同音而不同字,又不同义的姓氏,本文不再赘述。

53、劳

祖始:神农农官劳正。历史名人:明臣、诗人劳堪;明诗人劳济;清诗人、画家劳征;清臣劳崇光、劳潼等。

姓氏源流:劳(Láo劳)源流纯正,源出有一:起源于汉代,是一个以山为氏的姓。在今天的山东省青岛市东面的海面上,有一个有名的风景胜地——崂山。崂山在古代的时候称为劳山。居住在崂山的人一直自为体系,很少去与外界的人交往。相传在秦始皇时期,方士徐福带领着5000童男童女出海访仙,就是从崂山上的船。居住在崂山的人一直到西汉时才开始与外界的人交往,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们成为了汉王朝的百姓。汉王朝在这个时候赐他们为劳姓。世代相传。

二、迁徙分布: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劳氏家族的得姓,与一个地名——崂山有关,崂山又名牢山,崂山古时称劳山。是山东的一座名山,位于胶州湾东岸,也就是即墨县的东南,是著名的风景胜地。相传秦始皇时方士徐福(徐市)率领3000童男童女出海访仙,求长生不老丹,就是从这里出海的。劳氏,依据《元和姓纂》上记载,正是因为其先祖居住在此地,以地为氏而得姓。这个发源于山东劳山的家族,一向以渤海为繁衍中心,目前全国各地的劳姓人家的老家便在这里。望族居武阳郡(今河北省大名县东)。

三、历史名人——

劳泉:清代诸生,字平甫,仁和人。他和劳革两人专攻历史书,在当时很有名气,人称“二劳”。

劳夷:唐代贤士。

劳因:宋代良臣。

劳钺:字廷器,明代进士,江西德化人。历任江浦、临江、山阳三县,政绩很好,深得百姓的拥护。后来迁任湖州太守。

劳权:浙江仁和(杭州)人,字平甫(1818…1861),又字衡子,号巽卿等。精于校雠之学,所校有《元和姓纂》、《大唐郊祀录》、《北堂书钞》等,引证博而精,世称善本。劳权校《乐府诗集》亦是如此。

劳彦远:三国时期著名的宦官。

劳崇光:清朝人,举为进士而当官。他见识独到,也爱独来独往,办事有魄力。他也因为写得一手好文章而出名。

劳乃宣:字季瑄(1843…1921),号玉初。原籍浙江桐乡,生于河北广平(今河北省永年)。1871年中进士,1879年至1900年先后在河北临榆、南皮、完县、吴桥等地任知县。1901年10月年至1902年任浙江求是大学堂总理,1902年至1903年6月任浙江大学堂总理。施教以经义为主,中外政治诸艺为辅。1908年升为四品京堂,任宪政编查馆参议。1911年11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后又兼任学部副大臣。平生尊古重道,博通经史、礼制、刑法、历算、教育,尤重数学研究,对语言统一有一定贡献。此外,劳姓名人还有东汉的琅琊名士劳丙,晋朝原三公郎劳霸,后蜀官拜尚书的劳彦劳樟,清代的云贵劳湮,明代的副都御史劳甚、嘉靖中罗田知县劳樟,清代的云贵总督劳崇光、文学家孝舆……等,都是劳姓的重要人物。

四、郡望堂号。1、郡望:武阳郡:隋代将魏州改为武阳郡,治所在贵乡(今河北省大名东北),唐代又改为魏州。相当今河北省大名、磁县、涉县、武安、临漳、肥乡、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河南滑县、浚县、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