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典到北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雅典到北京-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一月中旬,众议院应总统请求,以386票比12票的结果要求抵制奥运会,参议院也以88票比4票通过了该决议,美国奥委会很快作出了支持抵制行动的承诺。   
  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基拉宁到达普莱西德湖乡村俱乐部,参加国际奥委会例会。当美国国务卿万斯在开幕演讲中提到,总统坚决反对继续在莫斯科举行奥运会,要求迅速找到一个替换场地,并且需要其他国家对抵制表示支持时,整个会场炸开了锅。 
  
  虽然例会上的争论异常热烈,但大会成员的意见很快趋于一致。2月12日,73位成员以主席名义发表了一项声明,声明指出,他们完全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艰难的政治形势;143个国家奥委会和国际奥委会将一致团结在奥林匹克宪章下,莫斯科奥运会必须按照计划举行;只有各国奥委会才有权接受或者拒绝奥运会的邀请;国际奥委会没有解决政治问题的义务。他们还呼吁各国政府,特别是那些超级大国,通过举行会谈来解决他们之间的差异。 
  
  与此同时,普莱西德湖奥运会也陷入了困境,其中组织方自身有着太多的内部问题。事实上,他们已经接近破产了。组委会几乎从承办奥运会那天开始就陷入了无组织状态:缺少投资、赛场和奥运村,同时还受到一些环境保护组织的干扰,他们更关心阿迪朗代克国家公园的保护:90米滑雪跳台、白面山上滑雪赛道的扩展、小城的商业化和奥运村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问题。为了募集资金,组委会从联邦监狱管理局争取到4 
700万美元的支持,条件是将赛后的奥运村用作外役监狱。滑雪跳台和冰球场馆的建设因为一个钢铁供应商的破产而被迫推迟,主要募款人因在发放合同时偏袒有裙带关系竞标者而被起诉,而为奥运修建的交通系统也被证明从长远上看是不合适的。卡特和万斯曾不冷不热地说,抵制运动会进一步影响到普莱西德的赛事,但前苏联还是比较明智地宣布,他们不会抵制冬季奥运会,也不支持〃反对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现在本届冬季奥运会上,塞浦路斯也是首次出席奥运会,而懊恼的台湾只能在赛场外徘徊了。 

第18节:冷战,热吵(3)         
  冬季奥运会结束后,基拉宁认为,他已经把皮球踢到了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各国奥委会及各国体育协会的院子里,是否参加莫斯科奥运会是他们自己的决定。西德克虏伯公司的领导、同时也是国际奥委会成员的贝托尔德o贝伊兹(Berthold 
Beiz)试图说服基拉宁前往白宫和莫斯科。卡特在撒切尔的积极支持下,幼稚地要求重新更换主办城市,完全无视筹备奥运会需要花费的难以计数的时间、人力。同样无知的卡林顿勋爵被派到洛桑去转达此意,在此之前,他会见了英国奥林匹克协会和国家体育运动联合会的领导人,试图阻止他们前往莫斯科。面对如此强大的压力,英国奥林匹克协会主席丹尼斯o弗卢斯爵士坚持独立自主精神,表示英国会继续参赛,丝毫没有理会下议院已经支持撒切尔的这种意识形态封锁的计划。澳大利亚仅以1票优势决定参加莫斯科奥运会,西班牙则以22:13的投票结果决定参加奥运会。 
  
  西班牙的这一决定为胡安o安东尼奥o萨马兰奇造就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在过去的5年中,他是后佛朗哥时代民主政体下的第一任驻前苏联大使,同时也是基拉宁继任者的候选人之一,选举将在莫斯科奥运会前举行。如果西班牙因参加抵制莫斯科奥运会而缺席此次会议的话,萨马兰奇的前景也将急坠直下。许多国际奥委会的元老,像阿什维尼o库马尔(Ashwini 
Kumar)和埃克塞特勋爵努力劝说基拉宁连任,不过基拉宁自认为已经达到了自己承诺的年限,已经到退隐的时候了。除萨马兰奇外,当时的候选人还有加拿大人詹姆斯o沃瑞尔、西德人维利o道默和瑞士人马克o霍德勒(Marc 
Hodler),他也是国际雪联的主席。尽管在国际奥委会外没什么名气,也曾是布伦戴奇的支持者,萨马兰奇却出乎意料地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强硬态度,而不是基拉宁般的绅士风度。萨马兰奇说: 
  
  我从未设想过自己能有机会成为主席,直到布伦戴奇表示支持我。我感到自己还没有和国际奥委会处在同一级别上,之后也一样,无论是在社会关系还是在体育知识上。但当我得到这一职位时,我意识到它并不像我以前所认为的那样特别。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紧要关头,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国际奥委会将会崩溃。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诸如部分运动员可以在其他组织名下参加世界性比赛,却没有资格参加奥运会之类的情况发生呢?在我成为主席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意识到,国际奥委会已经作好挑战未来的准备了。 
  
  在奥运会开始前的例会上,第一轮投票的结果为:萨马兰奇 44票、霍德勒21票、沃瑞尔7票、道默 
5票。暗中支持萨马兰奇的还有突尼斯人穆罕默德o姆扎利(Mzali)和法国人德o博蒙特,这两人都反对继续举办这届奥运会。他们只身飞往莫斯科投票支持萨马兰奇,以向这个〃不知名〃的西班牙人表示支持,随后便匆匆返回。 
  
  由于莫斯科奥运会的缺席国家数目不断攀升,比赛规则只能相应作出调整。一直以来,奥运会的旗帜都由上届奥运举办城市的市长转交给本届举办城市的市长,然而此次将由两位少年火炬手从蒙特利尔带到莫斯科去,原因在于德拉波市长迫于政治压力无法前往莫斯科。尽管加拿大奥委会负责人沃瑞尔和理查德o庞德作了很多努力,加拿大还是参加了抵制运动。在莫斯科奥运会上,除了选派一名旗手外,各国奥委会并没有被要求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列队入场。除此之外,他们还被允许使用自己的名称而不是他们所在国家的名称;他们甚至可以使用自己的旗帜或者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旗;在颁奖仪式上他们也可以采取和开幕式及闭幕式一样的做法,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用奥运会歌替代国歌。 
  
  截至到奥运会开幕,参加和抵制奥运会国家的数目分别是81和65,比基拉宁的最坏估计要好得多。毫无疑问,诺维科夫和国际奥委会的前苏联成员维塔利o斯米尔诺夫在忠于奥运会宗旨方面并不存在任何私心。诺维科夫曾发表过以下声明: 
  
  从举办奥运会的荣誉被授予莫斯科的那一刻起,在前苏联举办奥运会这一事实就引起了那些反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普遍性与包容精神的国家的激烈反对。他们在莫斯科奥运会筹备期间发动了一些旨在诋毁奥林匹亚的政治运动,这是他们的过错……不幸的是发生在最近几个月的事件皆由以下事实而来,即美国政府认为自己具有使奥林匹克运动俯首听命的权利,并试图将体育用作政治施压的手段。 
  
  一星期后,基拉宁飞往华盛顿拜会了卡特。同一天,西德宣布退出比赛。尽管基拉宁的华盛顿之行和克里姆林宫之行一样收效甚微,国际奥委会在世界各地面临的藩篱正在被打破。英国奥委会坚决支持奥运会的态度正在为意大利和法国所效仿;在拉丁美洲只有智利加入抵制行动,大部分非伊斯兰非洲国家则已?意识到4年前那场抵制运动失败的必然性,他们都决定参加奥运会。肯尼亚、利比里亚和刚果是仅有的参加抵制的南撒哈拉国家,同时参加抵制的还有依附美国的以色列以及政治上随风倒的日本。 
  
  即便基拉宁没有像他的一些同僚所希望的那样迅速而有力地处理好这次危机,他依然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热情的、值得尊敬的道德旗手。   
  尽管有几分失望,与刚就职时相比,基拉宁离开国际奥委会时的财政状况还算良好,这要感谢转让电视转播权的收入。他在任的8年间,国际奥委会的资产从200万美元上升到4 
500万美元。   
  即便各国代表团都出席,即便没有这次抵制事件,莫斯科的管理运作水平也仍然和8年前的慕尼黑不分上下。各项工作都提前一年完成,并在他们的第7届运动会上做了预演,该比赛共接待了1万名运动员。始建于1956年的列宁体育馆被翻新,并新建了一条塑胶跑道以及可容纳10万名观众的看台。游泳、跳水、拳击和篮球比赛被安排在新的体育馆进行;赛艇和皮划艇被安排到7年前修建的训练河道上进行。可容纳12 
000名运动员和官员的奥运村离主体育场只有15分钟的路程,由于许多人的缺席,参赛者的居住环境比以往更加舒适,他们盘子里的食物几乎让少见美食的莫斯科市民感到惊讶。 
  
  尽管行动不便,73岁高龄的勃列日涅夫主席还是亲自指挥了开幕仪式。本届开幕式内容丰富多彩,表演非常出色,美中不足的是带有一定的军事色彩。最后一位火炬传递手是奥运三级跳远的三连冠维克多o萨涅耶夫(Viktor 
Sanyeyev),他把火炬递给国家篮球队队长谢尔盖o别洛夫 (Sergei 
Belov),由他点燃主体育场的火炬。两名前苏联宇航员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表达了他们的问候。虽然有16支队伍在走进体育场的时候表达了一些抗议,但大部分莫斯科人还是微笑着欢迎这些参加奥运会的贵宾们。我想苏联人一定会暗自得意:面对竞争对手的减少,他们获得了80枚金牌、69枚银牌和46枚铜牌,民主德国以47金37银42铜名列第二。前苏联军队仍然留在阿富汗,卡特的抵制运动到此为止。 
 
第19节:普莱西德湖(1)         
  第51章 普莱西德湖   
  第十三届冬季奥运会 1980   
  瑞典运动员英格玛·斯滕马克(Ingemar Stenmark),   
  在冬奥会高山滑雪赛中两次夺冠。   
  奥运金牌是一名运动员所能获得的最好的奖励。我是看着电视转播的奥运会成长起来的,在我的印象中,最不可思议的场面就是鲍勃·比蒙在墨西哥的惊世一跳。对我来说,能在普莱西德湖获胜就是一切,尽管这会是一段艰难的历程。早在奥运会之前,我就已经多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也为我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大回转项目分两天举行并没有让事情变得简单些。第一天比赛结束之后我排在第3名,不过我想这对我来说也算是一个优势。如果排在首位的话,赛程之间漫长的等待可能会给我带来更多的压力。 
  
  我的首轮成绩相当糟糕,原因在于滑行路线过宽,完全没有按照我原先设计的路线走。我知道自己在第2轮滑行的时候必须竭尽全力。于是,我努力忘记了前一天那场失误的比赛。不过第2轮的赛道对我很有利。当我看到上半段赛道后,对自己说这次我一定能够挽回上次的失误。比赛前15分钟,我紧张得要死,甚至双脚都在发抖,然而一旦出发后,我便忘记了一切。尽管如此,这并不是一次理想的滑行,当我到达终点的时候甚至感到沮丧和愤怒。我认为自己滑得还不够快,特别是在上半段,所以当我发现已经获胜时,那感觉真是好极了。很多人认为我的获胜是理所当然的,但只有当你真正做到了的时候才会感到高兴。如果最终我排在列支敦士登选手安德亚斯·文策尔(Andreas 
Wenzel)之后获得第2名,这依然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但我会非常非常地失望。   
  我在小回转中的第2轮比赛中实力保存得不错。由于下雪,再加上又是第13个出发,我在首轮比赛中处于不利境地。头一个出发的美国选手菲尔·梅尔(Phil 
Mahre)成绩最好。第2轮我第2个出发,这让我感到特别高兴。我应该比其他选手更有心理优势,因为这回压力都转移到他们身上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第2枚金牌更使我兴奋,因为在此之前,所有人都希望我在大回转比赛中获胜,但小回转比赛却更有悬念。赢得两枚奥运金牌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 
  
  英格玛o斯滕马克的孩提时代是在斯德哥尔摩以北700公里处的一个贫瘠而孤独的大山中度过的他成年后的害羞和孤僻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家在一个小山村里,靠近他爷爷奶奶的农场。斯滕马克幼年时几乎没什么同伴,〃我滑雪是因为我能够一个人完成这一运动。〃他说,在这块冬天连太阳都照不到一个小时的土地上,他的确没有什么别的选择。 
  
  起初斯滕马克一直由他父亲指导训练,13岁时指导他的任务便转交给了意大利人赫尔曼o诺格勒(Hermann 
Nogler),这位伯乐敏锐地感觉到男孩刻苦的训练终有一天会把他推上冠军的宝座。17岁时,斯滕马克便参加了世界杯巡回赛,1976年,斯滕马克获得了世界杯冠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