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这是中医研究问题的最基本的思路, 
我们也要学会这一点。仰观天文,谁都知道天空有太阳;俯察地理,谁 
都知道地面有昼夜。白天是明亮的、是温暖的,这就是阳;夜间是寒冷 
的、是黑暗的,这就是阴。阴阳二气的的更替,是平衡的,稳定的,这 
种阴阳二气的变化是不亢不烈的。白天它的温度,也顶多是30度,不超 
过40度吧?超过40度,我们每个人都热得受不了了吧。夜间尽管寒冷, 
它也不会到零下100多度吧?所以正是这种阴阳二气的变化,平衡稳定, 
不亢不烈,地球经过38亿年的氤氲演化,才化来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 
界。大家想想,如果地球上没有阴阳二气的变化,换句话来说,没有太 
阳光和热的辐射,或者说,没有地球的自转,或者说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再近上1%,地球上所以的东西都会烧焦,或者再远上1%,地球上所有的 
东西都会全部冻成冰,都不可能化育生命,所以生之本,本于阴阳,是 
千真万却的大自然的现象。因此,阴阳二气的这种运动变化,给所有的 
生命,都打上阴阳的烙印。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再去探索生命,阴阳不 
是一个简单的一个哲学的学说,而是大自然界化育生命的一个规律。 
等再过上20亿年,太阳发生了严重的变化之后,地球上的生命,那个时 
候,阴阳二气就没有这样平衡稳定了,阴阳二气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 
说没有阴阳二气的区别了,地球就会消亡,地球的生命就将截止。 
所以生之本,本于阴阳。这是千真万确的。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的时 
候,我们再回忆一下《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就是 
大自然的规律,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接着说,生之本,本于阴阳,这就是生命的本源。 
所以阴阳学说既然是生命的本源,但是古人觉得,把一切事物分为阴和 
阳两个方面还不够,不能说明阴阳量的变化,只能说明阴阳气质的变 
化,所以又把阴阳又各分为三,这就是三阴三阳。所以三阴三阳,它的 
本意是什么呢?就指的是阴阳气量的多少。 
太阳,太者,大也,所以太阳阳气的量是三阳。我们这个摄像机是数码 
摄像机,现在我们搞数字信息、数字技术,实际上,古人早就动用了数 
字来描述一个事物的量的变化。 
所以:太阳:太就是大的意思,它的阳气的量是三份,在《黄帝内经》 
里把它叫做三阳。 
阳明:明是什么意思呢,明,著也,显著的意思,阳明,阳气的量是多 
少呢,是两份,它不如太阳阳气的量大,但是它的阳气也是充足的。 
少阳:少,小也,少年就是小孩吗,所以少阳阳气的量最少,它是一 
阳。 
太阴:太者,大也,是指阴气强大,它的阴气的量是三阴,阴气的量有 
三份,它是三阴。 
少阴:阴气的量是二阴。 
厥阴:它的阴气的量是一阴。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里的少阳是一阳,这里的少阴怎么会是二阴,而 
不是一阴呢?这是一个外国同学提的问题,实际上这里呢,多和少是相 
对的。〃少〃和〃厥〃相比,厥就更少了。厥者,尽也,极也,是阴气少到 
了极点,阴气少到了尽头。这么少的阴气,当然比少一点的阴气,量还 
要少。所以少阴和太阴相比,少阴的阴气量不如太阴大;少阴与厥阴相 
比,厥阴是阴气少到了极点,阴气少到了尽头,阴气浓缩到精华的地 
步,所以厥阴就是一阴。 
这是从三阴三阳的本意讲阴阳气量的多少。 
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中它是干什么的呢?《黄帝内经》有这么一个 
基本观点,就是〃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所以大 
自然有什么,人就有什么。所以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日月,人有 
二目;甚至天有365天,人有365节。这样来比喻,地有江河,人有经 
络。这样比喻呢,尽管有些地方,显然从我们今天的现代科技的角度来
说,有些可笑,人也不是365根、365节骨头,有些太机械,但是这种精 
神,这种思想,这种人和自然相适应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自然界既然有阴阳二气的变化,也有阴阳气多少这种量的变化,所以它 
就拿阴阳气三阴三阳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所以三阴三阳在《黄帝内 
经》里它是什么意思呢,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 
为什么胃经和胃府,把它叫做阳明,膀胱叫把它太阳,这应当是《黄帝 
内经》解决的问题。那是根据脏府的生理功能,根据脏府和经络阴阳气 
的多少,也根据人体体表接受阳光照射的多少,来命名和划分的,用三 
阴三阳来命名脏府和命名经络的,这个问题应当在《黄帝内经》里解 
决,我们这里不多说。 
我们下面重点讲的是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应当说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它的含义,不是生理的,而是病理 
的。如果说在《黄帝内经》里,我们把它叫做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 
府,那是一个生理概念的话。在《伤寒论》中,我们说阳明就是阳明 
病,说太阳就是太阳病,它是个病理的概念。既然它是病理的概念,它 
就涉及到病变部位,它就涉及到病变性质,它就涉及到病变发展的趋 
势。 
从太阳病来说,它的病变的部位,是不是就像《黄帝内经》那样,涉及 
到了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府呢? 
不是这样的。因为张仲景是收集了大量的病例,他把这些病例都写在竹 
板上、写在木板上,那个时候并没有辩证的思路,他说我怎么能够用一 
种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把这些病证分清楚呢?他在分。这一大堆病,它发 
生在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发生在体表,是体表的阳气被寒邪 
所伤,好,就把它叫做太阳病吧。所以太阳病病位涉及到足太阳经,足 
太阳府,涉及到膀胱,涉及到体表,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 
伤。为什么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它归属于太阳呢?因为 
体表的阳气的量最大,他认为体表的阳气根源于下焦膀胱,根源于下焦 
肾,所以就把体表被风寒邪气所伤这种证候归属于太阳病。它的病性是 
什么?是阳证;病势是什么?是阳证的初起。你不是说太阳的阳气量最 
大吗,可是从正气的角度来说,它的阳气的量是最大的;从邪气的角度
来说,它却是阴寒邪气,它是寒邪,是风寒邪气,邪气的性质呢是属于 
阴性的。而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决定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既考虑它 
正气的因素,也要考虑到邪气的因素。正气是阳气,邪气是阴寒邪气, 
阴阳相叠加,你说充其量不是阳证的初起阶段吗?所以从病证的角度来 
说,它并不是阳证最厉害的,它是阳证的初起。 
阳明病涉及到手足阳明经府。那就是说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还有大 
肠经,胃经。由于足经循行长,影响范围广,所以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或 
者什么邪气所伤呢,它的症状表现明显表现突出;手经循行路线短,影 
响面积小,被外邪所伤,它的症状不突出。所以从《伤寒论》的症状来 
看,主要是足经的症状。它的病性属于阳证,它的病势呢,属于阳证的 
极期。阳明的阳气比较大,阳气虽然不是太大的,它只是二阳,但是邪 
入阳明就化热了,所以阳邪就成了热邪,两阳相加,正邪斗争激烈,所 
以表现了大热大实的证候。所以从病理的角度来说,阳明病是阳证的极 
期阶段,生理上它的阳气的量并不是最大的,但是从病理的角度来说, 
阳明病是盛阳赶热邪,正邪斗争激烈,表现了一派大热大湿的证候,所 
以说是阳证的极期。 
少阳涉及到了胆经,胆府和三焦,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它是阳证的 
后期。为什么它是阳证的后期?进入少阳的邪气,可以是寒邪,也可以 
是热邪。如果邪气在少阳经的话,那是寒邪,因为它有往来寒热这个症 
状,为什么可以有恶寒呢?那一定有寒邪伤人阳气的证候,他才恶寒 
的。所以寒邪在经的时候,邪在经的时候,是寒邪,邪入府的时候它化 
热。而正气呢,少阳是个小阳,是个弱阳,后世医家把它叫做是稚阳、 
嫩阳、幼阳,如日初出,就好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它的阳气不亢不烈, 
所以它抗邪的能力并不强,所以它是阳证的后期。一旦少阳阳气抗邪不 
利的话,邪气就有可能内传三阴而出现太阴病。 
太阴病涉及到脾经,涉及到脾脏,没有涉及到手太阴肺,为什么?太阳 
主表,肺主皮毛,当太阳体表的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的时候,常常会影 
响肺气的宣发失调而出现咳嗽、喘,所以手太阴肺的病变在太阳病的阶 
段就常常表现出来了。因此,《伤寒论》中的太阴病,只讲到太阴脾的 
病,而手太阴肺的咳喘的证候,在太阳篇中就包括了,像太阳病篇涉及
到麻黄汤所治疗的无汗而喘,麻杏石甘汤所治疗的邪热壅肺的汗出而 
喘,小青龙汤所治疗的寒邪闭表、内有水饮、水寒摄肺的喘,桂枝加厚 
朴杏子汤所治疗的风邪在表、风邪壅肺、中风兼喘,都在太阳病篇都谈 
到了,所以太阴病只是脾经和脾脏的病。可见张仲景的这种六经辩证, 
他是按照临床的实际情况来的,而不是机械地按照《黄帝内经》的三阴 
三阳来的。它是阴证,仅仅涉及的脾阳虚,属于是阴证的初期。 
少阴病涉及到心肾,涉及到肾经。心主火,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主 
水,肾又是人体元阴元阳之根本。当寒邪进入少阴,导致心肾阴阳两 
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证候的时候,这就是阴证的进一步加重,它 
属于阴证,可以说是阴证的危重期,特别是心肾真阳虚衰为主的这种少 
阴病,不去积极的救治,常常会出现不良的后果,它是阴证的危重期。 
当然少阴病另外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说,不是以心肾真阳衰危为主,而 
是以外来的寒邪为主。一个很棒的小伙子,去喜马拉雅山爬山,结果雪 
崩了,把他填在了雪里头,那你身体再好,心肾阳气再棒,那个阴寒太 
盛,你这个生命也恐怕会受到威胁。所以我们说,对于心肾真正真阳虚 
衰为主的,这种少阴病,它的预后是很差的,你必须积极救治;而对于 
寒胜伤阳的证候,我们另外说,只要他心肾真阳没有完全衰竭,我们经 
过积极救治,把阴寒驱出体外,还有很好的预后。甚至少阴病还有自愈 
的。什么情况下会自愈?心肾真阳不衰,而且寒胜伤阳为主的这种证 
候,甚至阳气恢复之后,它会自愈。 
至于厥阴病,它主要涉及到肝和心包。我们具体讲厥阴病的时候,就可 
以知道,厥阴病的情况非常复杂。如果这个病是由少阴传来的,那就是 
阴证的末期,有死无生呀。你说少阴心肾真阳虚衰,又导致了厥阴相 
火,肝和心包的相火衰竭,那确实是阴证的末期,最后阳亡而死,所以 
厥阴病就有死证。但是〃厥〃者尽也,〃厥〃者极也,如果这个病不是由心 
肾真阳衰微而传入厥阴的,而是外来的阴寒邪气郁扼了厥阴的相火,这 
可能就要发生变化。当阴寒邪气特别盛,盛到了极点的时候,而相火被 
郁到了极点的时候,相火爆发,阳气来复,所以厥阴病就可以有阳气恢 
复的这种机转。如果阳气恢复之后,阳复阴退,病就可以自愈;如果阳 
气恢复太过呢,又可以转成热证,转成阳证,所以厥阴病篇又存在着阴
尽阳生的这种变化,所以你说它既是阴证的末期,又是阴尽阳生的阶 
段,这就是厥阴病的特征。 
这样的话,我们讲到了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它是一种病理 
的(含义)。三阴三阳的这种命名,它包含有病位的意义、包含有病性 
的意义、也包含病势的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病证的概括。 
六经病,它们之间是有相互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就叫传经。具体来说, 
一经的邪气传到另一经,相应的临床症状就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叫传 
经。从《伤寒论》原文所描述的传经规律来看,太阳病作为一个表证, 
太阳的邪气可以传其它任何一经,太阳可以传阳明,太阳可以传少阳, 
太阳可以传太阴,可以传少阴,也可以传厥阴。因为体表的阳气属太阳 
所管,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以后,就等于人体的防御外邪 
的第一道防线出现了缺口,所以邪气就可以传其它五经。从《伤寒论》 
原文来看,少阳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