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常道-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环:寻找商业投资伙伴。他以这项事业创意独具、能获丰厚商业利润回报为理由,频频展开融资、邀请加盟等公关攻势,最终成功地吸引了一名既是投资商同时又是名探险发烧友的大款布莱恩·特凯尔森及美国Prime电视网同时加盟,组成“联合创业体”。 

  第五环:为了将来实施更大的事业,他认定“热身”环节不可少。在一系列精心策划设计下,他亲任“领头羊”,率领着投资人布莱恩·特凯尔森及美国Prime电视网摄影师,外加“美国骄傲队”全体队员,接连进行了两次、各历时10天的荒野历险活动。 

  第六环:总结经验教训,二次设计更佳更安全的历险活动方案,并以此作“更令人信赖”的融资“说点”,一举游说成功,力邀到美国著名媒体“美国MTV电视网”的著名节目策划师道格以及多名投资人加盟,共同投资,联袂投拍一部电视纪录大片《生态大挑战》。 

  这场电视拍摄,阵容颇为强大,被拍群体包括来自全国的共50支参赛队,赛手们在为期10天的历险期内.在美国犹他州历经徒步跋涉、骑马、游泳、漂流、攀岩等一系列艰苦历程,最后仅有其中的21支参赛队达标完成任务。《生态大挑战》大片一经美国MTV电视网播出,即刻震撼四方,引发观众收视狂潮。紧接其后,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也相继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亚、澳大利亚、亚洲的婆罗洲岛、非洲的摩洛哥等处投拍,并配备以更大的摄制阵容。 

  第七环:“双轨”并举,创业的同时又开辟新路。马克除组织力量继续投拍《生态大挑战》外,同时另起第二大炉灶,投拍另一套内容更新颖刺激的“荒野竞赛夺巨奖$100万”的电视纪录系列大片《生存者》。 

  拍这套片的商业运作方案与拍《生态大挑战》不同,系完全独立制片,独立经营,待成片后再卖给美国最著名的电视巨头之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这样制、播分离的商业模式更有利于马克·伯内特打造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特色。 

  第八环:将《生存者》拍得一集胜似一集,层层翻新更上一层楼,刺激观众。2000年夏,《生存者》第一集正式在美国开播,立即引发收视狂潮,观众激昂亢奋,如醉如痴。 

  第九环:雄心勃勃乘胜进军,干脆大搞“四处开花”。马克·伯内特在前两套大片《生态大挑战》、《生存者》已取得双赢大丰收的基础上,还觉“险”瘾没过足,又计划推出另两套风险更大,刺激性更强的纪录电视系列大片《战斗任务》、《目的地先生》;此外,他还拟创办“生态挑战青年基金会”、“生态挑战历险学校”,决心把“险”字号商业大战这块大蛋糕越做越大,越做越甜。 

  这名普通美籍英裔小人物获得的巨大成功,令评论家们大为吃惊,令世人狂热崇拜,令主流媒体疯狂地抢镜报道。各报刊这样评论他创下的奇迹:“当全球亿万观众在激动人心的那刻,聚在电视屏幕前屏气凝神,收视历险队员经九死一生而最终决出冠军得主,荣获百万美金巨奖那一瞬,几乎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奇迹,人们完全被《生存者》片中展现的惊险刺激场面征服得神魂颠倒……”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无奇不有。这种靠开发“险”字号文化商机而致富的世间一绝,不仅有效地释放了创业者内心躁动不安的能量,也迎合了美国这个“冒险家乐园”的特殊需要。但这还不是马克·伯内特成功的主要原因。马克·伯内特的成功在于他不仅具有不断追求新鲜、刺激、挑战风险的创业精神,而且具有慎重大胆、思路清晰的创业思路:这“九连环”环环相扣,内在逻辑严密,前后呼应,步步为营。在大冒风险的同时,又处处设防;在独闯险境时,不忘争取援手;在勇猛挺进时,又略作小憩,总结经验;既有大兵团运作,也有极少人摸索探底……总之,马克·伯内特的成功绝非一个“险”字能总结的。 

瞒天过海,主仆易位 

  ●瞒天过海,主仆易位 

  美国的克罗克没读完中学就出来做工,在一家工厂当上了推销员,走南闯北,增长了见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不满足于给别人当雇员了,想创办自己的公司。可选择哪一行呢?克罗克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餐饮业可以干。但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启动资金,可他一时拿不出来。 

  克罗克找到做推销员时认识的开餐馆的麦克唐纳兄弟,请麦氏兄弟留他在餐馆做工,并主动提出在当店员期间兼做原来的推销工作,并把推销收入的5%让利给老板。麦氏兄弟见有利可图且又考虑到眼下店里确实人手不足,便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克罗克进人快餐店后,为取得老板的信任,工作异常勤奋,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他曾多次建议麦克兄弟改善营业环境,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并提出配制份饭、轻便包装、送饭上门等一系列经营方法,以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服务种类,获取更多的营业收入;还建议在店堂里安装音响设备,使顾客更加舒适地用餐;大力改善食品卫生,狠抓饮食质量,以维护服务信誉;认真挑选店堂服务员,尽量雇佣动作敏捷、服务周到的年轻姑娘当前方招待;而那些牙齿不整洁、相貌平常的人则安排到后厨工作,做到人尽其才,确保服务质量。 

  他的每一项改革都使老板感到满意,因为,他的言谈举止总是表现得那么坦诚,那么可信赖,给人留下谦虚谨慎的极好印象。由于他经营有道,生意越做越好,老板对他更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餐馆名义上仍是麦氏兄弟的,但实际上餐馆的经营管理、决策权完全掌握在克罗克的手中。这一切正是通向其最终目的的铺路石。 

  不知不觉,克罗克已在店里干了六个年头。他羽毛渐渐丰满,翅膀越来越硬,展翅腾飞的时机日趋成熟,便暗暗加快了行动步伐。他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到了一大笔贷款,又充分做好了与麦氏兄弟谈判的思想准备。1961年的一个晚上,克罗克与麦氏兄弟进行了一次很艰难的谈判。起初,克罗克先提出较为苛刻的条件,对方坚决不答应。克罗克稍作让步后,双方又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以270万美元的现金达成交易。麦氏兄弟尽管有种种忧虑与不安,但面对如此诱人的价格,他们终于动心了。“270万,整整270万美元呀!这么优惠的价格,傻瓜才会不接受呢!”双方很快进行了产权交割,由克罗克单独经营。 

  第二天,该餐馆的主仆易位事件,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特大新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到此为止,克罗克的“瞒天过海”之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克罗克入主快餐馆后,经营、管理更加出色,很快就以崭新的面貌享誉全美,在不长的时间内,270万美元就全部收了回来。又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总资产已达42亿美元,成为国际十大知名餐馆之一。 

  克罗克实施易主战的成功,就在于他了解麦氏兄弟的脾气性格,仅以让利5%就轻易打入了麦氏快餐馆;随后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对老板刻意逢迎,换取了麦氏兄弟俩的信赖,消除了对他的猜忌,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多种建议。经过逐步渗透、架空,老板已“名存实亡”,最后一场交易,双方谈判以克罗克大功告成而宣告结束。克罗克的易主战可谓用心良苦。 

  ●从负翁到千万富翁 

  玉林的文先生在一年时间内,就从负债累累到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又用掘得第一桶金投资房地产,资金如滚雪球般在一年之内迅速膨胀,成了千万富翁。 

  1998年,文先生还是一位机关工作人员,1999年单位裁员不幸被列入下岗名单。 

  文先生决定下海经商,谁知因为没有经验,他借款10万元做服装生意,钱没赚到反而欠下了50万元的巨债。 

  一次他偶然得知,现在成都的房地产市场很热,文先生就想:欠50万元款与欠100万元款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痛!于是,文先生果断地决定投资房地产,但因为借不到钱投,他只得四处溜达,留意新楼盘的开盘、预售等信息。 

  当时,有的楼盘排号登记不要钱,文先生就会一口气订下好几套房子。没想到,等到楼盘正式发售时,文先生预订的房子往往就升值了,这时文先生便来个转手买卖,赚取其中差价,利益还不小。 

  2000年是文先生发展的高峰期,前期靠转手买卖赚来了好几万元,文先生没急着还款,而是继续思考着投资方式。当时棕北小区的某花园一二楼都修建了商铺,由于受传统经商都喜欢底楼临街铺面的影响,二楼的20余间商铺销售很困难。 

  开发商在变换策略后仍然销售不出去的情况下,将二楼铺面的价格降到了与普通住宅同等的每平方米3000余元,但还是卖不出去。 

  这时,文先生主动找到开发商谈条件,将20多间二楼商铺全部买下。急于脱手的开发商给了文先生最优惠的价格和付款方式,还答应了文先生提出的一些整改方案。 

  接下来,文先生便对这20多间商铺进行了简单的包装,承包出去做了茶楼和会所,整个过程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文先生就稳赚了800多万元。而且茶楼和会所的经营一年下来还有100多万元的收入。 

  就这样,在一年之内,文先生从负翁一跃而成为了千万富翁,资产可以说翻了千万倍。 

揭总理的“皇榜” 

  ●揭总理的“皇榜” 

  中山圣雅伦公司董事长梁伯强被媒体称为“鬼才”、“每根头发都是竖起的天线”的“指甲钳大王”。他因敢于接朱熔基总理的“皇榜”而出名,并因此而发财。 

  1998年的一天,报纸上一篇“话说指甲钳”的文章引起了梁伯强的兴趣。文中写到:朱总理在接见全国轻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时,谈到了对指甲钳的质量不满。朱总理说,我没用过一个好的指甲钳子,我们生产的指甲钳子,剪两天就剪不动了,使大劲也剪不断。 

  文章中说,当时朱总理还特意带来三把台湾朋友送给他的指甲钳,向与会代表展示其过硬的质量、美观的造型和实用的功能,并以此为例,激励大家要对产品质量要高度重视,希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开发更多更好的新产品,把产品档次、质量尽快提高上去。 

  梁伯强想,一个小小指甲钳能在总理心中挥之不去,可见这绝非小事,这里肯定有市场的空白点,如果自己能做出一个质量过硬的指甲钳品牌,填补市场空白,不就是一个发展的机遇吗? 

  后来经过调查,梁伯强了解到,台湾销售的指甲钳并非产自台湾本土,而是来自韩国和日本。其中,韩国的指甲钳占据了世界指甲钳销量的头名。这一下,梁伯强心里有了底,他要到世界上指甲钳质量最好的厂家去学习技术。 

  1998年10月,梁伯强踏上了前往韩国的征程,前去“偷师学艺”。他以做韩国著名的777牌指甲钳公司的代理产品为名,一口气进了30万元的货。然后以质量问题为理由,令对方老板亲自带梁伯强参观了生产的全过程。这学艺的过程他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1999年,梁伯强倾其所有,在宁波开发区投资了指甲钳生产线,并注册成立了中山圣雅伦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现在的圣雅伦指甲钳销售额达到两亿多元,产品在全国四百多个商场销售,并成为中国指甲钳行业的第一品牌,进入世界指甲钳行业的前三名。 

靠一只老鼠赚20万铜币 

  ●靠一只老鼠赚20万铜币 

  一只老鼠能卖钱吗?能卖多少钱?有个很有经营本领的小商人,以一只老鼠为创业的本钱,最终赚了20万枚铜币。 

  有一天,他在大街上捡到一只老鼠,便决定用它为资本做点买卖。他把老鼠送给一家药铺,他用卖老鼠的钱买了一点糖浆,又用一只水罐盛满一罐水。他看见一群制作花环的花匠从树林里采花回来,便用勺子盛水给花匠们喝。每勺里搁一点糖浆。 

  花匠们喝后,每人送给他一束鲜花。他卖掉这些鲜花,第二天又带着糖浆和水罐到花圃去。这天,花匠们在他临走时,又送给他一些鲜花。他用这样的方法,不久便积聚了8个铜币。 

  有一天,风雨交加,御花园里满地都是狂风吹落的枯枝败叶,园丁不知道怎样清除它们。小商人走到那里对园丁说:“如果这些断枝落叶全归我,我可以把它打扫干净。”园丁同意了,说道:“先生,你都拿去吧!”小商人走到一群玩耍的儿童中间,分给他们一些糖果,顷刻间,他们帮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