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常道-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7年考察接班人 

  ●7年考察接班人 

  1998年,美国的GE公司以93亿美元的年利润.名列世界五百强第一位。 

  GE公司的光辉业绩的主要创造者是执掌GE公司董事长、总裁要职长达18年之久的杰克·韦尔奇。 

  现在以被无数企业家奉为圭臬的杰克·韦尔奇无疑是有能力的,但杰克·韦尔奇的启用和成功却与他的前任雷吉·琼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雷吉·琼斯花了7年的时间来物色和考察韦尔奇。这7年,谱写了GE公司历史上最辉煌的乐章,任用韦尔奇,是GE历史上最成功的决策。这7年的遴选准备工作,为GE公司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974年,琼斯担任GE公司的董事长才3年,但他已经着手挑选自己的继任人了。这个时候他才57岁,离65岁退休还有8年的时间。但他的深思远虑促使他把挑选接班人的工作提到了议程,他想提早做出准备。 

  琼斯要找一位能让GE公司更加壮大的继任人,认为经过先期的认真挑选与考查,一定会找到一个满意的接班人。 

  有了这样一个想法,琼斯开始了选择接班人的工作。对于继任人,琼斯的脑子里并没有一个现成的合适人选。于是,他要求人事部门给他准备一份名单。但他的要求被委婉地拒绝了,人事部门认为这至少也应该是10年之后的事情。在琼斯的强烈要求下,人事部门不得不提供了一份含有多名候选人的名单。这个时候,琼斯发现名单上少了一个应该有的人,那就是负责塑料企业的杰克·韦尔奇。 

  人事部门的人却看法不同,他们说韦尔奇好闹独立、为人特别,而且当时只有39岁,太嫩了点。在这种时候,琼斯只得以命令的方式把韦尔奇加人到候选人的圈子里。经过各种考虑,候选人最后减少到了11位,韦尔奇仍在其中。 

  经过3年的考察,各位候选人在琼斯心目中的形象也清晰了。为了进一步地了解候选人相互之间的印象和自己对他们的感觉,琼斯实施了他的“机舱面试”。 

  1978年元旦过后.他把候选人一个个请进了办公室。从谈话中了解有关候选人合作的可能性和对其他候选人的想法。每当一位候选人走进他的办公室时,琼斯都会把门关上,点上烟斗,示意交谈者放松。然后开始说出一个公式般的问题:“假设,你和我现在乘着公司的飞机旅行,这架飞机坠毁了,谁该继任GE公司的董事长?” 

  韦尔奇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意料之外被召去接受“机舱面试”的。根据要求,韦尔奇写下了3个董事长的候选人姓名,其中包括了后来成为他董事会合作者的胡德、伯林盖姆和他本人。 

  “谁最有资格?”琼斯问。 

  韦尔奇想都没想,说:“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我了。” 

  他们都忘了,这个时候,他已经和琼斯在旅行中“坠机遇难”了。这次谈话使琼斯对韦尔奇更加欣赏了。 

  3个月后,琼斯把候选人压缩到了8个人,并让他们接受了第二轮的“机舱面试”。当然,问题作了改变。 

  “这次,我们两个还是乘同一架飞机,但是,飞机坠毁后,我死了,而你却很幸运地活了下来,你说,谁该来做公司的董事长?”琼斯要求列出3名候选人。 

  这次,最令琼斯高兴的是,他最中意的3位候选人一一韦尔奇、胡德和伯林盖姆,各自在三名董事长候选人的名单中都包含了另外两位。这时,他心目中的继任人已经选定了杰克·韦尔奇。 

  为了让董事会认识韦尔奇,他让韦尔奇、胡德和伯林盖姆都进入了董事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1980年11月,琼斯让人事部门提交了包括聪明才智、吃苦耐劳、自我管理、同情心在内的15项测评结果,韦尔奇的分数位居第一。这时,不仅琼斯,GE公司的其他19名董事都同意推举韦尔奇为下一任GE董事长。继任后的韦尔奇使GE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果然没有负琼斯的厚望。 

名人求爱与众不同 

  第十章琴瑟和鸣:婚姻家庭中的非常手段 

  对工作,我们知道要尽心;对朋友,我们知道要诚心。但别忘了,对于家庭,我们也要学会用心来经营。 

  ●名人求爱与众不同 

  美国五星上将卡特利特·马歇尔在他驻地的一次酒会后,请求一位小姐答应让他送她回家。 

  这位小姐的家就在附近不远,可是马歇尔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把她送到家门口。“你来这里不是很久吧?”小姐问,“你好像不太认识路似的。” 

  “我不敢那样说,如果我对这个地方不熟悉,我怎么能够开一个多小时的车,而一次也没有经过你家的门口呢?”马歇尔微笑着说。 

  这位小姐后来嫁给了马歇尔。 

  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有目的地不去走直路,而要采取这种看起来费时又费力的愚蠢办法,其实却能与既定的目标缩短距离。当然,要处理好此类事情,一定要审时度势,认清对象,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了。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年轻的时候性格深沉而细腻,他当时已与许淑彬交往了两年,两人的感情很好,可是,谁也不好意思提及婚事。 

  有一天,许淑彬收到了李四光寄来的一封信,她打开一看,不由愣住了。原来,这封信是李四光的父亲写给他儿子的,信中说:“你已经30多岁了,既然和某人相识了两年,而且互相都非常了解,如果她同意,两个人就结婚吧。” 

  许淑彬看完了这封信,脸上直发烧,她就是不问李四光也知道,那个“某人”正是她自己。经过反复的考虑,许淑彬终于同意了这门亲事。 

  李四光巧妙地借用父亲的来信,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有一天,马克思和燕妮又约会了,像往常一样,尽管他们双方都非常钟情于对方,但是谁也没有勇气先开口。 

  最后,还是马克思鼓起勇气,对燕妮说:“我最近交了一个非常好的女朋友,准备与她结婚,但是,不知道她同意不同意。”燕妮听了这话以后不由大吃一惊:“什么,你已经有女朋友了!” 

  “是啊,我与她的交往已经很久了。”接着,马克思又说:“我这里有一张她的照片,你想看一看吗?”这时候,燕妮非常痛苦不安地点了点头。 

  于是,马克思拿出了一只精致的小木匣子递给燕妮,燕妮接过来以后,双手颤抖地打开,可一下子就呆住了,不由地羞红了脸庞,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扑到了马克思的怀里。 

  原来,这个小木匣子里放着一面小镜子,镜子里的“照片”正是燕妮自己。 

  马克思就是借用这个小匣子里的小镜子,巧妙地向燕妮求爱成功。 

  不能直接表露心迹时,巧借名目、拐弯抹角的迂回战术就成了变通的常用方法。巧借名目的目的一般有两种:一是含蓄优雅,避免尴尬粗俗,留有余地;二是意境深远,回味无穷。李四光与马克思,前者为一,后者属二,所借皆为巧妙。 

自己绑架自己 

  ●自己绑架自己 

  威尔斯经过几个月努力,终于使为自己公司研发的又一款新游戏软件顺利地通过了测试。他希望第一时间将这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告诉妻子。 

  可是想到妻子,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有半个月没有回家了。记得昨天妻子贝拉曾打来电话恳求他回家一次,可是当时正是研发的最后关头,他不能走开,于是只好告诉她今天一定回去。 

  这是一栋有花园的豪华别墅,花园的玫瑰悄悄地独自绽放着。威尔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叫道:“亲爱的,我回来了。”可是没人回应。 

  奇怪,妻子到底去哪里了呢?整个屋内空无一人。在经过客厅的时候,威尔斯突然看见一张纸条,上面写道: 

  “先生,请准备足够多的赎金到梅勒敦公园来,不可报警!否则你将永远见不到你的妻子。” 

  威尔斯想到了报警,可绑匪的威胁又使他不由自主地放下电话。 

  他取出了银行里所有的钱,那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接着,他来到梅勒敦公园,公园里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可是此时这一切却与威尔斯无缘,他心里万分焦急和紧张。他四处张望,可是没发现一个长得像绑匪的人。 

  威尔斯来到了梅勒敦湖边,那棵熟悉的橡树依然迎风而立,一张空空的长椅静默一旁,那是他和贝拉多么熟悉的地方啊。 

  他感到心一阵阵地揪紧:他和贝拉正是在这里邂逅和相爱的。后来,他们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小家。闲暇时,他们总会挽着手来这里散步,憧憬幸福的未来。 

  可是,随着威尔斯开了自己的公司,工作一天天忙碌起来,他们一起散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此时,威尔斯孤零零地坐在这儿,想到从前曾经有过的幸福时光和自己后来对妻子的疏忽和冷淡,心里充满了愧疚。 

  就在威尔斯精神恍惚时,一个人交给他一张字条,那人说是一个陌生人托自己交给他的。待威尔斯缓过神来,那人已经走远。 

  威尔斯不知道歹徒究竟在玩什么花样,他急忙拆开,只见上面写着:“马上到弗莱理电影院来,买一张正在放映的电影的门票,记住一定要是十排二号位,到时会告诉你交易的地点。另外,请放心,你妻子现在很好。” 

  昏暗的电影厅里人很少,这里也曾是他和贝拉经常来的地方。可遗憾的是,他竟然想不起上一次带贝拉来这儿离现在有多久了。记得他有一次曾对妻子许诺:等有空了,就带她到那家有名的纽巴克餐厅去。因为那时他们还很穷,没有钱去吃。可是等到他们有钱后,尽管贝拉多次恳求,威尔斯也没能实现自己的诺言,因为他实在太忙了。他以为有了钱就能拥有一切,可现在他领悟到没有了贝拉的爱情,再多的钱都毫无意义。 

  威尔斯含着泪水走出了电影院,他再也看不下去了。这时,门口有一个人又递给威尔斯一张纸条。 

  威尔斯无法忍受了,他抓住那个人的领口,大声叫道:“你们这帮绑匪到底要怎样?你们把我妻子怎么了?” 

  那个人被这架势吓着了,同时有点愤怒地说:“先生,你误会了,我可不想绑架你,我只是受一位女士的委托把这个给你而已。” 

  “女士?”威尔斯满腹狐疑地松开了手,难道是一个女绑匪吗? 

  威尔斯急忙拆开字条,上面写着:“想见你妻子,带上赎金到前面的纽巴克餐厅来。” 

  “赎金?纽巴克餐厅?”一刹那间,威尔斯恍然大悟。他飞快地向纽巴克餐厅所在的方向跑去。 

  这时已是华灯初上,透过餐厅柔和的灯光,他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威尔斯轻轻地走过去,握着贝拉的手说:“对不起,我知道自己错了。这一次,我以一颗心作为赎金,你能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赎回亏欠你的所有幸福和快乐吗?” 

  贝拉眼里闪烁着幸福的泪光。 

出售丈夫的闹剧 

  ●出售丈夫的闹剧 

  路易丝是美国马里兰州的一名护士,她对自己的丈夫长期迷恋于狩猎和钓鱼非常反感,但劝说又根本无用,无奈之下想出一个主意,在当地报刊上刊登了一则“出售丈夫”的广告: 

  “今出售我的丈夫约翰,价格优惠。他随身带有良种狗一条,外加钓鱼用具一套。其人品行兼优,惟一的爱好就是狩猎和钓鱼。因此,每年约有9个月不在家。” 

  约翰先生看到以后,气得直哆嗦,说不出一句话来。你如果是他的朋友,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一下? 

  约翰的好朋友格林为他安排了一个系列的应对办法。现在,约翰就开始按照计划逐步地进行实施了。 

  广告刊出后的第一周,路易丝收到了五封不同姓名、不同笔迹的女性来信,她们都说平生最爱吃鱼了,愿意出两倍于路易斯所开的价格买下约翰先生。 

  第二周,先后有不同姓名、不同口音的十位自称是寡妇的女士打来电话,说是她们的居室非常狭小,只放得下单人床,正需要一位难得回家团聚的丈夫,愿意出三倍的价格买下约翰先生。 

  第三周,又有十五位求偶女郎,恰恰都是“狩猎爱好者俱乐部”的会员,她们表示:如果能够与约翰先生结为终身伴侣,便有共同的爱好,可以骑马于深山密林,将是莫大的幸福,愿出10倍的价钱,渴望早日能够与这位志同道合的人儿结合。 

  第四周,路易丝又在门边拾到了一张约翰同一位美貌年轻的姑娘的合影,那是在河边钓鱼时如胶似漆的合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