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0-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260-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扌危浠蕹#烙肷耄刻斓夭⒂耄可衩魍耄棵⒑鹾沃亢龊鹾问剩俊薄《缘眯睿忠蛭霸隍饕稀薄ⅰ霸诙敯蕖薄ⅰ霸谕哧丁薄ⅰ霸谑耗纭倍砻魉那辰U庑詈颓辰荚涤谒牟黄谌欢坏摹白匀弧薄!   
    下面,讲第三个问题:    
    “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


第五讲  庄 子“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一)

    “道”并不是价值中立的;它取法于“自然”,它也因此以“自然”为它的价值导向。“道”的词源学意义在于“导”,而“导”是从某一目标性的情境或趋向说起的一种动势。与“道”的动词词源相应,“自然”作为“道”所要导引的一种趋向或情境有其形容词的词源,它的原初意义在于本来如此、自己如此。对“自然”的“本来如此”、“自己如此”的内涵作某种引申,“道”随之有了“素”、“朴”、“白”或“纯白”的价值取向。这价值取向在老子那里可扼要地归结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同样,它在庄子这里也可扼要地归结为:“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 。所谓“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即是说,要明了“白”的意趣,进入“素”的境地,虚静无为,回复“朴”的本性,体悟天性的真率,守持精神的专一。    
    《庄子》一书论“道”,分“天道”、“帝道”、“圣道”,有“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之说。“天道”即自然之道,“帝道”即帝王之道,“圣道”即圣人之道;所谓“运而无所积”是说大道运行而不阻塞,而“万物(生)成”、“天下归(附)”、“海内(信)服”,是说“天道”、“帝道”、“圣道”运行而不阻塞所可能带来的结果。但“天道”、“帝道”、“圣道”并不意味着“道”被庄子一分为三。“天道”是“道”的别称,它是“帝道”、“圣道”的根据,而“帝道”、“圣道”说到底不过是“道”或“天道”在帝王南面之术或圣人修养之术中的发用或体现。所以《庄子》的《天道》篇也这样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是在说:虚静、恬淡、寂漠、无为,是万物的根本。明白了这个道理,为君就会像尧那样,为臣就会像舜那样。凭着它处于上位,就会有帝王天子当有的德行;凭着它处于下位,就会有玄圣素王那样的修养。凭着它退隐而闲游,那些江湖山林中的隐士就会悦服;凭着它进而治理人世,就会使治世者功绩卓著、名声显赫,天下归一。静,可以成全圣人;动,可以成全帝王。由于无为,它受到尊崇;由于朴素,天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如果说,这里以“虚静、恬淡、寂漠、无为”形容“道”或“天道”不免给人以玄深之感,那末,庄子对“道”或“天道”所作的一个比喻性的阐释就要简明得多,他借着寓言人物北海若的口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天”在这里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它以对“天然”、“天道”的强调否定了一切人为的价值。依庄子的看法,牛马生来有四只脚,这就叫做天然或天道;用笼头络住马首,用环子穿住牛鼻,那就是人为了。因此,他主张:不要以人的行为毁了天然、天道,不要以有意的造作伤害自然生命,不要以得之于天的东西去作世俗中浮名虚誉的牺牲品。他认为,谨慎地守住以上三者而不要忘记,就可以称得上是返回天道的本真了。在庄子这里,“真”是从“天”或“天道”说起的,“反其真”即是要“虚静、恬淡、寂漠、无为”,也即是要“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    
    《庄子》的《天地》篇记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孔子的学生子贡的一次见闻。子贡去南方的楚国游历,在返回晋国的途中过汉阴这个地方时,看到一位老人在菜园干活。老人凿了一条通到井下的隧道,抱着瓦罐从隧道走到井下取水浇园,他干得很卖力,但出力多,功效低。子贡忍不住对老人说:“有一种机械,用它一天能浇百畦的菜地,很省力而功效又高,老先生不想试试吗?”浇菜园的老人抬起头来看了看子贡说:“那机械什么样?”子贡回答他:“那是一种用木材凿制而成的机械,前面轻后面重,提水就像从井中抽出来一样,水沸腾了似的从里面滚滚流出,人们称这机械为‘槔’。”浇园的老人听了后很不高兴,一下子变了脸色,随后笑了笑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说:有了机械,就一定会有纠缠于机械使用的事情;有了纠缠于机械使用的那些事情,就一定会引起机变巧智之心;胸中存了机变巧智之心,‘纯白’的天性就不再完备;纯白的天性不再完备,精神就惶惶然不得安定;精神惶惶然不能安定,那就会为道之所不载。我并不是不知道你所说的那种机械,只是羞于使用它罢了。” 这里所说的“纯白”,就是“素”、“朴”。同老子一样,庄子的“道”的一元论就价值取向而言也是“朴”的一元论,他倡导的“为道”可以说就是为“朴”。“朴”是人生的一重至关重要的价值,它意味着对一切饰意造作的打落,向着人的元始真切处的返回。对于庄子说来,“复朴”即是“反其真”,而他和他的后学又把这复朴归真称为“修浑沌氏之术”。前面讲到的故事只讲了一半,那后一半是这样的:子贡听了浇园老人说的那一番话后很羞愧,低下头来无言以对。过了一会儿,老人问:“您是做什么的?”子贡说:“我是孔丘的弟子。”老人说:“您不就是那个凭博学自比于圣人、一心想出人头地而独自抚琴哀歌以向天下人卖弄名声的人吗?您姑且丢弃您的那副神气,忘却您的形体,这样也许会离道近些的。现在您连自身都没有修养好,哪里有功夫治理天下呢?您去吧,不要妨碍我做事。”子贡听后羞怯得脸上变了色,怅然有所失,走出三十里路后才回过神来。后来,子贡回到了鲁国,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那是一个借着浇菜园修浑沌氏之术的人。他只求识其一,不求知其二,只专注于内心修养,不愿分心于身外事物的治理。对这种一心追求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而遨游尘世的人,你怎么能不感到惊诧呢?何况,对于那浑沌氏之术,我和你又哪里能够弄得懂呢?”可以说,这是寓言中的重言,是在借孔子之口推崇道家的“修浑沌氏之术”。


第五讲  庄 子“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二)

    对所谓“修浑沌氏之术”,庄子在《应帝王》篇中借另一则寓言作过提示。那寓言说:“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对“修浑沌氏之术”的正面立意的一种反说,它不说“修浑沌氏之术”是什么,而说“修浑沌氏之术”不是什么。故事很简单,是说南海之帝倏和北海之帝忽相好,经常在中央之帝浑沌那里相聚,浑沌对他们很友善。有一天,倏和忽商量怎样报答浑沌的恩德,心想:“人都有七窍,用来看东西、听声音、摄取食物和保持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不妨试试,给他凿出七窍来。”于是每天凿一窍,到第七天,七窍凿成了,浑沌却死了。这个简单的故事寓托的意趣是深刻的,它可以视为整个庄子学说的慧眼所在。“浑沌”是对“道”的隐喻,也因此作了“道”的化身。它是浑整的“一”,不显现任何圭角,不透露任何迹象,没有可测度的边际,没有可分辨的轮廓。它是有生机的,这生机默默地通着北忽南倏所暗示的阴阳之变,也默默地通着有形万物的生生不已,但如果一定要让它陷于视、听、食、息,让它有“七窍”因而有面目可辨,那它一定会由于生机消歇——沉溺于有形有相世界——而死。就它以盎然生机“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而言,它当然是“有”,但就它不显、不露、不测、不辨、“不恃”、“不宰” 而言,它又可以说是“无”;并且,把握它甚至不能执著于“无”,它能“无有”,也能“无无” ——既“有”而又化解“有”,既“无”而又化解“无”。“浑沌”的品质无从说起,这无从说起的品质是“自然”的品质。“自然”的品质在于无所规定,在于“无为”,在于“惛然若亡若存,油然不形而神”;“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 ,由“天无为”、“地无为”,“自然”也要求人无为。自然无为以色相喻,即是“白”,即是“素”,与一切造作、文饰、雕琢、奢华相对,即是“朴”。因此,“修浑沌氏之术”也可理解为“法自然”之术,它同“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或老子所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原只是同义语。    
    价值趣求归着于“白”、“素”、“朴”的“修浑沌氏之术”,见于观物,用于审视种种论说万物的言论,必至于把形形色色的“物”和“物论”齐之于“一”,齐之于可以“浑沌”相喻的“大道”或“天籁”、“天均”、“天府”,必至于由“物化”——万物“以不同形相禅” 而并不固守于彼此之分——以倡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由此,庄子提出了他的“齐物论”。如果说所谓“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重在喻说“齐物”或万物的齐一,那末,“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之类说法,就是重在强调“齐物论”或“物论”的齐一。同样,价值趣求归着于“白”、“素”、“朴”的“修浑沌氏之术”,用之于养生,必至于从超越是非、善恶的“浑沌”中获得“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养身准则。由此,庄子提出了他的“养生主”。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他告诉人们: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没有穷尽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尽的知识,那是件很危险的事。如果已经被知识所困,反倒想以求知的方式走出困境,那就更危险了。一个人不宜为善,也不要为恶,因为做善事不免被善名所累,做恶事不免遭受刑戮,都不足以养寿、全生。要是懂得“缘督以为经”——顺着居躯体之中的督脉虚静而不倚于左右以维持生命常态——的道理,能够不被世俗的善恶刑名诱惑或驱迫,不离自然的常道,那就可以保全身体,健全生命,奉养双亲,享尽天赋的年寿。庄子讲“齐物论”是以“道”这一“浑沌”的“一”为最后依据的,庄子讲“养生主”(养生的主要原则)也是从泯除世俗的是非、善恶之辨的“浑沌”的“道”说起的;既然可以因着“齐物”的信念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可以因着“养生”的祈向而不囿于是非之分、善恶之辨,那末,一个真正心契于道——对“浑沌氏之术”有所了悟——的人,就既可以“无谓有谓,有谓无谓”地“游乎尘垢之外” ,又可以“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这样的人生之旅正可称得上是“逍遥游”。此外,价值趣求归着于“白”、“素”、“朴”的“修浑沌氏之术”用于“人间世”,又必致产生庄子的“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而“就不欲入,和不欲出” 的处世态度。所谓“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就不欲入,和不欲出”,是说与人相处表面上莫如迁就于人,内心莫如与人和善,但表面迁就并不要陷进去,内心和善也不要显露出来。而且,这种“修浑沌氏之术”用于修养道德,也必致产生庄子对“才全”而“德不形” 的“德充符”——德性充实于内而符验于外——境地的追求。所谓“才全”,是指听任自然、随顺大化流行,无论在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愚、毁誉、饥饱、寒暑等无常遭遇中发生什么情形,都能在内心保持春天般的温润之气而不失怡悦之情;所谓“德不形”,是指不以德为德,使德行像平静的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