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仙境-马瑞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0仙境-马瑞芳-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菱角》是写一个叫胡大成的人,他的母亲虔诚地相信观音菩萨,嘱咐自己的儿子,‘你每次经过观音祠,你都要进去磕头。’观音菩萨就受到感动了,观音菩萨就多次来帮助这一家人,怎么帮助呢?第一次'牵线搭桥':这个胡大成就在观音祠遇到一个美丽的少女,叫菱角,两人一见钟情,这就是观音菩萨“分来一滴杨柳水,洒作人间并蒂莲”,这是观音菩萨在牵线搭桥;第二次帮助'为人之母':观音菩萨对他们家的第二次帮助就是两个人订婚之后,胡大成逃荒到了湖南,他突然遇到了一个四十八、九岁的老妇人在那儿自卖自身,而且宣布:我卖身,但是“我不屑为人奴,亦不愿为人妇,但有母我者,则从之,不较直。”就是我卖我自己,但是我不给你当奴隶,也不给你当妻子,谁要拿我当母亲,我连钱都不收。这很奇怪,一个卖身的人,既不当仆人也不当妻子,反而要给人当至高无上的母亲,这真是太可笑了。但是胡大成一看,这个老太太眉眼之间有几分像自己的母亲,一头就扎在老人怀里大哭起来,然后就把老太太领到家里去做母亲了。这个母亲实际上就是观世音。观世音就果然做起母亲来了,而且做得是那样尽职尽责,那样细心,那样操劳。她给她儿子做饭,给她儿子做鞋,这个儿子稍微有一点小病小灾,她就心疼得不得了。我看到这里,我就觉得蒲松龄太有意思了。从古到今,观世音菩萨她给哪一个老百姓做过饭?她给哪一个老百姓编过鞋?在前人作家的笔下,她总是优雅的,拿杨柳枝洒几滴杨柳水就可以救活人参果了,是这样一个轻巧的、飘逸的菩萨,可到了蒲松龄的笔下还得扑下身子去当妈妈——贫苦老百姓的妈妈,得做饭、做鞋、得洗衣服,而且不是一天,不是一时,得做很长时间,这是蒲松龄很大的创造;第三次帮助'成人之美':而观音菩萨对胡家的第三次帮助,就是她把两个有情人撮合在一起。两个人不是分离了吗?观音菩萨先要问自己的儿子‘你应该娶媳妇了’但是胡大成告诉她‘我订过媳妇,我不愿意背弃过去的盟誓’,观音菩萨考验出这个儿子是忠诚的,她就把远处的菱角,父亲已经要把她许配他人的菱角摄取了来,让他两个人团圆;最后一次'帮人脱险':观世音对这家人的帮助就是胡大成的母亲在战乱当中遇到了危险,突然碰到了一个童子,这个童子牵了一匹马,把这匹马就递给胡大成的母亲。胡大成的母亲一上马,这匹马就跑到洞庭湖上,小说里面写得非常神奇:这匹马跑到湖水上边,如履平地,“踏水奔腾,蹄下不波”太神奇了。过了湖,胡大成的母亲下了马,回头一看,哪儿是马?!原来是金毛犼,所谓金毛犼就是古代传说菩萨的坐骑。所以我们看,蒲松龄写的这个大家都写过的观世音,她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她是深入民众的,她是关怀民众的,这样的观世音,古代小说绝无仅有。 
 
  (观世音变成了穷人的母亲,这是蒲松龄将神仙平民化的一个例证。作为一个穷秀才,蒲松龄很乐意在民间的一些故事中取材。在民间的传说故事中,常常有许多异物报恩的故事,蒲松龄借鉴于这种传统的写作手法,把大自然中一些并不美妙的异类幻化成为美女,创造了神仙与凡人相恋的爱情故事,那么蒲松龄写这些人仙相恋的故事寓意着什么呢?) 
 
  《聊斋志异》写仙的第三个特点,我们说叫做吉人天相。吉人天相,善有善报,主要体现在人神恋爱和人神交往的两种方式上。 
 
  我们先看人神恋爱:在前辈作家笔下,人们要寻仙是需要到深山洞府,需要到天宫。但是在蒲松龄的笔下,凡人可以乘着小鸟到达天宫,可以步入深山洞府、也可以因为你的品德好,仙女主动就来了。 
 
  如果我们说聊斋的那些狐狸精,她们很有一些青楼色彩;聊斋的妖精,比如说香獐之类的,她们很有一些小家碧玉的特点;那么聊斋的仙女,就更像是一些大家闺秀。她们跟聊斋这些男子结合,她们不像我们讲过的狐狸精、鬼魂、妖精那样随随便便。狐狸精甚至可以春风一度即别东西,不讲规矩、不要名分。但是仙女她是从天上贬谪到人间来的,她到了人间,她就要求有正当的名分,要有正常的夫妻生活,要有温暖的家庭生活。所以在聊斋的遇仙故事当中,人的品质是非常起作用的。 
 
  有一个故事叫《西湖主》,这是台湾、香港、大陆都拍过的电视故事。它就是写一个善良的人,因为他有放生之德,所以他得以“一身而两享其奉”,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一个人可以分身两个地方,在这儿享受神仙的逸乐,长生不老;在这享受人世的天伦之乐,贵子贤孙,成为神仙当中大富大贵的代表。当然这是蒲松龄一个穷秀才的理想。这个故事写的是:一个叫陈弼教的人,他担任一位姓贾的将军的秘书。有一次贾将军外出的时候,他在洞庭湖上拔箭射中了一个猪婆龙。猪婆龙,大家知道这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一个动物。射中了之后,这个猪婆龙就在水里面沉浮,小说里面写是“而龙吻张翕,似求援拯”,就是嘴巴一张一合,好像是说什么人赶快来救救我。这个陈弼教一看,恻隐之心产生了。他就请求贾将军‘你把它放了吧!’而这个猪婆龙的后面有一条小鱼一直跟在猪婆龙的尾巴后面跟着它,不走。这个贾将军就同意放了,陈弼教拿出金创药,可能就是云南白药之类的东西,拿出来就给“戏敷患处”,你不是中箭了吗?伤了吗?我给你抹上药,这个猪婆龙就消失了。过了不久,陈弼教自己再过洞庭湖遇到了不幸,翻船了。但是幸好他自己和他的仆人都没有死,他就到了陆地上,就看到一个小山的山腰有几个人在打猎,什么样的人在打猎呢?小说里面写的是“着小袖紫衣,腰束绿锦”的少女,就是穿着很时髦的,剪裁得特别漂亮的紫色的衣服,腰里面束着绿色纱巾的少女在打猎。大家告诉他,这是西湖公主在打猎,而且“犯驾当死”,冲撞了公主是要判死刑的,这个陈弼教一听,赶快躲到一个小亭子里面,但是恰好在这个小亭子里面是能够看到公主本人,他就看见了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个“玉蕊琼英”般的姑娘,所谓“玉蕊琼英”就是美丽得像是玉雕成的花朵。而且这个陈弼教不光看到了这个公主,还发现这个公主掉了一块红手绢,他就把它捡起来,因为他对这个公主一见钟情,他就在这红手绢上题了一首诗,表示对这公主的爱慕。但是一会儿的工夫,灾祸就从天而降。来了一个丫鬟找公主的手绢,陈弼教说‘是我捡到的,但是我已经把它弄脏了,怎么弄脏了?我写了诗在上面。’这个丫鬟一看,非常生气说‘你这个人“窃窥宫仪,罪已不赦。”你偷偷看公主,已经有不赦之罪了,你现在又“涂鸦若此”,你死定了。’报告公主的结果,幸好公主不生气,非但不生气,还让丫鬟给陈生送饭来吃。但是不过一会儿,更大的灾祸又来了,有人告诉陈弼教说‘坏了,王妃知道了,王妃拿着你写的诗大骂,非常的震怒,要来捉拿你’,这个陈生吓得恨不能身上插着翅膀飞走,但是一筹莫展。没想到,捉他的人来了,小说里写得非常生动说“数人持索,汹汹入户。内一婢熟视曰:‘将谓何人,陈郎耶?’遂止持索者,曰:‘且勿且勿,待白王妃来。’”什么意思?就是几个人拿着绳子进来准备把他捆起来,里面有一个丫鬟仔细地看了看陈弼教说‘我以为是谁呀,原来是陈郎’,对那些拿着绳索准备气势汹汹要捆人的人说‘先别捆,先别捆,我去报告王妃’。真是翻云覆雨,祸变为福,这个阶下囚,一会儿的工夫成了座上客,被王妃请去,很客气地招待他,不仅是很客气地招待他,还说招他做驸马。这时候蒲松龄把谜底揭开了:原来当年向陈弼教求救的那个丑陋的猪婆龙就是今天彩绣辉煌的王妃——“湘君妃子”,当年衔尾不去的小鱼儿就是现在跟着进来捉他,而认出陈郎的那位丫鬟。这个西湖主之所以招这民间的穷书生做女婿,就是因为当年陈弼教帮助了她,当年陈弼教给她“戏敷患处”,给她救助,所以竟然得到了如此不得了的报答,做了驸马,而且富贵无比。所以我看这个故事,我总是觉得蒲松龄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你想一个其貌不扬的猪婆龙,它怎么可能和王妃联系在一起?但是蒲松龄偏偏就把它联系在一块儿,而且联系得是那样得天衣无缝。而这个陈弼教他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遇仙经历,就是因为他无意之中,像玩耍一样做了一件善事。所以这是一个人仙恋爱的故事,这是吉人天相的故事。 
 
  (蒲松龄在创造了人仙恋爱故事的同时,他还创造了许多人神交往的故事,蒲松龄在写《聊斋》时,把遇仙故事和现实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凡人求仙的故事,在蒲松龄看来,求仙是对人道德净化的一个过程,是抛弃一切私心杂念的途径,那么蒲松龄又是怎样创造出凡人求仙修道的故事呢?) 
 
  在人神交往的故事当中,也是蒲松龄总体现吉人天相,劝善惩恶。蒲松龄笔下这些遇仙故事是很多的。恐怕大家比较熟悉《崂山道士》,这个故事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很早就传到了西方。《崂山道士》成为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代表,这个故事很像一个轻喜剧,就是仙人怎么惩戒人间懒汉的一个喜剧。 
 
  它写的是王生慕道,就是王生向往崂山的道观。他到崂山的道观,想请求道士教给他仙术,但是道士不教给他任何仙术,给他一把斧头说‘你跟着师兄弟,每天早起晚归,砍柴’,这样砍了一个月。王生在家里面是很娇惰的,就是很娇气,很懒惰,他不能够吃苦,他就想回家。就在他想回家的时候,有一天老道士请了两个朋友一块儿来喝酒,那天没有月亮,老道士就拿纸剪了一个月亮贴在墙上,结果是月明辉室,光鉴毫芒,真的月亮也没那么亮,照得连毫毛都看见了。老道士拿了一小壶酒出来,说所有的徒弟,大家都要喝醉。王生就想了:这么一小壶酒,七、八个人怎么会够喝呢?大家就争先恐后都去喝,但是怎么喝都喝不尽。有一个客人就说了‘我们在这儿喝酒,我们何不把嫦娥叫来?’老道士拿着吃饭的筷子扔到月亮里面——就是他剪的那个月亮,一个小美人就从他剪的那个月亮飘飘然地下来了,先是不到一尺长,越往地上变得越大,最后和常人一样,然后就开始唱歌跳舞,跳的是杨贵妃跳过的那个霓裳舞,唱了这么一支歌,叫做“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唱完了,盘旋而起,又跳到茶几上,转眼工夫,仙女变成了筷子。这个王生一看‘哎哟,我的老师太神奇了,我还得好好跟他学’,就继续在那儿砍柴。又过了一个月,终于忍受不住了,就跟道士要求:‘我是来学道的,您总是让我砍柴,我回家吧。但是我想请您教给我一个仙术。’道士就说:‘你想学什么啊?’王生说:‘我发现老师您走到什么地方,多么坚硬的墙壁都挡不住,我跟您学一个穿墙术吧。’这个道士就教给他了,这个王生也就学会了。回家就告诉他的妻子:‘我现在学道成功了,再坚硬的墙壁,它也挡不住我。’他的老婆不相信,王生就仿效崂山道士,先离开这个墙几步远,然后猛然向墙壁冲过去,结果“砰”地一声,脑袋撞在墙壁上,栽倒在地,他老婆一看,脑袋上撞了像鸡蛋那么大的一个包,这个王生就非常尴尬,只好大骂道士无良,捉弄自己。这个故事我觉得现在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有启发意义:人想取得任何成就,你都得付出艰苦的劳动。就像小说里面写的,你想求道,你得老老实实地砍柴。你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你想取巧,想走捷径就没有不碰壁的,所以《崂山道士》它一直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个聊斋故事。我记得前不久有一个大学把《崂山道士》编成魔术在中央电视台演,这对于古典文学的理解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但是理解成《崂山道士》就是魔术似乎有点消解了它的思想意蕴。蒲松龄写仙界意味着永久的享乐、永恒的生命。他头脑里面的仙界是贫困潦倒者享乐的海市蜃楼,世世代代的人求仙、世世代代的作家写仙,而聊斋的遇仙故事它做到了“幻由人生”的哲学,它写出了这种新内涵,它写出了一批具有平民色彩的神仙,写出了一组耐人寻味的美丽的遇仙故事,这是蒲松龄对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贡献。我们这一讲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十)仙境-马瑞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