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文学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文学史-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做是“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羶腥”,极尽辛辣 

讽刺之能事。并表示如果司马氏要强迫他做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麋鹿, 

 “狂顾顿缨,赴汤蹈火”,拼死相抗。而贯注在整个书信中的乃是他崇尚自 

然的精神。全文嘻笑怒骂,锋利洒脱,很能表现他峻急刚烈的性格。他的另 


… Page 85…

  一些散文如《声无哀乐论》、《管蔡论》等,都能独抒新见。所以鲁迅先生 

  说嵇康的论文“思想新颖”,并辑有《嵇康集》。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有明显的不同,它具有浓厚的老庄思想色彩,但其 

  主要倾向是抨击黑暗政治,仍然反映了社会现实,基本精神还是继承了“建 

  安风骨”的传统。 



        (2)太康文学 

       西晋初期,全国统一,政局比较稳定。晋武帝太康 (公元280—289年) 

  年间,社会呈现出暂时的繁荣景象,“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业而乐 

         ① 

  其事”。就在这昙花一现的繁荣景象里,文学史上也继建安文学之后出现了 

  一个比较兴盛的短暂时期。当时文坛上有三张(载、协、亢)、二陆(机、 

  云)、两潘(岳、尼)、一左(思)等一批作家。太康文学与建安、正始文 

  学比较,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文学作品的社会内容贫乏,追求形式的倾向比 

                                                                                   ② 

  较严重。“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 

  陆机、潘岳是太康诗风的代表作家。这一时期,只有左思、刘琨等个别作家 

  在文学上表现了突出的成就。 

       ①陆机 潘岳。陆机(公元261—303年),字士衡,吴郡吴(今江苏苏 

  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吴丞相陆逊之 

  孙,吴大司马陆抗之子。吴亡后入洛阳,成为太康文坛最著名的作家,被后 

  人誉为“太康之英”。成都王司马颖讨伐长沙王,任他为后将军、河北大都 

  督,兵败被杀。 

       陆机的诗注意追求词藻和对偶,具有繁富之美,但由于文饰过分,往往 

  流于堆砌呆板,繁冗乏力,内容贫乏,缺少新意。只有少数作品比较真切自 

  然,如《赴洛道中》其二: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 

  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 

  能寐,振衣独长想。”这首诗是诗人在太康十年应诏赴洛阳时写成的,比较 

  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去国远行途中内心纷扰的忧思和对前程的重重顾虑,对偶 

  工整,词藻精美。 

       陆机的文与赋的成就高于诗歌,如《豪士赋序》、《吊魏武帝文》,表 

  现出豪迈而又凄婉的风致。《演连珠》假喻设譬,颇含讽议之义,文字工整, 

  具有浓厚的骈丽气息。《文赋》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而完整的 

  论文学创作的文章,主要内容之一是论证文学创作的过程,细致地论述从构 

  思到谋篇及如何运用想象等问题;二是探讨立意修辞等问题;三是在曹丕所 

  分文体四科的基础上又区分文体为十类,并说明其不同的要求。《文赋》对 

  当世和后代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潘岳(公元247—300年),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人。西 

  晋著名文学家。少以才慧知名,乡邑称为奇童。早举秀才,十年未得官。后 

  历任河阳令、怀县令、太傅主簿、著作郎、散骑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 

  与石崇等谄事贵戚贾谧,为贾谧“二十四友”之首,因赵王伦亲信陷害被杀。 



① 《晋书·食货志》。 

② 《文心雕龙·明诗》。 


… Page 86…

                                                                 ① 

  他工于诗赋,与陆机齐名,后人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赞语。他的诗 

  与陆机一样,缺乏深厚的内容,铺叙过多,但词采华艳,感情真挚,比陆诗 

  显得明净流畅。 

       潘岳的代表作是《悼亡诗》三首,其一云: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 

  淹留亦何益?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帷屏无 

  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周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震雷承 

  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这是诗人哀 

  悼亡妻而作的,道出了物是人非、哀痛无尽的深情。《晋书》说他“辞藻艳 

  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后人受潘岳影响,写哀悼亡妻的诗也都用“悼亡” 

  为题。 

       潘岳的《怀旧赋》、《寡妇赋》、《哀永逝文》等都以善叙哀情著称, 

  文辞凄切。《秋兴赋》、《闲居赋》则意境清幽。 

       ②左思 刘琨。左思(公元250?—305年?),字太冲,齐国临淄(今 

  山东临淄)人。西晋最有成就的诗人。他出身寒门,父亲曾做小吏,妹左棻 

  有才名,被晋武帝诏选入宫,全家迁居京师洛阳。左思官秘书郎。晋惠帝时, 

  曾追随贾谧,为“二十四友”之一。后隐居不仕,专意于典籍。他曾构思10 

  年,写成《三都赋》,显名当时,豪贵之家,竟相抄传,致使洛阳纸贵。 

       左思的作品保持了建安文学的传统,具有比较充实的社会内容,在当时 

  那种模拟因袭、雕饰词藻的形式主义诗风盛行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其代 

  表作是《咏史》诗八首。 

        《咏史》诗借古人古事抒发情怀,表达了建功立业的抱负,反映了寒门 

  知识分子与士族门阀制度的矛盾。诗人对门阀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抨击,如《咏 

  史》第二首: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 

  不伟,白首不见招。” 

       诗中以山上的细草居然荫蔽了涧底松的比喻,揭露了门阀社会的不合 

  理,形象地揭示出士族子弟“蹑高位”、有志寒士“沉下僚”的社会现象, 

  愤怒地抗议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制,具有很强的思想感染力量。左思所创造 

  的“涧底松”这一艺术形象,扣动了后世不少文人的心弦。唐朝王勃曾写过 

   《涧底寒松赋》来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左思志高才雄,胸怀旷迈,富有反抗精神。他的《咏史》诗笔力矫健, 

  气势充沛,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其艺术风格苍凉浑厚,不事雕琢,在 

  西晋文坛上独树一帜,《诗品》誉为“左思风力”。左思继承和发扬了“建 

  安风骨”的传统,给后世诗人良好的影响。沈德潜称赞说:“太冲胸次高旷, 

  而笔力又复雄迈,陶冶汉魏,自制伟词,故是一代作手,岂潘、陆辈所能比 

  埒!”① 

       刘琨(公元270—317年),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是 

  西晋略后于左思的有成就的爱国诗人。出身士族,年少有诗名。与石崇、陆 



① 钟嵘: 《诗品》。 

① 《古诗源》卷七。 


… Page 87…

  机、潘岳等以文章事权贵贾谧,为“二十四友”之一。历任著作郎、尚书左 

  丞、司徒左长史等职,封广武侯。早年生活放荡,西晋末年在尖锐的民族矛 

  盾中成为有名的爱国志士。他和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为后人所称道。永嘉元 

  年为并州刺史,以后又都督并、幽、蓟三州军事。在外敌入侵、士大夫仓皇 

  南渡之际,他留在北方辗转抗敌,屡经挫败,却锲而不舍。最后因军事失利, 

  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竟被段杀害。刘琨的爱国事迹历来被人们所称道,宋 

  代爱国诗人陆游曾写道:“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 

       刘琨今存诗歌3首,为《扶风歌》、《答卢谌》、《重赠卢谌》,都反 

  映了保卫中原的战斗生活。其中有名的《扶风歌》是诗人赴任并州刺史途中 

  所写: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顾瞻望宫阙, 

  俯仰御飞轩。据鞍长太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烈烈悲 

  风起,泠泠涧水流。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麋鹿游我前,猿猴戏 

  我侧。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君子道微矣, 

  夫子固有穷。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我欲竟 

  此曲,此曲悲且长。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京城 

  的眷恋、旅途的艰困及对事业前途的忧虑。诗中洋溢着忧国伤时的感情,用 

  李陵的典故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腐朽,抒发了抗敌御侮的爱国至诚 

  以及英雄末路的满腔悲愤。诗风慷慨悲壮,与曹操有相似之处。《诗品》称 

  其“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 

       西晋末年,玄言诗兴起。这种诗以阐述老庄哲理为宗旨,“理过其辞, 

              ① 

  淡乎寡味” 。能够在这种诗风中“变创其体”的诗人是郭璞。郭璞(公元 

  276—324年)博学多才,代表作是《游仙诗》14首,借“列仙之趣”来抒写 

  现实人生的感慨。其特点是借助形象阐述玄理,并未脱离玄言诗的范畴。从 

  西晋末至东晋,玄言诗流风达百年之久。 



                                     4。陶渊明 



       东晋时期,士族清谈老庄玄言的风气比西晋更盛。自西晋末年至东晋初 

  年刘琨、郭璞以后的近百年时间里,玄言文学风靡文坛,没有出现真正有成 

  就的大家。直到东晋末年,出现了一位反清谈玄理、作品富有现实内容的田 

  园诗人陶渊明,才给窒息的文坛带来生气和光明。 



        (1)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 

  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伟大诗人。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 

  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到他时,家境已经没落。 

       陶渊明自幼接受老庄和儒家两方面的思想影响,29岁以前过着躬耕、读 

  书的生活,从小养成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他 

  年轻时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有大济苍生之志。但他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家庭, 

  少时孤贫,得不到社会的重视。他生活在东晋末年、晋宋易代的大动乱时期, 



① 《诗品》。 


… Page 88…

社会黑暗腐败,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十分尖锐。在 

这种政治局面下,他的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陶渊时29岁出仕,任江州祭酒。因不满官场污浊,遂辞官归去。后来又 

作过参军一类的小官。他的个性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因此每次出仕的时 

间都不长。39岁那年,由于生活艰难,他开始参加农业劳动。41岁出任彭泽 

令。当郡督邮来县时,吏属告诉他应该束带相迎,他叹道:“我不愿为五斗 

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解职归田,在官仅80余日。他认识到腐朽的社 

会现实,大济苍生的理想无从实现,又不甘与恶浊的社会同流合污,于是一 

直在出仕与归隐之间徘徊,在几度出仕之后,于41岁时弃官归隐,从此步入 

躬耕生活,直到63岁逝世。 

     陶渊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洁身守志,情趣高尚。他归隐田园后, 

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有机会接触农民,对农民的思想感情有了一些体会, 

这对以后的创作起了积极作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