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级接受了许多老资产阶级的成员,但更多的是把他们挤垮。后来,这些暴发 

户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把资本投入到建立新的公司和工业企业。那时,新的 

财阀同逐渐回来的旧贵族,已经携起手来。 



     (5)拿破仑时代的工业政策 

    1794年7月(共和二年热月),法国发生热月党的反革命政变,雅各宾 

政权被颠覆。热月党的统治并不长久。拿破仑于1799年11月(共和八年雾 

月)进行雾月十八日政变,另组执政府。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 

一帝国,直到1815年失败。 

    拿破仑政权代表金融资产阶级和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认识 

到,一个国家的强大首先要有发达的工业,所以发展本国工业,成为拿破仑 

经济政策的中心。继1800年创办法兰西银行之后,在政府的扶掖下,法国于 

1802年成立了奖励创造发明的“法国全国工业促进会”,1810年组建了“工 

厂和作坊管理委员会”,1811年设置了工商部。 

    法兰西银行是由7个财政家组成的银行团建立的,最初资本为3000万法 

郎,其中国家出资500万法郎,拿破仑个人认购3万法郎。拿破仑没有将银 

行变为国家的工具,而是利用私人资本家的资金为私人经济提供贷款。在 

1807年3月到1809年10月之间,银行向工业提供的低息贷款,就达1175925 

法郎。拿破仑奖励创造发明,给发明家以种种优待。1805年发明的贾克尔丝 

织机与1810年热拉尔发明的麻织机,都曾受到他的重视。拿破仑还通过奖励 

支持经济作物茜草、菘蓝和菊苣的播种,尤其热心于由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 

和阿哈德发明的甜菜制糖取代殖民地糖的工作。1811年发布了一项关于设立 

糖厂的命令,1812年后好几百个由国家资助的糖厂拔地而起。 

    法国原本没有机器,也不存在象英国那样规模的工厂,但法国有货币资 

本,这些资本是革命中强征暴敛和以后从占领区滚滚流入的。对实现工业的 

机械化来说,拿破仑的统治还不够长久,但从革命后到1815年间,法国的一 

些传统工业都有显著的发展。如毛纺织业产量增加了3倍,它使韦尔维埃和 

亚琛周围地区成为新的工业中心。在棉纺织业中,机械纺车由革命前的900 

架增至1805年的12500架,上阿尔萨斯成了机器棉织业中心,从根特的鲍恩 

地区一直向北到诺曼底,呈现出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丝纺织业,1812年在 

里昂一地就有12000架贾克尔机,提花织机使里昂和罗纳塔尔处于比欧洲所 

有其他地方更优越地位。麻纺织业由于采用热拉尔的纺麻机而加强了同英国 

的竞争力。纺织业印染工艺的进步,不仅得力于辊压法,而更重要的是建立 

在化学发现的基础上,化学的发现大大促进了漂白和染色工序。由于这些发 

现和第一帝国的工厂制,法国在19世纪上半叶便成为化学工业的先进国家。 

    由于战争的需要,冶炼业也发展较快。革命前,生铁有1/2仰赖于进口, 

至此,法国自己可以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钢铁加工业在比利时得到极为迅 

速的发展,在那里建立了规模宏大的火炮制造厂。煤的产量在 1789—1812 

年间增长了两倍。在拿破仑统治期间,法国工业追回了它在革命中耽误的时 


… Page 32…

间。 



     (6)柯尔贝尔的重商主义政策 

    柯尔贝尔重商主义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鼓励本国工商业、扩大 

出口并同时减少进口的措施,来增加国家收入。这一政策也被称为“柯尔贝 

尔主义”。广泛地说,重商主义政策包含所有有利于达到这一目的的经济和 

非经济手段。17世纪后半期,在路易十四的支持下,柯尔贝尔首先顺利完成 

了取消国内关税 (尽管不彻底)、加强对行会控制、兴办皇家手工工场等工 

作。但要达到扩大出口并同时减少进口的目的,问题就远为复杂,它牵涉到 

一种建立在占有殖民地基础上的大范围的贸易政策。1664年,柯尔贝尔克服 

重重困难,同时创办了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是仿效荷兰和英 

国的形式而成立的,但公司资本只是在国家强制之下才拼凑起来。在股票认 

购者名单上,位于最前列的是国王、王子和公主以及宫廷贵族,而商人只是 

迫于压力才来认购。因此,法国的公司是半国有企业,没有国家持续不断的 

资助,就无法维持下去。同样,针对荷兰的海上势力,柯尔贝尔依靠军火商 

图尔·德·达利兹改造了法国的海军。法国在黎塞留(1585—1642年)掌权 

之初,还没有一支名副其实的海军,黎塞留在10年中建成了海军。路易十四 

践位时,法国在地中海已有21艘军舰,在大西洋港口有35艘大战舰。柯尔 

贝尔进一步将战舰数目增加到100多艘。这样,法国在殖民贸易以及同荷兰 

的关税战上,条件已经具备。 

    在柯尔贝尔1664年和1667年实施关税战之前,法国对外贸易的绝大部 

分,都掌握在荷兰人手里。柯尔贝尔对荷兰的贸易,先是于1664年实行较低 

的关税,之后于1667年采取了几乎是禁止性关税:按1667年国定税则,大 

多数进口工业品加税一倍。结果从一场柯尔贝尔自称的“货币战”,于1672 

年变成了一场真刀真枪的战争,法国对荷兰发动了进攻,并试图使这个小国 

屈服。柯尔贝尔禁止马赛人运出黄金,其结果却严重地损害了他本想加以促 

进的近东贸易。法国在路易十四实际统治的54年内,有32年发生战争。17 

世纪末,法国殖民贸易达到全盛时期。原先在魁北克的新法兰西公司,于1663 

年被收回特许状,改归法国王室直接管辖。1682年拉·萨勒占有了北美南部 

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路易斯安那。1673年起,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湾及阿拉伯 

海沿岸保持有本地治里、昌达纳戈尔、卡里卡尔、亚纳姆和马埃5个据点, 

并在印度南部占领了大片土地,此外,还有西印度群岛的瓜达罗普、马提尼 

克岛以及非洲的马达加斯加。 

     另一方面,柯尔贝尔的关税政策,是以牺牲农业和广大劳工利益为代价 

的。为减轻工业成本,压低了粮食价格,对粮食输出征收出口税。同样,为 

促进工场手工业的资本积累,主张保持消费品高价和低工资。柯尔贝尔的重 

商主义政策,其影响在法国整整保持了一个世纪之久。法国贸易额从18世纪 

初到1789年增加了4倍;对殖民地贸易,1789年达到28600万法郎,约占 

外贸总额的1/4。 

    法国如果不是频繁的战争、宫廷的挥霍奢靡和间接税的典租等而吞噬了 

相当大的一部分财力,巨大的商业利润完全可能把专制王朝支持得更久。 



     (7)包税、国债与金融 

    将未来的收入典押出去并将抵押收入立即用于支出,是法国旧制度时期 


… Page 33…

财政政策的惯用伎俩。包税属于短期借贷的一种,包税人有权向所有应就某 

一税种纳税的人征收该税,条件是他定期提前向王室交纳一笔固定的现金。 

国债属于长期信贷,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形式是“年金”。不管是包税还是国 

债,商人资本 (往往是贷款团)在这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国资产阶级便 

是通过大量贷款和包税,来赚取巨额利润。然而,他们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 

险,因为专制国家可以用赖帐的办法,把短期债务统一成长期债务,直到宣 

布“破产”和拒绝偿付来甩掉包袱,16世纪法国亨利四世就这样做过。 

     17世纪,从1619—1659年,法国饱经内乱外患,政府除从各方面谋求 

短期贷款外,还采用加税方法,但最终还是免不了“破产”。1648年11月, 

政府宣布延期偿还所有债务,并将应付利息的利率由15%降至6%。但这一 

代的金融家要比他们前辈聪明,在随后10年中,他们串通财政部官员窜改帐 

目,大肆掠夺国库。1657年,法国全部可支配收入4200万里弗尔,但实际 

进入中央国库的现金只有2万里弗尔。这种局面直到柯尔贝尔出任路易十四 

的首席顾问后,才得以扭转。 

    柯尔贝尔首先颁布了大幅度削减开支的法令,其次是减少征税,虽然他 

想把税权从包税人手中赎买回来的计划没能实现,但使征税的税款仅够支付 

一些基本开支。从1662年到1671年,法国预算出现了盈余,这是1610年以 

来第一次出现盈余。1674年柯尔贝尔建立了借贷银行,从1674—1683年, 

银行总共接受了2。63亿里弗尔存款,对外支付了2。27亿里弗尔。最重要的, 

是银行并没有以任何未来的收入作典押。柯尔贝尔去世后,路易十四更喜欢 

的,是那种随心所欲的借贷,而不是由债权人决定何时抽回资金的贷款方式, 

于是借贷银行被关闭。 

     当1689年及以后战争连续爆发时,路易十四只能下令增加税收,并用老 

办法将未来的收入典押出去。到1715年9月路易十四去世,法国债务几近 

30亿里弗尔,其中20亿属于年金,其利息年达8600万里弗尔,其余9。22 

亿多为流动债务,而当时国库岁入在8000万里弗尔左右。唯一的办法就是强 

行将债款利率降至4%,将流动债务统一成长期债务(以便收回先前让渡给 

金融家们的税收权并重新以这些税收作抵押寻求新的短期贷款)。 

     关于法国金融史上著名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拉开了序幕。1715年,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起用一名苏格兰流放者约翰·劳。 

此人曾在阿姆斯特丹学习银行业务,发表过《论货币与贸易》,他向奥尔良 

公爵提出一个缩减公债和奖励工商业的计划,认为鼓励投资、发行纸币可使 

法国重振经济。1716年他获准利用私人资金创办一家股份银行,特准发行纸 

币(银行券),并于1717年负责组织了西方公司,或称密西西比公司。1718 

年,摄政王不顾巴黎议会的异议,将劳的私人银行改组为皇家银行。这样, 

这家私人银行就成了国家股份银行。1719年,约翰·劳的密西西比公司与法 

国东印度公司合并为印度公司,包下了间接税的经营权,最后取得了全部直 

接税的经营权。至此,法国整个国家财政由一个庞大的企业经营,它同时代 

表国家的殖民地利益,并控制着国家银行。这样一个企业是有能力承担高达 

22。5亿里弗尔的全部国债的(1716年通过一个被称为“维萨”的秘密委员会, 

以高利贷等罪名勾销了约1/5的债务)。 

     1719年10月,劳开始帮助政府统一债务,同意按照面值接受政府债券, 

持有政府债券的人可用债券购买印度公司股票。由于债券在市场上的价格还 

不及面值一半,绝大多数债券持有人都迫切想用手中的债券去购买公司股 


… Page 34…

票。抢购股票的风潮迅速提高了股票的市场价格,1720年1月,每股的市场 

价格由原来的500里弗尔上升到18000里弗尔,四个月内资本增殖达到3600 

%,法国的公债骤然减少。当时巴黎还没有正式的交易所,一条有很多银行 

家进行交易的坎康普瓦街成了投机活动的场所。 

     约翰·劳也许不是一般的骗子,银行券和股票的大量发行确实活跃了整 

个经济。但他过于自信,过分迁就了统治阶层的要求,从而使企业背上了不 

必要的包袱。当被派出去的殖民主义者回来报导,人们所期望的从路易斯安 

那滚滚涌向法国的财富只不过是个泡影时,一股抛售的浪潮在几天内使印度 

公司的股票几乎变得一文不值。1720年10月,皇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已不再 

是一种合法的货币。从此,在拿破仑重新创办国家银行之前,再没有人敢进 

行这种尝试。 



     (8)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 

    法国从1789年开始的革命和保卫革命的战争,反映了维护法国强大的强 

烈民族主义。但不久,革命战争被拿破仑发展成为试图独霸欧洲的一场侵略 

战争。在法国的力量达到高峰时,它所统治或控制的地区包括现在的比利时、 

荷兰、瑞士和意大利的许多地方,相当于欧洲的一半土地。 

     早在1793年法国对英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