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与哀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丽与哀愁-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命。    
    许多人认为,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结合,是一种政治婚姻。或许,宋美龄早年是一个强烈的英雄崇拜者,在众多追求者当中,她会挑选蒋介石作为她终身伴侣,是有她主观上的因素的,而对蒋介石能够统帅势如破竹之兵,北伐到上海、南京,宋美龄在心中自有一份仰慕之情。然而,议者和当时舆论所以批评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主要亦是由于蒋介石多次的婚姻记录的关系,再者,认为蒋介石是想觊觎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党内的领袖地位,所以才娶孙中山妻子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为夫人,而非基于男女感情。    
    没有必要去争论这种议论的是与否,尔后的事实证明,蒋宋联姻,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很大影响。    
    无疑,蒋介石除了略读中国古书,对国际事务的了解是极其欠缺的。这一点,就当时中国与国际社会日益接触的客观环境来讲,蒋介石若是没有宋美龄及时的辅佐,是很难在日渐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周旋。    
    宋美龄丰富的国际知识,特别是早年在美国成长求学的渊源,使得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在1928年以后的拉近了与美国的关系。    
    可是,从坏的一方面来讲,蒋介石和美国的逐步接近,却激怒了少数对中国有野心的国家——日本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和宋美龄结婚以后,日本深知蒋介石领导的政府有明显迹象显示正和美国拉近彼此的关系,而他的夫人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证,1928年的“五三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对蒋介石领导的军队一次试探性的攻击,而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则是日本畏惧中国和美国进一步加强关系,惟恐美国影响日本在中国利益,因而做出的一次军事冒险。    
    在当年日本军阀的眼中,宋美龄背后的家族与其说是上海最大的资本家,不如说是亲美华人一个最典型的代表。    
    抗战,把宋美龄带进一个新的人生阶段。1943年,当她以治病为由,到美国访问时,她接受了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演讲邀请。宋美龄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在美国国会殿堂演讲的外国“第一夫人”。当这个全世界传播媒体最发达的国家,把宋美龄在国会演说的影像,传到每一位美国人民眼中时,美国民众发现,这位中国“第一夫人”脱口而出的英文使用词藻,甚至比他们还要典雅生动,而且举止落落大方,十足大国风范。那时,日本已经发动了珍珠港事变,美国人对日本恨之入骨。当他们从宋美龄在美国各地讲述的内容中,得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英雄事迹,无不兴起对中国人民惨烈牺牲的强烈同情,从而更对宋美龄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宋美龄的美国之行,赢得了个人形象,也赢得了美国对中国这个苦难国家的实质援助。    
    当年的美国《时代》杂志,把她选为那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且几度成为该杂志的封面故事人物。    
    从1927年以来,到蒋介石撤退台湾初期,蒋介石领导的“政府”,应该有许多施政方针都是经过蒋介石和宋美龄密切协商得来的结果,尤其是在“外交”工作上,宋美龄更是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可谓是药中甘草。    
    但是,人毕竟不是神,宋美龄还是有她的局限性,还是有她偏颇的一面,例如,在蒋经国死后,国民党党内核心骨干,在为谁应继承“主席”大统争论不休之时,她在党内元老建议下,连夜写了一封密函,要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李焕,以集体领导的方式,暂时过渡国民党的权力整合期。(也有人质疑,宋美龄的那封信,是她的外甥孔令侃建议她写的。)    
    当然,宋美龄是国民党的元老,她有充分的权力去写这封信,可是,这封信却演变成轩然大波,并且造成时人对她的争议根源之一。    
    据说,当时的“行政院长”俞国华,本来受命在“中常会”中提案支持推举李登辉,不料在那次“中常会”前一天晚上,俞“院长”接到一通来自官邸的电话,要他暂缓提案。这件事情深深困扰着俞国华,并且造成第二天“中常会”上,宋楚瑜当众发言冲撞并且拂袖而去的不快情况。    
    据说,俞国华会后,有一次向“行政院”高层幕僚诉苦时说:“夫人从我年轻时代就培植我,教我怎能拂逆她的意思?我并不是不愿提案,而有那么多位‘中常委’,为什么偏偏一定要我来提案呢?”    
    就宋美龄而言,台湾已经不是她的战场,台湾也不再是值得她留恋的地方,可是,当时的她没有审度时势,她周围的孔家家族,也没有充分掌握客观环境,一念之间,竟陷宋美龄于窘境,加之在野势力对蒋家的深度误解,更加速迫使宋美龄必须离开台湾,远走美国。宋美龄曾经是国人美丽的偶像,可是,时间是残酷的,政治是丑陋的,蒋家如今是一门四寡(除了宋美龄,还有蒋经国、蒋孝文、蒋孝武三位的太太都是寡妇),昔日蒋家辛苦经营的官场派系,如今大部分成了非主流派,否则就是远离权力和是非核心。而一些趋炎附势的人,也不再以蒋家马首是瞻。岁月剥夺了对宋美龄美丽容颜的加冕,亲人如蓬草飘零,膝下空虚给宋美龄留下浓浓的哀愁。终其一生,宋美龄真可说是集“美丽与哀愁”于一身。    
    作者写作全书的内容选材,除了依据目前可见的两岸书刊和国外论著,主要是依据宋美龄昔日的随从(包括秘书、医疗人员、副官等等)口述内容,尽量以不添加作者个人的主观批判为原则。    
    这本书的主要意图,是希望借着揭露宋美龄日常生活和毕生主要经历,让所有的读者朋友,增加一种对宋美龄做客观认识的资料。所以,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为宋美龄表功,更不在为她显过,褒贬完全在乎读者看了本书之后个人的感受。    
    在本书相关的人物的名称称谓方面,一方面是以口述者本身的习惯称呼为原则,另方面,基于目前两岸文化资讯的大通,这本书设定的读者对象是全球华人或是懂得华文的国际友人,所以,在书内相关人物的称谓上,便采多个面向的称谓法,例如,在书中,蒋介石有时被称呼为“蒋介石”,有时称作“蒋先生”,可是,这无关对蒋的价值判断或是善恶褒贬。叫他先生,也不是对蒋的阿谀,称他“蒋介石”也不是贬损他,本来,蒋介石就是他的名字,这和褒贬无关。    
    台湾有句俗话说得好,鸡蛋壳密密,但还是有气孔。这本书原先设定的目标,并不是朝学术著作的方向写作,所以,必定有很多疏误之处,以作者有限的才学,台湾闭锁的资料搜集环境,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尚祈先进前辈和旧友新知,多多提示指教,作为再版时之参考。    
    本书写作期间,承蒙友人的鼎力协助,谨此一并致谢!    
    《美丽与哀愁》记述了宋美龄风风雨雨的奇特一生。作者真实地记录宋美龄的亲随、左右、 故交的亲历亲闻,告诉人们一个处于政治家族中的神秘女子的生活、情感,她的毕生追求与经历,她的婚姻,以及她与蒋氏家族、她的姐妹之间的真正关系。    
    该书曾在台湾和香港地区出版过,我社受作者王丰先生及香港利文出版社的授权,酌加删略, 在大陆出版简体横排版。由于作者系台湾人,某些观点有失偏颇,请读者甄别。    
        
                         团结出版社编辑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