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收到信的加西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2-收到信的加西亚-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标的途径却做出了根本的调整。    
      1999年,在美国呆了8年之久的邵亦波背负着亏欠波士顿公司的9万美元债务,回到上海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一年他才26岁。    
      “我决定回国做一个网络平台,沟通中小企业与个人。这个想法产生于我在美国的网上交易经历。一台500美元买来的电视机,用过两年之后,我通过网络以550美元出手,而不是设想中的折扣出让。个人对个人交易的魅力吸引了我,通过网络这一沟通供需的平台,每个人的需要都得到了满足,我从中得到启发,这正是我的机会所在”,易趣在后来的运营中始终坚持做C2C,源于邵亦波的坚持。    
      “中学生到我们这里来了?”这是工商局留学生就业中心一位主任在见到邵亦波时的第一感觉。    
      26岁的他,平生第一次创业。第一次创业的人,往往怀着满腔的激情,非常自信,但也可以说是盲目的。要做什么心里无比清晰,怎样去做却还没有想清楚。    
      “开始我在龙华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作为自己的创业根据地。首先遭遇的是招聘人员的问题,当时公司还没有注册,有谁愿意放弃稳定的工作,放弃对家庭老小的责任跟着一个毛头小伙子冒险?我中学时候的同学庞立帮了我大忙,他在别的公司从事IT工作,晚上5∶00钟下班以后来我这里帮忙,一直到深夜,两个月天天如此,时间进入到8月份的时候,公司的架子终于初步搭建起来。8月18日,我的生意正式起步”,他回忆说。    
      度过互联网的寒冬    
      初始阶段的艰辛一度模糊了他的自信,《申江服务导报》上一则广告使得仅有一个服务器的易趣网站渐渐为人所知,到1999年底的时候,易趣已经拥有了十几个服务器,发展前景良好,加上当时大环境的良好发展势头,易趣于当年11月份融到第一笔650万美元的资金。    
      创业型的企业必须借道融资来迅速做大。几乎所有的网络公司当时也确实是这么想的,烧钱举动越来越常见。当2000年纳斯达克喋喋不休,互联网的冬天到来之时,业界共同感受到了冬天的萧飒。这是他们经历过的一次严重教训。    
      经历过互联网非理性的繁荣和萧飒冬季的邵亦波,挫折之后仍旧延续着资本扩张的道路。不过他们现在投钱越来越有目标,用多少成本可以吸引、争夺一个客户过来,该客户将会以怎样的方式给易趣的先期投入带来回报,每一笔资金进出,都有严格的成本控制概念。    
      2000年10月,易趣筹集到了第二笔大的资金2 050万美元;2002年3月,e-Bay注资3 000万美元入美国易趣,掌握33%的股权;其余67%的股份又于2003年6月以1.5亿美元溢价成交,表现出投资者对易趣赢利能力的强劲信心。    
      易趣在网络交易中的角色始终都只是平台,做卖家固然也不错,很多人在网上开书店、服装店、饰品店,包括最大的亚马逊书店,做得都很成功。但他们始终坚持做中小企业与个人之间的桥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众多中小企业出产的商品找不到买家,更多的消费者渴望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网络,只有网络,具有这种优势,把近在咫尺和远在千里的供需双方联系起来,这是他们的定位。    
      大企业一般有自己的信息化建设,对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的成本非常高,他们也缺乏相应的技术与人才,借助他人的网络平台是成本最低廉的方式。易趣网的原则是卖一点收一点钱,没有设备空置的费用。    
      “每次周年庆,回想起一年里我们的进步和努力,简直是难以想像的。这就是我的创业乐趣”,邵亦波说道。    
      对后来的创业者,邵亦波有几点提醒:第一,资源。很多人以为,没有相关的资源就不可以经商,其实不是这样的。他的父母都是教师,可以说没有任何商业的人脉资源。1999年在美国8年之后重回上海,他所认识的人已经不多了。第二,初次创业的人都充满激情,这是好事,希望他们能对未来的困难多估计一些,多做一些准备。第三,要注意留人。虽然新经济企业通常都是铁打的磨盘流水的兵,保持公司关键人员的稳定对一家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非常重要。易趣网创办至今,一直都有很好的文化维系员工对易趣的忠诚,公司创办4年,总监以上的高管平均工龄是3年,这也是令人比较放心的地方。    
      王其明 李旭芳    
      点评:    
      ●●●●●●●●●出售故事的高手    
      看一个企业的运营基本上都是从其赢利模式来看的,这也是行业内通用的评价企业的基本方法。易趣作为一个企业,其规模不断扩大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这篇故事中,我们基本可以抓住一个主要的脉络,那就是不断地融资,不断地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不断地给资本投机者以诱惑,从而不断获得扩张的资金,也不断在改写企业成长中迫切需要的、好看的财务报表。    
      企业可以通过在市场上为潜在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来赢得利润,同样也可以将拥有资本的人作为他们的潜在客户,不过要销售的产品是不同的。面对在广大市场上的消费者,提供的产品要尽量多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而面对资本家,你只要有效地勾勒一个资本快速扩张的故事就可以了。前者需要真正的产品,有销售额,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甚至要求有足够的忠诚的客户群体来支持。而后者不过是需要一定的产品来构建故事的框架,这个产品并不一定要立刻可以看到收益,如果可以看到收益,其实资本家反而不感兴趣了。在一般人看不到收益的时候,将这个产品的市场前景通过美好的文字,有逻辑的推理,以及完善的经过专业MBA训练的包装流程来一个整合,结果就是资本家的投资和投机。易趣的诞生有着强烈的、浓厚的风险色彩,至于他们用来融资的故事中具体的产品到底可以为市场中的客户带来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具体收益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关键就是整合的基本功,而一个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的,了解美国投资者喜好,熟悉美国投机原理的邵亦波当然可以如愿成功地来演练其逻辑推理能力,描绘未来色彩的想像力,以及对贴近美国资本本性的准确性的恰当把握和控制,所以,他才会有感慨地说,人际关系并不重要,因为向有限的几个潜在的投资商销售不需要人海战术。他还说,要有激情。没错,赢得资本的信赖的确要有火热的激情。他还说要可以留住人,毕竟美国投资商一般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两个人的篮子里,他们通常在投资前要严格考察说故事的人周围的团队,所以,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有效地学习一些向资本家销售故事的技巧。    
      (圣路可商务顾问公司首席顾问 孙路弘)      
    


第四章陈秀枢:做“双栖”总经理

     2002年的春节刚过,中国微生物和微生态专家陈秀枢教授即匆匆离别浙江老家,只身飞往昆明。在那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昆明一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以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他在公司中占有20%的股份。    
      与其他一些以专家身份下海的企业家一样,陈秀枢也喜欢下属叫自己“陈教授”而非“陈总”,但比较专家和企业家这两个角色,陈却更钟情企业家,他说:“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专家型企业家。”    
      从卫生员起步的微生物专家1996年下海前,陈秀枢埋头做了22年的学问。但他的学问是从做部队卫生员开始的。    
      1974年,陈秀枢高中毕业,当时高考尚未恢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军人父亲给儿子指了一条路:“你去参军吧。”联想到自己当年舞文弄墨,在部队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但离开部队后什么也不是的“前车之鉴”,父亲还给了儿子一条忠告:在部队一定要学技术,哪怕是当个汽车兵,今后会开开车、修修车也好。就这样,陈秀枢穿上军装当了一名卫生员。    
      参军后不久,陈秀枢被派到浙江丽水医院学习医学检验。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显微镜,看到显微镜下面的微生世界。此后的十一二年,陈秀枢说自己都处于入门打基础阶段。    
      1977年恢复高考,陈秀枢一心想圆大学梦,却被团政委“卡住”了,政委说:“考啥,上了大学回来也就52元工资,明年我就给你提干。”    
      大学没考成,陈秀枢难免有些伤心,但现在回过头去,却极可能是避免了人生航向的一次偏差——1978年,陈秀枢果然被提了干,第二年又赶上在职干部培训,被送到南京军区军医学校接受3年的正规教育,1982年毕业后,进入浙江最大的医院117医院工作。    
      在这所医院,陈秀枢的“学问生涯”开始真正打开大门。让他念念不忘的是在这里的两大收获:一是跟一批解放前的老专家结了缘,耳濡目染,学到不少“真经”;二是自学完了几十门大学本科课程。近3年的时间,他和女朋友一个星期才见一次面,电影几乎没看过,做的读书笔记却堆起一人多高,把前来检查在职干部自学情况的助理员都看呆了。1985年,陈在上海接受了一年的英语脱产培训,紧接着又是半年的研究生课程培训。    
      命运是如此的环环相扣,将陈秀枢送入医学殿堂。1986年下半年,他一鸣惊人,研究出一种可替代进口专用仪器的血液试剂,荣获全军科技成果三等奖,令他直到现在也感到自豪的是,这项成果的各项指标、参数一直沿用至今。    
      这以后,陈秀枢潜心微生物和微生态领域研究,先后出成果20项,发表论文40多篇。    
      1997年,40岁出头的他已是国内颇负盛名的中青年专家,但也就是这一年,他做出了辞职下海的决定。    
      下海三年三次败走资本,靠卖专利淘到第一桶金    
      陈秀枢说:“头上的光环越来越多以后,我一年至少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在全国飞来飞去,到处讲课做报告,我自己都感觉到有点飘了,找不到自我了。我觉得,自己再这样下去,国家只会多一个坐而论道的老专家而已。”    
      除了这种令人不安的“轻飘飘”的感觉,忆及当初下海的原因,陈秀枢说还有一段“题外话”:1986年,他的第一项成果出来后,不少同行前来学习取经,陈秀枢像活雷锋似得热情得不得了,和盘托出不说,还生怕人家没听懂没学会。然而没多久,就有人在他这项成果的基础上掘到了金矿,赚了好几百万元。    
      1997年,陈秀枢只身前往广东,身上只带了3 000元钱。他的一项成果——人体微生态保健品被一家企业看中,项目立项后,又获得国家火炬计划奖和3 000万元贷款支持,他的产品比三株、昂立还早,只可惜投资方心思不在这上面,只是拿了项目去融资。    
      无奈之下,陈秀枢移师深圳,但没想到,产品都开始做市场营销了,而且头三个月回款就有30多万元,势头相当好,新的投资方却突然抽走资金。资本再一次把陈秀枢给蒙了。    
      1999年,陈秀枢又转战到北京,这一回投资方利用项目做足上市题材,却整整两年投产没有下文,陈秀枢的产品就此夭折。不过还好,这一次陈秀枢多了一个心眼,把成果卖了200万元,总算是下海3年挖到了第一桶金。    
      事过多年,陈秀枢回忆自己三次败走资本的经历,很是感慨:“以前做专家,一直处在相对稳定的半封闭环境里,缺乏经济和法律知识,也不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利益约束对方;另外,自己没摆正知本与资本的位置,有人一说要投资转化成果,就像是受了施舍似的‘感激涕零’,跪着与人对话,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呛了几回水,陈秀枢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心态摆正了:知本和资本一样,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施舍谁,而且知本具有与资本一样的话语权。    
      摆正心态与资本对话,学术商界双栖把握市场感觉    
      摆正了心态,陈秀枢重新开始寻找资本伙伴。2002年3月,他与云大科技达成共识,共同组建了一家生物公司,出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对陈秀枢而言最重要的,是在这场知本与资本结合的过程中,他第一次平等地与资本站在了一起。下海以来,他一直想成为一个专家型企业家,如今他把倍安生物作为实现这一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