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外传 作者:陈廷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许世友外传 作者:陈廷一-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线的战斗,相当激烈。北面的胡宗南部,东面和东南面的川军,频频向我军发起进攻。我军凭借山险和工事固守,不断予敌以重大杀伤。许世友最担心的是灌县、汶川方向的来敌,因为那一带是从川西平原通向川西北的大道,敌人运输方便,增兵容易。我军利用山险河谷,布下了几道防线扼守。敌攻我防,部队每行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两个方面军相距益近,会师已指日可待。
  这一即将来临的伟大事件,激起了全军无比高涨的热情。广大指战员欢欣鼓舞,斗志昂杨,积极筹集粮食,捐献慰问品,准备迎接远征而来的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
  且说1935年6月14日,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刻终于来到。四方面军的第九军和三十军各一部,在夹金山下与红一方面军部队胜利会合了。蒋介石阻止我大军会合的企图终于成了泡影。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抵懋功,会见了李先念等同志。部队驻地一片欢腾。各部队将慰问品集中起来,赶着牲口,一批批送往会师地区。
  当天,红一方面军在四方面军同志的热情安排下,吃了顿团圆饭,菜很别致,有牦牛肉、羊肉、马铃薯片,饭是青稞、玉米面糊糊,大家吃得十分香甜,几乎全都忘掉了雪山途中的疲劳。
  晚上,双方在大维村的大坪上召开了会师联欢会。熊熊的火焰映红了天空,映红了指战员脸上闪烁着的欢乐笑颜。大家同声欢唱着宣传队刚谱写的《两大主力汇合歌》:
  两大主力军邛崃山脉胜利会合了,欢迎一方面军百战百胜英勇兄弟!团结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力量,嗳!团结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力量!坚决赤化全四川!万余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与山河,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得伟大的汇合!为着奠定赤化全国巩固的基础,嗳!为着奠定赤化全国巩固的基础,高举红旗往前进!歌声震荡,欢声雷动。
  一阵热烈的歌声之后,是具有江西、四川风土味的节目表演,四川民歌、兴国山歌,一个接一个,间隙中连续爆发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和掌声。这歌声、欢呼声不仅道出了红军战士心头欢腾的情绪,而且仿佛是在向全国人民宣布:反革命要把工农红军南北分割的局面已经结束,红军的两大主力已汇合成一道巨大无比的洪流,这洪流要荡涤旧社会的渣滓,把中国历史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这次联欢会上,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战士剧团演出的独幕剧《烂草鞋》。这个剧目歌颂了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英勇机智,辛辣讽刺了国民党军队的愚蠢无能,剧情大致说国民党反动派一个劲儿地吹嘘着如何如何追、剿、堵、截红军,实际上是一路跟在红军屁股后面拣烂草鞋。由于红军战士剧团演员亲身经历长征,有深切的感受,丰富的生活体验,演得十分逼真,他们诙谐幽默的动作,不时博得在座的同志哄堂大笑。。那一夜晚,可热闹啦,令人终生难忘。
  ◎许世友骂娘:怎么我这个苦大仇深的汉子,为穷人打天下,一夜之间竟成了军阀、土匪,又是落后,又是逃跑?!我要告到毛主席那里去!讨个公道  中国有句俗语: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且说蒋介石的强攻未能阻拦我红军一、四方面军的大汇合,他的软攻,即派AB团、蓝衣队等特工人员打入我军内部,挑拨离间,却起了一定效应。比如张国焘,他在四方面军身居要职,大敌当前,红军能否冲破围剿?他却表现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严重干扰了中央的统一部署。两军会合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确定战略方针,统一作战部署,打破蒋介石的围堵计划,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张国焘与党中央的分歧,开始于战略行动方针问题。中央决定向北打,张国焘却主张向西打,致使他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先后三次往返于雁过不落脚的草地,数次翻越终年积雪的高山,进行了长达十七个月的长征,经历了极为艰难曲折的路程。许多红军战士长眠于雪山草地,成了他这种错误路线的牺牲品。
  张国焘并不是孤掌难鸣,和他一唱一和的是红四方面军另一要员陈昌浩。
  张国焘带领红四方面军西征后,连连碰壁。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在懋功的两河口开会;28日,正式作出了《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张国焘表面上同意中央的战略方针,率部队北上。背地里却借口“统一军事指挥”,向中央要权。同时煽动一些同志,说红四方面军有兵八万,而一方面军只有三万,指挥权应归四方面军,建议中央要徐向前当红军副总司令,陈昌浩当总政治委员,周恩来当总参谋长等。同时,唱双簧的陈昌浩也致电中央,要求张国焘出任军委主席、朱德任前线总指挥,周恩来兼任总参谋长,等等。
  张国焘对上要权,对下则散布不利于两军团结的话。有些话很难听。他讲:“中央政治路线有问题”,“中央红军的损失应由中央负责”、“军事指挥不统一”云云,据说他还派人找一方面军的同志了解会理会议、遵义会议的情况等,实际是进行反中央的活动。与此同时,凯丰、博古他们,则拼命指责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和退出通南巴是“逃跑主义”,还是什么“军阀主义”啦,“土匪作风”啦,“政治落后”啦,甚至公开写文章抨击。他们这种“左”的做法,与当初刚到中央苏区时对毛主席和一、三军团的态度差不多,只能激起四方面军干部的反感。许多指战员想不通,憋着一肚子气,这也给了张国焘以挑拨的借口。
  对于这种复杂的局面,许世友也缺乏思想准备,左右为难。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一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觉悟。听吧,感到事头不对;不听吧,张国焘、陈昌浩是他的上级。后来他只好找徐向前同志交换意见,可是徐向前正处在孤掌难鸣的地位。
  许世友从徐向前那里回到部队,恰逢部下正在三两一群地议论一方面军装备不好,打了败仗等等。许世友当面批评道:“你们不要瞎嚷嚷,一方面军有一方面军的长处!今后不准乱议论!”
  对于干部、战士的议论,许世友开始是堵。树欲静而风不止。
  后来,随着教条主义者公开发表文章抨击四方面军,矛头不光指上,也指向了下层干部。作为一军之长,许世友也骂了娘:“怎么我这个苦大仇深的汉子,为穷苦人打天下,竟一夜之间就成了军阀、土匪了,又是落后,又是逃跑?!我要告到毛主席那里去!让他给我们红四方面军评个理,说句公道话!”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后来此话果然被人风传到一些人的耳中,这给后来这些人猛整许世友落了个重要口实。然而,悲剧是被整者并不知内幕。徐向前以爱护部下著称,他为此打抱不平,当时曾找到彭老总。彭老总暗暗告诉他说:“这是某些人搞的。会合的时候,毛主席主张讲团结,团结第一,大局为重。”徐向前叹了口气道:“要是按毛主席的意见办,一切就好了!”
  8月初,党中央领导同志和红军总部来到毛儿盖地区。军委召集会议,重新研究敌情,确定行动部署。朱德、毛泽东、张闻天、博古、王稼祥、张国焘、刘伯承、陈昌浩、叶剑英和徐向前出席了会议。大家一致认为,因松潘地区敌人兵力集中,凭垒固守,我军屡攻不克,决定放弃攻打松潘的部署,改为执行夏洮战役计划。夏洮战役以红军主力出阿坝、北进夏河地区、突击敌包围线之右背侧,争取在洮河流域灭敌主力,创造甘南根据地为作战目的。为实现这一新的战役企图,徐向前和陈昌浩提议,集中红军主力,向一个方向突击。但张国焘主张分左、右两路军行动。会议采纳了他的意见。决定左路军由红军总司令部率五军、九军、三十一军、三十二军、三十三军组成,从卓克基北进取阿坝,经墨洼,继而向北出夏河;右路军由红军前敌指挥部率四军、三十军、一军组成,以少部兵力担负扼阻和牵制松潘胡敌的任务,大部从毛儿盖北出班佑、巴西地区,万一无路可走,再改经阿坝前进。彭德怀率三军全部及四军一部作总预备队,掩护中央机关前进。
  部署既定,部队忙着做北上的准备,并派人侦察行进的道路,但是张国焘野心不死,又节外生枝,要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解决“政治路线”问题。中央政治局随即在沙窝开会,正式通过了《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决议重申了党的北进战略方针,是要首先取得甘肃南部,创造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以争取苏维埃在西北和全中国的胜利。而加强一、四方面军的团结,彻底击破蒋介石的包围与封锁,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则是实现党的战略方针的基本条件。“一切有意的无意的破坏一、四方面军团结一致的倾向,都是对于红军有害对于敌人有利的。”“必须使一、四方面军的每一个同志都了解,一、四方面军都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一部分,都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在我们中间只有阶级的友爱与互助,而与攻击、分散相对立。只有这样,一、四方面军的团结一致才能巩固和争取胜利,才能溶成一片,去消灭阶级敌人。”决议针对张国焘要求清算中央政治路线的观点,进一步申明了遵义会议对这个问题所作的结论,即中央的政治总路线是正确的,没有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是军事路线上的错误,经遵义会议已得到了纠正。
  沙窝会议下来后,张国焘满肚子不高兴,脸色阴沉,不愿说话。陈昌浩找到徐向前发牢骚说:“中央听不进国焘的意见,会上吵得很凶。他们似乎以势压人!”徐向前又做张国焘、陈昌浩的工作说:“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这里没吃的,得赶紧走,我们在前面打仗,得找块有粮食吃的地方,吃饱了,你们再吵好不好啊!”
  好说歹说,走的问题总算说成了。朱总司令和张国焘率红军总部去左路军。许世友所在的四军和党中央机关走右路。两路大军分别采取梯次队形,交互掩护,浩浩荡荡,蝉联北进。
  ◎有人密报:中央红军走了,还对我们警戒,打不打?徐向前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不能打左路军先行一步。
  8月21日,右路军陆续出动。一军团先行,继后是党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再后是三十军、四军,彭德怀率三军殿后。徐向前、陈昌浩和叶剑英随三十军行动。
  当时,朱德、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根据原定的夏洮战役计划,正通过草地边沿地区,经查理寺向阿坝行进,他们来电说,已从查理寺派董振堂率五军主力探查北进道路。阿坝地区粮物较丰,比芦花、毛儿盖要好得多。主力占领阿坝,很有必要,既可解决财源给养问题,又可作为战略后方,开辟北进道路,必要时还可协助左路军行动。
  8月20日,先头部队即攻占了阿坝。
  鉴于毛儿盖会议已决定右路军为打通北进通道的主力,左路军应向右路军靠拢。
  8月21日,徐向前和陈昌浩连电朱、张,告以中央的新决定,即以岷州为根据地向东发展,首先以岷、洮、哈达铺为主要目标,争取在洮河东岸与敌决战。目前主力向西或分兵出西宁,均不妥当。左路军占领阿坝后,不必肃清该地区之敌,可速向右路军靠拢,以便集中兵力灭敌,速出甘南。接着中央政治局亦发电将《中央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的精神,告诉了朱德总司令和张国焘。但是,张国焘公然无视中央的决定,仍坚持左路军以阿坝为后方,出夏河、洮河地区,左右两路分兵北进。徐向前又找到陈昌浩商量,认为张国焘总和中央闹别扭不好,而且从军事上看,左右两路军集中兵力出甘南是上策。因而二人在8月24日,又致电朱、张,陈说利害:“目前箭已在弦,非进不可。”“右路军单独行动,不能彻底消灭已备之敌,必须左路马上向右路靠近,或速走班佑,以便两路集中向夏、洮、岷前进。主力合而后分,兵家大忌,前途所关,盼立决立复示,迟疑则误尽中国革命大事。”而张国焘呢?把中央的决定和同志们的劝告都当作耳旁风。
  从8月22日开始,右路军进入毛儿盖大草原的边缘地带,开始了穿越草地的进军。辽阔的草原,起伏的山丘,湛蓝的天空,交织成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画卷。行进的队伍,逶迤蛇行,忽隐忽现,像是飘泊在浩渺无际的绿色海洋里的浮舟。
  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既显示着大自然力量的凶猛无情,更表现着具有高度觉悟的人--红军指战员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天气令人莫测地变幻着,中午还是晴空万里,烈日炎炎,少顷突然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