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外传 作者:陈廷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许世友外传 作者:陈廷一-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由国民党警官出身、趁敌后混乱拉起了队伍的”麻子头“,欺压人民,进攻我军,自知罪行不小,因此被俘后,面如土色,言语木讷。在严辞责问下,他连称:”死罪,死罪。“并且表示:只要能够宽大释放,他再也不敢反共反人民了。为了分化顽固派军队中的头目,许世友向其进行了教育后,当即释放了他。继攻克崖子之后,我五支队又于22日下午,击退了继续向我军进攻的秦玉堂、郑维屏、安廷赓、赵汉卿等部,控制午极一带。至此,投降派的三路进攻便到了树倒猢狲散的地步,大小反动头目纷纷率部逃向海阳境内。26日,赵保原也率部逃窜,当即被我歼灭一部,郭城亦告解放。
  攻克郭城后,我五旅与五支队便胜利会师了。这时候,赵保原和其他各部一面困守发城、吉格庄、玩底一线,一面派人向日寇和其他顽军求援。我军虽然已经掌握主动,但强行攻坚仍是不利的,而且其他顽军必定来援,只有再一次给予其歼灭性打击,才能彻底打掉其反动气焰。基于以上情况,重新调整了部署:以一部继续围困发城和吉格庄,另以有力的一部控制于山阵地,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法,求得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果然,4月27日,国民党五十一军派部队自鲁南来援,其先头部队一个营到达发城地区;国民党地方反动部队厉文礼、张步云部,也伸到莱阳边境。赵保原等见有人撑腰,一时气焰又上升了。他们立时纠集了四千多喽罗,大举向我进犯,高叫”于山大会战“。五十一军这个营,不但起了为大小反动头目壮胆的作用,而且它也以”正规军“自居,非常嚣张。根据这个情况,如果能给这个营以严重打击,不但可以使其他援军不敢来援,而且会使全线顽军动摇。这天,这个营向我指挥部的阵地发动了疯狂进攻。这一动作,来得正好,许世友手举驳壳枪,”跟我来!“当即率一个营发起了反击。战士们手端刺刀,呐喊着,一个泰山压顶,便把敌人打了个稀哩哗啦,并缴获三挺机关枪和一门大炮。紧接着,清河独立一团、五旅、五支和各县的县大队,也全线发起反击,随军民工和附近群众,也手舞叉、锄和扁担赶来助战。激战数小时,其他顽军也被我军歼灭或击溃。”于山大会战“又以敌人的失败而告终。
  伤亡惨重的五十一军先头营逃回沂蒙山区,不敢轻举妄动。赵保原见形势不妙,急忙在发城到玩底一线构筑碉堡,巩固防守体系。这一手,赵保原自以为是得意的一着。据被俘的赵部官兵说,他曾屡次讲:”土八路没有炮,看他们怎么办?只要皇军下乡‘扫荡’,我们就可以得救了。“
  ”是的,我们没有炮,但我们有无畏的战士!“许世友道。我们在敌军的碉堡之间,也修起碉堡,把他们割开,迫使他向我进攻,在运动中杀伤他们。
  每当夜幕降落,机枪射手和狙击手们便秘密地进入阵地,各自封锁分工的敌堡枪眼。接着,战士们背着枪,推着装满泥土的木箱和柳条筐,从四面八方匍匐前进。敌堡枪眼火光一闪,我们的机枪手和狙击手便立即还击。战士们在敌人的碉堡之间,把木箱、柳条筐堆起来,再围上积土,于是一座简便的碉堡便筑成了。碉堡越来越多,敌人的防守体系被这些简便的碉堡分割得七零八落。战士们依托着这些碉堡,把敌人死死地围困起来,使他们不敢外出、不敢露头。同时,我军又大力向敌人开展政治攻势。无数张油印传单,散发到敌军内部去;醒目的大字标语,贴在席子上,竖在敌人的围子前。每到晚上,我军政治工作人员便动员、组织顽军家属、顽军俘虏喊话,告诉顽军士兵们:”有血性的中国人,决不能随投降派头子去投降日本人!跑到八路军这边来吧!抗日是每个人的神圣责任!“
  赵保原和他的大小头目毫无对策,他们自鸣得意的防守体系,不但防不住我军,连他们自己的士兵也防不住。每到夜里,顽军士兵就扔下碉堡,悄悄地跑到我军这边来。赵保原急了,他们又想出一个”绝招“,竟然把士兵们像拴螃蟹一样,五六个拴在一起。这样一来,本来是一个个地溜,后来竟一群群地跑。
  在围困、分割、瓦解敌人的基础上,7月初,我军又逐步加强了对发城的军事压力。五旅、五支队分别攻占了发城外围的榆林庄、上坊坞、下坊坞、夏屋村、中村等据点,把敌人紧紧压缩在发城一隅。7月26日,十四团用火攻和集束手榴弹,一夜打下发城北山的三座大碉堡,摧毁了发城的最后屏障。
  在我军长围久困、连续打击下,发城守敌退路被切断,阵地在缩小,上下离异,军心涣散,四面楚歌,精疲力竭,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敌人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冒在野外被歼的危险弃阵逃跑,除此别无它路。
  敌人是要逃跑的。在此以前,赵保原就曾命令他的参谋长张起陆组织发城守敌突围外逃,但遭我军堵击未能成功。现在,敌人是必逃无疑了。
  部队作好了歼灭逃敌的部署和准备,海、莱边区的党组织也动员人民群众配合部队共同消灭发城之敌。
  海、莱边界人民倍受赵保原的祸害,他们对赵保原怀有刻骨的仇恨。现在,几年来惨遭压榨和屠杀的仇恨要报了,几年来的欺凌和侮辱要洗雪了,投降派欠下的累累血债要清算了。报仇雪恨的日子终于盼到了。
  ”向赵保原讨还血债!“
  ”彻底消灭发城逃跑的投降派!“
  ”夺取反投降的彻底胜利!“
  海、莱边界的人民紧急地动员起来,积极地行动起来;青年小伙子们都参加了基干队;妇女、小孩、老人也都担负起站岗放哨的任务。人人都武装起来,土枪、土炮、大刀、铁矛、木棒、铁锨、粪叉成了最好的武器;烽火台、照明柴,布满了山山岗岗。人民群众和自己的子弟兵一起,组成了严密的天罗地网。
  7月27日,夜越来越深,大地一片寂静,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钟表在滴答滴答地响。人们都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着。
  ”叭!叭!叭!。“
  清脆的枪声划破了夜的寂静,敌人开始逃跑,夜顿时沸腾起来,一个个烽火台、一堆堆照明柴把群山和平川照得一片通明,赵保原的反动军官们和骨干分子驱赶着被他们拴成一串串的士兵,像残云落叶一般,一堆堆、一簇簇,狼狈而逃。战士们、乡亲们手持各种武器向敌人冲杀过去,枪炮声、喊杀声、马嘶声、锣鼓声、军号声响彻四野。敌人溃不成军,一片混乱。在战士们的刺刀下,在乡亲们的刀叉棍棒前,原来气势汹汹的投降派们,现在却不得不在他们平素瞧不起和任意侮辱的”乡巴佬“面前低下头来,跪在地上缴了枪。赵保原”发明创造“的”绝招“,这一下可给我军抓俘虏提供了方便,一捉就是一串,这一次就捉了两千多。遗憾的是赵保原却跑了!
  赵保原的主力遭到了惨重打击,其他的大小司令们,有的被全歼,有的带着残兵败将,纷纷逃出莱阳、海阳地区。这样,胶东心腹地带,重新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我军也在战斗中壮大了一倍以上,与顽军在数量上相等了,迫使投降派再也无力发动进攻。
  牙山之战,胶东军民把它称为”五个月反投降“。这一仗,不但打开了胶东的新局面,也证明了”斗争是克服投降危机、争取时局好转、巩固国共合作的最主要的方法。“
  ◎许世友感叹人生:要说老婆,母亲当初给我讨了一个,完婚三天,我就西征了,说不定人家等不及,早已改嫁了。我说没老婆也不是骗你吧  牙山战斗胜利结束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许世友命令战士们迅速打扫战场,准备撤离。胜利的佳音,伴着徐徐的晨风在胶东的大地上传播着、回荡着。战士们带着各种各样的胜利品,押送着一群群的战俘,挺着胸脯,昂着笑脸,迈开大步,走上了撤离的道路。每路过一村一店,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乡亲们,都放下手中的活计,有的熄灭灶火,有的放下织网,有的放下针线,还有的抱着孩子,拉着扯着,喊着叫着,纷纷涌向街头,欢迎凯旋的队伍。他们中有的提着水壶,有的端着大碗茶,有的拿着花生、水果,还有的拎着”拥军鞋“。那场面热闹非凡,令人热泪盈眶。
  ”同志们,辛苦啦!“
  ”喝碗水再走吧!“
  ”尝尝我们的饭菜!“
  ”还有我们清河的花生!“
  许世友和吴克华并肩走在队伍中,只见他一身戎装,五角星红艳艳的,在头顶上闪烁。半月未刮的胡须又黑又密,消瘦的两颊颧骨突兀出来,细算起来脸也有几日没洗了,他昂首挺胸,目光炯炯,神采奕奕。与吴克华不同的是,他脚上穿着一双草鞋,据说这草鞋还是长征时,毛泽东同志赠送给他的,没舍得穿,一直带到了胶东,许世友一边走,一边向沿途的乡亲们挥手致意:”乡亲们好!乡亲们辛苦啦!“
  ”报告旅长,这马您骑吧!“突然间,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驰到他的跟前,通讯员跳下马道。
  ”不骑,不骑!“许世友连连摆手。
  正在这时,一个剪齐发的脸蛋如红苹果般的小姑娘,趁机挤了过来,钻过人群,把一双特号的”拥军鞋“塞到了许世友的手中。
  ”旅长,这双特号鞋送给您。做的不好,请提意见。“小姑娘说完莞尔一笑。苹果似的脸蛋红到了脖根。
  许世友转过头来,凝目看她时,只见姑娘如花儿一样秀丽,她不光脸蛋红似苹果,那眼睛也格外有神,透出她那纯洁的心灵。再加上她那衣裤,颜色和谐,剪裁合体,身材虽不算高,却很匀称。他立时想起了当年毛主席和他开的那句玩笑话来。
  ”这鞋做得不错。好,我收下,你叫什么名字?“许世友俯下身子问道。
  ”田普。田地的田,普通的普。“姑娘说完又是一笑。
  ”今年多大啦?“许世友又问。
  ”十七岁啦。“姑娘低着头扯着自己的衣襟。
  ”看样子你是参加工作了吧!“许世友端详着她。
  ”去年刚参加的,在五支队被服厂。欢迎首长到我们厂参观。“
  ”你嘴好甜,有时间我一定去。再见。“
  ”再见!“姑娘一直站在小土丘上,向许旅长挥手致意,直到许世友消失在山梁后。
  许世友向小姑娘招了招手,然后阔步赶上吴克华,两人唠起了家常。许世友道:”我在延安时,毛主席曾和我说过,山东的山,山东的水,山东的姑娘胶东美。此话当真,美女出在胶东啊。“
  ”老许,说起来你来胶东已有半年多了吧!“吴克华赶上一步,接过许世友的话头问道。
  ”哈哈!“许世友笑了一声道,”我来胶东到今天整整半年零一天!“
  ”说实在的,整天不是行军就是打仗,我还真不知道你的家庭底细呢!“吴克华问道。
  ”要说我也和你一样是苦命之人。“许世友道,”我家住大别山深山区。家有兄妹七人,我属老三,父亲殁的早,只有小脚母亲拉扯着我们兄妹,那日子也是难熬啊!八岁那年因家贫我便出家到少林寺当了和尚。十六岁那年,因我不慎打死了财主的儿子,被少林方丈开除,后参加革命,一直到今。“
  ”说我苦,你比我还苦!“吴克华不无感叹地道,”你今年三十出头了吧?“
  ”你看,我这半个月胡子没刮,活像花和尚鲁智深一般。不少乡亲还喊我老大爷呢!殊不知我今年才三十四岁,真正连个老婆还没讨上呢!“
  ”老许,你又开玩笑了吧!“吴克华有点不相信。
  ”我不骗你。“许世友又道,”要说老婆,母亲当初给我讨了一个,全是父母作主,完婚三天,我就西征了。打1927年离家,至今已经有十四五年了,一封信未通,说不定人家早已等不及咱,改嫁了。我说没有老婆也不是骗你吧!“
  ”你说的也是。“吴克华也道,”你出家革命,一走十五年,音讯全无,眼下这个兵荒马乱之年,枪子儿不长眼,人家还寻思你早已不在人世了呢!“
  ”是啊!“许世友感叹地道,”她不改嫁才见鬼哩!“
  ”胶东这地方我和我老婆人熟地熟,有合适的,我们愿给你做个红娘,不知老许意下如何?“吴克华笑问。
  ”你瞧我这个熊样,猪八戒照镜子,人不人,鬼不鬼的,谁家姑娘下认我是妖精才怪哩!“许世友”哈哈“一笑了之。
  ”刚才给你送鞋的姑娘怎么样?“有心的吴克华进一步试探地问道。
  ”胶东这地方,山清水秀,气候湿润,空气新鲜,姑娘一个个长得水灵,没有说的,不像我们家乡大别山,山高坡陡,空气干燥,人长得黑不说,皮肤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