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重要的一点是绝不能墨守成规,必须破除一些框框条条的束缚,打破一些陈腐的老规则。像当初创作《新武器》,我就在想为什么不能把鼠标和键盘组合成手枪来表现一个主题,于是尝试着去设计,结果成功了,作品竟获得了全校首届公益广告大赛三等奖,这对于一个刚上大二的学生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而所有的突破都需要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以下就举两个小例子,也许你认为这只是小菜一碟,但它们确实是我进行突破的一些尝试,至今对我的转变或多或少有些帮助。
  小事一:2004年5月,上海鲁迅公园在微风中显得有些冷清,鲁迅墓前的瞻仰者除了献花还是献花,我没有献花,只记得当时很迅捷地从自己的口袋里抽出了三支“阿诗玛”放在鲁迅墓前。我为什么一定要献花?为什么不能打破献花的传统改以献烟以示尊敬?何况他老人家也喜欢抽烟,我的举动可能让旁人觉得不可思议,那就让他们不可思议去吧。我并不是想阐述献烟和献花有多少意义,我想说的是我只是在尝试着一些突破,突破一些所谓的“规矩”。
  小事二:2004年11月,由我们当时宣传部举办的华中农大首届班徽设计大赛的颁奖晚会现场: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关于活动的DV短剧,记录了活动的全过程和一些花絮,这一形式在华中农大的学生活动历史上是没有的。我们在宣传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如在道路上拉的横幅的两端挂满了气球,而这种方式于传统那千篇一律的拉着一条硬梆梆的横幅确实吸引了更多的目光。这个大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些突破。而此刻的突破已经成了创新,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
  两个例子已经足够了,我们要超越自我就必须突破自我,要相信自己可以突破、可以创新,自己一定行!

 
行走手记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总是梦想着能把家乡的这个巴掌大的小地方变成一个大城市,因为那样就可以买好多好多的玩具,看很多很多的汽车,并默默许下愿望,长大后一定要到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去看看,我也要把家乡建设成像那样的大城市。梦想终究没有实现,但念大学确实给了我一个可以到外面行走的机会,除了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外,最主要的是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当然此时除了儿时的愿望,更重要的是为了丰富自己,开拓自己的视野。我念的专业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旅行的决定:广告学专业需要广阔的视角,需要丰富的人文历史地理知识,需要一种丰富的生活感悟和体验。旅行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一举多得的机会。同时旅行也可以放松身心,学习、生活、压力有时让我们疲惫不堪,到外面转转也就变成了一种欲望。
  当一些时机都开始成熟的时候,到外面转转的想法愈来愈强烈,当拿到第一批奖学金时,我就立马决定去一次北京和天津。
  当我从北京回来的时候,所有的一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故宫,我体验了庄重和气度;在长城,我感受到了什么叫伟岸和壮观;在昌平,我感受到了北方人的热情好客;在王府井和西单我看到了许多在武汉不曾见过的户外广告……而这些都是书本上所感受不到的,也许这真的是行万里路可以抵读万卷书。
  自此之后,旅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欲罢不能,我暗自制定了一个庞大的旅行计划——毕业前走遍中国的各主要地区。经过第一次北京和天津之旅后行走的目的也变得清晰起来,除了放松身心之外,我还需要获得以下目标:
  其一是通过旅行可以更真实、更详尽地了解各旅行目的地的人文历史地理和民俗风情,拓展自己的视野。当然在每次旅行之前,我都会阅读书籍比较详尽地了解该地的一些基本概况,如历史文化、经济交通等,而阅读又构成了对目的地的历史追忆和迫切真实了解当地文化的渴望,而我正是通过旅行来满足这种欲望。
  其二是联络感情,全国各地的一些中学朋友在我到达之后都倍感欣喜,他乡遇故知让我们倍感亲切,一些慢慢快要被遗忘的友谊随着我的到来而重新焕发生机,所以我至今还保持着与全国各地的中学时代朋友的联络,这种感情联络也是一批重要的资源,对今后各自的发展肯定大有帮助。
  其三有利于我的专业学习,除了在人文历史知识上的丰富之外,我还有机会亲身了解到各地的经济和消费状况,了解各行各业尤其是广告和传媒业的基本情况。比如2005年暑假的广州之行我就着重了解了广州地区的广告业发展状况,了解各大4A广告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明白了他们招聘的严格程序,更重要的是明白他们对新人才的要求和我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回学校后我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充实。同时还有机会欣赏到全国各地的精美的户外广告,对各地的广告和传媒产业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每到一地我都喜欢购买当地的一些大众的主流报纸加以分析,也收看收听当地的电视和广播,分析这些地方媒体的策划和经营特色,这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是一个大大的丰富。
  除此之外,还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每当旅行回来,我都感觉校园无比亲切,在回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可以以很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而当疲惫来临,另一次旅行也就开始了,所以旅行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我学习和生活的调剂品。
  旅行也渐渐练就了我倾听的嗜好,而这一嗜好同样让我感受着另一种丰富,我喜欢在火车上倾听乘客的故事,我就曾经听到一个经历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讲述他在朝鲜战场上如何英勇,如何干倒了五名敌军,腿部如何负伤的故事。也听到过一个十来岁的年轻人如何闯荡大城市,如何发财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在我们校园里是很少耳闻的。
  由于旅行的心态轻松,没有压力和包袱,所以旅行中可以很彻底地拥有一个自由自在的自己。无论是在千里冰封的北国哈尔滨还是在南国美丽的花城广州,无论是在东方巴黎的黄浦江畔还是在天高云淡的青藏高原,无论是在千年的古代秦陵还是在近代的十里洋场,我都可以尽情地体会其中的细微之处,都可以目不暇接地欣赏古典或现代之美,都可以寓情于山水或蓝天白云之间,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定格一个个美丽瞬间……此刻的自己仿佛就像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所以我常在想,当我毕业工作后我可以成为一个业余旅游爱好者,继续自己的旅行,继续自我的丰富和体验! 
  当然,我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要选择行走,这和自己的性格还有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都有很大关系,但旅行对于我来说确实成了我大学生活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美好回忆!

 
让“行动”说话(1)
 

  到大二的时候,我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创意思路和图文设计软件的操作,这就使得我们有能力参加众多的广告大赛的实践活动。起初只是参加学校的一些设计大赛,结果设计的一些东西竟常能获得一些小小鼓励,后来我们就开始参加一些地区性甚至是全国性的广告大赛,我们把每次参赛都当作一个检测自己创意设计的练兵和实践机会。每次我们都认真去完成每一个作品,从策略到创意到文案到设计执行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尽量以广告人的心态去精心完成。
  而我们常能得到一些意外的惊喜,两次参加世界华人大学生最大的广告金犊奖两次入围,参加2004年“ONE SHOW”中国青年创意大赛一举获得了银奖,这对我来说确实是莫大的鼓舞。而获奖的那一刻却多了一份平静而不是激动。有同学问我说你是怎样看待这些荣誉的,我说任何一次参赛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练习和学习机会,重要的不是有没有拿奖,重要的是我们在参赛过程中开动了思维,自己得到了锻炼,参赛训练的过程比拿奖本身更有意义。在我们之前我们专业几乎没有拿奖的历史,短短的两年时间,我们学校便从零成为2005年中西部地区入围台湾广告金犊奖最多的高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重视实践,我们在思考和实践中收获。
  另一方面,我旅行也需要不少经费,生活经常很拮据,同时自己也想到外面更多地了解社会,于是想到了兼职,2004年6月,我自制了一份简历,然后在一个招聘会上把它投了出去,三天后竟顺利进入了一家IT公司做起了美工的活儿,薪水相对而言还算不菲,自己的打工生涯就这样开始了。于是也就有了两个月暑假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和一年多的兼职生活。
  公司是不同于校园的另一个世界,与浪漫单纯的校园相比,它显得更现实。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一些建立良好客户关系的经营之道及诚信的重要性。在这点上一个印刷老板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一次我为公司设计了两份业务宣传的海报,经理叫我自己联系印刷等事宜。找了很多家,最后找了一家价格相对较低廉的印刷厂,在汉口吴家山,离我们武昌的公司很远,印刷老板为了接这笔业务,开车到我们公司三次。每次来回都得花近四个小时。他每次来都非常的谦和,最终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谈妥了印刷事宜。也许你会认为这没什么啊,其实不然,要知道我们公司的印刷总费用才一千多一点,而印刷公司规模却相当大,我了解到印刷公司老板有数百万的固定资产。开始让我很不可思议的是一个大老板竟然为这么一丁点事而来回跑这么多次,有必要吗?“不是手下没有人,关系是靠人建立起来的,希望今后我们能长期友好地合作!”这是我问及他为什么不派业务员过来联系时他给我的回答。海报送到公司后我们经理不是很满意,因为海报一角处有个芝麻大的小污点。印刷老板二话没说回去重新印好,直到我们公司满意。后来公司有什么印刷业务他们成了我们的第一个选择,因为公司认为他们厂值得信赖!
  在公司兼职还让我学到的一点就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公司就是一个团队,经理就是队长,他负责统筹和指导,我们队员需要紧密的合作才能共创公司的辉煌。否则公司就很难发展。我曾经去过一家文化传播公司,老板是一个“理论家”,提出了很多大的口号,但就是从来没有落实过,一个月后我就辞职了,我知道这样的公司不可能有好的发展。最近还在那公司实习的同学告诉我说公司现在就剩下三个人了。而我在另一家IT公司时,老板比较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每隔一周都会组织公司员工去休闲中心运动休闲,然后公司成员像家人一样坐在一起吃 “团圆饭”,饭桌上我们不谈工作的事情。这样我觉得也挺好,公司的氛围甚是融洽。
  所有这些实践都让我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了这个现实社会,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和创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在外面实践了一年多的时间,也慢慢发现了自己存在的缺陷和社会的需求,这也为我回学校继续补充理论和适用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此外,学生工作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现和锻炼自我的良好平台。在团委宣传部期间,我把宣传部当作一个人性化创新组织来经营,打破学校传统开会的方式,而以交心谈话的方式进行交流和讨论。我想在部门内部尽量营造出家的气氛,部门内部的装饰和摆放放弃呆板的传统,为了给部门里制造活跃的气氛,在部门办公室的墙上就有了“让房子跳动起来”的宣传语。那个时候我们部门算是一个很活跃的部门。同时在工作上尽量开展一些新的宣传手段和方式,针对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开始慢慢淡化传统的海报宣传方式,开始加重网络宣传,并探索其他一些新的宣传方式,比如我们的宣传画尝试着用电脑制作完成。同时试着开展一些新的活动,塑造部门的“品牌形象”,一年时间内,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华农的首届书法大赛和首届班徽设计大赛,结果在同学中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我悟出一个道理: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学着去尝试,要学着去做事,这样才可能成功,而不是纸上谈兵。
  2003年春天,在我看了一些青春成长小说之后,头脑中冒出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把自己大学的青春也写下来呢?于是安静地坐了下来,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一年半载》,尽管文笔拙劣,但我去写了,这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因为一些想法、一些事情错过了就不会再来,我们应该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机会。
  2004年12月,在参加了“ONE SHOW” 中国青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