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九卷生命的思索与呐喊--陈映真的小说气象 作者:赵遐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九卷生命的思索与呐喊--陈映真的小说气象 作者:赵遐秋-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鲁迅所说的,“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27页。。鲁迅又说,“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从和作者相关的人们里去找,是不能发见切合的了。但因为‘杂取种种人’,一部分相像的人也就更其多数,更能招致广大的惶怒”鲁迅:《〈出关〉的“关”》。《鲁迅全集》第6卷,第538页。。他说,他是一向取这一法的,“当初以为可以不触犯某一个人,后来才知道倒触犯了一个以上”同①。。这所谓的“拼凑”、“杂取”、“合成”,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摘取任何人身的特征,用简单的加法做成,其中包含着作家的艰辛的思维活动,是一个艺术形象典型化的过程。所以,这个《附记》从一个侧面让我们了解到,陈映真“拼凑”、“杂取”、“合成”而成的唐倩、胖子老莫、罗大头以及乔治?H。D。周,不是仅仅“触犯”了某一个人,而是“触犯”了一个社会的层面,一个社会的群体;一种社会的潮流。 
  事实上也是这样的。 
  1988年2月25日,胡秋原写成《〈中华杂志〉与陈映真先生》一文,就说: 
   
  于舟、老莫、罗大头、周,在台北太多了。唐倩是谁?她不仅代表台北的读书界、文化界,她代表一百多年来的中国!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界在西化、俄化中陶醉匍匐、打滚和仰卧;特别是二次大战后的台湾,又特别是台北最高学府的台大,就是老莫、罗大头、乔治?H。D。周们出风头的地方,也就是中国青年男女都成为唐倩的时代。现在,乔治?H。D。周的时代并未过去……胡秋原:《〈中华杂志〉与陈映真先生》。《陈映真作品集》第15卷,第228页。 
   
  在分析了唐倩是一个有历史厚重感的人物艺术形象以后,胡秋原还特别指出: 
   
  《唐倩的喜剧》尤有重大意义。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欧威尔的《一九八四》描写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科学帝国主义和极权主义倾向,《唐倩的喜剧》则反映战后第三世界虽在政治上脱离殖民主义,然在精神上还在力求进入殖民主义。胡秋原:《〈中华杂志〉与陈映真先生》。《陈映真作品集》第15卷,第229页。 
   
  为此,胡秋原,大声疾呼的是: 
   
  中国人要求精神自立和复归,正是共同的趋向。同①。 
   
  这正是《唐倩的喜剧》的可贵的审美价值之所在。我们可以说,不仅在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在21世纪的今天,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要在精神上自立。就此而言,吕正惠就认为,这篇小说“是台湾知识界的重要文献”吕正惠:《从山村小镇到华盛顿大楼》。《文星》,1987年4月1日,106期。又,《陈映真作品集》第15卷,第191页。。 
  (三) 
  现在,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陈映真创作风格改变的原因了。 
  在陈映真文学创作发展的道路上,《唐倩的喜剧》问世,正如前文所说,自有它特殊的意义。它标志着陈映真的创作风格已经开始改变。那么,促使这种改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以为,这原因是: 
  第一,陈映真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观察台湾社会,对台湾的现实逐步加深了认识,同时,也检讨了自己过去在认识上的偏颇。他说,他“不曾理解到:市镇小市民的社会的沉落,在工商社会资金积累之吞吐运动的过程中,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几乎是一种宿命的规律”,他“不曾懂得从社会的全局去看家庭的、个人的沉落”,他“也不曾懂得把家庭的、个人的沉落,同自己国家的、民族的沉落联系起来看,而只是一味凝视着孤立的个人的、滴着惨绿色之血的、脆弱而又小小的心,自伤自怜”。于是,他反省自己,他成了“退缩的、逃避的人”。他逃避一切足以刺痛他那敏感的心灵的一切事物,包括生了他、养了他的故乡。他说,“他把自己放逐了,放逐出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许南村:《试论陈映真》。《陈映真作品集》第9卷,第4页。。现在,写《唐倩的喜剧》的时候,陈映真开始明白了,“在一个历史的转型期,市镇小知识分子的惟一救赎之道,便是在介入的实践行程中,艰苦地做自我的革新,同他们无限依恋的旧世办做毅然的决绝,从而投入一个更新的时代”同①,第9页。。应该说,这是促使陈映真创作风格转变的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从西方现代主义在台湾流行历史的亲身感受中,从社会上的现代主义的学习转向对现代主义的批评中,陈映真很快地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现代主义。1967年3月,他发表的《现代主义的再开发》一文,全面表达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既论述了现代主义文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它的历史价值,又全面分析了它的弊端,特别指出台湾的现代主义,“在性格上是亚流的”陈映真:《现代主义的再开发》。《陈映真作品集》第8卷,第5页。,在台湾的现代主义文艺,“不是徒然玩弄着欺罔的形式,便是沉溺在一种幼稚的,以‘自我’那么一小块方寸为中心里的感伤;不是以现代主义最亚流的东西——堕落了的虚无主义、性的倒错、无内容的叛逆感、语言不清的玄学,等等——做内容,就是蜷缩在发黄了的象牙塔里,挥动着废颓的白手套”。“台湾的现代主义先天的就是末期消费文明的亚流的恶遗传;在后天上,它因为一定的发生学上的环境,成为一种思考上、知性上的去势者”。其结果,这种台湾的现代主义“便缺少了一种内的生命力,缺少了一种自己生长、自己纠正自己和接受新事物等等的能力”。陈映真:《现代主义的再开发》。《陈映真作品集》第8卷,第6页。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注意到,陈映真非但重视对现代主义要做历史的全面的评判,他更加关注的是在这股西化思潮中,人们所表现的一种精神状态。对此,他联系自己思想实际,做了自我批评。他说:“西方化、‘国际’化的潮流下自我认同的丧失的问题,表现在城市知识分子的生活中,是一片‘崇洋媚外’的精神。对于这样的精神,我也于不知不觉之间,或者竟于半知半觉之间,受了感染。几篇我在这个时期写成的‘随想’文中,夹杂着不少不必要的洋文,便是赖不掉的铁证。”陈映真:《怀抱一盏隐约的灯火——远景〈第一件差事〉4版自序》。《陈映真作品集》第9卷,第24页。于是,陈映真就以此积累的生活素材为切入点写了这篇小说。所以,徐复观说:“他在《唐倩的喜剧》中,把风行一时的存在主义,逻辑实证论,在形象化的过程中,也用简净的笔墨,作了一针见血的批评。假定不是经过彻底了解、彻底反省,把包装上的乌烟瘴气,洗涤得干干净净,是决做不到的。”由此显示了陈映真这方面的“学养”徐复观:《海峡东西第一人》。《华侨日报》,1981年1月6日。又,《陈映真作品集》第14卷,第112页。。 
  在陈映真看来,全面评价现代主义的功与过,如实描述在这股社会文化思潮起伏中的某些人物的心态,这两者既有相关联的一面,但它们又是两个范畴的问题。《唐倩的喜剧》则是以后者为题材,目的是批判崇洋媚外,呼唤中国人“自我认同”精神的复归。 
  第三,正如陈映真自己所说,他“明显地脱却他个人的感伤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相对地增添了嘲弄、讽刺和批判的颜色”。究其根源,是“受到激动的文革风潮的影响,实甚明显”许南村《后街》。。怎么看这种影响呢?我认为,对文化大革命的整体评价,对它的灾难性的负面影响,四十年后的今天,人们已经愈来愈有一个清楚的正确的认识。但是,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大批判热潮,又确实在陈映真身上产生了正面的作用,这就是使他增添了批判一切不合理事物的勇气和力量。 
  总之,上述的第一个原因,决定了陈映真创作风格一定会变;第二个原因,决定了这种风格变化的突破口在哪里;而第三个原因是加速剂,促使陈映真终于在1967年开始实现了这个转变。 
  表现了这种转变的另一篇小说是《六月里的玫瑰花》。《六月里的玫瑰花》一扫过去的阴暗的伤感风,以明快的风格,把创作的视线注目到第三世界的人民的生活。在描写一个参加越战的美国黑人军曹巴尔奈?E?威廉斯和一位台湾吧女的真挚的恋情中,小说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战争对人性、人道的摧残。詹宏志在《文学的思考者》一文里,称赞这篇小说是“充满第三世界的自觉性的前瞻作品”詹宏志:《文学的思考者》。《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83年8月18日。又,《陈映真作品集》第15卷,第1页。,后来在台湾放映的《越战猎鹿人》、《现代启示录》等越战电影,以及由电影所引发的一些讨论文章,仍然没有超越陈映真在《六月里的玫瑰花》所表现出的思想和见地。 
  至于《哦!苏珊娜》,写于1960年,发表的时间在1966年9月。作品依然保存了他创作风格转变前的忧伤的基调,描写了一个无神论的女大学生从一个摩门教的传教士、法裔美国人彼埃洛的“牺牲”,感悟到人生不能盲目地追逐欢乐。小说最精彩的地方是营造的作品氛围。一种浓浓的宗教味道,却又带着深深悲愁的音乐,始终衬托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生命的思索与呐喊——陈映真的小说气象》  
  八、开放的现实主义——以鲁迅的“拿来主义”为师  
  现实主义也要再解放。彦火:《陈映真的自剖和反省》。《陈映真作品集》第6卷,第88页。——陈映真 
   
  谈论到陈映真创作风格的转变,自然就会涉及到他在1959年至1967年文学创作时的创作方法。在台湾文学研究界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他在这个时期,或其中的一段时间的创作方法是现代主义。 
  比如,吕正惠把陈映真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1963年至1965年为第二个阶段,他确认,这个阶段为现代主义时期。吕正惠:《从山村小镇到华盛顿大楼》。《文星》,1987年4月1日,106期。又,《陈映真作品集》第15卷,第182页。 
  再比如,白少帆等人主编的《现代台湾文学史》认为,陈映真的创作道路分为早期、中期和近期。其中,早期(1959—1965)为现代派影响期,在“创作中表现出浓烈的现代主义色彩”白少帆、王玉斌、张恒春、武治纯主编:《现代台湾文学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607页。。 
  又比如,古继堂说,“从信仰存在主义到批判存在主义,从信奉现代派到离弃现代派,从溟濛的空想,到真切的现实”古继堂:《台湾小说发展史》,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43—344页。,陈映真走过了一条引人注目的创作道路。 
  还比如,王晋民主编的《台湾当代文学史》认为,早期(1959—1976)倾向于现代主义,中期由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王晋民主编:《台湾当代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2月版,第325页。 
  为此,在一次文学交谈时,陈映真问我:“我想到了大陆的一些文学论著中,对我有一种评说,认为我是从现代主义走向现实主义的。不知你们怎么看法?”当时,我的回答是:“你一开始创作,自始至终,就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不过你运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具有开放的态势,就像鲁迅所说的,实行的是拿来主义。你引进了浪漫主义、存在主义、象征主义中一切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去补充、丰富你的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手法,从而增强了你的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度。”赵遐秋、曾庆瑞、张爱琪:《步履未倦夸轻翩——与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对话》。《文艺报》,1999年1月7日。听完我的意见,陈映真表示同意。 
  这里,我进一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何其芳说:“现实主义是按照生活的实际存在的样子反映生活,这样一个解释好像许多人都不否认。生活的实际存在的样子,并不只是生活的外貌,同时还包含有它的内在意义。这样,现实主义就不仅要求细节的真实,而且还要求本质的真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