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盘子还是读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刷盘子还是读书-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面开列的只是中国和苏联遇到的主要问题,要在这个已经为西方严密控制的世界上创造新的重工业体系,相信落后国家面临的问题远不止上述四个。只是在中国苏联的努力相继失败以后,如果再有某个国家试图打破依附性经济的宿命,至少可以借鉴一下失败国家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ABC Amber CHM Converter v6。18
  Trial version

牋“北极星书库”|||“数学文集基地”
后页
前页
目录





'Amber demo'

后页
前页
目录
第五节 中国经济的奋飞

  ABC Amber CHM Converter v6。18
  Trial version

第五节 中国经济的奋飞


如果有足够的资源和劳动力注入,自我重工业体系会呈现出生物般的指数增殖,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如图1。


  ABC Amber CHM Converter v6。18
  Trial version

图1 自我重工业体系的指数增长

如何获得资源,1大力发展铁路运输,2是尽力提高装备国产化,3建立共荣圈。前两项是节流,铁路从长远看,达到一定的运输能力,比公路对资源的消耗要少得多。日本就是一个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国家,虽然家家有汽车,其实是样子货,利用率很低。装备国产化,能够节约更多资源,造一架飞机花不了多少资源,但生产一亿双鞋对资源的消耗是惊人的。即使暂时不能出口,也防止了自己的资源流失。日本是个富裕的国家,但非常节俭,市政府经常定期不定期搞旧货市场,各家庭相互间调剂余缺。现在中国人豪华消费,买1亿日元的车,付出的不是自己的纸币,而是民族的资源。看看日本天皇,日本产什么车,他就坐什么车。

然后看如何开源。毛泽东给中华民族遗留下的财富主要不是技术根底,而是政治和文化。看看当年,70年代初,中国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虽然比美苏弱。怎么获得资源呢,就是要输出革命和文化,当时中国做得非常好。比如,八角帽绿军装解放鞋,那可是世界的时装,不仅第三世界国家,即使欧美日本也流行,日本也搞文化大革命。文化很重要,是大买卖,八角帽绿军装解放鞋可以换很多资源。结果80年代后,搞什么呐叭裤牛仔裤,呐叭裤牛仔裤的出身不高贵,不过是水手服工人服,为什么花高价去买它们,因为中国人批判了自己的政治和文化,接受了别人的文化。当年中国的电影、歌曲、书籍,全世界传播,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政治和文化,西方和日本都传播到了,是震撼世界的。文化的认同很重要,所谓的市场营销,实际是文化争夺。不信你做个实验,你也去做汉堡包,可乐,虽然它们的味道不怎么样,用料和配方也不怎么样,但你照着做,按照一样的经营管理销售办法,你肯定败得很惨。为什么,是因为顾客认同了美国文化,而不是你的文化。毛泽东在第三世界和西方日本有很高的感招力,其实就是文化认同感,可以创造一流的营销,把稻草卖成黄金,比如卖中国的电影、歌曲、书籍、漫画、汉语,需要什么技术吗?挣的钱和资源不比卖鞋子裤子多吗?结果给否定了,这个巨大的资源没有了。

第三世界的人均3000美元赶不上中国的1000美元。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没有钢铁,贫富分化严重,大量的资源被出口到西方换奢侈消费品,比如买西方的汽车。当然,中国也没有能力同西方争夺汽车。怎么办,输出革命,让那些国家均贫富,杜绝奢侈消费,不买西方的汽车,买中国的自行车,在那些国家实现自行车普及。自行车是中国的绝活,西方国家没有办法竞争,中国的工业品虽然品质不高,但能解决有和无的问题,能极大改善生活,它们怎么会不干呢。即使暂时没钱消费,可以贷款,甚至赠款,要他们消费中国的简单实用的工业品,没钱可以印,让第三世界国家都去挣RMB,而不是去挣美元。这样会是什么结果,以美国为中心的架构就被掀翻了,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

自我重工业指数增殖除了资源外,还需要熟练的劳动力注入。中国是人口大国,但人口不等于劳动力,需要培训,那么最好的体制就是铁饭碗,大锅饭,两参一改三结合,人浮于事。当然,日本的说法是年功序列,终身雇佣,现场主义。因为技术攻关是跨行业的群体协作,很难分清谁的贡献大小,所以大锅饭好。两参一改三结合突出团队精神。冗员很有好处,在研制的过程中,或产能准备过程中,大量的人员参与了研制过程,成为行家里手,新的生产线建立后,能很快投入生产。中国的情况很典型,比如中国钢铁的摇篮是鞍钢,很多钢铁厂是从鞍钢分裂出去的,甚至2次3次分裂,整是个链式反应。改革前的中国虽然政治挂帅,半心半意搞生产,但工业化的速度比日本快得多,原因就在于此。

当然,在自我重工业增殖过程中,消费领域获得的资源很少,人民还比较贫困。但生产出的有限最终消费品,通过合理的配分,比较平均地分配到广大国民中间,使国民能尽早接触现代工业产品,培育工业品市场。日本在经济起飞过程中,也是很多人围看一台小黑白电视。

中国进入70年代,随着自我重工业逐步成型,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呈现了指数的暴增,中国经济进入了起飞的快车道。不仅数量上暴增,质量上也突飞猛进,中国的技术突破主要集中在70年代。当我们打开国门,感叹中国落后了,美国的航天飞机、克雷超级计算机,日本的新干线、彩电……。我们被告知文革是场浩劫,造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中断和倒退,那么如果没有文革,中国也应该实现这一切。中国是落后了,但落后并不多,美国有航天飞机,中国的载人航天已经列入计划,宇航员也开始训练了;克雷超级计算机出现的几年后,中国的银河亿次计算机也诞生了;日本有新干线,中国的韶山电力机车也飞驰在大地上;1969年PAL制彩电才制定标准,几年后中国自己的PAL彩电也诞生了……

文革后的中国,如果没有发生大的波折,按照自我技术力优先发展的道路走,现在中国的技术力应达到什么水平呢?比如美国有P4,中国可能只达到P2、P3的水平,但家家有电脑,天天在网上打游戏创造GDP,而不是现在在血汗工厂每天干十余小时,每天只拿不到20RMB的工资。中国自己的新干线可能也没有日本新干线那么快速舒适,中国自己的大型喷气客机也可能没有波音空客那么豪华,但它们能够满足大多数国民游山玩水创造GDP的需要。中国自产的手机可能没有NOKIA的小巧玲珑,功能全面,但国民人手一个,天天煲电话粥创造GDP……。



  ABC Amber CHM Converter v6。18
  Trial version

牋“北极星书库”|||“数学文集基地”
后页
前页
目录





'Amber demo'

后页
前页
目录
第六节 中国经济的挫折

  ABC Amber CHM Converter v6。18
  Trial version

第六节 中国经济的挫折


依靠引进外国重工业技术的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大致可以用图2的曲线来表示,刚开始提高很快,然后逐步接近增长的界限。


  ABC Amber CHM Converter v6。18
  Trial version

图2 依靠外国重工业体系的增长曲线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量引进外国的装备,外国装备的质量性能当然比国产装备优越,于是消费品的生产效率急剧增长。外国装备这么容易引进,那么自我重工业就没有必要发展了,于是几乎所有的资源向消费领域倾斜,于是生活水平急剧增长。这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活大改善的根本原因。

随着自我重工业体系的放弃,指数增殖的停止,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大量的资源要用来交换外国的重工业装备,经济发展趋向停滞,引发了80年代中期的物价上涨和双轨制,最终引起89年的动乱。进入90年代后,大量引进外资,彻底放弃自我重工业体系。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经济在高速增长,各种资源的消耗指数上升,而国民的实际所得却在下降。到2004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70%,其中外资企业占外贸的70%,所谓的机电产品出口,外资企业的份额近90%。

依赖外国装备是如何造成国民的实际所得下降的呢?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失业率的压力,被迫不断改进生产线的效率,使一些消费品在本国生产依然有利可图,把生产从中国迁回国内。在中国的企业(含外资),则必须更新设备才能对抗,或进一步提高积极性和劳动强度,形成人与机器赛跑的壮丽画面。在这种人与机器的对抗中,人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但实际发达国家的消费品市场已近饱和,比如日本市场上寻找非中国产的消费品都很困难,于是GDP高速增长,而失业率却不断攀升。在高失业率下,很多企业还招不到工人,因为工钱不能比机器更多。企业获得的利润也不可能流向重工业体系,用于奢侈消费和投向房地产,实际也是剥夺所谓的中产阶级。大量熟练技术工人下岗,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标志着重工业体系瓦解后,人才体系也瓦解。中国实际已到达成长的界限,处于崩溃的边缘。因为经济的总量一定,而贫富差距还在急速扩大。

苏联、中国和日本尝试了在西方重工业体系处于垄断地位时,如何建立民族重工业体系。苏联的问题在于,重工业体系发达后,没有及时放开下游产业,尤其是没有通过贸易让其它国家为本国提供消费品。没有使潜在的能力充分转化为现实的消费水平,导致后来彻底否定自己的工业革命。中国则是在重工业体系还没有完全扩张,就主动放弃了,也否定了自己的工业革命,走上了依附的道路。日本型社会主义也实际快走入历史了,日本90年代进行构造改革,虽然改而不革,进展缓慢,是失去的十年。但他们在这十年中不断试探,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明确改革的方向,方向没有明确之前,宁可等。现在方向清楚了,日本开始启动了,简单的说就是要〃第三次开国〃,由一国繁荣型的Full set主义,向国际间垂直工程分工方向发展,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构筑东亚自由贸易圈,多国共荣,以一个整体参加全球化竞争。简单的说,就是构筑〃大东亚共荣圈〃。当然,上次是靠武力,中国很不服,现在靠技术资本,中国很乐意接受这种安排,所谓优势互补,深恐自己没有比较优势,日本不来。

苏联、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日本则没有选择,只有靠自己的技术力去拼搏。〃重工沉没日本沉没〃是日本人动摇不了的信念。于是,三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ABC Amber CHM Converter v6。18
  Trial version

牋“北极星书库”|||“数学文集基地”
后页
前页
目录





'Amber demo'

后页
前页
目录
第七节 我们是如何自觉自愿的偏安的

  ABC Amber CHM Converter v6。18
  Trial version

第七节 我们是如何自觉自愿的偏安的


我很能理解当时是如何做出这种放弃自我重工业,只发展轻工业改善生活的偏安决定的。因为我也从那个逆反而又缺乏见识的青少年时代走过。 

国门开放之初,我们面对的是在市场经济中滚爬几百年的新面孔。他们几百年来最主要的经验之一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市场。哪怕赔钱10年20年也要占领。市场经济的规律之一就是占领后就没那么 容易被挤走了。而我们呢?30年代洋货一统上海市场的记忆已经成了书本上的说教。而我们现实的 震撼却是那么强烈:人家的产品比我们的好得不知道多少倍,而且还那么便宜,太多的东西几乎是白给。 英特尔,微软免费赠送了我们多少东西啊(那时我们肯定是不知道什么是倾销,更不知道TRY-AND -BUY的市场战略)。我们对自己的落后是那么的震惊与羞愧,我们根本注意不到其实以前我们比这还要落后得多,更不能理解配套综合的优势。

一边是拼命赔钱,一边是保你赚钱;一边是自己的东西比别人差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赶上,一边是好的东西马上可以拿到手。组装,包装赚的钱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你还愿意去做那寂寞的,吃力不讨好的,穷光蛋的研发吗?我甚至可以想象,一个老总对我说,不用去绞尽脑汁了,在生产线上 做些轻松的监管,你年底可以分套房子了。作为研发人员的我,我会拒绝吗?作为工人的我, 我会拒绝吗?

想象一下在南宋那晴朗的天空下,伟大的秦宰相,对我们说,战乱可以结束了,和平来临了。金国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