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Page 95…

像到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着看不见的联系,所以他已接近了血液循环的 

观念。不过他错误地认为血液是从静脉通过极细的脉管进入动脉的,即 

把血液流动的方向弄反了。 

     埃拉西斯特拉塔接受了原子论思想,但不能抛弃“生命灵气”的学 

说,认为身体是由原子组成的,只有得到了外界的热量后才具有生命力。 

生命活动依靠血液和灵气,血液供给营养,通过呼吸空气进入肺和心脏, 

在心脏内形成“生命灵气”,生命灵气通过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各部,控 

制生命过程。进入脑的灵气变成灵魂的灵气,经神经传送来控制运动和 

感觉。 

     在医疗上,他把疾病的原因归于“多血”,即认为来自未被消化的 

食物的血液太多了,堵塞了生命灵气在大动脉中的循环。所以他经常用 

饥饿办法减少血液的产生。 

     赫洛菲拉斯和埃拉西斯特拉塔的门徒们没有把他们的老师在研究工 

作上的进取精神继承下来,反而遵循了亚历山大学派注释家的榜样,把 

主要精力放在无味的文字注释上,使生物学和医学的探索走进了教条主 

义的死胡同。 



               3。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生物学和医学成就 



     (1)动植物形态、分类知识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中国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以下几种对 

动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①按照毛色分类。如黄牛、幽牛、白羊、黄羊。植物如粟有贰。ǔ唷

苗)和芑 (白苗)之分。 

     ②按照形体大小分类。如大兕、小騽等。 

     ③按照雌雄性别分类。如牡 (公牛)、■(公豕)、牝(母牛)、 

■(母豕)等。 

     ④按照功能、用途分类。如马有种马、田马、道马等。 

     ⑤按照外形特征分类。如虎与豹有条形斑纹与铜钱斑纹之区分,植 

物有木本与草本的基本区别。 

     战国后期,随着动植物分类知识的增长,荀子发展了后期墨家“类” 

的思想,提出了“大共名”、“大别名”的区分概念级别的方法;在《荀 

子、王制》篇中,更对自然界的事物作了如下的分类:“水火有气而无 

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 

这就将自然事物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两大类,有生命的 (生物)又 

分为无感知的(植物)和有感知的(动物)两类,动物中又分为有义(理 

性)的和无义的 (禽兽)两类。 

     在具体的动植物形态、种类的认识上, 《诗经》中记载的动植物约 

有250多种。《周礼·地官·司徒》提出了“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 

生”的分类方法,并首次出现了“动物”和“植物”两个名词。植物被 

分为皁物 (指柞、栗等果实有壳斗之属)、膏物(指生有橐韬的莲芡之 

属)、覈物 (指梅、李等核果类)、荚物(指生有豆荚的植物)、丛物 

 (指“萑苇”之属)五类。关于动物,文中分为毛物(兽类)、鳞物(鱼 

类)、羽物(鸟类)、介物(龟鳖之属)与臝物(人类)五类。由此可 


… Page 96…

    知,中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生物分类体系了。 

         在战国后期成书的训诂之作《尔雅》中,《释草》、《释木》、《释 

    虫》、《释鱼》、《释鸟》、《释兽》诸篇,集中概括了这一时期积累 

    下来的动植物方面的知识,也成为一种分类系统。植物被分为草、木两 

    大类;动物被区分为虫、鱼、鸟、兽四大类。在动物的进一步更详细的 

    分类中,提出了相当于现代所说的“目”、“科”的分类阶元。 

          (2)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知识 

         随着人们有关植物知识的增加,中国古人也越来越多地了解了植物 

    的生活习性、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植物的分布。 

                                      ① 

         庄子首先提出了“种有几”的命题,“几”即环境,是说任何物种 

    都有一定的生长地势、环境和条件。关于水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当时 

    人们不仅知道了旱生与水生之分,而且知道了不同的水情环境生长着不 

    同的植物种类。《管子·地员》专门论述了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它把各 

    地的土壤分为三等、十八类、九十种,分别说明了它们的特性和适宜的 

    作物。文中还举出了一个精彩的例子,列举了十二种植物随地势高下的 

    顺序分布,说明了“草土之道”。文称:“凡草土之道,各有谷造,或 

    高或下,各有草土(物)。叶(荷)下于■(蔆或茭白),■下于苋(莞), 

    苋下于蒲 (香蒲属),蒲下于苇(芦苇),苇下于雚(旱生之苇),雚 

    下于蒌 (蒌蒿),蒌下于荓(胡枝属,扫帚菜),荓下于萧(蒿属), 

    萧下于薜(薛,莎草类),薜下于萑(蓷,益母草),萑下于茅(白茅)。 

    凡彼草物,有十二衰,各有所归。”这里从低到高,由“叶”到“茅”, 

    从水生到陆生,从深水到高陵,准确地说明了各种植物在不同地势环境 

     中的分布,从而表明了“草”与“土”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春秋战国时 

    期的不少典籍中,还记载了植物生长与阳光、气温以及空气的关系。 

         在关于动物的生态学知识,即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上,春秋战 

    国时期也有了较深入的观察与概括。 

         一般说来,动物受地形的影响比植物为小,不过还是有一些相关性 

    的。《周礼·地官·司徒》中提出了不同地形适宜于不同动物的生活。 

    如“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川泽,其动物宜鳞物”,“丘陵,其动 

    物宜羽物”,“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原隰,其动物宜臝物”。即 

    山林多走兽,江湖多鱼类,丘陵多飞鸟,水边低地适于水居陆生动物, 

    平原地区适于人类居住。这段论述虽还较粗糙,但说明当时人们已从生 

    态学的观点去观察生物界了。《庄子·骈拇》篇称:“凫胫虽短,续之 

    则扰;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说凫(游禽)足短,正适于在水中游泳 

    觅食,足长了反而不利;鹤(涉禽)足长,也适于在浅水中捕鱼,足短 

    了就无此能力了。这里论述了动物的形态构造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发现水生生物与月相变化的关系,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动物学 

    的一个重要成果。《吕氏春秋·精通》称:“月也者,群阴之本也。月 

    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夫月形乎天,而群阴化 

    乎渊。”这是说蚌、蛤类水生动物肉质随月望而充实,月晦而空虚的现 

    象,而且推及到所有水生动物 (“群阴”),这是符合事实的。《夏小 

    正》、《尚书》、《诗经》等著作中还记载了四季的变更所引起的动物 



① 《庄子·至乐》。 


… Page 97…

    活动方式的周期性变化,如候鸟的迁徙,兽类的换毛和冬藏等。 

          中国的古籍里,还有不少动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记载。《诗经·小雅》 

     中载:“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实际上是蜾蠃产卵于螟蛉身上,靠 

    螟蛉身躯长育的一种寄生现象。 《尚书·禹贡》中有“鸟鼠同穴”的动 

    物共栖现象的记载。《晏子春秋》外篇中记有“尺蠖食黄则黄,食苍则 

    苍”,这是一种动物体色随环境变化的保护色现象。此外,中国古人早 

    就懂得了保护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在先秦古籍 

    里,有不少有关这一论述和政策的记载。 



          (3)中医理论的初步创立 

         一般认为,春秋战国以前是中国“巫医结合”的时期。随着经验医 

    学知识的积累,到战国末期,以生理学说、病理学说和诊断治疗为基本 

     内容的中医理论,大致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特别是出现了以《黄 

              ① 

    帝内经》为代表的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中国医学成就的医学著作。 

          中医的生理学说,与对生命的起源以及生命现象的本质的理解是密 

    切联系着的。中国古人认为,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由无形的“气”变化 

    而来的,人也是由“气”生成的。“气”也被称为“精气”;《管子、 

     内业》指出,精气充满人体,人就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在《黄帝内 

    经》 (以下简称《内经》)中,“精”则被看作是由气变成人体时最先 

    形成的东西,还把精看作生殖下一代的物质基础。此外还存在所谓“神”。 

      《管子、内业》指出“神”也是一种特殊的气或气的属性,是事物发展 

    变化的一种内在的能动作用。《灵枢·平人绝谷》称:“神者五谷之精 

    气也”,说神是由五谷转化成的一种精气,所以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东西。 

    气、精气和神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对生命现象的总理解。 

           《吕氏春秋·达郁》篇对人体的生理结构作了一个概括的说明。文 

    称:“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 

    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 

    居,而恶无由生也。”这段话是中医生理学说的中心内容。它指出人体 

    是由肢节、肌肤、筋骨、官窍、五脏、六腑等固形器官和组织构成基础 

    框架,通过肌肤的联结、血脉和精气的流通运行而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 

    整体。 



         气血运动的结合,可能是产生“经络学说”的基础。经络概念在战 

     国时期可能已经形成,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本来就是血脉, 

    主干称为经脉,分支称为络脉;《内经》认为,气血在经络中运行,从 

    而构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径路,把人体结成一个表里上下、 

    脏腑器官联系沟通的统一体。因此,经络学说就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 

    论根据。 

           《内经》还以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构造和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素 

     问·宝命全形论》把男女、寒热、燥湿、高低、内外、脏腑、气血、动 



① 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至今尚无一致的结论。从书的内容、体例、遣文用语上看,并非一人一 



时之作。大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后经秦汉医学家的整理、补充、修改而成书。《黄帝内经》包括《素问》 

和 《灵枢》两大部分,共18 卷162 篇。 


… Page 98…

静、功能等,都分为阴阳。《内经》强调人体必须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 

才不致于生病;一旦阴阳失去平衡,人体就会生病;治病在某种意义上 

就是要调整阴阳失调的状态,恢复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开始从气候变化、自然环境、饮食起居、情 

欲哀乐等方面来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秦国 

良医医和被聘赴晋为晋侯平公治病时曾提出“六气致病说”,文曰:“天 

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 

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 (灾)。”这里已 

包含了以四时、五节、六气等气候变化为主要病因的概念,是后世形成 

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源”说的基础。《内经》还特别把 

 “善行而数变”的风看作是“百病之长”,认为风可以引起多种疾病。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还认识到喜、怒、忧、思、悲、惊、恐等情志异常 

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怒伤肝”,“喜 

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灵枢·本神》则认 

为怵惕思虑伤心,忧愁不解伤脾,悲哀动中伤肝,喜怒无极伤肺,盛怒 

不止伤肾。虽然这种对应关系并不一致,但关于精神状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