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时,吕氏感觉到最大的危险出在戚姬身上。戚姬身材修长,气质高雅、美丽,自她与刘邦相遇,两人便情投意合,成了一对烽火鸳鸯,誓同生死。戚姬给刘邦生了个儿子叫如意,言谈举止都有刘邦的影子,活脱脱就是个小刘邦,刘邦对他十分钟爱。吕氏儿子刘盈怯懦,不讨刘邦喜欢,刘邦大有废掉太子刘盈、另立刘如意来继承自己衣钵的可能。这件事的势态在不断发展,情况万分危急,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吕氏整天胆战心惊,眼看戚姬先是夺走丈夫的爱,如今又要攫取太子的位置,面对情仇和政敌,她怒火中烧,咬牙切齿。那段时间,吕氏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终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欲借其势,而谋己利。
  当时,汉朝的“商山四皓”非常有名。所谓“商山四皓”就是商山之中的四位隐士,分别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这四位饱学之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汉朝建立以后,刘邦千方百计想要网罗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来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但“商山四皓”听说刘邦不太重视儒生,很是粗鲁,言语之间还经常不干不净地骂人,所以始终不肯应合。吕氏想,如果把“商山四皓”拉过来,何愁大功不能告成。
  为了巩固儿子的太子地位,吕氏求计于张良。经过张良的穿针引线,刘邦都没有请动的“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和吕氏的诚心感动,答应出山,作太子的宾客,助太子一臂之力。这“商山四皓”都是博学之士,经过这四位长者的教导及潜移默化,加上刘盈聪明好学,悟性很强,刘盈的修养和见识大有长进。
  一天,宫中大摆筵席。吕氏安排四位须发皆白的长者,肃立在太子刘盈身后,为刘盈助威。等到汉高祖刘邦得知他们就是“商山四皓”时,首先想到太子已不可废,废不得,废不了。他知道连自己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都已成为太子的宾客,看来太子羽翼已丰,长大成人了,而且绝非等闲之辈。当刘邦回到后宫把这一消息告诉戚姬时,戚姬立即泪流满面。戚姬为排遣心中的悲痛和不安,悲歌一曲,诉说无奈。两人唉声叹气许久。
  这次吕后在张良的帮助下,取得意外的胜利,连雄才大略的刘邦也一筹莫展。
  危机产生奋进,巩固了太子的地位,吕氏接着就是树立自己的威望。吕氏在树立威望的过程中做得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杀了韩信,把自己的威望建立在韩信的人头上,震慑群臣,使群臣不仅害怕,而且服气。
  汉高祖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一些与他一同打天下,出生入死的功臣,仍然举止粗豪,不顾礼法,有称兄道弟之嫌,无君臣礼仪之实,甚至醉后拔剑起舞,砍去殿柱,闹得不成体统。直到经过叔孙通订朝仪,朝廷之上才算有了规矩,有章可循。据说汉高祖刘邦当时由衷地说道,今天才知道当皇帝高高在上的滋味。但一班自恃功高盖世的将帅仍有不臣之心,汉高祖厉行打击,吕氏便借势杀人。
  汉初三杰之一、运筹帷幄的张良,在汉朝建立后就过上半隐居生活,已不构成威胁;保障后勤供应的萧何不是那种争天下的人,而且还是当前急需的发展生产的人才;只有领兵多多的韩信,始终是刘邦放心不下的,更何况韩信当年在楚汉之争中,在刘邦最危急的时刻,要挟过刘邦封王。所以,当吕后听说韩信阴谋诈赦诸官徒奴、发兵策应陈烯,遂与萧何商议,骗韩信入宫后处死。因为高祖曾与韩信有约即“三不杀”,就是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
  她不违背刘邦的约定,把韩信用布兜起来,用竹签刺死,杀他个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
  司马迁写《史记》,记载汉高祖听到韩信被吕氏杀死的心情是“且喜且哀之”,这话道出了多少背后的隐情,自己不忍杀戮功臣,而自己的妻子却十分了解自己心中的疙瘩,自然不免思潮起伏,感慨万千。
  吕后这招确实收到了杀鸡儆猴、杀一儆百的作用。朝中大臣看到她连韩信这样的人都敢杀,竟然弄不清自己脑袋长在了谁的脖子上,不免都对她畏惧几分。
  接着,淮南王黥布反叛的消息传到长安,这时,汉高祖刘邦正在病中,原本是想派遣太子刘盈率兵,前去讨伐叛乱。吕后不忍心叫儿子上战场,因为上战场生死未卜,她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逼刘邦说:“黥布是天下猛将,很不容易对付,太子去岂不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诸将又多是太子的叔伯辈,只怕难以心甘情愿地俯首听命。”归根到底,还是心疼亲生儿子,不顾丈夫的死活。刘邦带病出征,虽然很快就平定了叛乱,但也不幸身中流疾,伤口溃烂,拖了三个月而驾崩,只活了63岁。
  刘邦死了,吕后秘不发丧,事先在宫中伏下武士,大臣们来一个杀一个。四天后,吕后见机密已经泄露,只得给汉高祖发丧,立太子刘盈为帝,这就是汉惠帝,她被尊为太后,由于惠帝年幼和懦弱,朝政仍掌握在吕后手中。
  吕后首先铲除异己,杀害情敌,一个不留。她认为,戚姬与赵王如意是当前之敌,于是一幕惊心动魄的大血案迅速在宫中展开。她把戚夫人罚为奴隶,戚夫人头发被剪掉,宫装被
  剥去,换上奴隶的衣服,整天在黑屋子里舂米。再把赵王如意从邯郸召进京予以毒杀。
  后来,吕后又叫人把戚夫人的手足斩断,双眼弄瞎,耳朵熏聋,喉咙搞哑,把人搞成了猪的样子,取名“人彘”,丢到一个土坑里,她还特地叫惠帝去看“人彘”。惠帝开始认不出是什么东西,一问才知道是戚夫人,猛地吓了一大跳,不禁失声痛哭起来。回去后,他得了一场大病,派人告诉吕后说:“这不是人干得出来的事,往后你凡事请便吧!这个天下我无心治理了。”从此他过着混混沌沌的日子。
  刘盈病病歪歪地当了7年傀儡皇帝便死去了,后宫美人所生的儿子刘恭继位为少帝,因小孩说话无遮拦,触犯了吕后的忌讳,4年后被吕后幽杀。她又另立刘弘为帝。又过了4年,吕后病重,仍然不肯放弃权柄。
  在吕后临朝的8年里,她一方面用血淋淋的手段对付刘氏子孙,想要斩尽杀绝;另一方面大肆提封吕姓子弟为王,梦想一步一步篡夺刘家天下,自己控制汉朝。她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朝野的不满,连她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中也有不满意的,这个人就是朱虚侯刘章。刘章在吕氏死后联合其他人铲除了吕氏的亲信,拥戴刘邦的另一个儿子刘恒当了皇帝,他就是后来为汉朝的发展和繁荣做出很大贡献的汉文帝。
  吕后最大的缺点是嫉妒心太重,私心太重,手段过于残忍,竟然想以吕氏来代替刘氏千辛万苦得来的江山,终至败亡。
水到渠成悲与尊:汉代窦后
  窦猗房的丈夫、儿子和孙子,分别是著名盛世“文景之治”的皇帝汉文帝、汉景帝和以雄武著称的汉武帝。她从一个贫苦无依的宫女,成为母仪天下的汉朝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纵观窦猗房的成功背景,无非有四:一是水到渠成。作为汉文帝的皇后,汉文帝驾崩之后,她的儿子汉景帝即位,窦猗房自然成为皇太后;汉景帝驾崩,孙子汉武帝即位,她自然就是太皇太后。二是中国古代社会“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窦后的绝对优势在于其他的妃子没有生子,只有她生下两儿一女。她一直恪守妇德,谦恭贤淑,失宠后地位也没动摇。三是以“黄老”治国,排除儒术,干预政治,打击政敌,把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四是汉朝是个忠孝的朝代,“汉家旧典,尊崇母氏”。汉代统治者十分注重“以孝治天下”,认为孝是做人之本,礼之始。所以,无论儿子,还是孙子,都非常尊敬她,包括她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策略。
  窦后的一生尊贵无比,汉朝朝廷内外无人敢违背她的意愿,窦后也得以频频干涉政务。
  一是“黄老”治国。她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策略是以“黄老”治国,与儿子汉景帝、孙子汉武帝的儒家思想发生冲突,当时的儒术不得不屈尊“黄老”。
  汉朝建立以后,以前朝为戒,积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休养生息、黄老无为”的思想,这对促进汉初经济恢复,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窦后是“黄老”思想的坚决贯彻落实者,也是继承发展者,主张在清静无为的环境中恢复和发展经济。景帝和太子时期的刘彻,以及窦氏外戚在窦后活着时都不得不读“黄老”的书籍,窦后亲自找来“黄老”的大量书籍,让儿子汉景帝、孙子汉武帝以及外戚们通读。她有时要检查他们的读书情况,看他们是否读懂了,是否领悟了,是否理论联系实际了,等等。所以,汉朝当时是在独尊“黄老”之术的政治高压下,发展经济的。但是,此时汉朝经历几十年的恢复和振兴,情况已经和汉初有所不同,独尊黄老之术显然是不合时宜了。
  这里有一个故事:窦后喜好老子的书,爱不释手,经常彻夜通读。景帝时期,窦后把博士儒生辕固生找来,问他:“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书精辟,妙不可言,先生你认为如何?”辕固生知道窦后让他赞扬老子的思想,但辕固生不屑一顾,颇为轻视地说:“此是家人言耳。”窦后听了大怒说:“安得司空城旦书乎?真是连猪都不如。来人,把辕固生扔到野猪圈里喂了野猪!”于是,命人将辕固生与野猪关在一起,想让野猪咬死辕固生。景帝知道了,立即让人拿锋利的兵器给他。辕固生也技艺高超,见野猪向他猛扑过来,他刺出利刃,一下子就刺中野猪的心脏,把野猪刺死。窦后见辕固生没有被野猪咬死,也没有办法,不再继续加害辕固生,只是罢免了辕固生的官职。
  景帝时,因为窦太后好黄老,而阻碍了许多儒生的进仕之路,也扼杀了儒家的思想。汉景帝和汉武帝都是一代有名的政治家,都不满足于现状,都很想有所作为,通过改革发展社会经济。特别是在武帝统治初期,因为武帝欣赏儒家,锐意进取,大胆改革,与尊崇“黄老”的祖母窦后曾经直接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最终还是以窦后的胜利而告终。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性格极为张扬。但在早年,却得不到大权在握的祖母的支持和认可,不得不屈服祖母窦后的权威。
  窦后死后,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策略,汉武雄风的大旗才正式树起。
  二是干涉景帝立储。梁王刘武是窦后的幼子,即汉景帝的弟弟。窦后非常疼爱刘武,认为刘武不仅谦德谨让,孝道为先,而且有雄才大略,以后能安邦定国,因此非常希望景帝能同意其百年之后由弟弟梁王继承皇位。窦后就把这意图当面告诉了景帝。景帝对母亲非常孝敬,为了给母亲一个答复,就说:“我基本同意,等和大臣们研究以后再最后决定。”不料,景帝在一次朝会上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却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表示不赞成。散朝后,景帝只好对母亲说:“这事以后再说吧,我会积极按照你的意思办。”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冬十月,梁王刘武作为诸侯王由封国入长安。当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在款待梁王的宴会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景帝酒后先说酒话,后说胡话,双手抱着梁王,嘴里念念有词,说:“我千秋万岁之后,皇位传于你。”梁王明知景帝一时说的是醉话,表面上既不表示感谢,也不表示拒绝,心中却暗暗庆幸。他想:毕竟在场的文武大臣都听到了,以后也许是个凭证。窦后当时也在场,听了之后也非常高兴,错误地以为这是景帝为立刘武储王在大臣之间做政治铺垫。这时窦后的从侄窦婴在场,一本正经地说:“汉法之约,传子适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帝约乎!”景帝先是清醒地看了窦婴一眼,接着默然无声,眼睛半睁半眯,身子站立不住,做大醉状,意思是告诉在场的人,我喝醉了,刚才说的是酒话。就见窦后的脸色,刚才还是霞光满天,马上变成乌云密布。结果,这事又不了了之。
  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十一月,景帝废掉了太子刘荣,窦后一见机会来了,又劝景帝立梁王为储。一次,窦后、景帝、梁王三人在酒宴上,窦后说:“殷代是兄弟相传,我们应该效仿呀。我老了,一旦死去,你一定要好好照顾梁王。”景帝答应了。酒宴结束,汉景帝召袁盎等大臣继续商议这事,袁盎说:“太后的意思还是立梁王为储,我认为大错特错。春秋时代宋国哥哥把皇位传给弟弟,最终酿成内乱,我们要引以为戒呀!”景帝听了,却不能表决。袁盎就亲自拜见窦后,把春秋时代宋国的故事重复了一遍,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