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青蛙一样思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象青蛙一样思考-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些能力和经验超过小恐龙的青蛙们的简历,一份也不见了。那些简历哪里去了?想都不用想,大头蛙就立即知道,这两天老青蛙办公室里的碎纸机,一定是处于超负荷的运转状态之中。
  
  这个老混蛋,竟敢跟我来这一手!发现问题的真相之后,大头蛙气得咬牙切齿!但是他现在还不想揭穿老青蛙的诡计,他要把这笔帐记下来,等到时候跟老青蛙一块算个清楚。
  3)
  
  蛙龙对话:《泥潭管理哲学》第一课,青蛙最快乐
  
  “听着,从今天开始,你每天要跟着我学习。”当小恐龙如愿以偿的进入了雷龙集团公司之后,老青蛙盘踞在大班椅上,大模大样的对他说道。
  
  “学习?学什么呢?”小恐龙忍住厌恶,假装认真的问道。
  
  “学习我的‘泥潭管理哲学’”,老青蛙一本正经的说道:“今天我们开讲第一课,泥潭之中,只有青蛙最快乐!”
  
  “泥潭管理哲学?”重复着这个古怪的名称,小恐龙差一点失笑出声。
  
  小恐龙打心里瞧不起这只油滑的老青蛙,他早已拿定了主意,一旦对这只滑头油蛙对公司管理上所造成的损害做出正确评估之后,就立即将这个老滑头撵出公司去。不只是这只滑头油蛙,凡是他的同类,都在驱逐之列,雷龙集团迟早也要成为国际性的大公司,与国际市场上的巨型恐龙公司相竞争,这就要求雷龙集团一定要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容不得这只滑头油蛙的不和谐鸣叫掺杂其中。
  
  只有引进先进管理体制的公司,才有可能决胜于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之上,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没错,是泥潭管理学,”老青蛙点头道:“事实上你已经开始了学习,为什么你能坐在这里,而那些从简历上看起来远比你更优秀的恐龙们却没有获得这个资格呢?原因很简单,他们遭遇到了职场上的获准进入资格泥潭,或者我们也可以简单一些,就称之为资格泥潭吧。”
  
  “资格泥潭?”小恐龙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
  
  “没错,正是资格泥潭。”说着话,老青蛙站了起来,拿一支笔在身后的白板上画了起来:“从道理上来说,一家企业,只有不断引进最优秀的恐龙,淘汰那些跟不上公司发展速度的青蛙,这样企业才有可能真正成长为一只强大的恐龙集团,你是不是这样认为?”看到小恐龙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老青蛙继续说下去:“但是,你这个道理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而在实际中,能够在企业中站住脚并最终决定企业发展的,往往是那些出乎你意料之外的老青蛙,而那些理论上理应成为公司发展核心力量的恐龙们,他们却根本无法在企业中立足,除非他们愿意蜕变成为一只快乐的青蛙,否则的话,他们甚至连进入企业的资格都难以获得,更遑论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了。”
  
  “怎么会这样?”小恐龙忍不住问道。
  
  “这是因为,泥潭的存在。”老青蛙加重了语气:“只有青蛙的思考,才适合于泥潭的生存,只有青蛙,才能够在泥潭中获得快乐,而那些徒具理论却缺乏缺乏实践的恐龙,他们多半会陷入泥潭之中无法自拨。”说到这里,老青蛙在白板上写下“泥潭”两个字,然后猛然回身,目视小恐龙:“有没有听说过大猪说有,小猪说没有的故事?”
  
  “没有……”小恐龙回答道:“不对,是有……也不对……还是没有……”他没有想到正襟危坐对他授课的老青蛙突然开起了这么一个玩笑,仅仅是一个玩笑而已。有趣的是,这个玩笑里边藏有一个圈套,无论他怎么回答,都只能承认自己是一头蠢猪,区别无非是大小而已。
  
  “哈哈哈,”看着小恐龙抓耳搔腮的样子的样子,老青蛙快乐的大笑起来:“现在你知道了,什么叫泥潭呢?就是指的这样一种现实,它没有是非,不具价值,理论上的正常判断能力在这里派不上用场,是进亦忧,退亦忧,无论你如何努力或者是选择,都是一个错误。”说着,老青蛙用手里的油性笔重重的敲了敲白板:
  
  “比如说,在这一次竞争中,你的竞争对手们就遭遇到了进入泥潭。”
  
  “设计这个泥潭,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小恐龙一气之下,脱口冒出这么一句话。
  
  “这个泥潭并不是我设计的,它是企业内外部各方博奕力量取得均衡的结果。”老青蛙沉声回答:“泥潭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无论我做出任何决定,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小恐龙困惑了:“这是什么意思?你是说即使你不做这种事,别的青蛙也会这么干吗?”
  
  “一点没错。”老青蛙冷笑着,俯身过来,用他那一双暴凸的蛙眼紧盯着小恐龙:“这种泥潭,它的本质是源于几千以来极为发达的谋略文化,它们相互之间盘根错节,渗透在民俗、民风、习惯与习性之中,它甚至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植根于我们的基因之中,主导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我们存在须臾不可分割。”
  
  “所以我们要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小恐龙眼睛一亮:“企业竞争之中,唯有先进的文化是不可以克隆的,我们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摒弃这种小农经济状态下生长出来的不良氛围,彻底的改造我们的企业。”
  
  “哦,你在跟我谈企业文化,很好,真的很好。”老青蛙冷笑着:“那么,恐龙先生,你可以告诉我什么叫企业文化,它又是如何起到作用的吗?”
  
  听到这个问题,小恐龙的眼睛顿时一亮:“关于企业文化吗,可以解释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企业或经济组织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被公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英雄模范,文化环境,产品品牌及经营战略的集合体,是一种凝聚人心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而麦肯锡有一句简单的解释,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我们做事的方法。”
  
  “一点没错,”老青蛙点头表示同意:“现在,你已经知道我们做事的方法了,你对此有什么疑问吗?”
  
  “当然有,”小恐龙兴致勃勃的道:“我们目前这种做法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此,我们才有必要创建全新的企业文化,引导我们的员工改变过去那种不规范的做法,实现群体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相反。”
  
  “嗯,不错,”老青蛙笑道:“说到创建企业文化,我可以给你讲一个故事。”
  老青蛙的故事:酋长的淋浴室
  
  一个非洲酋长受邀前往美国访问,这个食人生番在全新的现代文明面前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最让他为之惊讶的,是现代化的淋浴装置,这种可以自行调节水温的设置令他如醉如痴,于是他决定,等他回到部落之后,一定也要照这个样子制作一套。
  
  酋长回去之后,果然很快就制作成功了一套功能完整的淋浴设备,于是他喜洋洋的邀请美国人前来参观,最先来到的是一个贵妇人,她很惊讶于文明的传播竟然是如此之快。于是她走进浴室,脱下衣服,体验一下在这个野蛮的国度里盛开的文明之花的快乐。她试着拧开一个水龙头,淌出来的是凉水,再扭开另一个,流出来的是热水,正当她洗得高兴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身后的墙壁上有一个孔洞,一只眼睛正从孔洞中死死的盯着她看。
  
  贵妇人吓了一跳,她急忙穿上衣服,走出浴室,转到后面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年的黑人,正一只手提着一桶凉水,另一只手提着一桶热水,站在那个孔洞前入神的向里边瞧着。
  
  贵妇人非常气愤,问道:“你在看什么?”
  
  “我?”老黑人惊讶的回答道:“当然是在看你洗澡了。”
  
  贵妇人气得脸色痛红:“你为什么要看我洗澡?”
  
  老黑人提起手中的两只水桶,不高兴的回答道:“我要是不看着你洗澡,怎么知道你究竟是想要热水,还是想要凉水呢?”
  
  故事哲理:模仿永远只是外在的,核心的精神是无法模仿的。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老青蛙站起来,走到小恐龙的面前,沉声说道:“听着,小恐龙,你要明白,企业文化不是无源之水,不是无根之木,它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并受现实的力量所左右。不要自我陶醉在你那徒具外表的淋浴室中了,也不要拎着水桶趴在浴室外边偷窥女浴客了,睁大你的眼睛认清楚现实吧。”
  
  “现实!”老青蛙突然转身,厉声喝道:“现实就是这样,我们处身于无所不在的泥潭之中,在这里,只有青蛙的思想才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权力,庞然大物的恐龙式思维与观念只会沉陷在泥淖中无法自拨,如果你想体验到成长的快乐,那么,就从今天开始,抛开你那不切实际的理论和想法,认真的跟我学习泥潭生存哲学吧。”
  
  “在一桶脏水中,你不可能倒出一杯清水!”
  
  “只有当你学会了在泥潭中的生存,才谈得突破泥潭的制梏获得发展的可能。”
  
  老青蛙最后说道。
  4)
  
  《泥潭管理哲学》第二课
  
  “正因为有这些现象的存在,才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听了老青蛙的泥潭管理哲学之后,小恐龙很是不以为然:“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固然是存在的,但那并不是全部,同样的道理,正因为有这些负面的、消极的因素存在,我们才需要引进全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事实上,正是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才使得我们的雷龙集团在短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一家大型的集团公司,这你总无法否认吧。”
  
  “说得没错,一点也没错!”老青蛙连连点头,他站起来,走到白板前:“我们泥潭国的经济发展,才不过二十几个年头,与侏罗纪那些恐龙公司相比,差得很远。远的不仅仅是公司的规模,最重要的是管理学上的思想。所以我们认真的学习,并将那些所谓的先进管理思想全盘照搬过来,看一看我们是如何搬来那些对我们的企业发展来说有价值的思想组成部分的吧。”
  
  说着,老青蛙在白板上画了两个三角形,并加以注明:(图形贴不上)
  
  
  这是在实施的层次面上,有关先进的营销思想、先进的研发模式乃至先进的产品技术,我们能够模仿得极为逼真,甚至比原有的管理思想体系更为完善,这个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了。
  
  在掌握了先进的管理及经营思想之后,我们同样也学习了对方的运作面上的体系,但在这个层次面上,我们遭遇到了阻碍:说到这里,老青蛙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图贴不上,只好略掉)
  
  
  
  这是因为,这些运作思想更多的体现在通过技术方面的功能集成,最终实现管理上的职能集成,而这种运作思想,它与我们的泥潭文化发生了直接冲突。所以,完好的体系在现实的泥淖中被扭曲,被变形,臂如说,那些风行一时的管理技术与工具,如ERP、如CRM等,在实际的导入过程中面临着空前的阻力,最终,这些原本应该体现在效益与效率上的管理工具,却演化成为企业的形象工程,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本土文化力量抗拒先进管理思想的一次巨大成功。
  
  先进的管理学思想得以长驱直入,而在运作面上却遭遇到软性的抵抗,这与我们的泥潭文化有着重大的干系。究其本质,先进的管理思想能够满足所有的员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但在运作这一层次面上,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运作层次面上的技术导入直接对企业的现状造成了冲击,生存意识的本能使得员工抗拒改变,这一点无可厚非。尽管管理学专家再三解释说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个解释?是因为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形成了冲突的现实。
  
  那么这种运作思想为什么在西方侏罗世界得以畅通无阻?
  
  不是这个样子的,西方的商业文化已经发展了两百余年,在这两百余年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不断的在调整双方的关系,连续两百年不间断的调整,才推动了西方侏罗世界的信用文化的实现,劳资双方的博奕终于形成了现有的均衡局势。而在我们的泥潭国,这种信用是一种极为稀缺的猎物,不是说它不会出现,只是它一旦露头就会迅速的被不择手段的利益所轰毙!
  
  也就是说,构成这两个世界的心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