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经络美容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实用经络美容二-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耳针:面颊、肺、胃、大肠、脾、内分泌。

刮痧:脊柱两侧(从颈椎至尾椎),大椎,肺俞,大肠俞。先在脊柱两侧轻刮3行,至出现潮红为止。再刮大椎、肺俞、大肠俞。然后在大椎穴上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同时可以配合用白果仁(每日取3粒白果,放在杯中用温水浸泡10~12小时后,剥去外壳及仁衣,并用小刀削成平面,边擦边削)反复擦患处,直至3粒全部擦壳为止。

按摩:不宜面部按摩。上肢大肠经及肺经,下肢胃经,脚部。

3、常用方药

枇杷清肺饮:枇杷叶、桑白皮各15克,丹皮12克,黄芩、黄连、知母各10克,黄柏6克,生石膏、生地各30克。

中成药:丹参酮片。

外用剂:丹参、地丁草、当归、白芷、半夏各30克,加水2000毫升,煎开20分钟去渣留液。面部先用1%温盐水洗净,黑白粉刺脓疱用消毒的痤疮针挑挤干净,以药水热气熏脸,然后将浸满药水的毛巾拧至半干敷面30分钟,每天2次,15天为1个疗程。

(二)阴虚火旺型

1、主要证候?素体阴虚或青少年生长发育旺盛致使虚火上炎,面部油腻,有许多红色小结节或小脓疱,口干心烦,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2、经络治疗

毫针:内关、劳宫、神门;肾俞、肝俞;三阴交、太溪、太冲、行间。针行平补平泻。

穴位注射:同“肺胃积热型”。

皮肤针:后颈部、腰骶部,内关,神门,三阴交,太溪。

耳针:肺、肾、心、交感、内分泌。

刮痧:合谷、曲池;大椎、厥阴俞、心俞、肝俞、肾俞。

按摩:脚部,上肢心经,下肢肾经和胃经。

3、常用方药

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24克,山茱萸、山药、知母、女贞子、旱莲草各12克,泽泻、茯苓、丹皮各9克,黄柏6克。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丹参酮片。

外用剂:同“阴虚火旺型”脂溢性皮炎。

(三)冲任不调型

1、主要证候?见于女性,痤疮的发作或轻重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月经前皮疹增多加重,月经后皮疹减少减轻。常伴有月经不财,经前心烦易怒,胁肋乳房胀痛,舌红苔微黄,脉弦。

2、经络治疗

毫针:章门、期门、中极、气海;膈俞、肝俞;阳陵泉、地机、蠡沟、三阴交、太冲、针行泻法。

穴位注射:抽取肘静脉血,选三阴交、足三里,每次每穴1~2毫升。

皮肤针:胸椎3~8两侧,后颈部,带脉区,腰骶部。

耳针:子宫、内分泌、肝、肾。

按摩:下肢肝经、肾经,任脉,脚部。

3、常用方药

逍遥丸加减:女贞子、旱莲草、益母草、白芍、香附、山楂各12克,丹参、山药、熟地各15克,柴胡、泽泻9克,炙甘草4克。

中成药:逍遥丸配六味地黄丸。

(四)痰瘀凝结型

1、主要证候?痤疮缠绵日久不愈,皮损以大而深在的结节、囊肿为主,色暗红,挤压可见脓血或黄白色胶样物,愈后留有色素、瘢痕,严重影响美容。

2、经络治疗

毫针:面部阿是穴围刺(局部皮损);大椎、膈俞、肺俞、脾俞、肝俞;血海、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白、太冲。每次每组取穴2~3个,针行平补平泻。

穴位注射:每次抽取自身静脉血4毫升,迅速注射入双侧足三里穴,各2毫升,每周2次,7次为1个疗程。

皮肤针:从痤疮患部周围向痤疮底部叩打,手法宜重刺激。

耳针:内分泌、皮质下、膈、肝、脾、肺、面颊。

刮痧:脊椎(颈椎至尾椎)轻刮3行,至出现潮红为止。在大椎穴拔罐。

按摩:下肢胃经、脾经、肝经。重点穴位:足三里、丰隆、阴陵泉、地机、太白。

3、常用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赤芍各15克,红花5克,生地、女贞子、旱莲草、丹参各20克,穿山甲、皂角刺、浙贝各12克。

中成药:大黄?虫丸。

外用剂:冬瓜仁、野菊花、金银花各20克,丹参、浙贝、公英、赤芍各15克,大皂角(打碎)1个。加水6000毫升,煎成4000毫升,备用。有较深脓肿时应切开排脓或用大号针头抽脓。待药水温度在50℃左右时,用干净大纱布或毛巾浸透药水后,湿敷面部,每次20分钟,每天2次,每剂连用2天,10天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
四、饮食起居

1、饮食宜忌

不宜:油炸煎炒、肥甘厚味、辛辣燥热、兴奋刺激的饮食,比如油条、炸花生、蛋糕、糖果、巧克力、辣椒、酒、咖啡、浓茶、火锅等等,保持大便通畅。

宜:适当多食蔬菜水果,饮食清淡,多饮水。

食疗举例:

鲜枇杷60克(去皮核),生薏米100克,枇杷叶10克。先将枇杷叶洗净切碎,煎15分钟,去渣后放入薏米煮粥,待粥熟时将切碎的枇杷果肉放入粥中搅匀即可,适用于肺胃积热型。

生牡蛎肉300克(切丝),荠菜200克(切段),将牡蛎炒至半熟,加调料,再入老汤、荠菜、武火烧开,文火焖透,至汤汁浓稠即可。适用于阴虚火旺型。

香附5克,玫瑰花5克,鲜生地黄10克。水煎加入红糖饮用,适用于冲任不调。型。



桃仁、陈皮各5克,苡仁10克,粳米50克,瘦猪肉25克(切肉末),熬粥食用,适用于痰瘀凝结型。

2、生活起居?保持心情轻松平静,情绪平稳;最忌熬夜;生活起居要规律;不宜过多剧烈运动;不宜体热汗出之时,骤用冷水洗面,冷风吹面。

五、生活美容护理

常用温水,洁肤洗面奶洗涤皮肤,保持皮肤清爽;痤疮感染时不宜面部按摩;不宜用油腻滋润的护肤品,不宜化妆。



扁平疣

一、主要表现

主要见于青少年,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帽针头至扁豆大的圆形、椭圆形等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散在或密集,可沿抓痕呈串珠样排列。多对称性发于颜面、手背或前臂等处。有自限性。1~2年内可以自愈。

二、病因病机

1、西医认为?现代研究表明,扁平疣的病原体是人体乳头病毒瘤病毒。

2、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肝胆郁热,气血不和,复感风热之邪,蕴阻肌肤而然。

三、辨证施治

(一)肝经郁热型

1、主要证候?疣体初发,数目较多,浅褐色或灰褐色,微痒,口干心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2、经络治疗

毫针:外关、合谷、曲池、列缺、血海,针行泻法。

穴位注射:曲池、血海。板蓝根注射液或10%川芎注射液2~4毫升,进针得气回抽无回血后,每穴推注1~2毫升,2~3天1次,7次为1个疗程。

皮肤针:颈椎以及胸椎3~10的两侧、疣的局部、合谷、风池、血海、太渊、太阳、曲池。一般采取中等强度刺激。疣体助记词其基底部宜较重刺激;疣体周围的皮肤宜较轻的刺激。

耳针:肝、胆、肺、皮质下。或耳穴贴压。

3、常用方药

大青苡仁汤加减: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苡仁、马齿苋各30克,大青叶15克,白芍、赤芍、贯众、丹参各12克,柴胡、升麻各克,生地、熟地黄各10克。

外用剂:苍术9克,细辛6克,白芷、陈皮各12克,板蓝根、贯众各30克,头煎、二煎分别加水300毫升,两次共取汁约150毫升,趁热擦洗患处至皮损处发红灼热,每日3次,连用15天为1个疗程。

(二)脾虚气血不和型

1、主要证候?疣体稀疏分布,皮色不变,日久不退,食少便溏,四肢困倦,舌淡苔薄白,脉细。

2、经络治疗

毫针:曲池、合谷、列缺、血海、足三里、针刺补法。

穴位注射:维生素B12200μg加2%利多卡因1ml,面部取太阳、颊车、迎香、颧髎、攒竹、丝竹空、地仓;手部取合谷、外关、列缺。根据扁平疣分布部位,每次每组取穴位3个,每穴注射药物0。5ml,每周2~3次。

皮肤针:同“肝经郁热”型。

耳针:肝、脾、肺、皮质下。

按摩:下肢肝经、脾经;上肢肺经。

3、常用方药:

芪术苡仁汤:黄芪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香附15克,白芍12克,山药15克,川芎6克,鸡血藤30克,穿山甲12克,甘草5克。

外用剂:三棱、莪术各50克,香附25克,板蓝根30克,75%酒精500毫升浸泡1周后,取药兴外涂皮损,每天2~3次。

(三)饮食起居

1、饮食宜忌

宜食:丝瓜、苦反、马齿苋、土茯苓、薏苡仁、赤小豆、枇杷、绿豆、马蹄等。

忌食:辛辣、燥热、刺激的食物。

2、生活起居?搔抓和热水洗烫会使皮损加重或恶化。本病多发于颜面部,故局部用药尤其是剥脱性、腐蚀性药物或激光、冷冻应慎重,以免落疤影响美容。



化妆品皮炎

一、主要表现

化妆口皮炎是接触性皮炎的一种,是皮肤接触某些化妆品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炎症。一般发病较急,轻者局部仅有充血,表现为轻重不等、境界清楚的淡红或鲜红色斑块。重者在红斑基础上发生丘疹、水疱或糜烂、渗出。如皮炎发生于眼睑,水肿会异常明显,皮炎过后往往遗留色素沉着。

二、病因病机

1、西医认为

(1)变态反应:接触化妆品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平均7~8日),再次接触化妆品即可发生皮炎。

(2)原发性刺激:强酸、强碱、刺激性强、浓度较大的化妆品(常见于祛斑、换肤嫩肤护肤品),均可直接刺激皮肤立即产生皮炎,或重或轻,无个体选择性。

2、中医认为?素体禀赋不耐,热毒蕴结肌肤,与气血搏结,发为红斑、肿胀、水疱等。

三、辨证施治

停用可疑化妆品,清洁局部是治疗的基础。

(一)瘙痒型

1、主要证候?化妆品用后即感局部皮肤瘙痒、灼热或疼痛,皮疹轻微,舌脉变化不明显。属于风热血热。

2、经络治疗?停用化妆品,一般可以不做处理。症状明显者可以参考以下治疗:

毫针:大椎、风池;鱼际、曲池、合谷;血海、委中、风市、三阴交。每次每组取穴2个,针行泻法。

皮肤针:胸椎3~12两侧,大椎、风池、曲池、外关、血海、委中。采用中等度刺激。

耳针:神门、肺、风溪、肾上腺。

刮痧:颈椎4~胸椎7及其两侧,肘窝区,腘窝区,小腿区内侧区,足背区。按上述循序依次刮痧至出现潮红的痧痕。

按摩:避免面部按摩。按摩上肢肺经、心包经。

3、常用方药

消风散:当归6克,生地黄6克,防风6克,蝉蜕6克,知母6克,苦参6克,胡麻6克,荆芥6克,苍术6克,牛蒡子6克,生石膏9克,甘草3克,木通3克。

中成药:防风通圣丸。

外用剂:苦参、白鲜皮、白蒺藜、土茯苓、地榆各15克,枯矾20克,水煎煮后,外洗患处。
(二)皮炎型

1、主要证候?皮损较严重,局部出现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糜烂渗液,大便不通,小便黄赤,舌红赤,脉弦数。

2、经络治疗

毫针:大杼、风门、大椎、风池;肺俞、心俞、膈俞;鱼际、曲池、合谷;血海、委中、风市、三阴交。每次每组取穴1~2个。针行泻法。伴有大小便改变者加足三里、上巨虚、支沟。

皮肤针:脊柱两侧,重点叩打胸部、腰部;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采用中等度刺激。

耳针:神门、肺、风溪、肾上腺。

刮痧:同“瘙痒型”。

按摩:避免面部按摩,可按摩上肢神经、心包经。

3、常用方药:

皮炎汤:生石膏30克,生地黄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竹叶6克,生甘草10克。

中成药:渗出、热象明显者用龙胆泻肝口服液。

外用剂:糜烂渗液明显者方用:大黄、苦参、枯矾、五倍子各30克,黄柏、芒硝、荆芥各12克,甘草15克,水煎煮,取药水放凉后,湿敷患处。

(三)色素沉着型

(三)心肝火旺

1、主要证候?口干口苦口臭,纳食减少,心烦,失眠多梦,精神紧张,压力大,有明显的不良情绪背景,小便黄赤,舌尖红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2、经络治疗

毫针:神门、劳宫、内关、大陵;膈俞、心俞、肝俞;阳陵泉、太冲、行间、太冲。每次每组取1~2个穴,针行泻法。

皮肤针:颈部、胸椎5~10两侧,腰椎两侧,骶部,心俞,肝俞,内关,神门,三阴交。刺激手法较重。

耳针:心、肝、肾、胃、神门、交感。

刮痧:大椎、风池、曲池、行间、太冲,刺激手法较重,配合穴位点按。

按摩:头部,脚部,上肢心包经,下肢肝经及肾经。

3、常用方药

丹栀逍遥散合导赤散:丹皮9克,栀子9克,当归9克,白芍12克,柴胡9克,茯苓12克,薄荷3克,生地12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