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冤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第一冤案-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恩来见毛泽东讲完了,就转身问其他常委:“其他同志谁还讲?”
  毛泽东说:“伯达同志是中央文革的小组长,还是由他来讲讲吧。”
  “主席,我不讲了吧,我的话也不好懂,同志们听起来吃力,再说大家讲得已经够深刻,够多的了,我再讲也不好。”陈伯达还在推辞。
  林彪说:“八届十一中全会的议题就是讲文化革命,你不讲等于失职啊!”
  这下,陈伯达被僵住了,只好站起来:
  “同志们,在我党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已经接近尾声了。我很高兴,很激动。虽然我作为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参加了中央常委,但我这个组长,不过是个刘盆子。东汉农民起义时,要选首领,那时农民起义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很严重,非刘莫王,于是找了个姓刘的放牛的小孩子当王,那个小孩就叫刘盆子。我也成了刘盆子了,因为我多年来一直搞文字工作,大家以为我是文化工作的内行,其实我还是个小学生。好在我们有了文化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我们就靠这个夺取胜利吧!”
  江青在后面听着坐不住了,她小声地骂道:“天哪,这个老夫子在胡说八道什么呀!在这么严肃的会上怎么能这样讲呢!”
  其实,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绝大多数参加会议的人,几乎都没听清陈伯达的话,但是刘少奇听清了,只是他没有表露神色而已。
  林彪侧着身子和毛泽东小声嘀咕了几句,又征询了周恩来的意见,最后将麦克风摆弄了两下,说:“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已经胜利地结束了。这一次会议,从头到尾都是主席亲自领导的。今天,主席又在会议上对我们作了极为宝贵的指示。这次会议解决了重大的问题。在这次规模伟大的文比革命中,发生了严重的路线错误,几乎扼杀了这一革命,使之停顿下来,中断下来,倒退下来!”
  这时,林彪显得很激动,张了张口,几次想说什么又没接上话茬,使会场上的气氛很紧张。
  李雪峰瞟了刘少奇一眼,发现他的眼神里出现了少有的烦愁神色,发灰的鬓发在灯光的照射下更显得苍白。
  邓小平端坐在主席台有侧,纹丝不动,仿佛压根儿就没发生什么突发事件。
  林彪抬起右手,一边比划着说:“在这种危险的时候,主席出来扭转了这种局势,使这次文化革命能够重整旗鼓,继续进攻,打垮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立‘四新’,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除了物质的发展外,精神上、思想上得到健康的发展。今天又把组织机构解决了,保证了我们今后工作能够更加落实。”他看了看四周,目光停留在毛泽东身上。
  毛泽东沉着面孔,没有任何表示。
  林彪宣布:“现在如果是没有别的问题,就宣布散会。”
  大厅里爆发出常规性的掌声。但这种掌声对列席会议的中央文革全体成员,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和首都高等院校的师生代表来说,却是由衷的。
  
  二十三
  “8月18日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群众大会,就是要给林彪同志和中央文革小组一个亮相的机会。”毛泽东摸出火柴盒,把烟掏出来放在桌上,然后对陈伯达和陶涛说,”你们要把红卫兵代表请上来,我要见见他们的代表。”
  “总理安排了一份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名单和所在的位置,请主席审阅。”陶铸说。
  “不看了,就照总理安排的办。”毛泽东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吸了一口,说:“你们给林彪同志准备一份讲话稿,总理也要讲话。全国舆论都知道林彪同志指挥打仗精湛,这回要让大家知道他搞文化革命也在行。”
  两人笑了起来,尽管笑得很勉强。
  这天,天安门城楼上下,完全披上了只有国庆大典才有的节日盛装,近百万北京各大、中学校的师生和外地来京师生云集在那面积40万平方米的巨大广场上和长安街头,不停地欢呼跳跃,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
  出人意料,当那辆最为人们熟悉的红旗牌轿车开到城楼内时,走下来的毛泽东却一反常态,穿了一套草绿色的布军装,军帽上那颗红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好象事先早有约定,毛泽东坐电梯刚登上城楼,同样穿着军装的林彪就迎了过来,笑吟吟地握住了他的手。
  “准备好了吗?”
  “好了,主席,开始吧。”
  “我再看看你的讲话稿。”
  林彪跟着毛泽东进了休息室,掏出讲话稿,递给毛泽东,毛泽东很认真地看了一遍,用手指点着一处说:“在坚定地依靠革命的左派后面,再加上一句‘争取中间派,团结大多数,集中力量,打击一小撮最反动的右派’的话,这样才能给左派们指出方向。”
  林彪连声说“好”,急忙伸手摸钢笔却发现自己没带,站在旁边的康生从不远处的记者群里借来了一支水笔,林彪亲笔在讲稿上补充了毛泽东的指示。
  刘少奇悄无声息地站到了城楼中央他的位置上,这个位置离毛泽东远了一些,但依然很突出,记者的相机连续快速地给他照着照片。熟悉的人们照样向他打招呼,用钦佩的目光望着国家主席。
  突然使他顿感不解。为什么中央文革的大部分人都穿上了军装?江青也使他感到纳闷,她像一个叽叽喳喳的小鸟,不停地在城楼上和一些人叽叽咕咕,小声地说着什么。很快敏感的记者们便醒悟过来了,立刻把镜头齐刷刷地对准了那个身材瘦小的林彪。他紧紧跟着毛泽东,和周恩来一左一右站在了党中央主席的两边。这个排列一下子把原来的秩序打乱了,事实上等于向全世界公布了八届十一中全会改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结果,说明了中央在人事上的重要变动。
  林彪第一次在这样盛大的群众集会上讲话。
  “……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最高司令是我们毛主席,毛主席是统帅。我们在伟大统帅的指挥下,好好地听我们统帅毛主席的话,文化大革命一定能顺利发展,一定能取得伟大胜利!、毛主席提出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伟大创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创举,……”
  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实况转播,把那个拉腔拖声的语音和林彪的图象发向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在紧张、庄严和多少有点惶惑不安的气氛中,近百万天真烂漫的青少年们流着激动的眼泪,仰望着那个时代最神圣的人物而狂欢不已,任凭自己淹没在歌颂红太阳圣曲的狂涛里。
  天安门城楼上,有一队臂戴“红卫兵”袖章的青年学生,像一团火焰似的在稍微拥挤的人流中穿来穿去,分外引人注国。尽管他们人数并不多,但在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们的眼里仿佛已经闪烁地生光,和当时那种热烈的气氛相呼应,到处发挥着一种难以言明的威力。
  正是盛夏季节,天热得发了狂。太阳悬在空中,使拥挤在广场里的人们觉得憋在了蒸笼里,连一点风也透不进来。但人们并没有感到难忍,反而使迸发出来的热情变得更加虔诚和真切,干涩的嗓子欢呼着滚烫的声音:
  “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毛泽东板着严峻的面孔,扫了右旁的刘少奇一眼。隔着两三个人,身着灰色中山装的刘少奇正和邓小平嘀咕什么,他的右手不停地晃动,好象要辨清什么问题一样。
  “毛主席,您好!”
  “我们的红卫兵小将们好!”
  “我们请毛主席参加红卫兵、当我们的红司令。”
  毛泽东笑着指了指旁边的青少年,问:“你们都欢迎吗?”
  旁边的红卫兵们都鼓起掌来。
  北师大附中的一位姑娘跑过来,把一条“红卫兵”的袖章戴在了毛泽东的左臂上。那位姑娘身材挺拔,脸庞端正,脸色黑里透红,一双大眼,闪闪发光,真有一副小伙子的派头。毛泽东望着她,忍不住伸手在她的脸蛋上捏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
  “彬彬。”那位姑娘说。
  “是文质彬彬的那个‘彬’字吗?”
  姑娘点点头,两只眼睛水灵灵地眨巴了一下,好象一枝刚出水的荷花。
  毛泽东哈哈笑了起来:“要武嘛。”
  话音刚落,又是一片掌声。
  毫无疑问,那位姑娘成为最幸福的人了。大家争相和她握着手,因为她刚刚和伟大的领袖握了手,那细嫩的手掌上还有领袖的余温。
  江青突然发现,毛泽东今天头一次露出了笑容,而且对戴上“红卫兵”袖标的举动非常满意。她领悟到了毛泽东的用意,立刻把陈伯达、康生叫到自己身旁,说:“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的举动不同寻常,我告诉你们,这是有深刻的含义的,通知《快报》记者,要密切注意各阶层群众对这次大会的反映。”
  此刻的陈伯达,对江青的任何意见都是言听计从的。他知道,毛泽东8月1日致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信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公布了,但是全会并无任何肯定“红卫兵”的表示,中央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也没有提到“红卫兵”而只提到“革命青少年”。毛泽东今天戴上红卫兵的袖章,意味着红卫兵将要作为一支崭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必将对这场大革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当江青提到这一点时他连连点头:“是的,是的,我们要抓住这个新生事物作文章,把红卫兵运动推广到全国去。”
  江青的眼睛也亮了:“你们连夜写社论,要热烈地支持我们可爱的小将。”
  林彪讲话的声音时断时续地传到了他们的耳朵中:
  “我们要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要打倒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要打倒一切资产阶级保皇派,要反对形形色色的压制革命的行为,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这次文化大革命,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大事,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的大事……”
  邓小平一直以冷静的目光注视着林彪讲话。从今天主席台上的排列来看,全会的选举结果等于公开了,而林彪8月12日在全会上宣布选举结果不对外公布,不见报,看来只是稳定人心的一种策略罢了,事实上,政治家们在达到自己的目的后,并不在乎他以前的许诺,这点已被眼前的事实所证实了。
  所以,当周恩来讲话时,邓小平轻松地吁了一口气。很显然,他的地位并没有因50多天的中央工作而动摇,相反却更有加强和巩固之意。尽管他始终是以自己和刘少奇的支持者的身份出现的。其中的原因,他并不清楚也不打算搞清楚。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周恩来讲话的每一个字:“……党中央刚刚开过了第十一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是在毛主席亲自主持下进行的。这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的成功,是毛泽东思想的新胜利。……这次会议通过的十六条,是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制定的,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纲领。一切革命的同志,都要认真地学习它,熟悉它,掌握它,运用它。这是我们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的武器,是我们行动的指针。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伟大的纲领学好用好,贯彻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中去……”
  听得出来,周恩来的讲话只是一些冠冕堂皇的政治辞令,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也不会引起人们的任何震动,比起林彪的讲话来,他的那些提法多少显出了应付性的味道。
  “小平同志,看来运动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了,究竟中央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在哪里?”担任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职务的刘志坚问道。
  “我也不清楚。”
  “林彪同志接连提了那么多‘打倒’,是不是有所指?”
  “我看不出来是指谁。”
  “那么是……”
  “混战一场。”邓小平很干脆地说。“不过,这一类的问题请你以后别再问我,问我我也不会再回答什么了。”
  这位聪明的政治家决定用沉默和服从来应付这场瞬息万变的政治危机了,这对他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策略。只有这种办法,才能掩饰自己的真实动机和用心,使对方抓不着辫子。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棉里藏针”吧。
  “是的,小平同志,我不会帮倒忙的。”刘志坚答道。
  邓小平看了一看他的手表。
  “半个小时之后,毛主席将要走下城楼,和广大群众见面,这也许就是深入到群众中去的意思吧。”邓小平微笑着评论道。“我想这种深入群众的办法并不难学,我也会这样做的,而且一直是这样。”
  在中南海的一座小楼上,两位年轻的军人守望着斜对面的福禄居小院。他俩使用小型的军用步话机和上级联系。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