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声vs超级策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女声vs超级策划-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303)
  大约是真的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在蒙牛做事,总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悲壮。而我踏进蒙牛的第一天,就感觉到了这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气氛
  要竞争,便少不了要对比。不但对比同类产品,而且对比市场上已经成功的其他产品,在同质化中去寻求差异
  从根本上来讲,蒙牛和伊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年牛根生带着一群“兄弟”被迫离开伊利创建蒙牛的时候,没有想到只有短短几年的功夫,两家已经成了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了。用我当时的直接上级、副总裁杨文俊的话来说,“我们当时是掏干了身上所有的积蓄,做好老婆跟人跑、儿子姓别人姓的准备开始创业的。”
  大约是真的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在蒙牛做事,总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悲壮。而我踏进蒙牛的第一天,就感觉到了这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气氛。
  蒙牛有三条产品线:一条是冰淇淋,一条是利乐枕,总共占了10%;还有一条就是占90%的液态奶。我担任的是液态奶的市场总监。
  由于连年的价格战,传统的纯牛奶市场利润已经越来越薄,甚至出现了“奶廉于水”的现象。于是,作为乳制品种类中相对利润最高的品种,整个行业都齐齐瞄准了酸奶这个崭新的增长点。
  很多人不了解酸奶、酸味奶的定义。所谓酸奶,酸味奶,是指以鲜乳、奶粉或其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糖液,乳酸菌或其他酸性添加剂且保质期为一个星期以上的产品。按种类,可以分为酸奶、乳酸菌饮料和酸味奶三个品种。蒙牛旗下的酸酸乳、心情、I喝、酸甜爽,伊利集团的优酸乳、优酸爽,乐百氏的健康快车、AD钙奶,光明的心爽酸酸乳,娃哈哈的乐酸乳,三鹿的酸酸乳,日出的太子奶,小洋人的低糖高钙酸奶等都属于酸味奶,即经过发酵或含酸味剂,常温条件下保质期大于等于30天的产品。
  在我刚刚进入蒙牛的时候,就委托AC尼尔森做了零售跟踪调查,发现伊利优酸乳是最强劲的对手。对方的口味品种多,包括原味、原味(AD)钙、蓝莓、草莓和双果奇缘系列下的菠萝+橙、芒果+西番莲、荔枝+梨、木瓜+杏、哈密瓜+猕猴桃等共9个品种;相比之下,在大众市场的中低端,蒙牛酸酸乳只有原味、草莓、芒果和蓝莓四种口味。其次,伊利的铺货范围广,市场占有率大,这也是我一开始感觉到压力沉重、难以突围的主要原因。
  压力造就动力。事实上,伊利一直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他们有很强的实力。当然,没有伊利,我想也没有今天的“超级女声”,更不会有高居2005年市场占有率榜首的蒙牛酸酸乳。
  传统的商战,无外乎是价格战与质量战。而在这两点上,价格已经被降到不能再降,产品的同质化也使得后来者缺少立足的依据:论配方,酸奶的口味都大同小异;论包装,蒙牛和伊利的包装也都是利乐公司的作品;而经过两年的市场领先,伊利优酸乳的品质已经非常稳定,同时还一直在进步。况且,优酸乳比酸酸乳多一个“优”字,还含有品质优良的意思。更加无可比拟的是,伊利的铺货率是蒙牛的一倍:黄山顶上,香山脚下,无所不见伊利。超市里,伊利在货架上陈列的位置也比蒙牛明显。我们在各方面都不占优势。
  在2004年的市场上,蒙牛酸酸乳的销售额是7亿元,而伊利优酸乳的销售额是25亿,是蒙牛的整整三倍。
  PK这个词是在“超级女声”火暴以后开始流行的,而我当时的心情就如同自己被送上了PK台,我知道,我不能输。
 一个颜色一首歌一句广告词
3198)
  我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摆满了蒙牛、伊利、光明、三鹿、日出、乐百氏、娃哈哈的各种产品,甚至买来了高露洁全系列的牙膏
  我的心里时时刻刻盯的都是我们最大的对手——伊利
  这些年来,我一直受国内一位资深营销人的观点影响,他认为,“中国市场营销成功的
首要因素,是产品”。今天蒙牛酸酸乳最后成功地做到了25个亿,其根本性的成功,还是在于推出了一系列好的产品。
  以广州市场为例。2000年的广州人,并没有太多喝奶的习惯,本地也有燕塘、晨光等品牌存在,伊利、光明、达能等也早已进入。在蒙牛之前,推广“鲜奶”、“酸奶”的商家很多,可没有哪一个品牌去强势地推广“纯牛奶”。“纯牛奶”虽然只是一个概念,可它让消费者认为这种牛奶更有营养,比鲜奶更好。一个好的概念,使产品成功了一半,作为食品和日常消费品,如何实现反复购买,也是关键。蒙牛的纯牛奶,恰恰是口感特别香醇,浓浓的,不甜不腻,那种香浓的感觉,很容易让消费者认为这是好东西,从而让刚刚成立一年的蒙牛,成功地侵略了其他品牌。
  纯牛奶成功之后,蒙牛进军冰淇淋市场,也是首先从好产品出发,一举成功的。新年开发的“随变”冰淇淋,就是从大家经常说的口头禅寻找到的概念。“随变”这个名称,很容易记忆,很容易对话,你想吃什么冰淇淋?随便(随变)!通俗、幽默,容易传播。
  但是,产品如果不好,再多的宣传方式,再好的品牌形象,再多的促销活动,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在质量关上有了闪失,所有的心血、所有人财物力的投入不但功亏一篑,还会给人虚浮造假的恶劣印象。坏印象一旦先入为主,以后即便是再回过头来提高质量,花大力气重塑品牌形象,也于事无补。
  或者说,那需要更为可怕的投入。
  品质、包装、名称,决定了一个产品的综合质量。
  很多品牌只是醉心于产品概念的攫取,却不去关注产品质量,导致尝试性购买很多,反复购买很少,企业难于做大。蒙牛在营销中,既重视概念,又重视产品质量。而之所以能够切实地重视质量,提高它的竞争力,是因为它了解自己的产品,也了解对手的实力。
  早在加盟蒙牛的时候,为了找到与对手竞争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我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摆满了蒙牛、伊利、光明、三鹿、日出、乐百氏、娃哈哈的各种产品,甚至买来了高露洁全系列的牙膏。
  但是,最后真正给我启示的,还是高露洁。
  高露洁一共推出了近十款不同种类的牙膏,每一种都有着大块的红色,系列的Logo,变化的只是区分的内容。一句话,不管高露洁怎么七十二变,消费者一看,就知道是高氏家族的产品。它的包装做到了统一,完整了整个品牌传播的要义。这也是后来我们要一个颜色——粉红色,一首歌——《酸酸甜甜就是我》,一句广告词——“酸酸甜甜就是我”,一个代言人——张含韵来固定我们的品牌宣传的原因。
  对比同类产品,我为我们凌乱不堪、随心所欲的产品包装痛心。而我的心里时时刻刻盯的都是我们最大的对手——伊利。2005年,我们给酸酸乳制定的目标是25亿,恰好是当时伊利的产量。
 S。H。E走入了我的视线(1)
3792)
  现代营销通常有两种策略:情感路线和功能路线
  2005年没有太多大型体育赛事,应该是不折不扣的娱乐年
  为了找到对手的“七寸”,2004年9月,我们委托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做了一个针对蒙牛和伊利的品牌形象调查。
  当时,伊利的“青春滋味,自我体会”广告已经家喻户晓,其品牌知名度高达98%。而蒙牛酸酸乳原有的广告词“让自己更可口”以及“美味加倍”都使消费者觉得“很拗口”,“小孩子是不会理解的”,“太大众化了,适用于其他食品,没有突出乳酸饮料的特征”。
  “美味加倍?”什么才叫美味呢?到底是水果的味道还是牛奶的味道?感觉太夸大了。
  调查还发现,在消费者眼中,蒙牛意味着雄性、年长、有抱负、豁达、强壮,很男性化;而伊利则给人感觉女性化、阴柔、健康、阳光、时尚,同时有种由草原走向都市的气息。
  我们离对手的距离太远了。那段时间,我几乎把所有能够找到的标有“伊利”两个字的东西都堆在了办公室。然而,就在我把调研结果看到第三遍时,漏洞终于出现了。
  对广州、北京、济南、成都、武汉、杭州的定性调研结果显示,伊利的品牌形象存在着一定的消费者误区:
  Q:你为什么喜欢喝伊利优酸乳?
  A:“它比蒙牛酸酸乳浓,很香,好喝。”
  “家里一直喝伊利牛奶,胃都习惯了,所以就喝它的优酸乳了。”
  “我们公司餐厅就只卖伊利优酸乳,我试喝了,味道蛮不错,就一直喝了。”
  Q:你喜欢伊利“青春滋味,自我体会”的广告词吗?
  A:“我刚看到时还以为是治疗青春痘的产品(广告)。”
  “听着挺像化妆品的。”
  “有局限性,像是只针对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的。”
  “青春痘挤得太没有痕迹了,看上去有点夸张,比较做作,哗众取宠。”
  广告,我的目光停留在这一行,脑子里突然清晰了:我们与伊利在产品形象上,存在着差异化的突破口。
  现代营销通常会有两种策略:情感路线和功能路线。高附加值的产品一般都是走情感路线。
  饮料的营销策略必定是走情感路线。怎样赋予产品差异化的东西,让消费者能从情感上与其他产品区分开来,成为我们营销工作的重点。
  “美味加倍,让自己更可口”在沟通主张上比较模糊,不如伊利优酸乳“青春滋味,自我体会”贴近消费者,也没有营造出时尚、年轻、女性化的品牌形象。而酸酸乳的主要消费群体,正是那些14-18岁的初高中女孩子。她们率真直接、尽情尽兴、感情丰富、不加掩饰、敢说敢做、自我肯定、自然真实,而且本色可爱,喜欢跟着感觉走。
  她们的生活不仅是“酸”,更有“甜”。
  酸酸甜甜!我脑子里突然之间冒出的念头把自己兴奋得不行:
  在这些女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是酸甜交错,笑泪交加的,她们在整个青春期里的成长感受和蒙牛酸酸乳酸酸甜甜的口味是完全一致的。
  我特别喜欢“酸”后面那个“甜”,我把它称做是一个“拐弯”。在以后设计Logo、Slogan到拍摄广告片中,我都特别强调这个从“酸”到“甜”的拐弯。
  离开十七八岁的青春期已经很遥远了,但因为需要推广这个新产品,我又有了机会重新去体会那种青涩的滋味。这也是我之所以始终喜欢做市场营销的原因:永远有挑战,永远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找到了诉求点,可是要怎么表达出来呢?依照时下流行的做法,寻找代言人是一个比较简单直接同时又被无数家公司证明可行的方法。作为“酸酸乳”这个产品,它所针对的年轻群体对体育和娱乐都有着强烈的参与感。而当时奥运会刚刚结束,刘翔等一批奥运冠军也成了众多商家争抢的对象。
  事实上,我也接洽过刘翔的教练,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2005年没有奥运会,没有世界杯,没有太多大型体育赛事。直觉告诉我,在2004的奥运会结束之后,人们的视线应该开始转向娱乐了。2005年,应该是不折不扣的娱乐年。于是我们确定了将会用“一首歌,一个代言人(组合),一个手势,一种颜色”来全面表达这种理念。
 S。H。E走入了我的视线(2)
2004)
  用娱乐明星做代言的想法就这样定了下来。紧接着我也和一些熟悉娱乐圈的做营销的专家做了沟通,他们一致认为:对于青春期的女孩子来说,偶像的力量是惊人的。他们举了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如果是周杰伦和言承旭在同一个城市开演唱会,一定是后者更有号召力。青春期女孩精力充沛,追起星来不遗余力,那么找偶像派明星做品牌代言人是最合适的。
  在横扫了一遍目前在大陆流行的华语歌星之后,我把眼光直接投向了S。H。E。
 寻找酸酸乳的Mr。Right(1)
3720)
  对企业来说,找明星代言的投入是很大的,而产出却不一定与之成正比。消费者对明星代言多款品牌容易混淆
  我在车里塞满了S。H。E的CD,想用意志来支持这件事的成功,最后的“收获”是S。H。E的一张签名海报
  我要找的节目不是收视率高的,而是与我们的品牌内涵相吻合的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惟一的神话,我只爱你,you are my super star……”
  为了争取到S。H。E这个super star(超级明星),我把她们的CD塞满了车里,只要一启动就都是她们的歌声。我太太笑我说,“你这真是意念式成事法。”的确,我那时最坚定的意念就是,一定要签下S。H。E。因为,在已有明星里,再也没有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